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故園情深
第01章 故園情深(三章)
晨曦中的元帥林
濃霧沾著初秋的露珠緊鎖著半島,自下而上,沿著渾河披掛于鐵背山的峰巒,組成云的胎衣,生于天,漫于遙遠……
晨曦深深的元帥林,蔥郁的松柏和白樺交織著蒼翠而迷蒙的感懷,在乳光中流動一幅濃淡相宜的風韻,款款掠過青山綠水。風,似有似無;歌,若隱若現(xiàn)。惟有那捕魚者收網(wǎng)的身影輕拍堤岸,剪輯著血脈的波紋。環(huán)繞于陵園的土路,轍印濕潤。這里遺落的不知是游人傾斜的童心,還是那對昨天對歷史的嘆息與審視?
半個多世紀的悲哀,不僅是張家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歷史的大型屏幕,就這樣無情地展示著命運的曲婉。悠悠的風鈴,輕敲著千古迷蹤,為無尸之陵空留一圈感嘆……一首土生土長的關東民歌,唱出來驚天動地,停下來余音繚繞。屈辱不屬于關東大漢,倔強才是關東人的性格!這黑土地濃重的風喲,硬朗了這山這水,也硬朗了關東人的骨骼---站立是巍峨的山,肩挑日月星辰,抖擻鋼鐵英姿;倒下是濃烈的血脈,滋潤山川大地,哺育萬代傳人。于是,渾河便擁著山色而行,蜿蜒了一部豐富的歷史……
晨曦未盡的元帥林,依水展示新鮮的內容。遠處,那風骨奇詭的“晃蕩石”,如今遙遙望去,卻是硬朗的風景,在“鐵背”上低吟淺唱,昭示著又一個日子。近處,三三兩兩的游者在叢林中漫步輕移,感悟著時代與人生的箴語,同時鮮活了陵園外的秋色。
太陽在牧牛人的鞭梢上升起。元帥林的早晨被牧歌生動起來……
這時,歷史和現(xiàn)實相對無語。
夕照薩爾滸
靜靜地臥在山的身邊,看秋色托舉著夕陽揮動告別的云巾……
風吹紅楓,輕揚片片落葉,旋轉著,與枯黃的枝葉一起裝點著叢林小路。金色燦爛的遠峰,與明鏡般的湖水,輝映出思緒的畫面。
啊,薩爾滸!你是游客贊賞的明珠,還是一條盤旋千古的長龍?歷史,在你的懷抱中,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只因為你蒼翠的皺紋數(shù)也數(shù)不清,那彌彌漫漫的花香,便在綠意中薰蒸著被現(xiàn)實喂養(yǎng)大的游人。
這里,是野氣驕傲的領地。風,野得撩人心魄;山,野得挺拔峭然;路,野得九曲通幽。千載史記,這里曾野得戰(zhàn)馬嘶嘶,刀光劍影,旌旗搖顫,麗日無光,遺留一部開天辟地的詩篇……
縱目今日,這里依然野氣獨鐘,游客漫山遍野,水上汽艇揚波,游泳者輕拍湖光山色。哦,這青山,是你懷抱的青山;這樹林,是你奶大的樹林。你的偉岸,是連綿不斷的山峰,是無數(shù)兒女簇擁的風情。千年萬年,你總在我們的身上刻下生命最輝煌的脈絡,即使夕陽西下,那閃亮的波紋也會令星辰失色!
啊,夕照中的薩爾滸,你總有寫不完的主題,畫不盡的秀色。
此刻,黃昏裹著濃濃的色彩,擁你走向山高水長……
故園別戀
依你而行,我的夢境悠悠長長,掠過時空隧道,與無限的情懷纏結成藤,攀援為聳立的詩歌。
落葉又飄。幾載風寒雨苦,如今難敘。只有別情依然,融注于滴血的秋陽,燦然奏響千年不敗的樂章,回蕩在冥冥天地間。生長記憶的白楊樹,和那棲身枝頭的百靈鳥,都離我而去,成為幽遠的凝思,懸掛在韻律潺潺的心壁。沒有收獲的回音,被陽光鍍成金色的年輪,卻翻卷著人生的浪語,推舟碧野。惟你的溫暖柔化我不斷延伸的鏡頭,定格那生活的眷戀。
歲月結成伴侶,天地卻要分離。鋪陳落葉的街市,最難覓鶯啼燕語,最難尋牛哞馬嘶;風雨洗禮的生命,最可貴知己友誼,最難得真情相許。年輪,是命運圈閱的文章,框架是骨骼,中心是思想,而標點則是帶血的感情。
哦,故園!被你擁抱的詩歌是我衍生的灌木,被你吻紅的目光是我永遠的靈感。無論我的航船駛向何方,你那深遠的愛都使我的血液膨脹,膨脹為不屈不撓的力量……
秋歌蕭蕭如風,夕陽昏昏若云。別離的滋味猶似秋割的情境,令人頓生萬般感慨。不知明日的星光會不會如期而至,雪亮我們相通的眸子---相信,記憶的濤聲依舊溫柔如月,照亮心中的故園。
第02章 高爾山的春天
沿著石階攀援而上,高爾山的春色便盡收眼簾。頭上,是藍天白云;身旁,是巍然聳立的遼塔;腳下,是梵音輕繞的亭閣……
杏花的清香,流進清代的古剎---觀音閣,把一個古老的香火,揉進林木深深的景觀。一種境界,則清香了漫山遍野。
那古亭長廊,徐徐清幽,在槐蔭里吟誦禪境的祥和與寧靜。遼塔巍峨,把900多年的滄桑演變成不屈的精神;高麗遺址,讓千載迷失的塵埃幻化為歷史的一頁。松濤陣陣,聚焦了歷史的回聲;杏林花雨,叩開了春天的快樂。
在山巔俯瞰,古城撫順正接受著陽光的洗禮。千載風雨,淡化在蔥郁的綠色里,陪伴著一脈渾河,講述著變遷的足跡---這里,濃縮了中華歷史的安邦與治國,講述著薛仁貴征東的傳奇和明朝“邊外第一城”的故事;這里,見證了一代王朝的興盛與衰落,回放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功勛與末代皇帝溥儀被改造成公民的畫面,更把一個昔日的煤都和今日石化城的蛻變,演繹出浴火重生的傳說……
紫燕翩翩,穿行在古剎的鐘聲里,把秀美與蒼雅巧妙地融合在高爾山的懷抱。
飛鴿鳴哨,播撒在晴朗的天地間,與遠處崛起的高樓廣廈相映成趣,映襯出春的鮮活。
高爾山的春天,染綠了游人的歡暢,也染綠了無法分離的情感。
第03章 老楊樹
老楊樹,長在我家院子的門前,長在我少年的時光里。
老楊樹不算太老,但那濃蔭像撐開的大傘,遮罩著街坊四鄰的笑臉。沒有人知道它在這里生活了多少年,經(jīng)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
這里是礦山工人住宅區(qū),一棟棟的房屋像田壟,排列在馬路旁邊。公有制的平房體現(xiàn)著平均主義的色彩---紅磚灰瓦,一棟10戶。每戶卻藏匿著數(shù)量不等的人,藏匿著不同的時代。
一年四季,老楊樹都是話題。一只只鳥兒在這里歡叫:叫來了春天的枝繁葉茂,叫來了夏季的悶熱酷暑,叫來了深秋的風狂雨猛,叫來了嚴冬的冰封雪飄……
我們把歡樂獻給了老楊樹。有時,是攀援而上;有時,是席地而坐;有時,是一種游戲;有時,是一場閑侃。我們在清新的葉脈中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空氣,舒展著蓬勃向上的筋骨,也舒展著大人們辛勞的皺紋。
那時,我們不懂苦難,只感受鳥語花香。擁擠的土炕上,每家都寫滿艱辛的文字---孩子多,住房小;工資不夠用,糧食不夠吃……可我們依然笑口常開,讓帶補丁的衣褲抖擻出五花八門的風采。有了精神,也就有了希望,也就有了飛翔的翅膀。
老楊樹默默地陪著我們,陪著我們的笑聲,陪著燦爛的星光。
我們長大了,老楊樹卻倒下了。
據(jù)說,老楊樹是因為影響了消防通道而被“砍”倒了。被砍倒的,還有鳥兒的家園,還有我們依賴的綠色。
沒有被砍倒的,唯有我們的記憶。
記憶中,還有那些后來消失的田壟樣的平房,以及街談巷議的純樸景象。
第04章 渾河冬意
沒有風的干擾、雪的觸摸,我的夢如期而醒。
冬日的早晨,鋁合金鑲嵌的藍玻璃已被陽光擦亮,薄薄的窗花正和白晝交接著如汗的水滴。
信步窗前,眺望南部的風光,我的心沐浴在太陽的溫情里,宛如被一雙纖手柔柔撫摸,情懷悠然……
冬日的渾河,在我的眼前靜靜的橫臥,半夢半醒。
縱橫百里的渾河,此刻如靦腆的少女,含羞裹面,身披雪白的長紗,飄飄然然,輕盈扭動。
那馳名北方的橡膠壩,像一條美麗的腰帶,由北向南,系下無限的愛戀。壩內,冰雪覆蓋下的河水低吟著涌動的詩篇,輕拍冰層,發(fā)出生命的碎裂之聲--那擠壓不住的春情,翻騰如潮,攜著地心的浩瀚走進我們的血液。
壩外,兩岸的邊緣處冰雪晶瑩,中間卻是水的世界--春流奔涌,嘩嘩作響,在河面上卷騰起氤氳的水氣,夢幻疊加……槳櫓聲起,一只橡皮筏進入視線:捕魚者輕拍皮筏,驅趕著慵懶的魚兒,捕撈著冬日的歡快;一群乳白色的水鳥,依水雀躍,或在水邊戲耍,或走入河中“捕撈”,或輕揚羽翅飛掠水面,勾勒出一幅祥和的圖畫。
遠處,南岸寬闊的公路上,車流蠕動,鮮活了城區(qū)的脈搏;近處,北岸堤壩的人行路上,行人漸多,匯聚起上班的熱潮……
昨夜的淡淡清雪,沒有阻礙生活的腳步,卻平添了一抹詩意的筆墨,淡雅如版畫。
靜與動,構成了生命的形式。
冬天,是自然界孕育與積攢能量的過程。人生的冬天,是不是也是這樣?
渾河,始終是醒著的。
第05章 天輪下的綠色情思
我的故鄉(xiāng),無疑是最可愛的。
那高高的青山,圍繞著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使這里宛如一座山城,以至于夕輝褪盡、華燈初上的時刻,那灑落漫山的閃爍的“繁星”,給人好多好多的遐想……
給人遐想最多的當首推天輪。誰都知道,天輪是礦山旋轉的標志,是地心沸騰的縮影。沒有天輪的辛勤忙碌,便沒有這綠色的礦山,便沒有這偌大的生命區(qū),礦山的昨天和今天也不會如此令人矚目。每當它歡快地和太陽一同飛旋,礦山的白晝便洋溢著男子漢的鮮活魅力。因為,人們的渴望會隨著滾滾的烏金奔涌出來,激蕩生活最甜蜜的樂章。
而當它被群星包圍的時候,沉寂的日子便幸福地和女人的夢一起芬芳---礦山人也會在充滿激情的旋律里感動于生活的饋贈,增添對明天的向往,溫暖著心靈的那方凈土。由此,它便在一日一日的單純里循環(huán)著昨天的歌聲,而礦山就在這樸素與單調的歌聲里發(fā)展,發(fā)展著無數(shù)個今天……
我愛故鄉(xiāng)旋轉著的天輪,更愛天輪下生活的礦山人!
遐想是詩人的習慣。許多詩人都曾在天輪下“遐想”出優(yōu)美的詩篇。如今,郭小川的《煤都賦》好像早已經(jīng)被人遺忘,可那充滿熱愛的詩句依然在礦山回蕩……我這出煤的故鄉(xiāng)啊,分明是詩的搖籃!但襁褓中的不是嬰兒,而是烏金般閃亮的礦山男子漢正是他們才構成了詩的世界,正是他們才使得天輪下的一切都散發(fā)迷人的光彩。
大碗的燒酒燒紅了礦山男人的目光,也鑄造了他們的偉岸。沒有那么多的溫文爾雅,也沒有那么多的絮語纏綿,更沒有那么多的虛假客套……真正的礦山人,絕不像小說里描寫的粗俗野蠻,也不似舞臺上夸張的禮貌周全,而是有情有義,有喜有憂,有血有肉!因為一件小事,他們也會吵得面紅耳赤;因為一項任務,他們也會爭得“天翻地覆”---但遇到危險,他們會不顧自己,舍身救護他人,寫出“手足兄弟”那大愛的詩篇……
啊,礦山人的真誠構成了礦山實實在在的一切,而正是這實實在在的一切,構建了礦山人那被綠色環(huán)繞的心靈家園。
第06章 聽雪
下雪了。我所居住的城市,以北方特有的姿態(tài)迎接著雪,迎接著冬天。
室內,溫溫暖暖,與外面彌漫的雪花構成冬的特色。高樓廣廈和蒼松翠柏,被紛紛揚揚的白絮包裹著,恍如童話王國……
雪,柔柔地飄舞著。
走出門,走向這自然的饋贈,我靜靜地聽雪低吟淺唱--此刻,忙碌的歲月靜止為一幅畫,空靈而清新。
那遙遠的山巒,逶迤著白皚皚的暢想,向天邊伸延。
幽然靜穆的白樺林,以挺拔而俏麗的身姿,在雪韻中輕歌曼舞。
穿城而過的大河中,那冰封的世界依然有嘩嘩涌動的流水,載著捕魚舟隨意游弋。
河畔,一群戴著紅領巾的少年兒童,堆雪人,打雪仗,和悠閑散步的老人們映襯了又一個周日的放松,歡樂聲驅趕著寒冷……
靈動的韻律,在我的目光中彈奏著一曲迷人的交響樂。
風輕。
雪柔。
一切都柔化在夢幻里,柔化在心靈中。
這個季節(jié),我的詩歌也被柔化。那雪的柔和,隨清晰的足印,鋪向遼遠……
第07章 小街二題
小街記憶
小街,在東北的記憶中。
記憶中的小街,是最繁華的,最快樂的。伴隨著我苦澀的童年,那份快樂深藏在我的心底……
夏日的小街,是孩子們的小街,熱鬧非凡,歡樂一片。吹糖人兒的,演皮影的,放幻燈的,踩高蹺的,練把式的,扭秧歌的……彌漫街里,演繹著生活的變奏曲,演繹著人生的歡樂與追求。
小街是煤礦工人休憩與娛樂的一角。說書社里人頭攢動,小戲院內笑聲陣陣,酒館中猜拳行令……那躍動的生命,把青壯年最強悍的精神,釋放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氛圍里。
小街,也是老人們的樂園。那些退休賦閑的老人,則是三五一伙,七九成群---或圍聚閑侃,或喝茶品茗,或打著紙牌……享受著生活的愉悅,享受著夕陽的燦爛。
記憶中的小街,是純樸的詩篇,每一首都抒發(fā)著快樂。記憶中的小街,是香醇的美酒,每一杯都洋溢著幸福。
小街傍晚
夕陽羞澀地掩藏在小街后面,老楊樹下的笑聲,爽朗地沖出男女老少的“包圍圈”:哦,原來是東北二人轉的特殊情味,給生活添上多彩的畫面。
新開張的音樂茶座,坐滿了裝束各具風采的人們,一邊輕輕啜飲著茶水,一邊慢慢地品味著藝術,在道與禪的境界里漫游。
屬于青春的舞廳,此刻是歌聲蕩漾,情思纏綿,那搖滾的舞姿,和柔柔的細語,展示著不同的風貌,展示著美好生活的甘甜。
遠處,那偌大的廣場上,一群中老年人正隨著音樂起舞---流行的時尚和傳統(tǒng)的民歌,催動歡快的腳步,旋起一陣中國風……
華燈初上,小街朦朧了人們的視線。路旁的水果攤和熟食店,依然迎接著穿梭往來的人們,把微笑送給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歡暢的心田。
小街,秋天的傍晚,一片成熟的喜悅,一個新生活的起點。
第08章 烏金,流動的歌
拉開地殼深處那黑洞洞的大門,開拓的炮聲撕裂了遠古的心臟,潮水般涌出了閃亮的烏金。一首歌,帶著億萬年晶瑩的韻律,向外傾瀉---沒有淚的哭喊,沒有冬的禁錮,編織著不斷延伸的長河……
這是一首流動的歌。
汽笛,在礦區(qū)劃開一條軌跡,把歷史的重荷載滿車廂,沿著彎彎曲曲的路程,驕傲地奏響高亢的旋律。是翻滾的烏金墨玉,劃開了老礦工那滿面的皺褶?還是生活的“五味子”在青春的臉上涂抹?可他們,那明亮的眼睛,分明閃射出煤的魂魄---燃燒了自己的青春,卻溫暖了這個世界……
這首歌,在礦山的心坎上唱著。汗水,洗潤了高亢的喉嚨;生命,涂亮了烏黑的色澤。
礦山的脊背上,正滾動閃亮的歌……
第09章 北國F城的春色
天氣漸漸暖了。這座城市中唯一一條穿城而過的河流---渾河,便如沉睡了一冬的林蛙,快活起來,將它那綠意濃濃的濕潤之風漫延開去……
今年的春天來得較遲,因而城市里的人們渴望春花的盛開。在四月的時候,走在街市上,仍然能看到穿著棉裝的行人。既使進入“五一”,在早晚仍能體會些許的寒涼,讓人不禁感嘆:這鬼天氣,怎么還這樣?近些年,不知怎么了,這座城市竟承擔了全省最寒冷地區(qū)的角色,有時與哈爾濱的氣溫差不多,冷得出奇。有人猜測:可能受全球環(huán)境影響,抑或是經(jīng)緯度發(fā)生變化;也有人推斷:氣候的變化與城市東部的一座大型水庫有關。因為水結冰后,能增加周圍的寒氣……不管猜測還是推斷,似乎都有道理。反正,這F城的天氣確實讓人難耐。你想,誰不喜歡春天?春天里,可以去鄉(xiāng)野踏青、游玩;春天里,可以輕裝上街,穿上美麗的裙子和色彩斑斕的服裝;春天里,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滿園花開……
春天,是人們的希望啊!
也許大自然真的感覺到了這份希望,也許是人們的希望感染了大自然,總之,春天終于來到了這座城市,來到了人們的笑臉上。你瞧:樹綠了,花開了,空氣清新了;少男少女的服裝簡單了,藏不住的青春坦露了,美妙的感覺豐盈了……
此時走在街市上,你會發(fā)現(xiàn):人們的衣著是最大的變化,男性有穿西裝的,穿休閑服的,穿T恤衫的,穿半袖的……女性有穿毛衫長裙的,穿牛仔服的,穿長袖長褲的,穿透明衫短裙的,還有那穿露臍背心短褲頭的……不知你注意沒有,年齡越大穿衣越多,而年齡越小穿衣越少!這世界,看來真的是年輕人的了
---難怪有人說他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連春天都是為他們而來。這些年輕人的歡聲笑語,在街市上流動,與這城市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新浪漫的春景圖。
此時在這座城市中穿行,你會看到:舊城區(qū)和新城區(qū)構成了發(fā)展中的新景觀---參差不齊的低矮樓群和花園式社區(qū)涇渭分明;大小商鋪臨街而立,高樓大廈依水而棲;寬闊的公路上車輛穿梭,開放的公園里游人如織;一條大河穿越了城市的歷史,由東向西帶動了兩岸的綠化亮化;橫跨渾河的天鵝大橋雄壯傲立,將南北兩岸連接成一座完整的城市。F城千百年的發(fā)展足跡,讓
今天的人們把城市建設的重心由南移北,在古戰(zhàn)場的腹地開始了
新的夢想……這座昔日的煤都,如今已成為煤炭資源枯竭型城市。在國家進行東北工業(yè)基地改造的過程中,針對棚戶區(qū)改造的任務歷史地落在了這一代建設者身上。你看,攀升的腳手架和高昂的塔吊已在城邊地區(qū)鋪陳開來,那卷揚機升降的頻率,吸引了多少渴盼的目光……兩年改造完成,人們將告別低矮、潮濕的歲月,走向新的生活。
春天,終于來臨了。在人們的企望中,春天走進了敞開的門扉,走進了人們的心靈。
五月的F城,開始了春的腳步……
第10章 老天的熱情
大暑第六天,是個難耐的日子。整天里沒有風,弄得空氣悶悶的,熱熱的。
城市里,彌漫著躁熱,即使在樹蔭下也感覺不到絲絲涼意。若在街道旁閑坐,汽車駛過時卷起的也是熱風,讓你的抱怨在心中升騰。坐在室內呢,風扇掀起的也是曖融融的空氣,吹到皮膚上是感到有些爽,但全然沒有那吸引人的涼意。一旦離得風扇遠些,那種悶熱更加難耐,直讓你的汗水順著前胸后背流淌。
這種情況下,男人似乎好些,可以光著膀子,穿上短褲頭,雖有些不雅,但還說得過去??膳司筒煌?,怎么說也得穿上點兒裙子呀小杉兒呀之類的,若保守點兒的則依然是長袖長褲,給人的印象更屬“熱”類,熱煞眉眼。坐公交的和坐公車的,這時的區(qū)別真是很大---一方是一個熱身挨著一個熱身,無形中又增添了幾分熱度;一方是穩(wěn)中再穩(wěn),空調里心曠神怡。也難怪有人曾設想給地球安裝一個絕大的“空調”,那樣的話,平民百姓就不會經(jīng)受“火爐”的煎熬了。
吃過晚飯,不耐悶熱的人便紛紛走出家門,尋求涼爽的地方。于是,河岸上就成了首選的領地。
渾河,這養(yǎng)育了一代代生靈的水源,此刻又成了人們的希望所在。可是,今日的渾河流淌著的也不是那昔日清涼的水了,留給岸邊人們的自然也不會是那清涼的感覺了。風,似有似無,在人們的希冀中遲遲不肯露面。沿堤岸望去,柳樹好像也熱得受不了,紛紛低垂著綠色的手臂,向著河水的方向,靜默無語。那一叢叢花草,也卷縮著身子,無精打采地與傍晚相會。
那絡繹不絕的人流,此刻變成緩慢的鏡頭,在夕陽的余暉里形成屬于盛夏的風景。只有那幾個頑皮的孩子,在奔跑中帶起一縷縷微風,爬上人們的眼睛,撩動那爽快的笑聲……
老天的熱情,熱了季節(jié),熱了人心。
第11章 三角地
朦朦朧朧地又回到你的身邊,那原本逝去的往事便如月光般傾瀉在記憶的河床上,流也流不走,沖也沖不去……山也回響,水也回響,回響著我深情的呼喚,回響著我真摯的眷戀。
這是風的共鳴嗎?那許許多多淳樸的面孔,晃動著陪伴我的青春。在那個干打壘組成的鄉(xiāng)村,閃亮的瞳仁里,填滿了多少幼稚的天真和虔誠的膜拜。我們的生命,托付給天空那朗朗的紅輪,托付給歲月那變化的色彩……沒有詠嘆調的風,輕拂著占領這塊土地,給無韻的時間染上了充盈的記憶,給貧瘠的荒野涂抹了沉重的金黃。
歲月的風雪,狂虐地鞭打著我們稚嫩的肌膚,催促著成長的腳步……
遙遠的夢隨著大漠風掃過柳叢,你驕傲的枝蔓伸向長空。順著你高昂的韻律,我們揚起青春的笑臉開始伴唱---唱初升的太陽,唱沸騰的草原,唱奔騰的老哈河,唱夢中的鄉(xiāng)村,唱灼熱的生活……讓汗水落地為詩,讓愛情升騰為虹,讓日歷飄滿綠色。
那用苦味的蒿草浸染過的血液,好像濃濃的奶茶,在你滾動汗水的胸膛上起伏。那吮著你的淚水長大的孩子,借莽莽的野氣成為戰(zhàn)天斗地的主人。與牛羊相伴,與大豆高粱為伍,任膻臊入侵打著補丁的日子,期望精神上也能結滿成熟的麥穗。那被燒酒浸泡過的時光,和著苦澀的風雨,在我們瞪紅雙睛的吶喊中,燃燒著紅紅的篝火,燒烤著你的荒涼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