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生活:簡單 豐盛 美好

簡單 豐盛 美好:幸運一輩子的禪的50種習(xí)慣 作者:(日)枡野俊明


第一章 生活:簡單 豐盛 美好

生活、生命本身,是幸運;樂觀面對世事無常,是幸運;家人閑坐燈火可親,是幸運;一輩子簡單豐盛美好,是幸運。

放下執(zhí)著,簡單生活

禪一直強調(diào)簡單生活。不是擁有越多越幸福的生活,而是,懂得什么對自己最重要、只留下能一輩子相守的人、事、物的生活。

禪的觀念與極簡、斷舍離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

現(xiàn)代社會,很多人正在過,或者嘗試過極簡生活、斷舍離式生活。然而,簡的是什么,斷、舍、離的又是什么,人們不一定清楚明晰,大抵只是知道:扔、扔、扔。

我想舉個例子,以便于大家更好地去理解禪所說的“簡單生活”。不知大家是怎么處理垃圾的呢?

現(xiàn)在,各都道府縣都有規(guī)定,國民必須按照“紙”“塑料”“塑料瓶”等類別進行垃圾分類。

其中可能存在自家垃圾箱里隨意亂扔,待到丟垃圾的日子再分類的人吧。不過,那樣做實在太沒效率。

每天清晨,我都一定會把房間里的垃圾箱清空。在寺院外有專門收垃圾的地方,所以我會把它們拿到那里,按照垃圾桶重新進行分類,紙歸紙,塑料歸塑料,依次放入各自的垃圾袋中。

如果做好了這樣的分類工作,那么只要在規(guī)定扔垃圾的當天把垃圾袋帶出去,扔到規(guī)定的地點即可,一點兒也不費功夫。

我想大家的家門外不太會有專門回收垃圾的地方,不過你可以準備幾個室內(nèi)用的垃圾箱,扔垃圾的時候就可以按照不同種類分類了,大家覺得這個辦法怎么樣?

在操作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一些有趣的事。

“昨天和今天都有很多便利店家常菜的塑料包裝盒。最近每天晚餐吃的都是外賣。考慮到營養(yǎng)的均衡性,有時有必要自己親手做飯”。

垃圾可以反映一個人的飲食生活,所以能夠進行這樣的確認??梢哉f,每天進行垃圾分類在健康管理方面意義深遠。

現(xiàn)代人擁有的“東西”實在太多,而這些東西與垃圾又有所不同。

不愿放棄已經(jīng)到手的東西,是人類的天性所致,所以東西才會有增無減。

房間里東西泛濫,不僅使得空間狹小,連心靈都備受拘束,這樣的人絕對不少吧。我覺得物品也和垃圾一樣,有必要進行分類。

常年不穿的衣服、一直沒有用上的物品,就算沒有也應(yīng)該不會造成什么困擾。繼續(xù)擁有,也不會再有穿或用的機會。這些是只會侵占空間的無用之物。

讓我們下決心把它們都扔了吧。

禪語有云:“放下著?!?/p>

這個詞是扔掉、扔掉、徹底扔掉的意思。

禪宗的思維方式是,東西也罷,思想也罷,越是丟棄,越是放手,內(nèi)心才越是豐盈、清爽和美麗。

不能舍棄是因為太過于執(zhí)著。能夠舍棄就是擺脫了執(zhí)念?,F(xiàn)在流行的斷舍離也是這個意思。

當然,“丟棄”不能只停留在物質(zhì)上、行為上。形式上的丟棄,只是表象的;觀念上的丟棄,才是本質(zhì)的。敢于丟棄冗余的東西——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才是抵達豐盛的根基。正因為丟棄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所以,才需要我們進一步地、深入地理解丟棄,所謂丟棄,其實是為了更好地物盡其用。

禪宗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要盡可能地有效利用它們的生命。在丟棄物品時希望大家考慮到這點。

有效利用的方法應(yīng)該有很多吧。送禮物給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使用,就能把這些物品有效地活用起來。在現(xiàn)代有很多專門向物資匱乏的國家或地區(qū)運送物資的NGO團體(非政府組織,在特定法律系統(tǒng)下,不被視為政府部門的協(xié)會、社團、基金會、慈善信托、非營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所以捐東西給那些機構(gòu)也是一種方法。

就算是舊衣服,對于物資匱乏的國家和地域而言都是珍貴的資源。如果對方能歡歡喜喜地珍惜利用,也不失為一種很棒的利用方法。另外,我們還可以把它們拿到自由市場去賣。

只有達到精神境界上的極簡之心,才能在處理物品和事情時,不被多余的物品和思緒所干擾,才能簡單、高效地生活。

胸襟寬廣、清新爽快、美麗無限地生活。

讓我們朝著這個方向使舵吧!

垃圾也好,物品也好,專心分門別類。

若不需要,就試著放手。讓生活變得簡單,就會讓心靈變得簡單,然后你會奇妙地發(fā)現(xiàn),簡單之后,便是豐盛;豐盛之后,到達美好。

一掃除,二信心

簡單、豐盛、美好的生活的根基,是日日如一修持而養(yǎng)成的好習(xí)慣。

習(xí)慣改變行為,行為改變性格,性格決定人生。好的習(xí)慣對于人的生活,不僅是一種促進,更是一種加持。

我希望大家能通過做一些簡單的事養(yǎng)成受益終生的好習(xí)慣,再通過這些好習(xí)慣讓自己變得豐盛,最終變得美好。

清晨的時光最美好,也最珍貴;雖然短暫易逝,但也最容易高效。若能珍惜地、認真地利用清晨時光,它將會以一個嶄新的生活、嶄新的人格回饋你。這是我一直堅持的,也是我一直都叮囑大家的。

那么,這么重要的時間該如何利用起來呢?我想在這里給大家一些建議。換個說法,這些建議也是幫助大家設(shè)立流程,讓清晨充實起來,繼而充實一整天,然后由日及月,由月及年,由一年到數(shù)十年,最終實現(xiàn)整個人生的幸運、幸福。

大家清晨起來首先應(yīng)該去做的事情就是“打掃”。

“大清早起來打掃?本來時間就不夠,還要打掃,根本不可能。”

也許大部分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這是因為大家對打掃存在著思維定式。

“工作日幾乎沒有打掃的時間,所以就算要做,也只能在休息天一起做……”大家是不是都是這種想法呢?

不過,我這里建議大家做的打掃并不是大規(guī)模的打掃,而是五分鐘、十分鐘就能做好的清潔工作。每天早上,搞定一小塊區(qū)域即可。

大家的生活空間里存在各種各樣的區(qū)域。

廚房區(qū)域、衛(wèi)浴區(qū)域、休閑放松區(qū)域、就寢區(qū)域……廁所、玄關(guān)當然也是區(qū)域之一。居住的環(huán)境,也就是房間并非千篇一律,所以區(qū)域劃分也各不相同,但是你可以從眾多區(qū)域中選擇一塊區(qū)域,作為清晨打掃的對象。

比如,星期一玄關(guān),星期二廚房,星期三廁所,星期四浴室。十分鐘打掃不完的區(qū)域就放到休息天去打掃。

搞衛(wèi)生的要訣只有一個:擦就擦,掃就掃,集中精力只做一項工作即可。

當我們集中精神,不三心二意的時候,事情會變得很簡單,很容易完成。尤其是清晨打掃房間這種事,不需要復(fù)雜的流程,不需要耗費腦力。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認為它很困難,而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可以堅持下去。

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希望大家通過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一件只需要花五六分鐘的事情,養(yǎng)成習(xí)慣,然后通過習(xí)慣的堅持,改變自己,讓自己的生活和內(nèi)心變得豐盛。

有一句禪語,恰如其分地傳達了這種態(tài)度。

“一行三昧。”

日語中“三昧”這個詞一般常用在“工作三昧”(專心工作)、“玩三昧”(專心玩)上。就是傾注全力、全身心投入的意思。三昧這個詞來自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徹底去做一件事。它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lǐng)、真諦。

大家有見過禪寺行腳僧打掃的情景嗎?有時電視上也會播出,他們會以“疾風(fēng)般”的速度,拿著抹布在走廊上爬來爬去,簡直就是一副掃除三昧(專心搞衛(wèi)生)的架勢。

打掃完之后,當你感覺每個區(qū)域都變干凈了的時候,心情也會變得很舒暢。

禪有云:“一掃除,二信心?!?/p>

信心就是深信神佛之心?!按驋摺迸旁凇靶判摹敝埃鞘且驗榇驋卟粏沃皇前涯菈K區(qū)域打掃干凈,還與去除心中的不潔密切相關(guān)。

把自己的生活空間打掃干凈,也是調(diào)整心情的一個大前提。如果你身處一個雜亂無章的房間,就算你再怎么想調(diào)整心情,也調(diào)整不好。通過打掃可以去除人心中的塵埃,而且還能給人帶來舒適感,讓人心情愉悅。

不知道大家現(xiàn)在理解了沒有,一行三昧就是要專心、用心,換句話說,去除雜念其實就是讓心變得簡單,擁有極簡之心。當你心無旁騖時,你做的事情,一定會因為專注而變得簡單。

清晨打掃其實是一種心情的調(diào)整方式,更是一種簡單的禪的修行方式。

難道還有比這更適合在清晨做的事情嗎?難道還有比這更容易擁有幸福感的事情嗎?

希望大家能夠去認真實踐。

食物是生命的能量之源

“你每天早上都按時吃早餐嗎?”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有多少人會回答“是”呢?

真是不好意思,我手上的數(shù)據(jù)有些早。根據(jù)厚生勞動省2007年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不吃早餐的人群中,三十到三十九歲的男性超過百分之三十,而二十到二十九歲的女性也上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憑我的感覺,今后人們不吃早餐的趨勢還會進一步加劇。

但是,食物是生命的能量之源。

一日三餐按時吃,既是對生命的一種呵護,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當然,我是不會不吃早餐的。我的早餐食譜有白米飯加味噌醬,還有煎雞蛋、佃煮(咸烹海味)、咸梅干、醬菜……這是標配。我覺得早餐來點應(yīng)季水果也不錯。從腸胃的角度考慮,也是早上吃汁多的水果比晚上吃更好。我認為,按時吃飯是維護健康最簡單的方法。而早餐,是一日三餐的開始,也是最重要的一餐。

禪僧修行時早上都是吃粥的。他們會將芝麻和鹽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炒熟,稍加研磨后撒在粥上調(diào)味,即便如此簡單、簡樸,卻也是非常美味的。粥被盛放在一種名叫“應(yīng)量器”(僧眾用的缽被稱為應(yīng)量器,是能用來衡量合適的分量的器皿)的漆器中享用,芝麻的清香和幽幽漆香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fēng)味。

我總覺得粥在保持腸胃健康上居功至偉。恐怕在修行過程中是沒有吃壞肚子的行腳僧的,以至于連我自己都暗自思忖這會不會是粥的力量所致。

所以我推薦大家每周吃一到兩次粥,特別是女性朋友。

按照我自己修行時的經(jīng)驗,早上常吃粥,可以使皮膚變得白皙。我想全吃素齋也是原因之一,不過膚色變白的主要原因還在這粥上。就算是在修行伊始膚色略顯黑的行腳僧,修行了一年半載后,肌膚也會似退去鉛華般白皙透亮。

請大家立刻行動起來,嘗試一下早上吃粥吧!

只是一點請大家務(wù)必遵守,就是這粥得自己親手做。

“什么,一大早起來自己做粥?!”

我可以想象大家聽到這話后的一臉苦相,不過煮粥一點兒也不麻煩。

只要你在前一天晚上將淘好的米放入瓦鍋中,加水做好準備,那么第二天早上起來后只要開火就行了。只這一個動作,就可以讓你吃到自己親手做的粥?,F(xiàn)在還有專門煮粥的電飯煲,你也可以用那個來煮。

“自己認真做早餐吃”非常重要。自己親手做的早餐與買的現(xiàn)成早餐,味道不同。食用之人不僅會認真細致地吃,還會對進餐這件事心存感激。

認真對待自己一天中的第一餐,就會認真對待這一天的其他事,那么,這一天都是認真的自己。

當然,類似“開吃了”“承蒙款待”這樣的話也能很自然地脫口而出了。

請大家想象一下那樣的早餐時光吧。會不會在心中泛起一股舒適恬靜之感呢?這可與嘴里叼塊面包,身旁放杯咖啡,還要忙著穿衣打扮的清晨截然不同吧。

如果說還有什么要補充的話,那就是推薦大家在早上吃粥的時候不要吃動物性蛋白,堅持吃點蔬菜吧!

把吃粥的那天當作“凈化排毒日”。據(jù)說,偏好肉食的飲食習(xí)慣不僅會引發(fā)健康問題,還會讓人的性情變得粗暴。

這種凈化排毒在保持心境平和方面也非常有效。

維持健康在很多人看來是很復(fù)雜的事,很多人以為要經(jīng)常做各種各樣的保養(yǎng),甚至吃各種昂貴的補品。但是在我看來,人的身體是一個很神奇的系統(tǒng),只要按部就班地吃一日三餐,那么,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健康。這是很簡單的事,也是很簡單的道理。

食物是生命的能量之源。

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美好的一天從自己做早飯開始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晚上最好能做好早餐(粥)的準備工作。大家要不要在此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挑戰(zhàn)一下準備早餐食譜上的食物呢?

喜歡吃西餐的,可以事先做好沙拉,煮好雞蛋;喜歡吃日餐的,準備些簡單的涼拌菜、暴腌菜和豆瓣醬的配料怎么樣?

特別是有不吃早餐傾向的現(xiàn)代人,我推薦你們這樣做。

早上有馬上可以吃的食物,而且,如果這是前一天晚上自己親手準備的,那應(yīng)該會開開心心吃個精光吧。

前一天晚上做好準備是扭轉(zhuǎn)早上不吃早餐壞習(xí)慣最有效的手段。

好不容易開始做準備了,也讓我們掌握一下烹調(diào)時的心得吧。

禪宗認為,進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道元禪師曾在他的著作《典座教訓(xùn)》中闡述了自己的各種心得:“淘米洗菜等,自己動手親見,精勤誠心而作。不可一念疏怠緩慢,一事管看,一事不管看。”

在禪宗中,準備餐食也是修行,所以道元禪師詳細列舉了所有應(yīng)該做的事,但其中最希望大家能首先掌握的是“用心去做”。

事先準備好的沙拉和涼拌菜可以放在器皿中并纏上保鮮膜,不過保鮮膜不能重復(fù)使用,會成為垃圾。從這點上來說,還是使用密封容器更為環(huán)保吧。

另外,除了早餐事先準備之外,休息天的時候還可以準備下主菜。如果是冬天,可以多準備點大雜燴、松肉湯、豬肉醬湯等湯菜。大雜燴可以當作晚餐時的主菜,而且大雜燴是一種越煮越入味的料理。湯菜正好可以替代早上的醬湯。

另外,平時準備點泡腌菜作為常備菜,或者做點佃煮放著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這里面還有些妙用之法呢。

比如,在自己家里招待戀人吃飯的時候,把自己親手制作的泡腌菜或者佃煮端上桌會怎么樣?

“呀,是你親手做的啊。真好吃!”是不是會這樣呢?

這肯定能提升你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使關(guān)系更為融洽、親密。

做沙拉也好,做涼拌菜也好,都要竭盡全力,用心去做。禁止隨隨便便、敷衍了事。因為用心準備早餐跟所有的事都有關(guān)聯(lián)。

用心吃飯自不用說,這其實與用心打招呼問好、用心做工作和用心待人接物都有著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

人的行為舉止無論好壞,都會受到“一貫性”的影響。

準備早餐敷衍了事之人,不可能會在工作上用心。

能夠盡心盡力做好小事的人,做任何事都會用心。反之,連小事都草草了事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敷衍了事。

每一個偉大的行動,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許許多多小而確定的快樂,才能筑起人生最大的幸福。

不如,就從每天用心為自己準備早飯開始,如何?

散步讓人忘卻煩惱,獲得安心

如果有什么事情能夠讓人獲得放松、寧靜,能鍛煉人的體魄,還能讓人接觸到自然萬物,感受自然的美妙,那大概就是“散步”吧。

按照自己的步伐不緊不慢地散步,距離以不勉強為宜。這樣,不僅能喚醒大腦和身體,還能讓肌膚感受到季節(jié)的更迭。

世世代代居住在同個地方的人姑且另當別論,剛剛購置新居的人對自己居住場所的周邊環(huán)境應(yīng)該是不太了解的。要想了解周邊環(huán)境,散步便是首選,而且也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啊呀,這里竟有一家這么早開門的面包店?!?/p>

“啊呀,竟然有個這么漂亮的公園,花壇也拾掇得很整齊?!?/p>

類似這樣的發(fā)現(xiàn)會令你心情愉悅,散步的樂趣也會成倍增加。

另外,熟知自己住所的周邊環(huán)境,生活也能多一份安心。

散步的關(guān)鍵在于“寬松”。如果把散步當成一種義務(wù),必須每天清晨完成,那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心理負擔(dān),也就是壓力。我覺得下雨天或提不起興致的清晨可考慮不去,這樣酌情處理的方式會比較好。

有很多人曾對散步的功效做出過評價。

“最好的安心方法就是長距離散步。腳部有節(jié)奏的運動會徹底去除籠罩在頭上的蜘蛛網(wǎng)。”安妮·威爾遜·沙夫,美國精神科醫(yī)生。

“散步的最大好處在于讓你忘卻煩惱。你也試著出去走走吧。瞧,煩惱會像長了翅膀一樣飛走?!贝鳡枴た突?,美國著作家。

“愛的幸福瞬間、微風(fēng)拂面的愉悅、在明亮的清晨散步輕嗅新鮮空氣的清香。誰又能說,這些事不比人生中所有的痛苦和努力更具價值呢?”艾瑞克·弗洛姆,美國哲學(xué)家、社會心理學(xué)家。

散步,不僅能消除人心頭的煩悶和苦惱,還能讓人勇于直面痛苦,為擺脫痛苦付出努力。

用禪宗的思維去想,散步也在好好感知每一天并生活下去方面意義重大。不知大家有這樣思考過嗎?

“今天我還要重復(fù)昨天嗎?為什么我還要繼續(xù)這么平淡無奇的日子呢?”

每天一成不變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每一天的反復(fù)、重復(fù)其實并不存在。無論哪一天都與其他的日子不同,只有那一天光芒四射,風(fēng)吹云涌,或者下雨降雪,而且,能夠感受那一天的人生只有一次。

匆匆走出家門坐公交車或電車,在辦公樓里工作,然后原路回家,這樣的生活模式能讓你感覺“那一天”是唯一的,不會再有第二次嗎?

不能。那樣會讓你感覺每一天都是沒有變化的。

但是,就算時間不長,早上散步還是能夠感受到當天的陽光、微風(fēng)和云彩的。

“今天的陽光比昨天要柔和?!?/p>

“多么舒服的微風(fēng)啊。原來真有讓人心情大好的風(fēng)呢!”一邊邁著步子一邊涌上這樣的想法。

我想所謂的“切實感受那一天”一定就是這個樣子的。

可以說,這樣你就可以切實感受到與“平淡無奇的一天”截然不同的、一生只有一次的一天了吧。也許,幸運就會在這樣的日子降臨。

我想借用先達的話,給本篇做個總結(jié)。

“姑且出去走走吧!”

心守一事去生活

清晨要做的事接二連三。刷牙、洗臉、上廁所、穿衣、化妝、吃早餐,還得瀏覽下報紙,了解一下正在發(fā)生的事……寶貴的清晨讓人手忙腳亂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某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花多了,還會出現(xiàn)“啊呀,糟糕,快趕不上電車了”,說完便勢如脫兔般飛奔出門的情況。清晨,大家最在意的就是“時間”了吧。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是不是就容易依賴上“電視機”了呢?

一邊聽著電視機里播放出來的各種新聞,一邊做著其他事,不用坐在那里盯著屏幕一直看,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省時省力。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這樣認為吧?當聽到比較關(guān)心的新聞或消息時,也許會暫時看一會兒屏幕,但用眼睛來確認的大多還是電視機上顯示的時間吧?一邊不時地瞟看電視上的時間以代替時鐘,一邊確認離出門還剩下多少時間。這難道不是大多數(shù)人開著電視機的妙用所在?

其結(jié)果就是,早上的所有行為必定都是“同時進行”。吃飯、穿衣、化妝皆是如此,應(yīng)該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進行的。

“清晨的時間短暫,同時進行有何不可?”

的確,如果同時做兩件事的話,乍一看似乎很有效率。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日本有幾個讓大家戒除一心兩用的諺語,不知大家是否知曉?

“追二兔者一兔也不得。兩頭落空。”

“逐兩者一無所得?!?/p>

同時做兩件事看似很有效率,其實兩件事都沒做好。人本來就只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邊看電視邊吃飯,就無法充分品嘗到飯菜的美味了。那不成了只是用筷子或叉子機械地給嘴巴送食物了嗎?

禪語有云:“飲茶吃飯。”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喝茶的時候只專心喝茶,吃飯的時候只專心吃飯。不管什么理由,正視那一時刻那一瞬間,就是當時應(yīng)該做的一切。正因為如此,就要對那一件事傾注心血。這既是禪宗的思維方式,也是禪宗生存方式的根本所在。

禪宗認為,食物轉(zhuǎn)經(jīng)百人之手,才能送達食用者的跟前。一粒米、一片菜葉,都需經(jīng)過許多農(nóng)家、流通商、零售商之手后才能送到大家的口中。

一頓飯要通過一百人的努力才能獲得。

在修禪的過程中,用餐前一定會唱誦文言“五觀偈文”。

最開始的一句文言是“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它的意思是說,眼前的飯食是通過很多人的努力而得,所以應(yīng)對其表示感謝。在這樣應(yīng)該滿懷感激之情的飯食前,大家還能允許“同時進行”的存在嗎?

請大家懷著一種“飲茶吃飯”的心態(tài),把清晨的每一件事都一一做好吧。無論什么時候,無論面對什么,“專注地做一件事”都與生活方式相通,這點不用多說了吧。

心守一事去生活,去過一種簡單而有味的生活。

精心細致地泡茶

大多數(shù)人都有飲茶、喝咖啡的習(xí)慣,不過,現(xiàn)在大家買的都以瓶裝茶或罐裝咖啡為主,也許很多人都是在上班途中將咖啡館或便利店點的飲品外帶,然后在去公司的路上喝。

在當下,為了適應(yīng)人們忙碌的生活,各種各樣便利的即食食物、速溶飲品多不勝數(shù)。我卻認為,每個人都至少做一次精心細致地泡茶的嘗試。

于我而言,沏茶是重要的必修課之一。我會向正佛及其他神佛奉上我用井水燒開沏出來的新茶。

“啊,今天早上又能給大家沏壺好茶了?!?/p>

這既是一種喜悅,也是一種幸福。

“什么???沏茶不就是在小茶壺里放入茶葉,用開水沖泡一下嗎?”

的確如此。

“茶圣”千利休曾這樣說過:“須知茶道之本,不過就是燒水、點茶和飲茶?!?/p>

但是,這個“不過就是”內(nèi)涵深遠。一般情況下,這個詞會用在“總覺得”“無特別意思、不過”這些意思上,但是千利休所說的“不過就是”卻是“一心一意”“專注其中”的意思。一心一意地?zé)?,一心一意地把茶葉放入茶壺,看準時機,心無旁騖地注入茶杯。

簡單來說,就是精心細致地用心對待沏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茶葉放多少、茶壺中茶水的溫度、注入茶杯的等待時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到盡心盡力。這樣沏出來茶的味道自然別具一格。

然后慢慢品嘗沏好的茶,從而讓“啊,真好喝”的感覺溢滿心田。這就是“與茶融為一體”的境界。可以說,這種融為一體便是禪宗所追求的境界吧。

順便提一句,依照我的經(jīng)驗,即便是用同樣方法精心泡出來的茶,每天的味道也有微妙的差別。有時會感覺到茶的苦味,有時卻能品嘗到茶的醇厚甘甜。我把它作為判斷身體狀況好壞的“晴雨表”。

“感覺茶比平時偏苦??赡苌眢w狀況欠佳。今天一天必須多多注意……”

“醇厚甘甜的味道比較明顯。說明今天的身體狀態(tài)不錯??梢愿优σ稽c?!?/p>

可能大家不能馬上感覺出茶的味道差異,但只要你始終精心細致地泡茶,就應(yīng)該可以通過一杯茶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變化。

精心細致地泡茶,簡單專注地生活,那些細致的美好的確幸,就會如期降臨。

打開窗戶,沐浴陽光

大家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我想起床后馬上刷牙、洗臉、上廁所的人會比較多。如果有需要先去上廁所也無妨,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大家起床后能馬上把所有的窗戶打開。

窗戶關(guān)了一晚上,室內(nèi)的空氣得不到流通。打開所有緊閉的窗戶,就能讓室外新鮮的空氣和室內(nèi)渾濁的空氣交換。

就算在城市里,早上的空氣也是很新鮮的,開窗會將清新帶入室內(nèi)。

有些懶散慣了的人,早上既沒有時間,又嫌麻煩,所以別說開窗了,就連窗簾也不會拉一下。但是,感受清晨的新鮮空氣,才是讓身心煥然一新,調(diào)整狀態(tài)過好一天的法寶。

請大家盡早與不見天日的“地洞”生活做個訣別吧。

精神和肉體都清醒了,也未必可以馬上全力以赴地投入生活。

凡事都有個過程。首先得端正姿態(tài),再慢慢加速,然后竭盡全力地過好一天。

舉個例子來說,每場歌劇開幕前都會演奏開場音樂。演奏開場音樂的目的在于將觀眾吸引到開幕后的歌劇上,并烘托氣氛??梢哉f,清晨時光就是拉開一天帷幕的序曲。

我自己也是早上一起床,就先把防雨門板和窗戶全部打開。

正殿(2016年正殿還在重建過程中,所以是不開的)、廚房和寺院中所有算得上是門窗的地方都是全部敞開的。因為是寺院,所以可以打開的地方很多,打開的瞬間,各處都會涌入清新的空氣,給人一種“今天一天又開始了”的感覺。

接著,為了打開寺院的正門我會去到外面,因此同時也就可以進行深呼吸了。

清晨的空氣被大量吸入體內(nèi),又吐出來。

再沒有比清晨的空氣更能讓人感受到季節(jié)變化了。

春天,柔和的春風(fēng)送來了樹木發(fā)芽的清香;夏天,滿目的郁郁蔥蔥給身體注入了銳氣;秋天,涼爽的秋風(fēng)拂過心頭帶來絲絲涼意;冬天,瑟瑟冷風(fēng)一下子喚醒了人們的身心。

當然,大家的生活環(huán)境和寺院有所不同,但我覺得大家只要能在清晨走到院子里或陽臺上盡情地做深呼吸就好。

深呼吸還有吐出體內(nèi)邪氣的意思。只要深呼吸三到五次,是不是就有身體被凈化了的感覺呢?

清晨沐浴陽光也非常重要。陽光是能量的源泉,哪怕只曬五分鐘。讓我們沐浴陽光,為自己的體內(nèi)注入自然的能量吧。

現(xiàn)代人誰都有壓力。

據(jù)說,也許因為這個原因才讓人腦部穩(wěn)定情緒的物質(zhì)5-羥色胺(即血清素)分泌不足。增加5-羥色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沐浴陽光。

深呼吸,然后沐浴清晨的陽光。

雖然方法很簡單,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把它作為清晨的習(xí)慣固定下來。

須知,豐盛、美好的生活往往就是從一件簡單、微小習(xí)慣的日日堅持開始的。

進出家門的幸運

在大家平時使用的日常詞匯中,有幾個源于佛教和修禪的詞語。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玄關(guān)”。

“玄”指玄妙的空間,即充滿深奧真理的世界?!瓣P(guān)”是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入口。一直以來,謀求開悟的入道之門被譽為“玄關(guān)”。

我想去過禪寺的人,應(yīng)該看見過寫有“腳下照顧”或“照顧腳下”“看腳下”的木牌吧。無論哪種形式,都有讓你注意腳下的意思,也有被引申為“請把鞋子擺放整齊”的時候。

玄關(guān)上貼著的這塊木板傳遞出這樣一種訊息:“從這里開始,前方是通往開悟的大道。請您先將鞋子擺放整齊后再入內(nèi)?!?/p>

這并非僅限于禪寺。把脫下的鞋擺放整齊,本就是每個人應(yīng)該做到的行為準則。

這個禪語中還蘊含著更為深層的玄機,就是“請把現(xiàn)在(當時)應(yīng)該做的事情做完”。

脫下鞋子后應(yīng)該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不用說,自然是把鞋子擺放整齊了。

這不僅只是一件事,每個時刻、每種情況下都有那個時刻、那種情況下應(yīng)該做的事。這句禪語告訴我們,不要把當下應(yīng)該做的事情延后,應(yīng)該始終好好地把它做完。

玄關(guān),是一個家的顏面。就像看到一個人的臉可以想象出這個人的秉性一樣,通過象征一個家庭臉面的玄關(guān),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居住者的生活情況。

鞋子脫下來隨意堆放,亂成一堆,水泥地上積滿了灰塵……

我們可以由此簡單地想象出他們所過生活的大致情況。

如果你想呼喚幸福,那就先從玄關(guān)開始整理吧!

清爽干凈,是整理的主旋律。玄關(guān)是不是放著好幾雙鞋子,是不是還放著購物車或自行車?

像公寓這種集體住宅區(qū),雖然存在空間不夠大的無奈之處,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花最大的功夫?qū)⑿P(guān)打造成“既干凈又清爽”的生活空間。

早上送自己出門、晚上迎自己回家的都是玄關(guān)。如果能把玄關(guān)整理干凈,心情也會變得大不相同。

出門的時候,會有“今天也要打起精神好好干”的心情;回到家時也會有很安心、痛苦消除的感覺。

就算一個星期只整理一次,玄關(guān)也應(yīng)該不會亂到哪里去,只要你每天出門的時候環(huán)顧一下,就能保持玄關(guān)的干凈和清爽了。

倘若還有多余的空間,亦可以置個臺子,插上朵花作為裝飾也很不錯?;饶茏屓烁惺艿郊竟?jié)的變化,還能治愈傷痛,激勵人心。

迎接客人的時候,在玄關(guān)焚點香也是一種很棒的選擇。如果在客人快到之前焚點香,那么在客人進入玄關(guān)的時候,就能聞到微微的清香,這不失為一種極好的招待方式。

玄關(guān)不僅是出入家門時的通道,還是一個可以精心布置的空間。你不覺得整理玄關(guān)很有意義嗎?

如果說一天的幸運從清晨開始,那么,進出家門的幸運,就是從玄關(guān)開始。好好布置玄關(guān),讓你的幸運早日來到吧。

整理空間,整理心情

在日本的火車站,當電車將要駛離月臺時,站務(wù)員都會做指差確認(指差確認始創(chuàng)于日本,原為鐵路事業(yè)用的安全動作,即以手指指著物件及口誦確認,心手并用,以達到減少人為失誤導(dǎo)致意外的效果)的動作進行安檢。我想這種場景誰都見過,也許會有人覺得沒有那樣做的必要。

但是,這種指差檢查卻支撐著全世界出類拔萃的日本鐵路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即便是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也不敷衍了事,一絲不茍地執(zhí)行。無論做什么,這點最為重要。

小事敷衍了事,則大事難成。讓我們也把這種指差檢查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吧。

因“禪庭”設(shè)計、庭院制作或演講等原因,我每年都有很多趕赴海外的機會。每次在結(jié)賬退房前,我一定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指差檢查。浴室、衣柜、床、保險柜、垃圾箱,物品是否都已歸位,是否亂七八糟隨意擺放……像這樣的檢查我會進行兩次。

可能是因為這個習(xí)慣,我從來不會把東西忘在酒店,而且離開前也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把浴室里的毛巾、床罩等疊放整齊。

這就很自然地進行了一次“人去不留麻煩”的實踐活動。

倘若在出門前的檢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我也會馬上整理。如看完后隨手扔在沙發(fā)上的雜志、餐桌的椅子擺歪了、觀葉植物的花盆位置擺偏了等等,凡是感覺有問題的地方我都不會放過。

“不用那么在乎這種小細節(jié)吧!”也許你會這么想。

我經(jīng)常引用的經(jīng)典句子中,有一句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貫首(一宗派的管長、管主)宮崎奕保禪師的話。

“拖鞋脫下來后就應(yīng)該擺放整齊。不能任由拖鞋擺歪了不管。拖鞋放歪意味著自己不正,人若不正則難以改變。所以擺放東西時,整齊與否都是心術(shù)的一種表現(xiàn),心正則有必要把所有的東西擺正?!?/p>

宮崎禪師于平成二十年(2008年)一月五日去世,享年一百〇八歲。過了百歲后的宮崎禪師還與年輕的行腳僧們每天一起修行。

“我不是在修行,而是在做應(yīng)該做的事,沒有比這更應(yīng)該做的事情了?!睂m崎禪師這樣說道。禪師方才的那番話,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jīng)銘記于心了?

雜志放得亂七八糟、椅子歪到一邊好像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東西擺放得怎么樣,卻能反映一種心境。如果你做不到不在乎,就不要吝惜時間和功夫,把零亂的家收拾整齊,把擺歪的東西放正。

檢查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調(diào)動自己的五官。指差檢查調(diào)動的是“視覺”,讓我們把“聽覺”和“嗅覺”也一起調(diào)動起來吧。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洗手間自來水管的龍頭沒有擰緊,應(yīng)該會發(fā)出水滴滴落的聲音。如果耳朵捕捉到了滴水聲,就能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去擰緊水龍頭。

再比如,如果咖啡機的開關(guān)沒關(guān)的話,就會感覺到一股焦煳味。捕捉這種氣味是嗅覺的工作。通過調(diào)動嗅覺,可以防止忘關(guān)開關(guān)。類似這種指差檢查,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

整理空間就是整理心情。讓我們每天檢查,每天堅持,每天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情、好的狀態(tài)吧!

容貌是你生活的樣子

人不僅會關(guān)注周圍的人,還會對他們進行非常細致的觀察。有時,這些觀察會轉(zhuǎn)化為尖銳的批評。

“她的品位不錯,就是太花里胡哨了。我覺得她最好能多懂些時髦才好?!?/p>

“名牌貨是不錯,但這一身名牌也太夸張了,完全沒了自己的個性?!?/p>

我們先不管這些批評是否切中要害,但觀察之細致入微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反過來,不觀察自己的還是人類。

我覺得這類情況也挺多的:標榜“時髦漂亮”的人比自己批評的對象打扮更花里胡哨,口口聲聲說“個性”很重要的人卻樸素得不行。

自己的行為如何,以何種表情待人接物,自己是看不到的,所以也難怪會說出這些評論。

佛教中有句話,叫作“威儀即佛法”。

威儀是行為舉止的意思,用在“正襟危坐(威儀を正す)”等詞組中。意思是說,行為舉止合乎規(guī)矩與實現(xiàn)佛法的生活方式有關(guān)。

與其觀察別人,是否更應(yīng)該觀察觀察自己呢?

“威儀的檢查”。這似乎也能成為每天的課題。自己是以一種什么樣的穿著打扮、舉止行為或表情開始每一天的呢?大家是否愿意養(yǎng)成確認儀表的習(xí)慣呢?

在出門前照下鏡子怎么樣?穿著打扮是否整潔得體,儀態(tài)如何,表情是不是開心?也就是從各種角度來檢查出門前自己的儀表。

我覺得這種檢查可以放在玄關(guān)進行,但是應(yīng)該有人會說玄關(guān)沒有鏡子,可能還會有男士說他家只在盥洗室和浴室才有鏡子。

如此,也是有辦法的。現(xiàn)在的智能手機非常普及,所以大家是否愿意用手機給自己來個自拍呢?在玄關(guān)咔嚓一下。這樣就能夠?qū)θ淼拇┲虬缱鰝€確認,還能連帶確認自己的儀態(tài)和表情。

“胸口會不會太單調(diào)了點?還是圍塊圍巾比較好?!?/p>

“呀,表情有點嚴肅,不行不行,必須有個好笑容。”

拍照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記錄,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

比如,有一天你突然意志消沉,情緒低落,不想工作。試著看一下自己心情很好、努力工作那天自拍下來的照片吧。于是,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那天我穿的是這件衣服啊。好吧,今天也試試同樣的打扮吧?!?/p>

人會因為穿著打扮的不同改變心情。

在先前舉行的都知事競選中,小池百合子將綠色作為自己的象征性顏色參與競爭,結(jié)果成功當選。也許,把自己的照片歸檔,就能夠清楚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幸運色”和“勝敗服”了。

“今天是討論會的最后一天。我還是穿深藍色的套裝吧?!?/p>

我覺得知道自己的幸運色和勝敗服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大家以為如何呢?

容貌是你生活的樣子。一個時刻注重自己形象的人,必然是一個熱愛生活、時刻準備向生活報以燦爛微笑的人。

放松一下自己的腳吧

在談“散步”的時候,我說過,接觸自然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但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一旦進了辦公室,下班之前的時間多半都得在辦公樓中度過。

即便如此,也可以利用午休時間將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放松身心,恢復(fù)精神。

如果附近有公園,可以去公園度過片刻時光?,F(xiàn)在很多大樓都會在屋頂設(shè)置庭院,所以如果能置身于那種環(huán)境,也是一種感受自然的方式。

在炎炎夏日和數(shù)九寒天接觸自然的確比較困難,但是感受室外的空氣,流點汗,起點雞皮疙瘩,卻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也是身體順應(yīng)酷暑和嚴寒的反應(yīng)。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生命的作用”吧。

相反,如果我們待在裝備精良的冷暖空調(diào)房中,既不用流汗也不會起雞皮疙瘩,那么我覺得生命的活動會逐漸衰弱的。

哪怕十分鐘、二十分鐘也好,去到室外,用身體感受酷暑和嚴寒,難道不是激化生命的一種方式嗎?

從這個意義來說,我認為赤腳是接觸自然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除了隆冬我會穿上日式短布襪之外,其他的日子我都習(xí)慣于赤腳生活。光著腳,就能感受到“春天來臨的氣息”和“秋意漸濃的意境”。身體可以直接感受到季節(jié)的交替更迭。

其實,赤腳也有益于健康。

修禪期間,我一年到頭都光著腳生活。不知是否因此讓身體得到了鍛煉,修行僧們首先是不會感冒的。

我感覺,越是那些天稍微一冷就穿厚襪子的人反而越容易感冒。如果可以,你也試試清晨散步的時候直接赤腳穿木屐或草鞋如何?

其實,這是有保健功效的。據(jù)說在大腳趾和食趾之間分布著很多與大腦和內(nèi)臟相關(guān)的穴位。

穿上木屐或是草鞋的時候,會刺激到這些穴位,所以一邊走路,一邊就會產(chǎn)生按摩穴位的效果。

我想女性穿高跟鞋的機會較多。大家都知道,細長的高跟鞋緊緊把腳勒住,是造成拇指外翻的原因。據(jù)說,拇指外翻不僅會伴隨疼痛,還會使人的姿勢變壞,走路方式異常,從而造成膝蓋疼痛。另外,甚至還有醫(yī)學(xué)見解稱,這與頭痛、肩周炎的發(fā)生都有關(guān)聯(lián)。

即使是因為工作關(guān)系非得穿高跟鞋的女士,每天至少應(yīng)該有一段時間放松一下腳部吧。

然后穿著木屐嗒嗒嗒嗒地散步。

你的身心都會被一股清爽的感覺流遍。美好的生活,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睡前坐禪,可以安眠

“酣然入夢”是迎來美好一天的必備條件。要想獲得“酣然入夢”的效果,是否該在睡覺前保持一份恬靜安詳?shù)男木衬兀?/p>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把睡前的三十分鐘都用在使自己“酣然入夢”的努力上,大家以為如何?

為了獲得內(nèi)心的恬靜和安詳,我建議大家試試“坐禪”。我在修禪時,都會在睡覺前進行一項名為“夜坐”的坐禪活動。

所謂“夜坐”,是指熄燈后修行僧在各自場所坐禪的意思,那種舒適暢快的感覺無可取代。(雖然現(xiàn)在曹洞宗的本山僧堂已不再進行夜坐,但臨濟宗卻依然保持著對著禪庭夜坐的習(xí)慣)

白紗掩映著柔和月光的幽玄之美。在那美景前靜靜坐下,就會有一種融入自然的感覺,內(nèi)心的每個角落都會變得恬靜安詳。在這種心境下便能安然入睡。

修禪的確就是如此,但重要的是總在睡覺前做同一件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例行程序”。這么一來,就可以通過做這件事始終保持恬靜安詳?shù)男木沉恕?/p>

說到例行程序,我總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現(xiàn)今依舊活躍在美國職業(yè)棒球大聯(lián)盟中的鈴木一郎選手。進入擊球區(qū)前的一郎選手,無論何時動作都表現(xiàn)得分毫無差,簡直就像例行程序一樣。

憑借年度安打數(shù)(安打是棒球及壘球運動中的一個名詞,指打擊手把投手投出來的球,擊出到界內(nèi),使打者本身能至少安全上到一壘的情形。安打可分為一壘安打、二壘安打、三壘安打和全壘打)刷新職業(yè)棒球大聯(lián)盟的記錄、日美安打總數(shù)超過彼得·羅斯選手創(chuàng)造的四千二百五十六次——我覺得能夠支撐他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戰(zhàn)績的,無疑就是前面提及的例行程序。

對于一個擊球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無論自己當時的狀態(tài)是好是壞,都要以一顆永恒不變的平常心站在擊球區(qū)域里。

因為一郎選手深諳其道,所以才能做到這一點。

請大家把睡覺前三十分鐘的例行程序定下來后付諸實施吧。

如果你有坐禪的經(jīng)驗,就別再猶豫,開始坐禪。如果沒有坐禪的經(jīng)驗,也可以用其他事情來代替。只要能滿足一個條件,就是這件事能讓自己真正感受到“舒適愜意”。

如果要舉例的話,似乎可以舉出很多,比如:鑒賞自己心儀畫家的作品;悠閑地坐著仰望夜空;做些簡單的伸展活動;焚些自己喜歡的香薰,在香氣彌漫中度過;適量飲酒……

我大力推薦你去翻翻照片集《禪之庭》(每日新聞社刊),或許這有自吹自擂之嫌。

然后,我想以“雙手合十”的形式給例行程序做個了結(jié)。如果有佛龕,就在佛龕前,如果沒有佛龕,就在自己的精神依托前雙手合十,向先祖?zhèn)儏R報自己一天的情況。

“托您的福,我今天一天平安無事。我負責(zé)的工作已經(jīng)圓滿結(jié)束,這讓我體會到了幸福的成就感。非常感謝。明天我也會繼續(xù)努力。請您保佑我?!?/p>

用這樣的語言結(jié)束例行程序然后入睡。經(jīng)過一晚安睡后迎來的新的一天一定是爽快感滿滿的。

僅僅只是睡前三十分鐘的努力,就可以讓即將到來的每一天都充滿力量。簡單而有力量。

八分飽,一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

對于商務(wù)人士而言,下午這個時間段是比較危險的。

困意來襲,不知不覺就開始昏昏欲睡。相信有這樣經(jīng)歷的人應(yīng)該不少。若是想睡,就不要違背自己的生理需求,睡個五到十分鐘吧。我覺得那樣最好。

就算你強忍著睡意繼續(xù)工作,也是無法順利推進的。人的身體是不可思議的,即便是短暫的小睡也能讓頭腦清醒起來。休息后就能心情舒暢地工作了,所以因五分鐘、十分鐘小憩損失的時間可以輕而易舉地補上。

像業(yè)務(wù)員之類在外工作的人可以在咖啡館或電車中小睡。

問題在于坐辦公室的人,要不要也放下手邊事,小睡十分鐘來補充能量呢?比起一邊佯裝工作一邊瞌睡,不如這樣更能讓人看到你真摯的一面。也許你的這個“提案”會令他們深感意外,但如果你與自己的工作團隊商量并獲得他們的同意,也不是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的。

“我的工作團隊允許午睡十分鐘(五分鐘)?!?/p>

這也要視團隊領(lǐng)導(dǎo)的氣量而定,不過也可以來這么一條內(nèi)部規(guī)定吧。

如果你覺得絕無實現(xiàn)的可能,也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據(jù)說,下午容易犯困是因為人吃過中飯后,消化器官為了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因此,供給腦部的血流量減少,才導(dǎo)致犯困。

這便是“午后為什么會犯困”的機理所在。

當然,吃得越多,消化器官需要的血量就越多,越容易引起腦部的供血不足。

比如,午餐如果是下面這種情況:“啊,我肚子好餓!那家店的漢堡分量很足。今天我就去那里吃吧?!苯Y(jié)果因為太餓吃得過飽,午飯過后,消化器官不得不開足馬力進行消化。

這種時候,請你回想一下日本自古以來就有的一句格言,叫作“吃八分飽”。

就是一次進食最多只能吃到八分飽的意思。這樣,既能減輕消化器官的負擔(dān),還能使腦部供血充足,午后犯困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不過,還有另一句格言:“餓著肚子打不了仗?!闭f的是如果餓著肚子也做不好事的意思。雖說兩雄不并立,但還是有解決方法的。

午餐只吃八分飽、不受饑餓折磨的良策到底是什么呢?

也許已經(jīng)有人意識到了,那就是準時吃早餐。

只要準時吃早餐,中午就不會出現(xiàn)“啊,肚子好餓”的情況。

因此,午餐只吃八分飽,或者七分飽就滿足了。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腦部供血,還能在下午工作時保持清醒的頭腦。

世間萬物都是這樣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只要做到了一件事,其他事就會跟著出現(xiàn)變化。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向好的方向去發(fā)展。

吃飯需要淺嘗輒止,人生需要收斂克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