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軟弱的人類

感悟青少年的哲理美文:生活品味的哲理美文 作者:竭寶峰 著


軟弱的人類

□盧梭

人越是接近他的自然狀態(tài),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別就越小,因此,他達(dá)到幸福的路程就沒有那樣遙遠(yuǎn)。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東西,而在于對哪些東西感到需要。因而,只有在他似乎是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的痛苦才最為輕微。

真實的世界是有界限的,想像的世界則沒有止境。我們既然不能擴大一個世界,就必須限制另一個世界,因為,使我們感到極為煩惱的種種痛苦,正是由于它們之間的惟一的差別才產(chǎn)生的。除了體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是隨著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責(zé)備以外,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想像的。人們也許會說,誰都知道這個原理。這種觀點我同意。不過,實際運用這個原理就不是人所共知的了,而這里所談的,完全是運用問題。

我們說柔弱的人,這是什么意思呢?“柔弱”這個詞指的是一種關(guān)系,指我們用它來表達(dá)的生存關(guān)系。凡是體力超過其需要的,即使是一只昆蟲,也是很強的;凡是需要超過其體力的,即使是一頭大象、一只獅子,或者是一個戰(zhàn)勝者、一個英雄、一個神,也是很弱的。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你就會變得很柔弱。因此,不要以為擴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進(jìn)你的體力。如果你的欲望大過了你的能力,反而會使你的能力減少。我們要量一量我們的活動范圍,我們要呆在那個范圍的中央,就像蜘蛛呆在網(wǎng)的中央一樣。這樣,我們就始終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就不會抱怨我們的柔弱,因為我們根本感覺不到柔弱。

其余動物都只有保存它自己所必需的能力,惟獨人的能力才有多余的。而且,正因為他有多余的能力,他才遭遇了種種不幸,這難道不是一件怪事?在任何一個地方,人的雙手生產(chǎn)的物資都超過他自己的需要。如果他相當(dāng)賢明,不計較是不是有余,那他就會始終覺得他的需要被滿足了,因為他根本不想有太多的東西。法沃蘭說:“巨大的財富誕生巨大的需要。而且,一個人如果想獲得他所缺少的東西,舍棄他已有的東西是最佳的辦法?!蓖瑯樱捎谖覀兞D增加我們的幸福,才使我們的幸福變成了痛苦的源泉。如果一個人只要能夠生活就感到滿足,他就會生活得很愉快,從而也會生活得很善良,因為,做壞事對他有什么好處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