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藍(lán)十字和其他故事》

私人藏書:序言集 作者:[阿根廷]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著;盛力,崔鴻如 譯


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藍(lán)十字和其他故事》

說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一八七四~一九三六)完全可能成為卡夫卡是很有道理的。切斯特頓寫過這樣的句子:黑夜是一片比世界更大的云,是一個滿身是眼的妖魔。這樣一個作家是完全可以做出像《審判》、《城堡》那樣一些令人稱奇而又使人壓抑的夢魘的。事實上,他真的做過那樣的噩夢,后在天主教信仰中找到了靈魂得救的途徑(他奇怪地聲稱天主教乃基于常人見識)。在內(nèi)心深處,他患了“世紀(jì)末”的病癥,在一封給愛德蒙·本特利[1]的信中,他說,“我的朋友,當(dāng)你我年輕的時候,世界已經(jīng)很老了,”然后借用惠特曼和斯蒂文森的偉大聲音來宣告自己的青春。

這個集子包括一系列看上去像是偵探故事又遠(yuǎn)遠(yuǎn)不止是偵探故事的作品,每一篇都給我們出了一個看似解不開的難題,然后提出一個殘酷而又神奇的解決辦法,最后作出力圖顯得合情合理的解答。每篇小說都是一個諷喻故事,同時又是一個短劇,人物就像演員那樣依次登場。

切斯特頓在專事寫作之前曾學(xué)習(xí)繪畫,他的所有作品都具有奇特的視覺效果。當(dāng)偵探小說不再流行時,人們還會讀這些文字,倒不是因為布朗神甫找到的合理的解答,而是因為書中那些曾使我們悚然的超自然的可怕的東西。若要我在此書的多篇故事中挑選一篇,我想我會挑《啟示錄三騎士》,此作的典雅堪與一局象棋比賽相媲美。

切斯特頓寫有大量作品,字字句句妙趣橫生。我可隨便舉出兩部:一部是寫于一九一二年的《白馬謠》,本世紀(jì)已被遺忘的史詩因它而重放光芒;另一部是寫于一九二五年的《永遠(yuǎn)的人》,那是一部沒有日期而且?guī)缀鯖]有人名、地名的奇怪的世界史,表現(xiàn)人在世上的凄美的命運(yùn)。


[1] Edmund Bentley(1875—1956),英國記者、小說家,切斯特頓的密友,《特倫特的最后案件》被認(rèn)為是偵探小說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