正文

【千古一帝謀盛世】

安得盛世真風流 作者:安意如 著


【千古一帝謀盛世】

春秋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姜小白問策于管仲,如何成就霸業(yè),管仲坐而論道,說得頭頭是道,聽得齊桓公頻頻點頭,信心大增。忽然之間,姜小白同學想起一個重要問題,有些羞愧有些惶恐地問,我這個人,喜歡吃喝玩樂,這于霸業(yè)有礙么?

目光遠大的管仲安慰他說,沒事的,喜歡吃喝玩樂是人之常情,誰能沒有一點缺點呢?成就霸業(yè)最主要的,是要能夠發(fā)現(xiàn)賢人、任用賢人、信任賢人。

姜小白松了一口大氣,照管仲的策略執(zhí)行,果然成就了霸業(yè)。和姜小白一樣,李世民也是知人善任的人,他的性格比驕縱自大的楊廣要討喜得多。身為君主,李世民的氣度要遠勝于楊廣,甚至是大多數(shù)人。雖然屢屢被魏徵煩到想要掐死他,太宗還是次次都接納了他的意見。

以武創(chuàng)世,以文治國,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這是古來明君都深諳于心的道理。即位之后,李世民曾多次激勵大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下詔說:“縱不合朕心,朕亦不以為忤?!?/p>

他基本做到了言行一致,對著滿朝文武苦練“忍字訣”,雖然做不到唾面自干,也做到了“從諫如流”,單就這份心胸已是少見。

世人都知道當明君圣主會流芳百世,當昏君暴君會遺臭萬年,可是從三皇五帝到清末,除了上古那幾位被尊為圣賢的、神一樣的存在,大多數(shù)時候,為君為王的還是昏庸尋常的多,能夠不過不失已經(jīng)是阿彌陀佛,間或還有幾個作天作地、行為出格的暴君,主動擔當了自家王朝掘墓人的重任。

撇開那些人格缺陷不談,這實在是因為,當個好君王、好皇帝太不容易了,責任重大,舉動受限,上有無數(shù)禮教規(guī)矩壓著,下有無數(shù)臣子死諫活諫。除了表面的尊榮,實際上的自由少之又少。

只要你放出話去,表態(tài)要做一個好皇帝,那完了!處理不完的國家大事,應(yīng)付不完的禮儀規(guī)矩,就等著你了。當明君圣主,哪有當昏君暴君來得瀟灑任性?康熙親政之后常朝不輟,每天早上五點前起,準時坐在乾清宮乾清門下“御門聽政”,堅持了十幾二十年,除非特殊情況,從未主動給自己放過假。最后是大臣熬不住了,上書勸說,咱們歇兩天吧,康熙才改為數(shù)日一朝。

所以,帝王中的大多數(shù)選擇中規(guī)中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有那志向遠大、心智毅力過人的,才愿擔當起這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成為一代明君圣主。古人稱皇帝為天子,不帶任何偏見地說,這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人,確實可以稱得上“天之驕子”。

被后世盛贊的貞觀之治有一種清素的情懷,是(相對的)言論自由、君主從諫、君臣互相尊重的典范(當然不乏文臣史家的刻意涂抹和美化),卻也是曇花一現(xiàn)的美好,不要說在中國歷史上,在唐代也是少見的。這是因為,這種良辰好景,完全是依賴君臣的個人素質(zhì)而得以偶然實現(xiàn),缺乏了制度的制約和規(guī)范,它不具備被復(fù)制和長期實現(xiàn)的可能。

期待明君圣主救世,早被證明是一廂情愿的天真??上В怨乓詠磉€是有人樂此不疲,長夢不醒。

我小時候,不務(wù)正業(yè),拉拉雜雜看了許多關(guān)于李世民的書和電視劇,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生動而高大。因著對李世民的認可,也因著他特殊的身份,我比讀其他人的詩,更留心那些字句之下的心思,想看到一些正史記載中遺漏的細節(jié)。

我喜歡《帝京篇》十首以外,他那些散落的詩作。不強調(diào)帝王的身份、威儀和榮光,他的自信和直率讓他的詩無師自通地擁有了直抒胸臆的好處。

他的詩有樸實而雄健的氣象。如果他懂得直抒胸臆的好處,他的詩歌就有了直接盛唐的氣象,自然會區(qū)別于初唐流行的宮體詩。

他其實不必向他的文學侍臣們學習如何嫻熟地運用典故,雕琢字句,讓詩句看起來更精美動人。他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且看這一首《過舊宅》: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斷,臺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fā)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過舊宅》

竊以為,在李世民一百多首帝王詩中,這首詩,才稱得上是他的代表作。

這首詩,不期然讓我想起向秀的《思舊賦》。《思舊賦》的基調(diào)是悲傷且無奈的,竹林七賢風流云散,向秀途經(jīng)故地,聞笛思友,充滿了物是人非的凄清和感傷;而李世民的《過舊宅》呈現(xiàn)了一個功成名就的人的自信,在略顯蕭瑟的環(huán)境下,仍見勃勃的生機。

此詩與彼詩,映照著不同的人生,沒有什么好與壞,只是各自的情味不同,適合不同的心境。

有些時候,前路逼仄幽微,微光嶙峋,耐心走過仍有柳暗花明;有的坦途看似遠大,卻暗藏艱險,稍有不慎就前功盡棄。

李世民回歸故里之后,對往日的追懷,是欣然,不是感傷唏噓,他從此擁有了更大的施展能力的天地。這種坐擁四海,意氣風發(fā)的感覺,一如劉邦回鄉(xiāng)所歌的《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抵這男兒功成名就后的王霸之氣,是氣勢相近,心思相似的。

這允文允武,血脈中交雜了胡人狼性的皇帝,一生弓馬不歇,騎著他心愛的“昭陵六駿”,內(nèi)平動亂,劍指遼東,馬踏西域。殺伐決斷,整頓乾坤,終締造了不朽的大唐帝國。

另有兩句詩,李世民以同樣的筆調(diào)寫道:“昔乘匹馬去,今驅(qū)萬乘來?!薄ヱR離去,擁眾歸來。旌旗獵獵,映日生輝。所有的腥風血雨、辛酸慘烈都被淡化為成功后的輝煌。

這種成功令人向往,實則卻是難以復(fù)制的。屈指算來,歷史上也只有極少數(shù)的開國君主可以享受到這種極致的輝煌。

四海為家,奔波四方,才是人生的慘淡實相。多少人跋涉在路上,能披荊斬棘,到達終點,如愿以償?shù)挠袔兹??能在堅持之中,不失本心,始終如一的又有幾人?

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贊美成功,同時也要允許失敗,這本該是不證自明的道理,可現(xiàn)實卻教會我們現(xiàn)實,認為成功才是唯一的目的。

最簡單的道理,如果李世民登基為帝之后,變得暴虐無道,恐怕后世人就很難對他推崇備至了。

要擔當,要堅持,要懂得取舍,沒有理所當然的成功,沒有不勞而獲的人生,還是那八個字說得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