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寓言中汲取智慧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作者:干天全


從寓言中汲取智慧

中國古代寓言歷史悠久。從先秦到清末,留下的寓言難以計數(shù),其中有口皆碑的經(jīng)典作品就舉不勝舉。古代寓言內(nèi)容十分豐富,包括國家治理、世態(tài)百象、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等許多方面,這些內(nèi)容包含著社會發(fā)展的經(jīng)驗和教訓,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

寓言中的智慧,會給人的一生帶來無窮的啟迪。人們在兒時讀過的寓言,到老都不會忘記,就是因為寓言的智慧不會隨歲月的逝去而消失,它會隨著人們?nèi)松啔v的豐富而更加深刻地留在人們的心里,讓人們終生受益。一則《坎井之蛙》,讓人知道坎井外有海闊天空的世界,不能在狹小的環(huán)境里自我滿足、自鳴得意;一則《五十步笑百步》,讓人明白犯相同性質(zhì)錯誤的人,錯誤程度小的不應嘲笑錯誤程度大的而寬恕自己,不論錯誤大小都應制止和改正;一則《刻舟求劍》,告誡人們事物都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應以發(fā)展變通的眼光來處理問題,墨守成規(guī)就會失敗;一則《狐假虎威》,讓人們警惕那些心理卑下、能力弱小而憑借別人的權(quán)勢招搖撞騙、作威作福的人;一則《南轅北轍》,使人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確的方向,若方向錯了,不管物質(zhì)條件如何優(yōu)越,自己如何努力,只會離預想的目標越來越遠。中國歷代寓言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許多膾炙人口的寓言已成為人們熟知的成語,如《三人成虎》《齊人攫金》《畫蛇添足》《黔驢技窮》《朝三暮四》《鷸蚌相爭》,等等。人們一提某個成語,相互間就會心領(lǐng)神會。由于寓言的廣泛流傳,人們往往不用講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只需要用某個寓言成語,就能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評價一個人的德行,足見寓言的智慧對人們的深刻影響。

寓言充滿智慧,但它從不板著面孔說教。它的篇幅短小,所講的故事簡單而含義豐富,語言深入淺出,幽默有趣,讀起來讓人輕松愉快。讀者在笑聲中記住了寓言蘊含的哲理,得到某種勸諭或告誡。因此,人們普遍地喜歡寓言。許多父母用寓言作為子女的啟蒙讀物,小學和中學老師也將不少優(yōu)秀寓言選作學生的必讀作品。聽過或讀過寓言的人,會從中汲取到許多智慧,懂得更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中國古代寓言雖然遠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成熟,但它寄生于諸子百家的散文,沒有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近代以前,古代寓言獨立成篇或?qū)iT成集的很少,絕大多數(shù)寓言都穿插在歷代的散文、筆記、雜談等文體中作為說理明義的依據(jù)。所以,即便是含義深刻的寓言,也有形式和內(nèi)容上的某些不足,有的情節(jié)過簡,文字過略,缺乏故事性;有的雖然有故事性,但言論過多,文字過繁。按照現(xiàn)代的寓言概念,我對所選寓言或作一些內(nèi)容上的剪裁,或作一些情節(jié)上的增刪,或作一些語言上的潤色。我想,這樣做既符合現(xiàn)代的閱讀習慣和要求,也有利于古代寓言更好地流傳。

但愿這本書里的寓言能受到讀者朋友們的喜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