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第一張名片 苦難雷鋒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 作者:陶克 著


01 第一張名片 苦難雷鋒

人們是怎么認識雷鋒的?

雷鋒又是怎么走進部隊這個大家庭的?

這不能不從雷鋒的身世說起。

被刷下來的小個子

1959年,一場自然災害悄然降臨中國。

從1959年開始一直到1961年,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了持續(xù)三年的自然大災害。1959年的旱災是新中國成立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受旱面積達5億畝,其他災害面積1億畝。1960年1月至7月,全國累計受災面積達6.7億畝,主要受旱地區(qū)是華北、西南、華南及西北地區(qū)。這一年的7月上半月,全國洪澇面積共3900萬畝。1959年,糧食減產(chǎn)600億斤,1960年又比1959年減少517億斤。這對于一個人口眾多的農(nóng)業(yè)大國來說,所面臨的困難是相當嚴重的。

一年前人們還沉浸在“大躍進”的建設高潮中,許多農(nóng)村人家砸了鍋、熄了自家灶火,端著飯碗高高興興地到生產(chǎn)隊吃大食堂,“喝湯管夠,吃飯管飽”,人們對這種新生活的新鮮勁還沒有過去,就遇上了眼下這場天災。從入夏開始,食油少了,肉也沒了,漸漸地吃飯也不管飽了。人們一下子懵了。

十年前逃到臺灣島上的蔣介石看中了這個時機,認為反攻大陸的機會來了,蠢蠢欲動。隔著海峽都能聽到對岸霍霍磨刀聲。

雙重困難向新生的共和國襲來,救災與備戰(zhàn)成為捍衛(wèi)新中國最重要的任務。1959年底,沈陽軍區(qū)工兵十團接到了冬季補兵任務。團軍務參謀戴明章和新兵營營長荊悟先、教導員李恒基,從部隊駐地營口來到了遼陽市。

遼陽兵役局和他們商議后,決定選一批思想覺悟高、紀律性強、作風過硬的好工人送到部隊。于是,他們把眼光投向了鞍鋼。

1959年12月3日下午,鞍鋼弓長嶺焦化廠黨總支召開全廠職工征兵大會,總支書記李欽榮作了動員報告,號召適齡青年積極報名應征。雷鋒(當時叫雷正興)當時是焦化廠的推土機手,在焦化廠工作剛剛4個多月。他第一個登臺表示堅決響應號召,要報名當兵。在雷鋒的帶動下,有30多名工人相繼登臺表明決心。

當天晚上10點多,雷鋒敲響了車間辦公室的門。他找到值班的李書記,再次表達他要當兵的決心。好工人誰不喜歡啊,李書記從心里不想放雷鋒走,他先勸回了雷鋒,第二天,卻給征兵辦的人打了招呼,要留下雷鋒。

李欽榮沒有想到,他的這個惜才舉動險些讓雷鋒當不上兵。

雷鋒進到屋里就說:“李書記,我能入伍當兵嗎?”我一看這小伙子連棉衣都沒穿,不知是凍的還是激動,直打哆嗦。我說:“小雷你急什么,外面下這么大的雪你棉衣都不穿,不冷嗎?”便把自己的棉襖披在他身上。接著問:“小雷,你想好了沒有,當兵不但比你現(xiàn)在的工資低,還很艱苦呢,你受得了嗎?”雷鋒說:“書記,我受得了,我就要當兵,舊社會我什么苦沒有吃過?新中國只有享不完的福,沒有吃不完的苦,我不怕吃苦,我就要當兵!”我一看勸不住他,就說:“小雷,你趕緊回宿舍休息,我一定支持你的行動,想辦法送你參軍?!蔽以捠沁@么說的,但思想上卻非常矛盾,像雷鋒這樣的青年工人,到廠僅僅幾個月卻處處表現(xiàn)突出,作為廠里的書記,我怎么舍得放他走呢?可是我又不好阻攔他一心應征報國的行為,所以第二天暗地里同征兵辦的同志們說了一下,讓他們設法留下雷鋒。

——李欽榮

雷鋒回到宿舍后,連夜寫出了一篇1100字的入伍申請書《我決心應召》。第二天一早,他就向車間領導遞交了申請書。后來,這份申請書登在了當年12月10日的《弓長嶺報》上。那時,雷鋒的工資已經(jīng)是36塊錢,再加上獎金,一個月可以拿到40多塊錢。有些工人覺得,當兵一個月才拿6塊錢,對參軍不是太情愿,雷鋒的舉動對工廠的青年影響很大。

12月10日,焦化廠應征的18個青年工人排成一排,接受兵役局和接兵部隊的目測。雷鋒被刷下來了,原因是他個子矮。雷鋒急了,接人的汽車開動了,雷鋒就在后面跑著追……

雷鋒就是這么個有決心的人,我們攔也攔不住。我對接兵部隊的人說,就讓他參加體檢吧,體檢不上他就“死心”了??墒墙颖耐具€是不同意。汽車開了,雷鋒跑呀跑,硬是從車尾自己上了汽車。

——金守成

到了遼陽征兵體檢站,別人聽說下午才體檢,就都出去逛街了。雷鋒沒有去。他心里有事,眼里有活,收拾房子,打掃院子……還給等待體檢的青年作動員,搞得不知道內(nèi)情的人還以為他是體檢站的人。

今天進行體檢的新兵除鄰近農(nóng)村的外,主要是弓長嶺鐵礦的應征青年。

在體檢過程中,應征青年在小學校的窗外、操場上三五成群,懷著一種不安的心理,向體檢完的人問東問西。尤其一大伙人圍著一個不太高的小伙子,聽他揮舞著小拳頭大講家庭如何貧困,怎樣受日本帝國主義壓迫,表示參軍是為了保衛(wèi)祖國,為階級弟兄報仇……慷慨激昂……

——戴明章日記

佩戴一杠兩星的中尉參謀戴明章被這個小個子的聲音所吸引,剛靠攏上前,就聽到有人小聲說,接兵的首長過來了。雷鋒立刻停住了話頭,撥開人群走過來央求戴明章:“首長,你一定要批準我當兵?!贝鲄⒅\說:“當兵要先體檢。”雷鋒接著話茬就說:“首長,那你批準了,我下午可就去體檢了?!?/p>

體檢開始了。檢查身高時,雷鋒把身子挺了又挺,還踮起腳尖,昂起頭。醫(yī)生伸手把雷鋒頭一按:“站平了?!币涣可砀?.54米,那一年招兵的身高最低線是1.56米,雷鋒差2厘米。“22還躥一躥呢,我還不到20歲,個頭還要長。”雷鋒強辯道。接下來量體重,雷鋒往秤上一站,使勁往下壓。醫(yī)生說:“體重不到55公斤,不夠重?。 崩卒h說:“我早上沒有吃飯嘛?!币黄饋淼娜苏f:“不對啊,你吃了兩個火燒和一大碗酸菜的?!贬t(yī)生笑了:“你就是再能吃,一頓也吃不了4斤呀?!?/p>

雷鋒給戰(zhàn)友們看背上的傷疤

外科檢查時,醫(yī)生發(fā)現(xiàn)雷鋒的背上有一大塊疤。有人小聲說,這孩子夠淘的,是掏鳥窩摔的吧?雷鋒一骨碌坐起來說:“不對,這是舊社會給我身上留的疤,我想當兵就是不想在身上再有受壓迫的傷疤。”醫(yī)生說:“小伙子,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你體檢確實不合格呀?!?/p>

孤兒血淚

體檢結(jié)束,一起來的工友們都走了,天漸漸黑下來,而雷鋒還在院子里打轉(zhuǎn)。這時,走過來一位兩杠兩星的高個子軍官。雷鋒跑過去就問:“你是這兒負什么責的首長?”也該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這個軍官就是兵役局的副政委余新元。

余新元問:“你是哪兒的?”“弓長嶺的。我叫雷鋒,要報名當兵。”“報名在廠里就行了?!薄八麄冋f我個子小。要不我留這里幫你們做事吧?!庇嘈略嬖V他:“事情沒那么簡單。有什么事在廠里解決,別跑這里了,六十幾里地呢。”“我明天還要來!”雷鋒堅定地說。

第二天,雷鋒果真又來了。這次,他直接跑到余新元辦公室,把小皮箱往桌上一放:“你讓我當兵,我要去,你不讓我當兵,我也要去!”

余新元心里說,你這個小孩還要訛人呢!看著桌子上的小皮箱,余新元問:“你這里面有什么金銀財寶?你拿到這里來了,將來萬一丟了怎么辦呢?”雷鋒把皮箱打開,最上面放著《毛澤東選集》1至3卷。余政委把書拿起來翻了一遍,發(fā)現(xiàn)這小孩了不得,他把《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矛盾論》《實踐論》等都看完了,很多地方還寫著眉批。罕見,罕見!余新元心里有了惜才之心。

這位是余新元。他一生的驕傲,是為人民軍隊送去了兩個好兵:雷鋒和郭明義

快吃中午飯了,那時是供給制,兵役局又沒有食堂,余新元只好對雷鋒說:“既然我上哪你上哪,那你就跟我回家吧?!?/p>

雷鋒故居

余新元的老伴姓田,她看到家里來了客人,特意包了菜包子。吃飯的時候,余新元問雷鋒:“你來當兵,你家里人愿意嗎?”雷鋒一聽這話,眼淚就流了出來,說:“我沒有家,我是個孤兒?!?/p>

雷鋒真是一個苦孩子。他小名叫庚伢子,家里原本有6口人。

庚伢子的爺爺叫雷新亭,靠佃種本村地主唐四滾子的兩擔田過日子,后來得了重病臥床不起。1943年冬天,唐四滾子闖到雷家逼著雷新亭年前還清租債。雷新亭又氣又急,在年關時含恨而死。這一年,庚伢子3歲。

庚伢子的父親叫雷明亮,1926年湖南農(nóng)民運動時,擔任過自衛(wèi)隊隊長。大革命失敗后,他逃到長沙,在一家商行里當挑夫。一次,給國民黨的部隊挑東西,遭到毒打,內(nèi)傷致疾。他回到老家,繼續(xù)給人抬轎子打零工,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1944年,他被日軍抓去當挑夫再遭毒打,吐血不止,第二年春天去世。那一年,庚伢子5歲。

庚伢子兄弟三人,哥哥叫雷振德,弟弟叫雷三民。父親去世后,家里生活更苦了。12歲的哥哥離開老家到幾百里外的一家機械廠當童工,不久就得了肺結(jié)核。最后,他疲勞過度,昏倒在機器旁,胳膊和手指都被軋傷了,工廠主不僅不給他醫(yī)治,還把他解雇了。雷振德只能沿路乞討回家,最終還是因無錢醫(yī)治而死。雷母眼睜睜地看著長子病死,哭得悲痛欲絕,只有5歲多的庚伢子纏著媽媽哭叫著:“我要哥哥,我要哥哥!”

1947年,3歲的弟弟雷三民餓死在媽媽的懷中。這一年,庚伢子7歲。

庚伢子的媽媽長得很漂亮,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張元滿,但是她的命運一點兒都不圓滿。她一出生,就因為家里養(yǎng)不起,被送到外國人辦的育嬰堂;3歲那年,一位好心的傭人把她抱回家;到了6歲,因為沒錢養(yǎng)活,被送到雷家當童養(yǎng)媳。

這位是雷鋒的叔祖母。她說:“他爹媽死時,這孩子才幾歲,張著兩只小手號哭著,誰見了都心酸。那會兒我們生活都十分艱難,只好讓這孩子去給地主放豬,要不是解放,這孩子怕也活不下來。”

雷母經(jīng)受不住這連續(xù)的打擊,精神恍惚。雷鋒后來回憶說,他的母親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郁郁寡歡,逢人就說:“我的伢子呀,我的伢子呢?”

雷母只能靠給人做繡活維持她和庚伢子的生計。那年,村里地主家的女兒要出嫁,為了一斗糧食的工錢和免去一年的租子,雷母去地主家做了繡娘。但隨之而來的侮辱,使雷母徹底絕望了。

我媽被逼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在1947年農(nóng)歷八月半那天晚上上吊自殺。臨死的那晚,她淚汪汪地對我說:“苦命的孩子,媽媽不能和你在一起了,靠天保佑,你要自長成人?!彼撓乱患路谖业纳砩?,叫我到六叔祖母家去睡,我走后,她就上吊了。

——雷鋒

7歲的庚伢子成了孤兒,親戚收養(yǎng)了他。那個時候,窮人家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自己的孩子都養(yǎng)活不起,多一張嘴就更難養(yǎng)活了。懂事的庚伢子只好去地主家放豬。

天已經(jīng)黑了,地主要我到六里外去打酒。到酒店,店主已經(jīng)睡覺了,喊門叫不開,我就哭起來,他們才開門。我一天沒吃飯,在回來的路上走不動了,跌了跤,把酒也灑了些?;貋頃r地主還坐在床上等酒吃呢。一進門就說我回來得晚了,打了我?guī)讉€耳光,又說酒不夠,問哪里去了,我說灑了點,他怪我把錢買糖吃,一拳打在我的鼻子上,出血了,一腳又把我踢在地上。當晚不給我飯吃,我沒有辦法,就在屋后挖了兩個地瓜吃,又被地主婆打了一頓耳光。一天,我用小罐子煮了點野菜,被地主家的一只貓掛倒了,狗又跑過來吃我的菜。我就打了狗,狗也咬了我,被地主婆看到了,她說我打狗欺主,要打死我,還罵道:“這樣的窮鬼打死十個少五雙,死一個少一個!”

——雷鋒

庚伢子被地主趕了出來,他只能靠沿街乞討為生,白天出門要飯,晚上睡在破廟里。由于蚊蟲叮咬,他身上起滿了紅疙瘩,化膿流血,最后得了背花瘡,腰上鼓起了一個大包,一個同鄉(xiāng)看到了,趕緊把他送回了他叔祖母家。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庚伢子身上的瘡才慢慢地好起來,但這個大疤永遠地留在了身上。

庚伢子為了減輕叔祖母的負擔,經(jīng)常上山砍柴。1949年初夏的一天,他和幾個小伙伴,到地主徐滿料子的山上砍柴,被徐滿料子的老婆抓到了。地主婆奪過砍刀,向雷鋒左手砍去,頓時鮮血直流……

地下黨員彭德茂把庚伢子找回家,告訴他:“伢子,我們窮人要想過好日子,就要跟著共產(chǎn)黨鬧革命?!备笞訂枺骸肮伯a(chǎn)黨能給我家報仇嗎?”“能!”彭德茂肯定地說。

“我一定要報仇!”年僅9歲的庚伢子,從自己悲慘的經(jīng)歷中,認清了誰是他的仇人,發(fā)出了反抗的吶喊。

1949年8月,庚伢子家鄉(xiāng)解放了。解放軍的一個連隊駐扎在他們村子的附近,庚伢子跑去要參加解放軍。一個連長送給了庚伢子一支鋼筆,對他說:“你還小,先加入兒童團,十年后再來找我們當兵吧?!焙髞?,庚伢子當上了兒童團團長。

雷鋒流著眼淚訴說了他的血淚家史,他攥著拳頭,堅定地說:“余政委,我一定要當兵?!?/p>

雷鋒是那個8%里的預備數(shù)

雷鋒的悲慘身世打動了余新元,也勾起了他的心酸回憶。

在那個苦難的年代,余新元也有類似的經(jīng)歷。余新元老家在甘肅會寧,他原姓呂,有三個妹妹,因為家里窮養(yǎng)活不起,兩個送了人,一個活活地餓死。他的母親,為了不被土匪抓走,跳入井里自盡,撈上來后,兩條腿骨插到了胸上,慘不忍睹。他13歲就給地主放羊,受盡了欺壓。1936年10月,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在他家鄉(xiāng)會師。余新元親眼看到這支隊伍對窮人好,就帶著給地主放養(yǎng)的200只羊參加了紅軍。

本書作者采訪余新元

就這樣,雷鋒真的在余政委家住了下來。這一住啊,好事做得就別提了。每天早上,他把各辦公室的爐子都生上,把水燒開了給大家灌上……那年,兵役局發(fā)的軍裝都是志愿軍的舊軍裝,每100套給30套的預備數(shù),雷鋒就幫著管服裝的干事改衣服、接(長)衣服。兵役局的干部們被感動了,都催余新元:“政委,一定要把雷鋒送出去。”

在向遼陽市委匯報征兵工作時,余新元專門向市委書記曹琦講了雷鋒的情況。曹書記聽了后說:“雷鋒是一個好青年。什么叫合格?我理解,合格是包括身體合格、政治合格在內(nèi)的全面合格?!?/p>

有了市委書記的支持,余新元又找接兵單位和體檢站的負責同志商量。余新元說:“我們的職責就是要把好青年送到部隊上去,像雷鋒這樣的好工人,對黨有感情,熱愛解放軍,當農(nóng)民是個好農(nóng)民,當工人是個好工人,將來要是到了部隊也一定是個好兵?!?/p>

余新元還說:“我是1936年入伍的紅軍,那個時候紅軍中小個子很多,就是中央軍委來檢查,我們也是這個態(tài)度,出了問題撤我的職,與你們無關?!?/p>

部隊接兵的負責人同意了市委和兵役局的意見。荊營長說:“體重和個頭就不說了,如果雷鋒身體沒有其他問題,就可以?!贝鲄⒅\也說:“依我看,青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到部隊后鍛煉鍛煉,很快就會發(fā)育成熟的?!?/p>

就這樣,體檢站在雷鋒的體檢結(jié)果欄上“甲”“乙”“丙”“丁”這幾個選項的“丁”上打了個鉤,還寫上了“水兵合格”四個字,把雷鋒編到了預備隊里面。

雷鋒入伍體檢表

由于當時農(nóng)村生活還比較困難,不少青年的身體底子差,所以征兵時,為了保證兵員質(zhì)量,初選時,每一百個新兵里多征八個人為預備數(shù),叫作預備隊。一旦正式兵員里出現(xiàn)了復查不合格的情況,就由預備兵員頂上,從而保證完成征兵任務。

團長授權

1960年1月2日,體檢合格的新兵,集中在遼陽的一個叫南林子的工農(nóng)干校,進行復查換裝。

這一換裝,雷鋒的心里更不踏實了。一起來的新兵大部分都換發(fā)了新軍裝,只有個別人因為身體條件剛合格,或政審方面還缺少必要的手續(xù),沒有發(fā)軍裝。雷鋒就是其中的一個。

一天下午快要開晚飯的時候,雷鋒拉著余政委進了戴明章的屋子里。余新元對戴明章說:“戴參謀,這孩子老是跟著我,非要鬧著當兵不可,你看怎么辦?要不你先收下,接兵站也實在是需要幫手,先當個便衣通信員吧。到時候你能帶走就帶走,帶不走我再做工作。”

戴明章一時無語……還是雷鋒機靈,先開口了:“戴參謀,已經(jīng)開晚飯了,去吃飯吧,我給您拿碗。”去食堂的路上,雷鋒央求著說:“戴參謀,余政委叫我給你們當便衣通信員,若是你讓我換上軍裝,我不就是部隊的正式通信員了嗎?我當過通信員,在家鄉(xiāng)的縣委當過通信員呢……”

雷鋒緊跟著兵役局的余政委,一步也不離開。采取抓住不放的對策,致使老領導無可奈何地給他選定了一個合適的用場。

——戴明章

接兵干部住在臨時用教室改的宿舍里,用學生的書桌拼湊起來當床,戴參謀安排雷鋒在自己床邊又加拼了一張床。當天晚上11點多,戴參謀和幾個干部開完會回到屋里,看到每個人的臨時睡鋪前都擺著一盆冒著熱氣的水,大家說:“這個小鬼還行呀,是一個勤快的通信員?!?/p>

第二天一早,大家一起床,就看見每個人的臉盆里都盛著溫水,盆邊搭著毛巾,杯子里倒?jié)M了漱口水,上面放著擠好牙膏的牙刷,雷鋒正在屋外打掃衛(wèi)生。就這樣,在新兵集訓的六七天里,雷鋒包攬了新兵營里里外外的衛(wèi)生,整天忙里忙外,一會兒也不閑著。

一天晚上,兵役局給新戰(zhàn)士放電影《三個母親》,雷鋒和幾個接兵干部坐在一起,當看到電影里的苦孩子的不幸遭遇時,雷鋒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引得幾個也都是苦出身的干部一陣陣心酸。第二天,新兵營李教導員給荊營長說:“我理解雷鋒堅決要求參軍的決心,這孩子當兵一定是個好兵,不帶走實在是有點可惜?!?/p>

勤快、固執(zhí)的雷鋒終于打動了幾個接兵干部的心,可這邊剛擺平,那邊又出了岔子。

弓長嶺焦化廠不為雷鋒出具政審表,說他進廠時沒有原始檔案。這下問題嚴重了,誰敢接收一名未經(jīng)嚴格政審的新兵?在那個檔案決定人的年代,沒有檔案幾乎是寸步難行,更別說當兵這么重大的事了。

眼看新兵就要開拔,帶不帶雷鋒走?此時,戴參謀反倒冷靜下來了,他不相信一個在縣委工作過的公務員,一個鞍鋼的先進工人會沒有檔案!但是,要帶走雷鋒有很大的風險。新兵到部隊后,要對身體和政治情況進行復查,不合格的必須退回地方,但這樣造成的缺編的人數(shù)不再給予補充。這就等于退兵的部隊沒有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征兵任務。如果雷鋒被退,負責征兵的戴參謀是要承擔重大責任的。而且,團長走時反復交代,工程兵是體力活,要挑身體好、個頭大的。衡量再三,戴參謀決定直接向團長吳海山請示。

1960年1月7日晚,戴參謀通過軍用長途電話,向團長吳海山報告了雷鋒的情況,并請示是否帶回雷鋒。吳團長果斷地回答說:“一切由你軍務參謀看著辦好了?!碑斕焱砩希鲄⒅\向荊營長和李教導員通報了和團長的通話情況,他們終于決定帶雷鋒到部隊去。

此時的雷鋒,急得在院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明天新兵就要走了,他還沒有穿上新軍裝。他不知道這天晚上有多少帶兵的干部為了能帶走他,比他還著急。

離新兵出發(fā)還有8小時,雷鋒穿上了新軍裝

到了深夜,雷鋒終于領到了嶄新的軍裝,而這距離新兵出發(fā)只有8小時了。

1960年1月8日中午,遼陽火車站萬人送新兵。余新元的老伴特意按照當?shù)氐牧曀捉o雷鋒煮了20個雞蛋,她摸著雷鋒的頭說:“到了部隊要好好學習,要依靠首長和戰(zhàn)友,好好鍛煉,做一個好戰(zhàn)士。你體質(zhì)不好,要注意休息……”就這樣,雷鋒帶著大家的關愛和期望,走上了從軍的道路。

雷鋒臨走時對我說:“余叔叔,我要走了,我也沒什么送你的,我就叫你一聲‘爸爸’吧?!蔽艺f:“別,這樣不好……”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犧牲了。我是三天后才從報紙上看到的,我回家告訴老伴:壞了,咱們的孩子走了。我們老兩口抱頭痛哭……

——余新元

工兵十團在操場上召開了歡迎新戰(zhàn)士大會。會上,團長吳海山和老戰(zhàn)士代表都講了話,雷鋒作為新兵代表也上臺去表決心。那天風大,拿著稿子沒法讀,雷鋒干脆就把稿子往褲兜里一塞,說:“只要我們學好毛主席著作,聽黨的話,聽從首長的教導,團結(jié)一致,什么四好五好,就是七好八好,我們都能做到?!贝蠹乙宦牰夹α?。初入部隊的雷鋒,不懂得部隊創(chuàng)建“四好連隊”、爭當“五好戰(zhàn)士”的概念,誤認為多幾好更好。雷鋒說:“你們笑什么?我說的都是實話。反正,我們就是一個心眼,為了保衛(wèi)祖國,一定要當個像樣的兵,決不辜負首長和大家的期望!”

臺下,團政委韓萬金對吳團長說:“好兵!這個新兵講得真好,將來肯定有發(fā)展。得注意分到哪個連隊,培養(yǎng)培養(yǎng)?!眳菆F長贊同說:“就是,現(xiàn)在拉出一個營長來,不給他寫稿子,也不一定能講這么好!”就這樣,雷鋒到部隊的第一天,就被列為了培養(yǎng)對象。

戴明章見到團長后,第一句話就是:“團長,我在接兵上犯了一個錯誤?!眻F長一聽愣了:“什么事?”“我接了一個沒有政審表的兵,叫雷鋒?!眻F長打斷了戴明章的話:“不就是你電話向我報告的那件事嗎?不要緊,我知道了,我負責?!?990年,從解放軍工程兵工程學院離休、居住在南京的吳海山,在家里接待了老部下戴明章。他們又一次回憶起雷鋒。戴明章說:“如果那次在電話上您這位首長不同意的話,我這個軍務參謀也不敢?guī)?,那雷鋒可就當不上兵了?!眳呛I焦笮Γ骸斑@是天意啰,我是雷鋒所在團的團長?!?/p>

當天晚上,荊營長查鋪發(fā)現(xiàn)雷鋒病了,就脫下自己的大衣給雷鋒蓋上,還叫來衛(wèi)生員給他看病。深夜一兩點鐘,營長又把自己的被子拿來悄悄蓋到雷鋒的身上。新家的溫暖讓雷鋒流淚了。事后,雷鋒寫了《溫暖如家》寄回鞍鋼,并發(fā)表在1960年2月5日的《遼陽日報》上。在文章的結(jié)尾,他寫道:“我深深體會到,只有黨才永遠這樣關懷和愛撫我們青年一代。”

我,一個在舊社會受苦受罪的窮苦孤兒,現(xiàn)在成為一個國防軍戰(zhàn)士,得到黨和首長的信任,受到戰(zhàn)友們的熱愛,我真不知說什么好!……

在這個革命的大家庭里,首長勝過父母,戰(zhàn)友親過兄弟。這一切只有在黨的領導下的人民軍隊里才能得到……

——《雷鋒日記》1960年1月8日

鞍鋼給雷鋒的政審報告

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戴明章在新兵集訓期間又專程到鞍鋼去了一趟,弓長嶺焦化廠的李書記把雷鋒的檔案交給了部隊。原來,不是雷鋒沒有檔案,而是李書記實在不愿意放雷鋒走……

新兵集訓結(jié)束,在新兵分配上又發(fā)生了一個插曲,這可是一個連雷鋒本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戴明章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參謀,他按這次新兵的政治素質(zhì)、身體條件、文化程度和技術專長等等,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分配原則。其中第一條就是,照顧新兵本人原有的技術專長。

按這個原則,雷鋒應該分到技術營的技術一連。這個連使用的技術裝備就是推土機、刮運機、挖壕犁……可在分配名單上,雷鋒卻被分到了運輸連。

看到名單,新兵營的荊營長不干了。荊營長是技術營的參謀長,他可不想錯過雷鋒這個好兵。他找到戴參謀質(zhì)問:“作為一個司令部的參謀人員,連自己定的事都不執(zhí)行,今后代替首長向部隊下達命令誰還聽呢!”

原來,戴參謀心里有個小九九。團里僅有的一臺指揮車——蘇式嘎斯67吉普車年久失修,司機也已經(jīng)超期服役5年多了。作為軍務參謀的他,早就在物色接班人了,現(xiàn)在他當然盯上了聰明、機靈、勤快又有技術基礎的雷鋒啊。所以,挨罵、賠不是他都認了,但雷鋒的分配不能改!

運輸連來接兵的是副連長虞仁昌。當他對著花名冊點兵時,看到有一個新兵個子特別矮,就嘀咕說:“那個小個子兵能開車嗎?”一旁的戴參謀說:“這個兵分到你們連,就偷著樂吧。別看他個子小,思想可是高啊。你們保準滿意?!边@一來,原本該補充到三班的雷鋒,也在連長的“特意關照”下被調(diào)到了已經(jīng)滿員的“四好班”四班。

一個在舊社會被拋棄的孤兒到新社會成了搶手的“香餑餑”,這是雷鋒的幸運,也是偶然中的必然。這幸運,是指他比他的家人幸運,支撐到了新中國,告別了苦難,走上了幸福之路。這必然,是指從雷鋒當兵的經(jīng)過,可以看到他日后成為英雄、成為榜樣的必然。

熱點互動 今天還有必要“憶苦思甜”嗎?

到了1961年的時候,入伍僅一年的雷鋒,已經(jīng)為軍內(nèi)外2.2萬人作了憶苦思甜報告。有人說,那個時候國家困難,提倡節(jié)儉。今天,我們已經(jīng)是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了,再老生常談地回憶過去有必要嗎?

我們解讀雷鋒,要從他的苦難經(jīng)歷開始。這是因為他童年的悲慘經(jīng)歷是他以后對黨、對毛主席的感恩之心的起源。而雷鋒的這種經(jīng)歷,又是那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人所共有的。

追根尋源,那代人受苦受難的原因是沒有賴以生存的土地,是沒有話語權。

我們來看中國的“福”字,左邊是“衣”;右邊的上面是“一”,代表的是房子,中間是“口”,代表的是有飯吃,下面是“田”,就是土地。有了田,就有衣穿、有房住、有飯吃,就能生存,就能繁衍。這就是普通老百姓對幸福的理解,而這幸福,則依賴于土地。

毛主席說:“有了土地改革這個勝利,才有了打倒蔣介石的勝利?!?947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全國土地會議上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會上,劉少奇指出:“解決力量對比關系,就是實行土地改革。蔣介石靠美國,我們是靠老百姓。但靠老百姓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就是反對地主,平分土地;第二個就是民主,不準許站在人民頭上屙屎撒尿。這兩個條件我們可以做到,做不到就不像個共產(chǎn)黨的樣子?!?/p>

美國人評論說:共產(chǎn)黨新發(fā)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在中國內(nèi)戰(zhàn)期間的作用,恰如1861年至1865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

平津戰(zhàn)役時,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在一次軍官會議上講:人家共產(chǎn)黨公布了土地法大綱之后,就不應再打仗了。這些年來我們給地主當了看家護院的打手,能分他們土地嗎?傅作義又說:共產(chǎn)黨把土地奪過來分給窮人,老百姓能不跟著共產(chǎn)黨走嗎?

了解了這段歷史,也就理解了雷鋒及其那一代人對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他們帶來新生活而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恩之情。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那代人、那段歷史,是一個民族的經(jīng)歷,是一個全新國家的基石。記住過去,才能珍惜今天,建設明天。

  1. 《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第二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561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