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閑情記趣
幼年
我回憶起童年時,能睜著眼睛對著太陽看,且明察秋毫,細小的事物也能看清。每次看到纖小細微的東西,我必定細細觀察它們的紋理, 因此時常有意料之外的樂趣。
夏天蚊子嗡嗡聲如響雷,我就在想象中把它們比作群鶴飛舞。心里這樣想著,果然那成百上千的蚊子就真的變成飛鶴了。我抬頭久久地看著它們,以至于脖子都僵硬了。我又把蚊子留在蚊帳內(nèi),慢慢地向它們噴煙,讓它們在煙霧中嗡嗡地飛來飛去,把它們想象成白鶴青云,果然就有如鶴唳云端,于是不免拍手稱快,樂在其中。
有時在土墻凹凸不平之處,或者花壇里雜草叢生的地方,我時常蹲下身來,和花壇齊平,聚精會神地四處察看,想象著這樣一幅畫面:把草叢比作森林,把蟲蟻比作野獸,或者把土堆凸出來的地方當作山丘, 把凹下去的地方當作溝壑,我就一個人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日,我看見兩只蟲子在雜草間爭斗,正看得興致勃勃呢,忽然有一個龐然大物,以拔山倒樹的氣勢猛撲過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 只見那癩蛤蟆舌頭一伸,兩只蟲子就全吞下肚子里去了。我當時還年幼,正看得出神,一時反應過來,才覺得驚恐萬狀。等定了定神,便捉住那只癩蛤蟆,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了它幾十下,又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這才解恨。等到年紀大一點,再回想起來,二蟲相斗,應當是圖謀不軌、互不依從而大打出手吧,古語說:“奸近殺”,對蟲子也是這樣吧?
我因為貪戀這種游戲,樂此不疲,不料某日陽物被蚯蚓咬了,腫得老高,以至不能小便,于是捉了一只鴨子來,讓它張大嘴來含住,以便用它的唾液解毒。老仆婦偶然松了一下手,那鴨子竟不停地扭動脖子, 好像要把我的陽物吞下去似的,嚇得我大哭不止,這件事情一度傳為笑柄。這都是我幼年時的閑情逸事了。
插花
等到年紀再大一點,我又嗜花成癖,尤其喜歡修剪盆景,但沒有什么技巧可言。直到認識張?zhí)m坡先生之后,才開始精研剪枝養(yǎng)節(jié)之法,后來又領悟到接花疊石之法,花藝日漸精進。
我以為,花以蘭花為最上,其可貴之處在于花香幽暗,極具韻致。然而品種名貴能入花譜的,卻不可多得。張?zhí)m坡先生臨終前,送了我一盆荷瓣素心春蘭,其花瓣均勻,花心大,且莖葉細長,花瓣素凈,可以稱得上能入花譜之上品了。我如獲至寶,非常珍愛這盆蘭花。
當時我在外地做幕僚,蕓便親自澆灌這盆蘭花,一時花葉茂盛, 欣欣向榮。然而不出兩年,一天早上,忽然枯萎而死。拔起蘭花根來一看,其色白如玉,且根上還有蘭芽,生機勃勃。起初我百思不得其解, 以為無福消受,只有浩然長嘆而已。事后才知道原來有人想要分這盆蘭花,被我拒絕后,竟然用滾水澆灌燙死了它。我氣憤不已,發(fā)誓從此再也不養(yǎng)蘭花了。
蘭花之外,以杜鵑花次之,杜鵑花雖然沒有香氣,但它的顏色鮮艷,可長久賞玩,而且容易修剪。然而蕓憐惜枝葉,不忍心大修大剪, 因此難以成樹。其他的盆景也都是這樣。
唯獨每年菊花盛開時節(jié),我倆秋興大發(fā),盡情賞花采花。我喜歡采了菊花來插瓶,而不愛養(yǎng)在盆里賞玩。并不是盆栽菊花不足以觀賞, 只是因為我家里沒有花圃園子,不能自己種植;而市場上售賣的盆栽菊花,又都雜亂無章,缺少韻致,都不可取的緣故。
插花時,花朵的數(shù)目宜單數(shù),不宜雙數(shù)。每只花瓶插一種顏色的花,不能有兩種以上的顏色,花瓶瓶口應取闊口的,不應取窄口的, 這是因為闊口花瓶能讓花朵舒展開來。正式插花時,無論是五朵、七朵,還是三四十朵花,都必得從瓶口中并成一叢,呈怒放的姿態(tài),以不散漫、不擠擠挨挨、不靠瓶口為最佳,所謂“起把宜緊”,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插出來的花,或亭亭玉立,或飛舞橫斜,姿態(tài)各異。
插花要有參差感,中間夾雜以花蕊,以免犯太過齊整的毛病?;?span >葉不能亂,花梗不能太硬,用來固定花束的針,應當隱藏起來,過長的針,寧可折斷了,也不能讓它在花梗上露出來,這也就是所謂的“瓶口宜清”。
同時,視桌子的大小擺放花瓶,一張桌子可以放三到七瓶花,再多就像眼睛眉毛擠在一塊,分不清了,如此就跟市井上的菊花屏毫無二致了。
幾案的高低,從三四寸到二尺五六寸不等,但必須參差錯落,上下高低,互相照應,以氣勢彼此呼應為上。若中間高、兩頭低,或者后面高、前面低,成一排排一列列,就又會犯俗稱的所謂“錦灰堆”的毛病了。因此,或密或疏,或進或出,全在擺弄之人揣摩畫意、心領神會了。
若用的是盆、碗、盤子、洗具這樣的淺口花器,因為不利于將花固定住,則可以用漂青、松香、榆皮、面粉與油和在一起,先用稻灰熬煮,制成膠。然后把釘子釘在銅片上,釘尖朝上。再將熬好的膠用火融化了,最后將銅片粘在盆、碗、盤子、洗具中,便于插花。
等膠冷卻下來,將花用鐵絲扎成一束,插在釘子上,此時應當稍微偏斜,是為造勢,切不可居中。枝葉更需疏朗清凈,不可擁擠;然后在花器內(nèi)注水,用少許沙子遮住銅片,使觀賞者以為花叢是從碗底長出來的為最佳。
若是用木本類的花果插瓶,裁剪之法如下(不能各色花枝都親自去尋覓,請人折來的花又總是不合心意),必得先將花枝拿在手里,從斜橫面觀察它的氣勢,再反過來從側面觀察它的姿態(tài)。相好定準之后,剪去多余的雜枝,留下的花枝以瘦勁蒼古的為最佳。再想想花梗如何插入瓶中,或者把花梗折斷了,或者彎曲著,插入瓶口,如此才能避免葉子背面朝前及花朵歪斜的情況。
若拿到一束花,就先把花梗直的插入瓶中,勢必會導致花枝雜亂、花梗僵硬,花朵歪斜,葉子背面朝前,這樣既不能呈現(xiàn)花的姿態(tài),更沒有絲毫韻致了。
因此先要學會將花梗彎折、打曲,方法如下:把花梗一半鋸掉,再嵌上磚石,如此直的就變成彎的了。如果擔心花梗倒下來,可以釘上一兩顆釘子來固定住。這樣即便是楓葉竹枝,雜草荊棘,都可以作為插花材料之選了?;蛘哂靡桓途G竹搭配幾粒枸杞,幾把細草搭配兩枝荊棘, 只要位置得當,就會有超脫世外的意趣。
若是新栽的花木,不妨讓它歪斜著生長,取其氣勢,放任葉子側生,一年之后,枝葉自然會向上生長。如果每一棵樹都被栽種得筆直挺立,就很難領略到其氣勢了。
盆景
至于裁剪盆景之樹,可以先取樹根像雞爪一樣的,一左一右剪成三節(jié),然后修剪枝節(jié)。一枝一節(jié),七枝到頂,或者九枝到頂。枝條切忌修剪得如人的肩膀和手臂一樣對稱,結節(jié)也切忌修剪得如鶴的膝蓋一樣臃腫。枝條須得盤旋而出,不可只留左右兩邊的,以避免犯袒胸露背的毛病。也不可前后直直地挺出來——有一種叫“雙起”“三起”的盆栽, 就是一根枝條上長出了兩三個枝杈來。如果沒有雞爪形的樹根,就直接取了樹枝來做盆栽,也是不可取的。
然而要修剪成一個上好的盆景,至少需要花費三四十年。我生平只見到過我家鄉(xiāng)的萬彩章老先生,一生剪成過幾棵好樹。又在揚州一個商人家里,見到有一個常熟虞山的游客給他送來黃楊、翠柏各一盆,稱得上上品。只可惜明珠暗投,我看那商人未見得懂得品鑒吧。
若把枝條都留下來,不懂取舍,盤旋如寶塔一樣,枝節(jié)彎曲得像蚯蚓一樣,那就未免過于匠氣了。
盆景中作為點綴的花石,小則可以作為畫材入畫,大則可以讓人超然入神。捧一杯清茶,能使人聚精會神,神游其中,這樣的盆景, 才能放置在幽靜的書齋中供人賞玩。過去我種水仙的時候,因為沒有靈璧石,我便嘗試著用神似石頭的黑炭來代替。又有黃芽菜心,其色白如玉,取大大小小五七枝,用沙土種在長方形的花盆內(nèi),再用黑炭代替石頭,看起來黑白分明,頗有意趣。以此類推,更有無窮幽趣,不勝枚舉。比如等石菖蒲結了籽,摘了種籽,用冷米湯一同咀嚼,然后噴在炭木上,放在陰冷潮濕的地方,就能長出細長的菖蒲來,再隨意地移植在盆或碗里,綠茸茸的,煞是可愛。
再比如,把老蓮子的兩頭磨薄了,放在蛋殼里,讓母雞來孵化它, 等小雞破殼而出了,就把蓮子取出來,再用陳年的燕子窩的泥巴加上天門冬,以十比二的比例,搗爛拌勻,制成塘泥。將蓮子和塘泥種在小花器中,用河水澆灌,放在太陽下曬,這樣開出來的花如酒杯大小,葉子只有碗口那么大,亭亭玉立,十分可愛。
假山
至于說到裝飾園亭樓閣、套室回廊,或疊石成山,或栽花種草, 取其勢頭,都應當做到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該藏的藏,該露的露,淺的地方淺,深的地方深,這其中的奧妙就不僅在“周”“回”“曲”“折”四個字了,也不在于地方的廣闊、石頭的多寡,否則只會徒增工夫花費罷了。
如果沒有假山,可以掘地堆土成山,中間放一些石頭,再夾雜一些花草,周圍種上梅樹當作籬笆,再種上藤蔓爬滿墻壁,如此原本沒有山也可以有山了。
若要大中見小,可以在零零散散的地方種上容易生長的竹子,四周再種上長勢茂盛的梅樹,當作圍屏。若要小中見大,則窄小的院墻,應砌得凹凸不平,多用綠色來裝飾,墻上布滿藤蔓,彼此牽引。再在墻上嵌一塊大石頭,石頭上鑿字,便成了一個石碑,推開窗子,人就像置身石壁前,便有山石峻峭、風光無限之感。
若要虛中有實,就要在看似山窮水盡的地方,一拐彎,又讓人豁然開朗?;蛘咴谲庨w處設一櫥門,打開櫥門,就可以通到別處院落。若要實中有虛,則可以在行人不通的院落里開一扇門,門內(nèi)以竹子和石頭掩映,這樣看起來里面好像還有一個花園,實際上是沒有的。同理,可以在墻頭設一個矮矮的欄桿,看起來上面還有一個月臺,實際也是沒有的。
貧寒人家,屋少人多,可以仿照我家鄉(xiāng)的太平船后艙的布置方式, 再加以調整,就可以使屋子變得開闊許多。比如,把臺級變成床,前后拼湊,可以湊出來三個臥榻,中間用木板隔斷,再裱上紙,這樣前后上下都隔開了,就好像走在大路上一樣,而不覺得房間狹窄了。我夫婦二人寄居在揚州時,曾效仿這個法子,雖然當時僅有兩間屋子,但因為隔開了上下臥室、廚灶和客座,因此覺得空間綽綽有余。蕓曾笑著說: “雖然布局安排精巧,但看著終究不是富貴人家的氣象啊?!钡拇_是這樣。
有一次,我在山中掃墓,發(fā)現(xiàn)有一種帶有紋路的石頭,略為可觀, 回來后,跟蕓商量:“用油灰疊宣州石,放在白石盆里,可使其顏色均勻。這座山上的黃石雖然古樸,若也用油灰疊了,再放在白石盆里, 看起來就黃白相間,人工斧鑿的痕跡也就完全顯露出來了,那怎么辦呢?”蕓說:“挑選一些頑劣的石頭,搗成粉末,撒在灰痕處,趁濕趕緊抹勻了,等它干了,顏色或許就是一樣的了?!蔽乙浪脑捳兆隽?, 用宜興窯出產(chǎn)的長方形盆疊了一座假山,山略偏左,右邊則凸出來,背面刻上橫方紋,有如國畫山石技法里的“云林石法”,山巖凹凸,險峻陡峭,就好比臥在江邊的石頭一般。再空出一角來,鋪上河泥,種上千瓣白萍。石頭上則種植蔦蘿,也就是俗稱的云松。如此擺弄了好幾天, 才終于大功告成。
到了深秋時節(jié),蔦蘿滿山蔓延,就像藤蘿懸在石壁上,花開時, 顏色鮮紅。此時白萍也浮出水面盛開來,一時紅白相間,相映成趣。我想象著神游其中,如同登上了蓬萊仙島一般。我把花盆放在屋檐下,和蕓一起品評:此處適宜設一水閣,此處適宜設一茅亭,此處適宜鑿六個字,云“落花流水之間”,又或者,此處可以居住,此處可以垂釣,此處可以遠眺。胸中丘壑,一覽無遺,好像馬上就要移居到上面似 的。
一天晚上,幾只貓互相爭食,從屋檐上跌落下來,剛好掉在花盆里,當即花盆和花架一并碎裂了。我長嘆道:“即便是這等小小的營生,也要遭到造物主的嫉妒嗎?”說罷,兩個人不禁潸然落淚。
焚香
于靜室中設香爐焚香,乃清閑之中的雅趣所在。蕓曾用沉香速香等香料,放在蒸籠上蒸透,然后在爐子上設一個銅絲架,把香料放在架子上,離火半寸左右,慢慢地烘烤它,這樣散發(fā)出來的香氣清遠幽深,且沒有煙霧。
果香之中,佛手忌喝醉了酒鼻子湊著去聞,如若聞了,則容易爛掉;木瓜忌出汗,如果出了汗,則要用水洗干凈;只有香櫞沒有什么忌諱。佛手、木瓜也有供奉之法,可惜不能一一訴諸筆端。每當見到有人將供奉后的佛手、木瓜隨手取來放在鼻子下聞,或者隨手擱置在一旁, 就可見此人不知供奉的忌諱了,不免痛惜。
我閑居在家時,案頭瓶花從未斷絕。蕓說:“夫君你的插花能根據(jù)風、晴、雨、露而變化,可謂精妙入神。我知道繪畫技法中有草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