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請行鈔法

浪跡叢談·續(xù)談·三談 作者:梁章鉅 著,吳蒙 譯


請行鈔法

昨聞有請以人家赤金濟銀之不足,并申金器首飾之禁者,尚未知部議如何。余謂銀雖不足,而金則如故,若并此而括索之,藏富于民之謂何!且今日之漏卮,病在通銀于夷,然其事未嘗不繁重難行。若變?yōu)橥ń鹩谝模瑒t簡便莫過于此,其勢將有莫之能御者矣。于是又有以開礦為生財之源者,又有以行貝為助銀之用者,而非常之原,黎民懼焉無已,則不如請行鈔法之為便。行大錢有利而不能無弊,行鈔法亦有利而不能無弊,而集事之易,鈔法較勝于大錢。憶余官京師時,聞蔡生甫學士以奏請行鈔鐫秩,嘗惜其不知本朝故事。伏查皇朝《三通》中,備載順治八年曾造鈔十二萬有奇,至十八年因國用充裕而止。學士不知考此,而但泛引明制,于議實疏然。即前明十便之說,未始不犁然有當于人心。一曰造之之本省,二曰行之之途廣,三曰赍之也輕,四曰藏之也簡,五曰無成色之好丑,六曰無稱兌之輕重,七曰無工匠之奸偷,八曰無盜賊之窺伺,九曰不用錢用鈔,則銅悉可以鑄軍器,十曰鈔法行則民間貿易不用銀,天下之銀可盡入內庫。真乃十全善法,何不可行?語云:“窮則變,變則通?!被蜃?yōu)榇箦X,或變?yōu)殁n法,實為今日之亟務,皆足以充財用而致富強。若長守而不變,則不但不能通,且恐不知所屆矣。近在江南,讀王亮生學博所撰《錢幣芻言》,至詳且確,謝默卿郡丞又檃括為《鈔貫說》,至簡而明,皆可坐而言、起而行者。成書具在,毋庸贅述。惟近許辛木農部又著《鈔幣論》以辟之,則不過斗妍騁巧于文字間,不得謂后起者勝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