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看官:
邯鄲羅敷塑像
兩千多年前,曾經(jīng)有位淑媛,只是那么輕輕地從田埂上一過,就無聲地牽動了人們的目光,立時令在田間耕作的人神魂顛倒。
比她年齡大的,捋捋胡子,嘖嘖地發(fā)出浩浩遺憾:怎么不與她同齡呀,這輩子白活了!
與她同年齡的,馬上正正衣冠,希望她多看自己一眼。
耕者也忘鋤者也忘,歸來方知誤了農忙,互相埋怨一場。
而她,只是那么從田埂上輕輕一過。
兩千年后,有人說她在田埂上,對著一群陌生的男子玩曖昧,才招致如此嚴重的后果。你能相信嗎?
羅敷者,詩《陌上?!分鹘且?。
《陌上桑》一詩,又名《艷歌羅敷行》和《日出東南隅行》,是一篇喜劇性的敘事詩。
但真實的羅敷,人生卻是一個悲劇。
人們常說,好美之心,人皆有之。
正因為人皆有之,所以,自古紅顏多薄命。
歷史上的羅敷,是趙國邯鄲的美女,也是古代十大美女之一。羅敷除具有“貌美、歌美、舞美、步美”外,更重要的是“德”美和“心靈”美。她不畏強暴,不慕權勢,是一個美麗、純潔、善良的民間女子。她忠于愛情,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農家生活。當她被趙王遷追至黑龍?zhí)稌r,為保自己的清白,選擇了沉潭遺恨的結局,成為一個貞烈美女,引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贊揚。至今,在邯鄲市西北十公里三陵鄉(xiāng)姜窯村西,還留有著名的遺跡羅敷潭。
羅敷死了,她死于自己的美。或者說,是她的美殺了她自己。
羅敷有多美呢?那個時期技術落后,沒有留下玉照,也沒有人給她畫像,留給今人無窮無盡的遺憾。
好在樂府詩《陌上?!?sup>把她的美貌寫出來了,讓后人遐思無窮: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殻簧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扒厥嫌泻门悦麨榱_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笔咕x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座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p>
詩中大意非常好理解,翻譯過來就是:
旭日東升,照亮秦家的樓房。秦家有位美麗的姑娘,自名羅敷,長得像花一樣。羅敷擅長養(yǎng)蠶,總是到城南采桑。羅敷的用具很美,青絲繩,桂枝柄,提籃美觀又大方。烏黑青絲墜一旁,寶珠耳環(huán)閃閃亮。紫綾短襖高雅,淺黃絲裙輕晃。行人遇見羅敷,放下?lián)愚壑氥皭?。年輕人看見羅敷,脫帽理冠以待秋波回望。耕地也忘鋤地也忘,回來后方知誤了農忙,互相埋怨一場。
南邊五馬車上,拉著個官員模樣。遣小兵前來打探,問是誰家姑娘。小兵打探周詳:“秦家好姑娘,本名叫羅敷?!惫賳T又問年方,小兵估約姑娘:“二十還不足,十五略以上。”太守心旌猛搖晃:愿請美眉坐車上。羅敷上前嚴詞色:“官家多愚蠢!你本有妻子,我本有丈夫?!?/p>
“我夫當官在東方,隨從人馬千余騎,領頭巍峨我夫婿。如何識得我丈夫?白馬王子黑馬隨。青絲拴馬尾,黃金戴馬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價值上千萬。十五太守府小吏,二十朝廷做大夫,三十朝廷侍中郎,四十一城領頭主。皮膚潔白疏朗須,方步輕緩府中趨,從容出入太守府。太守宴聚數(shù)千人,無人不道我夫雄。”
詩中所寫的這位美眉,住的地方美、名字美、用具美、發(fā)型美、首飾美、穿戴美,等等,如果這樣去寫的話,還不能寫出羅敷的美來,更不足以讓這首詩流傳到幾千年后的今天。
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這八句:“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边@八句是從羅敷所引起的效果來寫羅敷之美。前面羅列那么多,只是個鋪墊。這八句,把羅敷無以復加的美,寫得淋漓盡致,躍然紙上,晃在面前。這就是側面描寫,從美所引起的效果來寫美的魅力所在。
行者為什么要捋須?欣賞之余,浩浩遺憾撲面而來。從下文看,行者比羅敷要大,不能與羅敷同年生,已經(jīng)失去競爭力了,只有捋須而嘆了。
少年為什么要脫帽?正正衣冠的目的是,想讓羅敷看上一眼。證明少年與羅敷年齡相仿,他還有競爭能力,所以他還想努力一下。
至于耕地也忘鋤地也忘的那些人,是看傻了,誤了農活,回來當然要挨家人的埋怨了。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時光隧道,把羅敷請到今天的馬路上,我敢肯定,她一定會無聲地牽著行人的目光,回頭率相當相當高,勢必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以至于有的人非羅敷不娶,給社會帶來諸多的“剩男”。
后面請出的使君,只是為了襯托羅敷的心靈美而故意設置的一個人物。某些中學老師講解說,這個使君官員是個流氓,好像用詞不太準確。在今天來看,他實際上是對羅敷進行了隱性性騷擾,離耍流氓好像還有一段距離。
羅敷對他的指責,“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已經(jīng)非常到位地襯托出羅敷的心靈美了,后面不必再讓羅敷夸夫了。夸夫寫了十八句,有點蛇足之嫌。
在上面,我們已經(jīng)見到了羅敷的一言一行。那么,羅敷怎么與今天的“調情”扯上關系呢?這就與《羅敷的愛情變調》有關了。
文中說羅敷的愛情有點變調了,變成21世紀今天的味道了。
21世紀,流行一種叫作“調情主義”的東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新調情主義”。
調情的那句宣言很雷人:“你有你性感,我有我調情。”
何謂調情?即不說能清楚,說了反而不清楚的那些東西。
作者的描繪,倒是很精彩:
故作親密狀的合影,不用兌現(xiàn)的蜜語甜言,故意加入曖昧成分的打情罵俏,像盤子里的襯菜,雖不能食用,卻也賞心悅目,足以做現(xiàn)代人感情世界里的小小調劑。只是這“調情主義”有一特色,是“只溶在口,不融在心”。倘若誰真的把它當成一回事,乃至于郁結于心,耿耿于懷,對不起,你就不必奇怪“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自己”了。
于是,作者的推斷就自然而然地站住腳了:
羅敷起碼不像個嚴守婦道的勞動婦女,倒像現(xiàn)代女性將自己“武裝到牙齒”之后一定要到地廣人稠處等待觀眾。
于是,羅敷也與文中所描繪的一般,在那么久遠的年代,就開始調情了——
遵照“只溶在口,不融在心”的調情原則,羅敷的調情講究距離,不許靠近,所以她的觀眾:行者、少年、耕者、鋤者,都必須遠觀,立于一道無形的防線之外,絕不能近褻。耽誤了工作,互相怨怒,那是你們的事,我“調情”你,與你沒有關系,這個潛規(guī)則都不知道,那你就只有“傷心總是難免的”了,而調情者羅敷卻安然自在。因為是調情,觀眾都不能令她將芳心暗許,在她心中構不成“不安定因素”。
羅敷為什么要調情呢?
筆者看了幾遍文章,才找到這樣一個理由:“高處不勝寒,寂寞固然讓她如此美麗,卻也不由得灰心喪氣?!?/p>
于是作者繼續(xù)慷慨陳詞道:
一個有分量的觀眾出現(xiàn)得適得其時?!笆咕龔哪蟻?,五馬立踟躕”,是何等的氣派!“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是何等的膽氣!優(yōu)秀的男人敢于穿越防線而不怕冒犯女人,他明白那是女人的期待。如今的世界仍是男性世界,……況且在這個男人的世界里不只居住著一個女主人,使君有婦,一個男人居然想擁有兩個女人,是對女性尊嚴的公然藐視。
……
萬般無奈之際,羅敷福至心靈,她描述起自己的夫婿。羅敷有無夫婿無從考證,她若是位貴夫人又怎會到陌上采桑呢?……
女人和男人對峙最終還要借助另一個男人的力量,這首民歌最后還告訴我們這一點。
千年之下,女人的命運一如河流,雖流動不止,卻沒有根本的改變,世界仍然是男性的,男人和女人在愛情中的位置沒有變,從秦羅敷到現(xiàn)代女性,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調情主義,情到深處反偽作無情,制造出距離,準備好退路,不失為保護女人的最好方式。風過耳,且把一切都視作一場調情,落英繽紛隨風而逝,那一切又何嘗只是一場調情。
至此,羅敷為什么調情,文中的答案很清楚,兩個字:寂寞。
邏輯很是簡明:從羅敷對其夫君的口述可知,羅敷應嫁給了大戶人家。但從其出現(xiàn)在野外采???,羅敷所嫁不一定是大戶人家,或不一定有夫君。因為大戶人家的妻子,不可能親自在野外采桑干農活。
這就出問題了。羅敷究竟是什么家庭背景呢?她突兀地出現(xiàn)在野外,僅僅是采桑嗎?抑或尋找目標,伺機調情?
如果是大家閨秀,如果有夫婿,為什么羅敷一個人,也沒有帶丫鬟傭人,偏偏就出現(xiàn)在了野外陌上,讓行者、少年、耕者、鋤者、使君等一大撥觀眾親眼看到了?閆文的答案是,羅敷為了排遣寂寞,一個人跑到野外,對著陌生人調情。
按照時下的審美標準,一個女子,尤其是一個美眉,會調情,能調情,擅長調情,這已經(jīng)成為社會流行的時尚了。
不要對我說,女人是天生的反調情主義者。
張愛玲《談女人》,談出一個事實:如果你不調戲一個女人,她說你不是一個男人;如果你調戲她,她說你不是一個上等人。男子夸耀他的勝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可是,敵方之所以進攻,往往全是她自己招惹出來的。
當然,自己招惹出來了,如果自己還有心思發(fā)展,呵呵,那定將是一場柔情蜜意的雙贏了。
有人質問:女人,你真的不承認你第一次的主動調情嗎?
還記得第一次遇見心上人,電梯間你倆不期而遇嗎?在眼光交匯的那一瞬,你突然覺得心頭一陣小鹿亂撞,紅暈浮上雙頰,并且口干舌燥起來。下意識告訴你,這是個會為你生命增添色彩的男人。于是,你輕蠕雙唇,含情脈脈地看著他,漾出一個甜蜜笑容后,甩頭轉身離開。你優(yōu)雅地邁著步伐,款擺曲線,可以感受到背后的他,正以灼熱眼光吐露傾慕。于是,你知道,自己的調情策略,已大獲全勝,正為一段新戀情拉開美妙的序幕。
《她們謀生亦謀愛》對秦淮八艷的解讀,確實智敏過人,洞悉人心。其所推斷,設身處地,合情合理,讓人嘆服。于是,以作者之眼光來觀照羅敷,則羅敷自然也就打上了今之時代的色彩。在作者看來,美眉羅敷也系調情高手,而且膽還那么大。一個人,跑到野外荒郊,去跟陌生人調起情來。其調情張狂豪野,也讓人畏憐三分。
話又說回來,即便以今天的調情規(guī)則、調情標準觀照古人,則羅敷調情似乎也不能成立。
今之時尚女郎,逢場調情,如同隔夜剩飯,陳年剩茶,早不新鮮。但讓現(xiàn)代美女,在大街小巷、機關單位,對著“群陌”調情,那可是新鮮熱辣的新聞,筆者孤陋,無緣一睹。當然,除了歌樓酒館、化裝舞會、網(wǎng)絡閑聊、聲色艷舞場合外。
也就是說,今日“只溶在口,不融在心”的調情,有一個前提要件是:“熟與近?!边@就是:首先需要認識,并且非常熟悉;其次還要關系親近,為人處世風格接近,才敢開玩笑調情。一般情況下,這兩點都需具備方才妥當,但無論如何至少必具其一。
今日的“時尚”調情,當然可以張揚一些,可以在很多地方,時不時地來上一句“Hi”。當然,這要與工作、身份、場合等相適應。好了,會成為親和力、率直、開朗、幽默、倜儻灑脫,有藝術氣息的代名詞。如果不好,就會與態(tài)度不嚴肅、挑逗、輕浮,甚至作風敗壞畫上等號。
但無論怎樣地放肆,今人也不敢像羅敷那樣,在一不認識,二不熟悉,三關系不近的一群陌生男人面前,那么恣意地調情。
但是,依書中高見,在那么久遠的年代,羅敷就開始調情了。羅敷的調情,算是哪一類呢?在古代小說和古代的電影里面,我們會經(jīng)??吹?,那就是:妓女拉客。羅敷很會開拓客戶,跑到田間地頭去拉客了。
這個結論確實很滑稽!
其實,采桑的羅敷,就那么驚艷地從陌上紅塵輕輕一掠,就無聲地牽動了人們的目光,無關風月,無關寂寞。
就那么輕輕一掠,讓那么多男人犯下了無聲的、有聲的錯誤。
唉,是羅敷之美本身就是個錯誤,還是作者誤讀,羅敷才調情呢?
真想同意作者的觀點,羅敷就是在調情。
真想沿著《陌上?!访利惖脑娦腥し家捽?,再悄悄問一聲:“羅敷,今天你調情了嗎?”
無奈只能隔著冰涼的時光隧道,空呼一聲:“羅敷,拜托,快來光臨我的陌頭隴上!”
但當筆者從上面的文字中醒來,才發(fā)現(xiàn)身處我們今天的時代。略捋粗腮,方覺標題詞不達意,并非作者誤讀,羅敷才調情。錯就錯在這個時代!
因為:“據(jù)說今天很曖昧?!币驗樯谶@個時代,我們離“婚姻很遠”,離“曖昧很近”。正如笑淑女小說《婚姻很遠,曖昧很近》所言:
這是一個社會轉型的時代;這是一個競爭加劇的時代;這是一個盛產(chǎn)剩女的年代;這是一個流行曖昧的年代。我們的價值觀、感情觀、婚戀觀開始變異;我們變得浮躁、脆弱。
剩女,這個遭遇婚姻尷尬的群體,在職場上沉重拼搏;在情感上小心翼翼,一不小心還會掉入曖昧的陷阱,欲愛不能,進退兩難。
于是大家就繼續(xù)曖昧著……這真是一個懵懂曖昧的時代,隨手在網(wǎng)絡搜一下,僅以《曖昧》命名的歌曲就達八種之多,而且內容首首各異,角度曲曲新奇,如王菲的《曖昧》、侯湘婷的《曖昧》、楊丞琳的《曖昧》、鄭秀文的《曖昧》、任雪晨的《曖昧》、阿弟仔的《曖昧》、風中采蓮的《曖昧》、黃鶯鶯的《曖昧》等,類似《曖昧的稱呼》《曖昧空間》《一刻曖昧》這樣的標題就更多了。這之中,王菲的歌曲《曖昧》影響稍大,歌詞也較為委婉:
眉目里似哭不似哭
還祈求什么說不出
陪著你輕呼著煙圈
到唇邊講不出滿足
你的溫柔怎可以捕捉
越來越近卻從不接觸
茶沒有喝光早變酸
從來未熱戀已相戀
陪著你天天在兜圈
那纏繞怎么可算短
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
未留住你卻仍然溫暖
徘徊在似苦又甜之間
望不穿這曖昧的眼
愛或情借來填一晚
終須都歸還無謂多貪
猶疑在似即若離之間
望不穿這曖昧的眼
似是濃卻仍然很淡
天早灰藍想告別
偏未晚
歌曲中把“曖昧”的細節(jié)、心情、狀態(tài)表現(xiàn)得已經(jīng)淋漓盡致了,但因對“超越友情而未達愛情的感情,一直維持到最后,結果會怎樣”沒有說白道透,但覺不夠盡興。筆者于是搜索其他探討“曖昧”的文章、網(wǎng)頁跟帖和描寫“曖昧”的小說,發(fā)現(xiàn)最為瘋狂的是某網(wǎng)站“曖昧吧”的總結,很是有模有樣,深入淺出,又莫測高深。茲錄于此,以饗讀者:
字典解釋式 曖昧:①(態(tài)度、用意)含糊;不明白:態(tài)度~。②(行為)不光明;不可告人:關系~。③男女肉體關系還處于想象階段。④男女關系還未發(fā)展到戀人關系,但是行為舉止和戀人關系差不多。同義詞:含糊、含混、暗昧。反義詞:明顯、分明、公開。
動作圖解式 男女之間十大曖昧動作:十大曖昧動作之打一拳;十大曖昧動作之打招呼;十大曖昧動作之電一下;十大曖昧動作之送飛吻;十大曖昧動作之拋媚眼;十大曖昧動作之摸一下;十大曖昧動作之撓癢癢;十大曖昧動作之咬一口;十大曖昧動作之緊依偎;十大曖昧動作之擁抱你。
舉例喻說式 其實曖昧是彼此有感覺,然而,這種感覺不足以叫你們切切實實地發(fā)展一段正式的關系。這種感覺就是:
曖昧是比好朋友再親一點,但比情人遠一點。
曖昧是一方永遠不說,另一方就永遠裝作不懂。于是一方永遠沉默,一方永遠裝傻。
曖昧是,除了情人節(jié)之外,其他的節(jié)日大家都交換禮物。
天冷時、感冒時,半夜睡不著時,遇到問題解決不了時,都是暖昧容易光顧時。
曖昧是常常掙扎彼此關系,你怕透明化之后,你既得不到一個情人,卻又失去了一個知心好友。
曖昧是,每天大家都會互傳手機短信,無規(guī)律地偶然約會。
曖昧是,你常常在QQ上等他上線,會不時去他的BLOG看看有沒有更新,而且你會留意字里行間,他對你有沒有什么暗示。
曖昧是,你會編一條圍巾給他,但大家從沒有開始過。
曖昧是,兩個人沒有承諾過什么。但雖然如此,你愿意付出的,比有承諾的情侶更多。沒有責任,但你卻很渴望去承擔,不問回報。
曖昧是一扇門,你可以停留在門外,也可以踏進房子里面。門永遠不是終點站。
理論探討式 曖昧這種關系存在于友情之間,是一種很特別的朋友,是一種默契的朋友,不近也不遠,不多情也不無情。
這是個曖昧橫行的年代,感情出現(xiàn)第三個種類,比友情深比愛情淺,游走于二者的邊緣,這就是曖昧。是什么時候開始本應是明明朗朗的愛情成了一場鏖戰(zhàn),誰先動心誰就滿盤皆輸萬劫不復。是誰把簡單復雜化?
曖昧,是可以推脫責任的游戲,沒有承諾就無須負責;曖昧,是勇敢者的游戲,無畏的人才能在角逐中進退自如。
曖昧始終不是愛情。兩個人再如何好也不要改變既定的和諧,也別幻想著角色的轉換,否則只有痛苦和失望。如果未曾謀面的話,就更不該冒這個險了!就把它當作一種友誼,好好地放在保溫箱里,給它取個動人的名字叫曖昧。
筆者看了上述諸多關于“曖昧”的“研究”,才如夢初醒。無論是研究曖昧,抑或曖昧研究,都真真切切地告訴我們,原來這是一個“曖昧”鋪天蓋地的時代,只要有空氣存在,就有曖昧存在。瞬間,我讀懂了電視報道中,為什么一只羊與一只豬形影不離,為什么一只鳥與一只貓出雙入對,等等,光怪陸離,五顏六色,五花八門,原來它們也在曖昧呀。
于是,我也明白“羅敷調情”的奇思妙想了。在曖昧的年代,什么事都是可以發(fā)生的,況調情乎?
以此推之,羅敷不僅在調情,而且也在曖昧著。確切地說,她是在和農民兄弟們調情、曖昧呢。
再確切地說,應該是這個時代在曖昧,在調情,所以……
這正是:
羅敷無心逗群陌,今人有意送秋波。
秦月漢關依然在,都是曖昧惹來禍。
- 《陌上?!肥菨h代的一首樂府詩,最早見于南朝沈約編撰的《宋書·樂志》,題為《艷歌羅敷行》。南朝徐陵編輯的《玉臺新詠》也收載了該詩,題為《日出東南隅行》。宋朝的郭茂倩編輯《樂府詩集》,將該詩收入《相和歌辭》?!P者注
- 閆紅.她們謀生亦謀愛[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