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繽紛紅樓

《紅樓夢》探原 作者:劉同順


第一章 繽紛紅樓

《紅樓夢》描寫了一個封建上層家族的生活故事,故事中人物眾多,情節(jié)生動,展現了多彩多姿的貴族生活?!都t樓夢》自問世后,傳抄甚廣,版本很多,接續(xù)的作品多如牛毛。《紅樓夢》到底說了些什么?人們對它的認識更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后來漸漸形成了一門學問,就是紅學。魯迅曾說:“一部《紅樓夢》,道學家看到了淫,經學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秘事?!崩_紛紅樓帶來的是紅學研究的紛爭。

初識紅樓

如果你想深入全面地認識《紅樓夢》,你不僅需要多讀小說,還應多看一些有關《紅樓夢》點評以及研究的文章。第一遍讀《紅樓夢》,不論你是細讀,還是一目十行,或者是撿著喜歡的章節(jié)去讀,你都只是了解故事的大致情節(jié),可能還看不出它的微妙。要了解其中的微妙,最好拿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看一下,里面有很多提示性的東西。如《紅樓夢》中提到甄士隱,書中說:姓甄名費,字士隱。書中脂批就提示:真、廢,托言將真事隱去;提到賈雨村,書中說: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脂批提示道:假話、實非,村言粗語也。如果沒有這一提示你可能根本注意不到這些。說到認識《紅樓夢》,應首先了解《紅樓夢》的大致故事情節(jié)。下面先談一下個人對《紅樓夢》的一些初步認識。

(一)故事線索

總體上說,《紅樓夢》是講述賈府這個封建大家族由鼎盛奢華開始走向沒落的一段生活故事,演繹了眾多人物的悲歡離合?!都t樓夢》的整個故事有以下幾個線索:

1.石頭記的線索

《紅樓夢》又叫《石頭記》,這個名字體現的是故事的原始出處。書的開頭講,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丟棄了一塊未用的石頭。這塊石頭因看到其他的石頭都用來補天了,就日夜悲號慚愧。某天遇見一僧一道兩位仙人,心想既然不能補天那就落地到人間享受一下,于是便哀求這兩位仙人把它帶到人間去經歷一番榮華富貴。仙人勸它說,人間的富貴繁華是一場樂事,但凡事不可長久,瞬息間就會樂極生悲,人非物換,到頭究竟是虛幻一夢,萬境歸空,到時候不要后悔。無奈石頭一心只想下凡去經歷富貴,兩位仙人只得答應。于是,仙人大展幻術,將石頭幻化成小塊寶石,便攜了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去安身樂業(yè)。《紅樓夢》一開始就講到賈寶玉出生時口銜一塊寶石,就是這塊石頭,此后它一直掛在賈寶玉的身上,不離不棄,一旦離開,賈寶玉就變得瘋瘋癲癲,像丟了魂一般。這樣,石頭與賈寶玉一起共同經歷了《紅樓夢》中的故事。石頭成了整個故事的見證者和記錄者。

后來有個空空道人從青埂峰下經過,見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原來上面講述的就是這塊石頭被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tài)的故事,因而抄錄下來編成書,書名就叫《石頭記》。

由一塊石頭講述故事固然荒唐,但它同這個故事的發(fā)生既無時間又無地點是一致的,都有將“真事隱去”的意思。石頭的角色與主人公賈寶玉的角色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合二為一。石頭是“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而主人公是一個不思上進的紈绔子弟,一事無成出家了。盡管兩者有相似,但卻是不同的角色形象,一個是親歷者,一個是見證者。讀者千萬不要把兩者混淆了。分開來說,賈寶玉出生時口中銜的石頭,它既不是寶玉本身,也不是寶玉的前身。寶玉僅是石頭的攜帶者,寶玉的前身是赤瑕宮的神瑛侍者。石頭與賈寶玉在角色上的區(qū)別,在書的第十八回元妃省親時體現得很清楚。書中說石頭因見到宏大氣派的場面,不禁以自己的口吻發(fā)出感慨:“回想當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涼寂寞;若不虧癩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又安能得見這般世面?!边@是《紅樓夢》中石頭下凡后唯一一處表現自己的地方。如果沒有這一表現,人們很容易將石頭與賈寶玉混為一談。

2.寶黛愛情故事的線索

賈寶玉和林黛玉是《紅樓夢》的兩個主要人物,整個故事實際是圍繞寶黛的愛情主線展開的。

關于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還有一段前世因緣。書中講: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草,赤瑕宮的一位神瑛侍者天天用甘露去澆灌它。天長日久,絳珠草就脫去草胎木質變成了人形,修成一個女體。一日,這神瑛侍者思凡心切,想到人間去經歷一段。絳珠仙子聽說后也要隨他下凡。絳珠仙子對警幻仙子說:“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賈寶玉與林黛玉凄美的愛情故事就是以這段前世因緣展開的。

林黛玉寄人籬下,又體弱多病,養(yǎng)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她絕頂聰明、悟性極高,加之自尊心強,所以很易傷感。在賈府,賈寶玉是林黛玉的重要依靠,兩人在一起有真情、有歡樂,但更多的是猜忌、感傷。林黛玉終日以淚拭面,最后淚盡而亡。黛玉死后,寶玉跟寶釵結婚,這是愛情的一個變故。對于這個變故,《紅樓夢》在前面的太虛幻境描寫中就表明:“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街懈呤烤К撗?;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边@表明了寶黛愛情的悲劇色彩。

3.太虛幻境的線索

前面提到,《紅樓夢》描寫的是一個時間不清、地點不明的侯門家族由盛變衰的故事。書中說:“朝代年紀,地域邦國,卻反失落無考。”至于內容細節(jié),又說:“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書中的一幅幅場景描寫得相當細致而又生動,像出喪、省親、祭祖、排家宴、制燈謎、興詩會等都像作者親身經歷過一樣。《紅樓夢》中的繁華景象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具體的情節(jié)描寫又讓人感到真實,所以《紅樓夢》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

《紅樓夢》在描寫整個家族繁華生活的同時,又展現出這個家族的生存危機,后繼無人、陰盛陽衰,男人們只知吃喝玩樂,甚至腐朽墮落,家中僅靠王熙鳳這樣的女人支撐。盡管作者只完成了《紅樓夢》的前半部,但已經預示了這個家族的悲慘結局。石頭在下凡時,僧人和道人都說:“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闭f明《紅樓夢》中描寫的這個家族最后是敗落了,一切富貴繁華化為烏有,就像是一場夢境。關于賈府的敗落,在書中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一回進行了含蓄的表述,在這回中,警幻仙子為賈寶玉預演了紅樓夢,就是預演賈府今后的消亡過程。

書中講到因賈寶玉春困午休,到秦可卿的房中睡覺,誰知這一睡竟夢游了太虛幻境。在太虛幻境中寶玉看到了象征自己家族人物命運的冊子:薄命司里的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其后,他又在警幻仙子的導引下聽了《紅樓夢》十二支曲。紅樓夢曲和十二釵冊子分別將賈府后面發(fā)生的家族悲劇和每個人物的最終命運進行了暗示性地表演和說明。對家族后來的結局,太虛幻境中仙子唱到,“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十二釵冊的形式是每個人都有一首詩、一幅畫。如象征賈寶玉的大丫頭花襲人的是:后面畫著一簇鮮花、一床破席。詞寫道: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堪嘆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這表明了花襲人的形象和其命運結局。書中的她正像這四句說的那樣,最終沒有留在賈寶玉身邊,而是嫁給了優(yōu)伶蔣玉菡。這種一詩一畫的形式有點像古代推測歷史發(fā)展的《推背圖》。實際上,在《紅樓夢》中,每個人的言談舉止,包括寫的詩、住的場所、喜歡的花木、喜歡的歷史人物都暗合著這個人的命運遭際。

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子的名字也很有深意,從字面上理解,警幻就是以幻象來警示的意思。太虛幻境中警幻仙子唱紅樓夢曲,意在以幻象警示賈寶玉,那這部《紅樓夢》難道不是作者在警示教育世人嗎?!

4.風月寶鑒的線索

風月寶鑒是書中一個跛足道人所用的法器。私塾先生賈代儒的兒子賈瑞因垂涎王熙鳳的美色不能自拔,思念成病。一日,一個跛足道人送給賈瑞一面鏡子,讓他天天看鏡子的反面,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并告誡他千萬不要看鏡子的正面。賈瑞看到鏡子的反面是一堆堆嚇人的白骨,震驚害怕,索性去看鏡子的正面,而鏡子的正面是王熙鳳在里面向他招手,勾引他,于是他更不能自拔,蕩悠悠飄進去遂了自己心意。他忘掉了道人的告誡,天天看鏡子的正面,不僅沒有治好病反而葬送了性命!道人曾講這面風月寶鑒是太虛幻境警幻仙子所制,說明風月寶鑒的故事與太虛幻境的故事都是讓人警醒、迷途知返的意思。

《紅樓夢》又名《風月寶鑒》,并不是將這一段故事作為書的核心,而是將書比作風月寶鑒?!都t樓夢》中講述了許多風月故事,描寫了賈府許多偷雞摸狗的事情,正因為如此,該書曾一度被列為淫書、禁書?!都t樓夢》又名《風月寶鑒》的用意就在這里,就是提醒讀者不要只著意于表面的風花雪月,要看清故事其實講的是一個家族消亡的過程,這與作者的那句“誰知其中味”是相呼應的。

風月寶鑒的含義表明了《紅樓夢》絕非表面上的故事那么簡單,它真正要表達的東西需要人們深入探討。

5.四大家族線索

《紅樓夢》中有四大家族,分別是賈家、史家、王家和薛家。說到這四大家族的富有,護官符中說:“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边@四家是聯絡有親的關系,賈家的賈母史太君和她的侄孫女史湘云來自史家;賈家的王夫人和她的侄女王熙鳳來自于王家;薛姨媽同薛蟠、薛寶釵代表的是薛家人,還有薛姨媽與王夫人是姊妹關系,都來自于王家。

《紅樓夢》中史家、王家、薛家的人僅在賈家出現,他們的家族情況在書中沒有正面展示。書的開頭作者就說:“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雖然如此,《紅樓夢》卻通過四大家族的聯系將著筆于賈府閨中的描寫一下輻射到整個上層社會,四大家族是整個封建社會的典型代表。

6.甄家和賈家的線索

“甄家”和“賈家”的諧音就是“真家”和“假家”。《紅樓夢》正面描寫的是賈家,而相對于賈家的甄家是在南方。甄家是什么情況,書中沒有具體去描寫,僅是數次提及,只說兩家是密切的老世交關系,并說賈府中存有甄家送的禮物,賈家用錢可以到甄家去拿。重要的是兩家的人物故事具有相似性。

書中講賈家有個賈寶玉,甄家還有一個甄寶玉。賈寶玉住在大觀園,甄寶玉也住在一個園子里,并且兩個人的性情和長相是完全一樣的。甄家人曾說如果兩人站在一起是分辨不出來的。《紅樓夢》中這種甄家和賈家人物的對應關系一下把甄家的人物故事隱含性地過渡到賈府中去了,這樣一來,甄家人物也就沒有重復描寫的必要了,看到賈家的人物故事自然聯想到甄家的人物故事。

盡管甄賈兩家具有相似性,但卻不是等同或者重疊的關系,甄家和賈家是書中并存的兩個家族!很明顯是一真一假的關系!

在書的開頭還借用了兩個人物做引子,一個是甄士隱,一個是賈雨村。前面說過這兩個名字的含義,一個寓意是隱去真事,一個寓意是存在假話。這兩個寓意說明了《紅樓夢》的真實故事應落腳于甄家,而甄家的故事其實就隱含在賈家的故事中。關于這點,許多人只看到賈府的生活故事,忘記了假語存,進而去論證賈家的人物原型,這顯然走入了誤區(qū),后面我們將對此展開進一步的探討。

(二)賈府的規(guī)模

上面介紹了《紅樓夢》中的幾個主要線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紅樓夢》中賈府的規(guī)模。

這個賈府有寧國府和榮國府兩處相連的府邸,還有一處可以住許多人的大觀園。賈府的建筑規(guī)模非常宏大,與所謂的侯門不太相符。我們從一些章節(jié)的描寫中去認識一下。

在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借人物冷子興之口將整個賈府描述了一番,勾勒出了大致輪廓。書中說: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后一帶花園子里面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

對榮國府最詳細的描寫是在“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一回中,借林黛玉的眼睛將整個榮國府的宏偉外觀、精致布局、華貴陳設演示了一遍。僅其中的“榮禧堂”就描述為“五間大正房,被儀門、耳房、穿堂、甬道簇擁,極其軒昂壯麗”。

對寧國府最詳細的描寫是在“寧國府除夕祭宗祠”一回中,是這樣描寫的:寧國府從大門、儀門、大廳、暖閣、內廳、內三門、內儀門并內塞門,直到正堂,一路正門大開,兩邊階下一色朱紅大高照,點的兩條金龍一般。進入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臺上設著青銅古銅鼎彝等器。寧國府九重大門的布局在民間絕對沒有,恐怕只在《紅樓夢》中才有。

對大觀園最詳細的描寫是在“大觀園試才題封額”一回中,通過賈政帶著寶玉對大觀園的建筑題寫封額呈現出大觀園的整個面貌。里面樓閣、水榭、亭臺、曲廊應有盡有,還有賈府各位大小姐的住所以及尼庵等。在建造大觀園時書中曾提到園子的規(guī)模大?。骸皬臇|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面,一共丈量準了,三里半大?!睆拿鑼懙那闆r來看,又何止三里半大?其規(guī)模遠遠超出了任何一家私家花園的規(guī)模。

賈府不光是建筑的規(guī)模宏大,還有人員眾多。統計一下,賈府中生活著的本族人、眷屬、姻親不下一百多人,《紅樓夢》中寫到的人物將近九百多人。僅兩府就有丫環(huán)七十三人、仆婦一百二十五人、男仆六十七人、小廝二十七人,另外還有門客、優(yōu)伶、僧道、尼姑等,賈府就是一個小社會。

因為《紅樓夢》描述的這個大家族的故事非常具體生動、活靈活現,加之脂硯齋在批語中一再說“經過見過、非經歷者不能寫出”,一些人就認為這是一段貴族生活的真實寫照。問題是這么一個規(guī)模的家族到底是誰家呢?到底是誰家,恐怕是很難確認的!既然沒有這樣一個家族,那就很有必要探討一下“經過見過”的問題?!敖涍^見過”到底是經過見過類似的生活場面,并以此作為素材來進行創(chuàng)作,還是親身經歷了書中一模一樣的生活?這家族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在哪里?是誰家的故事?作者究竟是誰?這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

下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歷來人們對《紅樓夢》的認識。

《紅樓夢》的流傳與紅學的興起

《紅樓夢》問世不久,就迅速以手抄本的形式廣泛流傳。程偉元記述說:“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值得數十金,可謂不脛而走矣。”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有一名經學家郝懿行在《曬書堂筆記》中記載:“余以乾隆、嘉慶間入都,見人家案頭,必有一本《紅樓夢》?!睋f,此書也曾驚動了高官和珅以及乾隆皇帝。宋翔鳳說:“高廟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廟閱而然之,曰: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這當然是乾隆皇帝的一種猜測。當時紅迷愛之成癖,對此恨之者也有,這更加從反面證明了《紅樓夢》的廣為流傳。晚清毛慶臻在他的《一手考古雜記》中說“入陰界者,每傳地獄治雪芹甚苦”,“莫若聚此淫書,移送海外以答其鴉片流毒”??梢娮x《紅樓夢》之風在當時的盛行。后來也有人說:閑談不言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盡管這樣,人們對《紅樓夢》的主旨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

隨著《紅樓夢》的流傳,人們對《紅樓夢》的各種認識也逐漸多起來。

比較早提到對《紅樓夢》的看法的是袁枚和明義。袁枚是清代詩文家,字子才,晚年自稱隨園老人。乾隆十四年袁枚辭官隱居南京小倉山隨園。他在《隨園詩話》中提到《紅樓夢》:“康熙間,曹練(楝)亭為江寧織造……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文(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明我齋讀而羨之。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p>

袁枚所說的曹練(楝)亭即曹寅,他是清朝的一位文學家,曾出任江寧織造多年。袁枚認為曹雪芹是曹寅之子,《紅樓夢》記述的是曹寅家的故事,書中描寫的大觀園就是當年曹寅家的私家花園,這個花園后來被袁枚本人購買了,所以他自豪地說他這個花園就是《紅樓夢》中的大觀園。袁枚所提到的明我齋即明義,姓富察,字我齋,約生于乾隆五年(1740),滿洲鑲黃旗人,是都統傅清的兒子、明仁(明益庵)的弟弟。他在乾隆朝做上駟院的侍衛(wèi),給皇帝管馬執(zhí)鞭。明義在《綠煙瑣窗集》中有一首“題紅樓夢”的詩。在詩的前面說“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余見其鈔本焉”。

可見,袁枚是借用了明義對《紅樓夢》的認識。

袁枚和明義都是曹雪芹健在時就存在的人物。袁枚所說的“隨園”應該叫做“隋園”,原是曹家的一處花園。曹家被抄家時,執(zhí)行任務的是隋赫徳,隋赫徳繼任織造之職后,占有了曹府,就將曹家花園改為“隋公園”即“隋園”。幾年后隋家也被抄家,“隋園”被袁枚購買。明義說看到了尚未流傳的《紅樓夢》,從他詩中記述《紅樓夢》的故事來看,應該比較可信。

明義的觀點是比較早的對《紅樓夢》的認識,隨著《紅樓夢》的流傳,人們對《紅樓夢》的認識逐步豐富起來。因為《紅樓夢》寫得真真假假,就像《紅樓夢》中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既有“真事隱(甄士隱)”,又有“假語存(賈雨村)”,讓人很難看清它的真面目。它到底隱藏了什么故事?這躲躲閃閃、虛虛實實的描寫是否隱藏著什么政治含義?人們不再把它當作簡單的生活小說來對待。

后來清末的王夢阮、沈瓶庵著有《紅樓夢索隱》,認為賈寶玉隱喻清世祖(順治),林黛玉隱喻董小宛,《紅樓夢》是寫了順治與董鄂妃的故事。此外還有“宮闈秘事”、“刺和珅”等說法。

以后人們對《紅樓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蔡元培先生也寫了《石頭記索隱》探索這個問題。他在《石頭記索隱》中說:“《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賈寶玉,言偽朝之帝系也。寶玉者,傳國璽之義也,即指胤礽(廢太子)?!弊源怂麟[派興起。

前些年,霍氏姐妹寫了《紅樓解夢》,重拾索隱派的觀點,風靡一時?!都t樓解夢》是用索隱的方法索隱出一個曹雪芹和竺香玉的愛情故事以及謀殺雍正的歷史案件。寧國府隱喻清皇宮。其依據是“君門九重”的典制,因為任何王府都不可能有九重門,只有清皇宮才有資格獨享九重門。大觀園隱喻圓明園。對大觀園的描寫與圓明園四十景圖有很多方面相似。秦可卿隱寫竺香玉皇后。從秦可卿的居室擺設、日常用品和死后所用棺木來看,秦可卿不可能是王府家的兒媳婦,其真實身份應該是皇后竺香玉。《紅樓解夢》說《紅樓夢》隱寫曹雪芹與竺香玉的愛情故事,竺香玉成為皇后,此后又與曹雪芹合謀毒死了雍正。

此外,人們還熱衷于所謂的密碼研究。比如有人認為:林黛玉是影射朱竹坨,因為林黛玉是絳珠仙子,所以是朱,居住在瀟湘館所以是竹坨。類似的研究觀點還有許多。

現在主流紅學信奉的比較有說服力的依然是胡適的《紅樓夢考證》,它基本回歸了明義對《紅樓夢》的原始認識。1921年胡適發(fā)表他的《紅樓夢考證》,就此開創(chuàng)了紅學研究的新時代。胡適依據作品文本,并征引《隨園詩話》、《小浮梅閑話》、《八旗人詩抄》、《曝書亭集》等近二十種資料,得出六條結論,確認了曹雪芹的作者地位,弄清了曹家家世的來龍去脈,認定《紅樓夢》“是一部隱去真事的自敘”?!都t樓夢考證》的發(fā)表確立了考證派在《紅樓夢》研究中的主導地位。胡適在《紅樓夢考證》中得出六條結論:

1.《紅樓夢》的著者是曹雪芹。2.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曹頫的兒子,生于極富貴之家,身經極繁華綺麗的生活。3.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時,或稍后。4.曹家極盛時,曾辦過四次以上的接駕的闊差;但后來家漸衰敗大概因虧空得罪,被抄沒。5.《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后,在貧困之中作的。作書的年代大概是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書未完而曹雪芹死。6.《紅樓夢》是一部隱去真事的自敘;里面的真假兩寶玉,即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真假兩府即當日曹家的影子。

胡適的貢獻在于找到了《紅樓夢》與曹家的聯系。他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論證思路更是獲得了人們對《紅樓夢考證》的認同。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給予一定的贊同,“然謂《紅樓夢》乃作者自敘,與本書開篇挈合者”、“胡適做考證,乃皎然彰明,知曹雪芹實生于繁華,終于零落,半生經歷,絕似石頭,著書西郊,未就而沒”。但人們很快就發(fā)現《考證》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對甄賈兩府的描寫都有曹家的影子,為何分別寫甄賈兩府,隱情何在?真假何在?曹雪芹既是曹寅的孫子,其父是誰?曹寅的孫子怎能趕上曹家在江南的繁華生活,他怎能生于繁華、終于零落呢?再說《紅樓夢》中的描寫與曹家現實情況也不對應,曹家哪有這般規(guī)模?《紅樓夢》描寫的場景到底是發(fā)生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如果小說真是作者的自傳,那《紅樓夢》中真真假假的東西又是什么?胡適的《紅樓夢考證》好像解答不了這些問題。

俞平伯起先也是考證派的人物,他在1923年出版《紅樓夢辨》,力持自傳說。隨著他對《紅樓夢》認識的加深,兩年后他發(fā)表《紅樓夢辨的修正》,說:“若說賈即是曹,寶玉即是雪芹,大類高山滾鼓之談矣?!钡?986年他重新整理的《索隱與自傳說閑評》對自傳說提出更多的質疑,認為“考證之功不掩自傳之累”,“夫小說非他,虛構是也,虛構原不必排斥實在,如所謂‘親睹親聞’者是”,“寶玉者,小說中主角,不必實有其人;大觀園者,小說中花園,不必實有其地”。俞平伯的反戈一擊,使胡適的自傳說幾乎站不住腳。不論是胡適的自傳說還是俞平伯的從自傳到虛構的認識轉變,都沒有涉及《紅樓夢》中的反封建思想。1954年,兩個小人物李希凡和藍翎針對《光明日報》上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觀點,寫了一篇題為《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的文章,發(fā)表在《文史哲》雜志1954年第9期上。文章的基本觀點是對俞平伯提出挑戰(zhàn):“俞平伯先生未能從現實主義的原則去探討《紅樓夢》鮮明的反封建的傾向,而迷惑于作品的個別章節(jié)和作者對某些問題的態(tài)度,所以只能得出模棱兩可的結論?!薄坝崞讲壬坏裾J《紅樓夢》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同時也否認它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薄坝崞讲壬奈ㄐ恼摰挠^點,在接觸到《紅樓夢》的傳統性問題時表現得更為明顯。”沒想到兩個小人物的文章引起了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關注,他說:“看樣子,這個反對在古典文學領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適資產階級唯心論的斗爭,也許可以開展起來了?!币粓銎胀▽W術論爭,后來發(fā)展成為一場全國性的大規(guī)模思想運動,再到文化界、思想界掀起批俞、批胡的狂潮。通過這一偶然事件,客觀上拓寬了《紅樓夢》研究的視野,推動了紅學在新歷史階段下的發(fā)展,使人們認識到《紅樓夢》是一部有政治色彩的小說,但受當時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人們認為《紅樓夢》是塑造了賈寶玉這一反抗封建禮教精神的叛逆者形象的一部小說。

后來的周汝昌吸取了俞平伯的教訓,走了與俞平伯相反的道路。周汝昌在認可賈寶玉是封建叛逆者的前提下,承認故事的現實存在,成了自傳說最堅定的支持者。他為了解決自傳說存在的問題,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1954年他寫了一部《〈紅樓夢〉新證》。《新證》通過對曹家資料的深入挖掘,認定《紅樓夢》講的就是曹寅之孫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發(fā)生在南京,而是像小說中描述的賈家京中生活一樣,故事就發(fā)生在北京,是抄家以后曹寅的孫子又經歷的家族二次中興。這樣一來,作為《紅樓夢》作者的曹雪芹雖不能經歷曹寅時期在江南的繁華生活,在北京卻也有類似的經歷。這與《紅樓夢》描寫的生活場景發(fā)生在北方相一致。他認為賈寶玉就是曹雪芹,進而說:“小說中日期與作者生活實際相合,小說是精剪細裁的生活實錄?!?/p>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周汝昌還寫了大量的紅學著作,像《石頭記鑒真》、《恭王府與紅樓夢》、《紅樓夢的真故事》、《紅樓奪目紅》、《紅樓別樣紅》、《誰知脂硯是湘云》等,竭力鼓吹自傳實錄說??伤麑懙迷蕉?,漏洞也就越逐步暴露出來。他的這套理論體系表面上看言之鑿鑿,彌補了胡適不能自圓其說的漏洞,但實際是沿著自傳說的軌道越走越偏。他甚至認為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硯齋,說“湘云才是一部《紅樓夢》的真正女主人公,《紅樓夢》可稱為《云之夢》”,將《紅樓夢》基本的愛情故事也給篡改了。

周汝昌將《紅樓夢》中的故事全部認為是曹家的故事,北京現實中的曹家就是書中的賈家。用故事去推斷曹家的現實狀況,這是典型的以假為真。從他認為寫實的觀點理解,更是矛盾。曹家的曹頫在被抄家后調京治罪,被赦后的生活只是比其他被抄家的略好而已,哪來的二次中興,況且曹頫也不可能有一個類似元春的成為皇妃的女兒。還有,曹家在北京的生活即使有點好轉,也不可能達到《紅樓夢》中的繁榮程度。再說,在天子腳下,能讓一個家族建一處猶如皇家花園規(guī)模的大觀園嗎?周汝昌這種完全比對的認識,更讓人們認識到曹家和賈家的不可比對。他的這些觀點實際是自己否定了自己。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周汝昌也不好自圓其說。周老將曹雪芹認作曹寅的孫子,同時又說他乾隆二十八年去世,時年不到四十歲(這是他硬去湊合資料的說法,否則他的理論站不住腳)。我們看一下,曹雪芹僅改書就用了十年的時間,連寫帶改就是十多年,而《紅樓夢》中從賈寶玉出生一直到十六七歲時結婚為止,又是十多年,這兩者加起來就是三十多年的時間。照此,從乾隆二十八年向前推算,曹家在北京中興的時間就推到雍正年間了,也就是剛抄家接著就中興了,這可能嗎?從前面講,曹家在北京何時能赦罪?赦罪后達到書中的規(guī)模也不是幾年就能完成的。這樣前后算起來,曹家在北京的中興可能嗎?他繁華的生活經歷豈不是子虛烏有?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一些原來只有紅學專家才能接觸到的資料開始被廣大紅學愛好者認識和共享,一些非主流紅學研究者立足自身的理解得出各種各樣的觀點。朱光東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全面反清的作品,書中的鄙視仕途經濟就是不仕清,是政治立場,從書中的一個回目“啖腥割膻”來看,作者是對清朝有刻骨仇恨的反清志士。馬興華認為作者是明宗室成員朱由析,《紅樓夢》描寫的是南明的故事,他認為書中有對帝都京城的描述以及賈府的規(guī)模就像皇室。李鳴鳥認為《紅樓夢》的原作者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查繼佐,查庭嗣以“不敬上”獲罪從而導致整個家族的衰亡,天津水西莊與大觀園軒館的名稱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此莊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原型。土默熱認為《紅樓夢》與《長生殿》極相似,《紅樓夢》的初創(chuàng)者,不是乾隆朝的曹雪芹,而是康熙朝的洪昇??甲C出《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人物原型,就是清初活躍在杭州文壇上的“蕉園詩社”成員。大觀園就是杭州的西溪。更有人認為大觀園在河北任丘,因為任丘也有一個隨園,是北隨園,南隨園也就是袁枚說的隨園,袁枚曾說他的隨園就是大觀園,因而任丘的隨園也被認為是大觀園。這是極端荒謬的邏輯推理。

紅學盡管有許許多多的流派,但還是以胡適為代表的考證派和以蔡元培為代表的索隱派這兩大派別為主。

了解一下曹家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情況是什么樣的呢?在前面我們講過袁枚曾有一說法:“曹練(楝)亭為江寧織造,其子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倍卣\在《寄懷曹雪芹沾》詩中寫道:“少陵昔贈曹將軍,曾曰魏武之子孫。君又無乃將軍后,于今環(huán)堵蓬蒿屯。揚州舊夢久已覺(雪芹曾隨其先祖寅織造之任),且著臨邛犢鼻裈。”敦敏也有一詩寫道:“可知野鶴在雞群,隔院驚呼意倍殷。雅識我慚褚太傅,高談君是孟參軍。秦淮舊夢人猶在,燕市悲歌酒易醺?!睆摹皳P州舊夢久已覺(雪芹曾隨其先祖寅織造之任)”和“秦淮舊夢人猶在”這兩句來看,曹雪芹應是曹寅的后人。

曹寅是康熙時期的文學家。他祖上原居遼陽,高祖曹振彥和曹錫遠父子原是明朝的軍官,努爾哈赤攻占遼陽后他們就投降了,后來成為清兵的將領。因為在戰(zhàn)斗中有功,他們成了鎮(zhèn)守遼陽的護衛(wèi)官,以后入了旗,成了旗人。清兵從關外打到關內,曹家也累積戰(zhàn)功,并逐漸走進清統治者的核心圈。他們被安排到內務府任職,成為包衣之家,也就是朝廷的家奴。曹寅之母也就是曹璽之妻,曾做過康熙皇帝的奶媽,曹寅也曾做過康熙的伴讀,還曾給康熙做過侍衛(wèi)。從曹璽開始曹家就被派到南京做江寧織造??椩祀m不是官員職位,但卻是內務府的派出機構,自然擁有不一般的地位。因為曹家與皇帝的特殊關系,江寧織造府的曹家成為江南的一個重要家族是可以想象的。

曹璽病故以后,曹寅繼任了江寧織造之職。實際上,曹璽在當江寧織造的時候,曹寅已經被派到蘇州擔任織造了。曹璽得病后,康熙讓曹寅到江寧協理,康熙三十一年曹寅由蘇州織造調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jiān)察御使,在內務府的職務是通政使司通政使臣。

曹寅有很好的文學修養(yǎng),不僅是一位文學家,還是一位當時有名的藏書家和刻書家。他藏書極富,會作詩詞,又兼作戲曲,有《楝亭詩抄》、《楝亭詞抄》、《楝亭文抄》等著作。他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詩》和《佩文韻府》。他跟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和作家如施閏章、陳維崧、尤侗、朱彝尊、洪昇等都有過交往。他的學識修養(yǎng)自然影響到家庭的文化氛圍。

歷史上康熙有過六次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駐蹕將軍署外,余五次均把織造署當行宮。這五次之中,曹寅當了四次接駕的差。曹家的家業(yè)在曹寅這一代達到了鼎盛階段。究其原因,還是曹寅與康熙皇帝的密切關系使然。

康熙三十八年的康熙第三次南巡也是曹寅的首次接駕。這次接駕在陳康祺《郎潛記聞三筆》中有記述:康熙乙卯夏四月,上南巡駐蹕于江寧織造之署,曹世受國恩,與親臣世臣之列。爰奉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賚甚渥,會庭中萱花開,逐御書“萱瑞堂”三字以賜。康熙稱孫氏“此吾家老人也”,康熙沒有忘記孫氏是自己的奶媽,也體現了他與曹寅兄弟般的情誼。

曹家的最后一次接駕是在康熙四十六年。在康熙四十六年五月十五日的“曹寅奏報雨水收成并請圣安摺”中說:“竊臣包衣下賤,蒙皇上豢養(yǎng)多年,屢沐天高地厚之恩,捐麋莫報。今年鑾輿巡幸,復蒙圣恩有加無已,舉家妻孥老幼,盡沾雨露。臣自分何人,輒邀如此寵眷。雖粉身碎骨,不能仰報萬一,惟有朝夕焚香頂祝而已。”“舉家妻孥老幼,盡沾雨露”這句話,說明康熙此次南巡接見了曹家所有的人。

曹寅不僅擔任江寧織造,還替朝廷督造過皇家園林。根據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內務府奏文“查算曹寅在西花園修造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項工程,以及修建西花園、圣化寺各處工程的用銀情況”。我們從中知道曹寅曾回北京替皇家督造西花園等皇家園林。

從曹家的檔案中我們還看到曹寅有一個女兒嫁給了王子??滴跛氖迥臧嗽鲁跛娜战瓕幙椩?、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謹奏:

今年正月太監(jiān)梁九功傳旨,著臣妻于八月上船奉女北上,命臣由陸路九月間接敕印,再行啟奏。欽此欽遵。竊思王子婚禮,已蒙恩命尚之杰備辦,無誤筵宴之典,臣已堅辭。惟是臣母冬期營葬,須臣料理,伏乞圣恩準假,容臣辦完水陸二運及各院司差務,捧接印,由陸路暫歸,少盡下賤鳥哺之私。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江寧織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謹奏:

恭請圣安。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經迎娶福金過門。上賴皇恩,諸事平順,并無缺誤。隨于本日重蒙賜宴,九族普沾,臣寅身荷天庥,感淪心髓,報稱無地,恩維倘恍,不知所以。

從曹家檔案也看出,曹寅的兒子曹颙在繼任織造之前先到北京的內務府任職。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八日江寧織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謹奏:

恭請圣安。臣家奴赍摺子回南,伏聞圣體全安,下慰億萬蒼生之望,凡屬臣民,無不歡忻舞蹈,慶祝無疆。臣愚以為皇上左右侍衛(wèi),朝夕出入,住家恐其稍遠,擬于東華門外置房移居臣婿,并置莊田奴仆,為永遠之計。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當差,送女同往,則臣男女之事畢矣。興言及此,皆蒙主恩浩蕩所至,不勝感仰涕零。但臣系奉差,不敢脫身,泥首闕下,惟有翹望天云,撫心激切,叩謝皇恩而已。

康熙五十年四月初十日內務府奏文:

奉旨:著將取中之旗筆帖式、候缺之吏員、監(jiān)生、俊秀、官學生等二十九人具奏,揀放膳茶、鷹犬各處之缺。又具奏:原任物林達曹荃之子桑額、郎中曹寅之子連生,曾奉旨。著具奏引見。欽此?,F將桑額、連生之名,各繕綠頭牌,由內務府總管赫奕、保住具奏,帶領引見。奉旨:曹荃之子桑額,錄取在寧壽官茶房。欽此。

現實中,曹家的繁華生活在曹寅這一代達到鼎盛,可也是在這一代,因曹寅的四次接駕以及日常的揮霍無度使曹家出現巨大的虧空,曹家由此出現危機并開始走向敗落??滴趸实墼辉倥?,“兩淮情弊多端,虧空甚多,必要設法補完,任內無事方好,不可疏忽。千萬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虧空大多,甚有關系,十分留心,還未知后來如何,不要看輕了。”拳拳囑托,體現了康熙對曹寅的愛護。曹家也正是在康熙皇帝的一再庇護下,才繼續(xù)安于往日的繁華生活。到康熙五十一年曹寅辭世,曹家仍沒能補上全部的虧空。

曹寅去世后,根據康熙皇帝特意的指示安排,他的兒子曹颙繼任織造。曹颙繼任織造后不到三年就神秘地去世了。康熙再次指示將曹寅的侄子曹頫過繼為曹寅之子,再繼任織造一職??滴趿荒瓴芗业暮笈_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繼位。雍正皇帝對織造極為不滿,態(tài)度大變,曾說“凡事有一點欺隱作用,是你自己尋罪,不與朕相干”,“主意要拿定,少亂一點,壞朕名聲,朕就要重重處分”,“諸凡奢侈之風,皆從織造鹽商而起”。雍正五年曹頫因騷擾驛站被抄家治罪。

曹家的家世情況:

曹錫遠,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陽地方,來歸年月無考。

曹振彥,原任浙江鹽法道。此作為第一代人。

曹璽,原任工部尚書;曹爾正,原任佐領。第二代。

曹寅,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原任護軍參領兼佐領;曹荃,原任司庫。第三代。

曹颙,原任郎中;曹頫,原任員外郎;曹頎,原任二等侍衛(wèi),兼佐領;第四代。

曹天佑,原任州同。第五代。

在清朝內務府檔案中,我們還看到有李煦家的情況和孫文成家的情況。他們與曹家的情況相同,分別擔任蘇州織造和杭州織造。江南三大織造就是曹家、李家和孫家這三家,他們三家之間是親戚關系。此外,還能查到一個短暫任織造的馬家,而曹颙的妻子正是馬氏,此馬氏與馬家是否是一家人也留下猜測,這點在后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分析。這四家的關系如下:

曹寅之母也就是康熙的奶媽是孫文成的姑媽;

曹寅的妻子就是李煦的妹妹;

曹颙的妻子可能來源于馬家。

了解了曹家的基本情況,我們確實感到曹家與《紅樓夢》有許多的聯系。首先,曹雪芹的資料顯示了《紅樓夢》與曹家的直接聯系,毋庸置疑曹家在江南的繁華生活是的確存在的,再比如曹家的四次接駕,而書中提到甄家也接駕四次,還有《紅樓夢》中元妃的形象有曹寅的女兒納爾蘇王妃的影子,四大家族的聯系吻合現實中三大織造以及曹颙之妻馬氏的馬家的關系,除此之外曹家許多人在朝廷內務府任職,不僅自家的生活過得優(yōu)渥,還能見識到皇家的奢華生活和排場,具備描寫《紅樓夢》中諸如元妃省親一類大場面的素質和能力。

而到底是像胡適考證的那樣,書中甄賈兩家都是曹家的影子呢,還是僅僅作為塑造故事的背景素材呢?這點我們在后面做進一步的分析論述。

紅樓夢的考證派和索隱派應分別立足于真假兩個側面

許多年以來,考證和索隱兩大派別相互攻擊,誰也沒有說服對方的絕對優(yōu)勢,究其原因,他們都存在不少自己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考證派雖說發(fā)現了《紅樓夢》與曹家的聯系,論據比較多,但如果說曹家就是《紅樓夢》中的樣子,恐怕連他們自己都無法相信!違心地說服別人那是自欺欺人!正如俞平伯老先生說的:“若說賈即是曹,寶玉即是雪芹,大類高山滾鼓之談。”意思是這種說法就像在高山上滾鼓,聲音就是“不通、不通”,鼓滾破了,什么動靜也沒有了。俞平伯原來是考證派的人物,后來自己都不認可考證了。除此之外,書中還有一種強烈的反封建統治的政治意味,這是自傳說不能解釋的。

索隱派從《紅樓夢》中嗅出其中的反清思想,從而猜測附會出各式各樣的說法。在這些說法中,也有一些能讓人接受的認識,比如,賈家與曹家是不能相比的,賈家依稀有朝廷的影子;賈府這個家族是作者深惡痛絕的;書中含有反封建統治的思想等等,但如果根據這些認識得出一些不相干的索隱故事,忽視了《紅樓夢》與曹家的聯系,也就脫離了現實的基礎。

在《紅樓夢》的研究中出現考證派和索隱派這兩大派別是必然的。實際上這兩種觀點是出自《紅樓夢》中真假兩個側面。甄賈兩個家族一南一北,這是真假的兩個方面??甲C者看到了曹家與《紅樓夢》的聯系,但卻張冠李戴地把它扣在賈家的頭上,而索隱者看出了賈家與曹家的不同,但卻忽視了書中甄家的存在。

為何出現以上認識上的錯位,究其原因,是因為《紅樓夢》中甄賈兩個家族的故事是通過一個賈家故事講出來的。對于甄家在書中并沒有大篇幅的正面描寫,僅講到甄賈兩家的寶玉長得一模一樣,都和一幫姊妹在一起,都住在一個園子里,都有相同的性情,只愿親近女性,這樣,賈府中的人物故事已經隱含了甄家的人物故事。實際上甄賈兩家在《紅樓夢》中就是一種影子關系,基本的人物和生活故事是一樣的。但又是不同的形象,甄家是現實的形象,賈家是虛幻的形象。這一點歷史上的戚蓼生看得很清楚,他在《紅樓夢》序中說道:“吾聞絳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而無區(qū)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边@段文字表明戚蓼生是真正看懂了《紅樓夢》!他從《紅樓夢》中看到了一虛一實兩個家族的存在。

《紅樓夢》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經歷深化塑造了一個賈家的故事。甄家在書中的存在不是多余的,實際上就是定位了作者的現實生活原型,同時也區(qū)別性地定位了賈家是作者的虛構。如果你認識不到這點,像胡適認為的那樣,即甄賈兩家都有作者生活的影子,那甄家的存在豈不是多余的!有的紅學家就認為甄家是多余的,比如周汝昌就說《紅樓夢》中對甄寶玉的描寫就是一個敗筆,這是他沒有認清《紅樓夢》中的甄家和賈家的區(qū)別。同樣,如果你認識不到這點,自然還會否定曹家與《紅樓夢》的聯系,因為現實中的曹家與《紅樓夢》中的賈家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如果你認識到了這些,就能更清楚地認識到《紅樓夢》是一個在現實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的藝術產物。比如,書中的元妃省親,就是因為曹家出了一位王妃,而作者經歷過曹家在江南接駕的場面才塑造出。元妃省親不可能是曹王妃在京城的省親,曹家也不可能在京城建造一處大觀園。實際情況是曹家為接駕在江南建了一些設施,還有一個不太大的花園而已,這才是故事的原始基礎。據此,我們認為《紅樓夢》中賈家與現實中的曹家的不完全等同,不等于《紅樓夢》與曹家沒有聯系。

下面再梳理一下曹家與《紅樓夢》的各種聯系:

1.與曹雪芹交往的敦誠、敦敏說曹雪芹是曹寅的后代,并說曹雪芹寫《紅樓夢》是追憶秦淮舊夢。

2.《紅樓夢》中提到甄家的四次接駕和甄家的被抄家,與曹家的情況是一致的。

3.曹家歷任江寧織造,在南京的生活也是比較顯貴的。作者有一段富貴的生活,其家庭氛圍、人物關系與書中的描寫是相似的。江寧織造實際上是康熙在江南的耳目。

4.曹家與三大織造的關系符合書中四大家族聯絡有親的關系。

5.曹家人大部分在內務府任職,能夠種了解到封建上層家族的一些生活情況,接觸到一些大場面,比如宮廷的飲食起居、穿著打扮、接駕規(guī)模、修建皇家園林等,這些都是寫作《紅樓夢》的現實基礎。曹家人有能力描寫一個富貴之極的虛幻的賈家生活。

由此,我們認為《紅樓夢》是曹家人立足自身的生活和見識創(chuàng)作出來的,它具有現實性和藝術性??甲C派和索隱派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分清《紅樓夢》中的真和假,都沒有找對自己的定位,都是把“真”或者“假”當作《紅樓夢》的全部,因而在批評別人的同時自身也漏洞百出。

考證派應該著眼于提煉《紅樓夢》中與曹家相似的基本人物故事,拋開那些虛幻的東西,因為書中的基本人物存在于賈家也同樣存在于甄家。根據這些,結合歷史資料分析其中的人物故事發(fā)生在曹家的哪段時期,書中的人物關系對應曹家的哪些人物?推斷《紅樓夢》的作者是誰,他有哪些經歷?寫書的意圖是啥?等等。

如果拿書中描寫的賈府來進行考證,就是以假(賈)為真(甄),得出的結論是曹家肯定不是原型,所以有人曲解為是南明的南京小朝廷或者是清朝北京某位王爺的生活等。對賈府的考證如果往曹家上扯,就把江南曹家的故事硬搬到北京去附會書中故事,不僅人物、時間都出現錯位,而且曹家現實的繁華故事也子虛烏有了,以假為真的結果同樣是無中生有。

索隱派應該分析一下《紅樓夢》中的賈府與曹家有哪些本質的區(qū)別,刻畫這個賈府的用意是什么?這些大處看明白了,就不會再去做那些索隱皇室秘史、歷史密碼等類的蠢事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考證的方法揭示書中隱藏的現實秘密,用索隱的思維和眼光去體會《紅樓夢》的思想實質。如果不是這樣,像前面說的考證那些虛幻的東西和索隱一些現實的事件都是方向性的錯誤。

說到這里,為便于后面研究認識書中的人物形象,我們先區(qū)分一下書中甄、賈兩家。前面說到書中的人物具有兩面性,既可以代表賈家,又可以代表甄家。比如賈寶玉,他的身上也有著甄寶玉的影子,即作者本人。如果我們一會兒說賈寶玉是作者的影子,一會兒又說賈寶玉是一個虛幻的形象,肯定就糊涂了。在這里首先明確一下,《紅樓夢》中的人物故事過渡到甄家,體現的是現實中曹家的原始人物形象,我們稱之為“原始形象”;人物故事在賈家直接體現出來的就是虛假的形象,我們稱之為“虛假形象”。在后文的分析當中,不再逐個人物、逐個地方地解釋這種過渡關系,只以“原始形象”和“虛假形象”來代表。比如我們提到賈政,說賈政的“原始形象”就是指人物過渡到甄家后體現出來的作者父親的形象,說賈政的“虛假形象”就是指人物被塑造的在賈府中的影射形象。

《紅樓夢》的避實就虛

《紅樓夢》正面描寫的是賈家。作者為何命名這個家族為“賈家”,其實就是表示這是個“虛幻之家”。賈即是“虛假”,虛的形象和含義是作者要突出表達的。作者表面寫“假”,同時又將自己的“真”隱含在其中,也就是假中存真,用作者的話說就是將真隱去,這是有意地避實就虛。

一、忽視虛實所造成的各種曲解認識

《紅樓夢》真真假假的復雜性造成了人們認識的多樣性。人們品讀紅樓,從不同的視角會得出不同的認識。這些認識大多都是過分注重了《紅樓夢》真假虛實的某一個側面。

首先,有相當多的人認可的自傳說。誠然,這種認識有其合理的一面,因為書中的描寫有甄(真)有賈(假),藝術來源于現實,自然脫離不了真實的一面,但我們一定要清楚“存在真實”不等于“全部真實”。這部分人執(zhí)著地認為書中的事件都是曹家的,對曹家上下十八代這樣逐個研究,生硬亂猜。正如前面我們所講,這樣考證出來的曹家故事肯定不真實,與曹家的實際情況自然相去甚遠。這部分人得出的結論不僅漏洞百出,還出現了眾多的無法解釋的死結。他們看不到小說的藝術性,只著意于表面故事,當然也就認識不到《紅樓夢》中所表現出的復雜思想性,解釋不了《紅樓夢》深層的內涵。

為什么人們認為甄家、賈家都以曹家為原型?除了前面講到的這是受了凡例中自述的誘導,再就是人們以深入的考證,對曹家有進一步的認識,已將《紅樓夢》深深地打上了曹家的烙印,進而反過來影響了人們對《紅樓夢》這一藝術作品的認識。人們帶著對曹家的前提認識去理解《紅樓夢》,因而忽視了《紅樓夢》的藝術本身。

往往有一種現象,就是藝術的反作用。人們知道了作者,就將作品的藝術形象習慣性地往作者身上套。比如,人們以前讀柯南寫的《福爾摩斯》,就逐漸將柯南比作福爾摩斯了。還有,人們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多了,就把金庸看成大俠了。將《紅樓夢》看成是作者的自傳就是這種情況。劉心武的“揭秘”系列便是如此,他在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曹家人的現實故事,又節(jié)外生枝地編了一段秦可卿的故事,還說是揭示了曹家收留這位公主的秘密,其實這不過是他杜撰了一個新故事而已。他天生就是一個好作家,講得有板有眼,迷惑了許多人,可他卻不是一個紅學家。

《紅樓夢》中的描寫有甄(真)有賈(假),這是我們首先就能認識到的東西。大觀園是虛無縹緲的,賈寶玉銜玉而生是荒唐的,我們千萬不可被作者含糊的表面敘述所干擾。

還有一些人脫離了當時的時代背景,拿書中的某一點去任意發(fā)揮。比如有人從賈家的繁華程度和末世情節(jié)的書寫就認為這是南明小朝廷的故事。這部分人反對曹家說,他們認為賈家絕不是曹家,這其中有正確合理的一面,可我們仔細地想一下,如果是寫前朝,無論怎樣描寫其腐朽,作為當朝政敵的前事,作為歷史的反面教材,作者根本沒有模糊回避的理由。時間無考,地點不明,既然不干涉朝政,何必躲躲閃閃,明講豈不更有效果?這樣說來,作者想要回避的是當朝,揭露和反應的是當朝的問題才對。在書中第五十三回就有一段比較明確的時間概念,書中說:“原來繡這瓔珞的也是個姑蘇女子,名喚慧娘……凡這屏上所繡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闭f到仿明朝的東西,可知故事是在其后的清朝。所以,脫離了《紅樓夢》文本體現的時代背景,脫離了《紅樓夢》與曹家的現實聯系,對《紅樓夢》的研究認識就不著邊際了。

還有人從書中的一些諧音得到啟發(fā),發(fā)掘其中的“甄士隱”(真事隱),熱衷于深度的索隱,比如,有的人索隱出林黛玉隱比朱彝尊,薛寶釵隱比高士奇,劉姥姥隱比湯潛庵等,這類索隱嚴重偏離了《紅樓夢》的基本面。書中的確有這樣的因素,一些不好明講的東西只能借助于諧音來表達,書中的一些燈謎詩句等就襯托暗示了故事的后續(xù)情節(jié),對這類問題的研究使人們對《紅樓夢》的認識更加全面,但任何研究都有個度的問題,搞過了就失去了方向。《紅樓夢》是寫給大多數讀者看的,如果像這些人這樣索隱,《紅樓夢》豈不成了一部難懂的天書!故意讓人百思難解,絕非作者的本意!從“誰解其中味”這一詩句理解,作者是渴望讀者看懂自己表達的東西,這些諧音的用意,本來是對讀者的提示,卻讓一些人走向了極端。

有的人看到了《紅樓夢》中對清朝封建上層的批判,就認為此書是反清排滿的。他們完全否認曹家的存在,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反清人士著的政治小說。從曹家的角度講,被抄家后的曹家人難道就不反清嗎?他們對封建上層的仇視也就是對康熙后人的仇視應該也是非常強烈的。民族仇恨是廣泛的,而家庭的仇恨是具體的,其表現也就更為強烈。在清朝初期,民族矛盾是突出尖銳的,而在康乾盛世,民族矛盾不再突出。因此書中的這種反清思想應該還是作為包衣之家又被抄家的曹家人所具有的。

對《紅樓夢》的理解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我們不能就此節(jié)外生枝,忽視了主體的東西。既然書中有一個甄家,我們就不應忽視曹家的存在。既然作者說將真事隱去,那表面講的賈家就不是曹家,賈府就是“假”府。

二、甄家和賈家的虛實關系

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甄賈兩家是有區(qū)別的。從書中甄家接駕四次以及作者將甄家諧音暗示為“真家”,結合今天的各種研究成果來看,甄家應該就是以江南曹家為原型。知道了這點,也就不難看出相對于甄家的京中賈家是一個什么形象了。

從書中的講述來看,這是各自獨立的兩家。甄(真)家是在江南,賈(假)家是在京中;甄家經常送賈家禮物,賈家在甄家存有銀子,隨時可取;甄家調京治罪,賈家死而不僵。如果說甄家有曹家的影子,都是被抄家后敗落,那賈家只不過是一個虛構而已。

三、虛幻紅樓的用意

《紅樓夢》在前面有幾處脂批: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甲戌側批:明點“幻”字。好!】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炯仔鐐扰浩嬖庪U怪之文,有如髯蘇《石鐘》《赤壁》用幻處?!拷酉聛磉€有:正欲細看時,那僧便說已到幻境,【甲戌側批:又點“幻”字,云書已入幻境矣】。在風月寶鑒一回有批:【庚辰雙行夾批:言此書原系空虛幻設?!俊靖矫寂号c“紅樓夢”呼應?!窟@里脂批借幾處幻筆,點明《紅樓夢》本身就是空虛幻設,這與作者將描寫的家族取名為賈(假)家是相一致的。

對于讀者應該怎樣讀《紅樓夢》,書中的幾處脂批也給出了提示。在夢游太虛幻境一回有一段:寶玉聽了此曲,散漫無稽,不見得好處,【甲戌側批:自批駁,妙極!】但其聲韻凄惋,竟能銷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問其來歷,就暫以此釋悶而已。【甲戌眉批:妙!設言世人亦應如此法看此《紅樓夢》一書,更不必追究其隱寓?!窟@一回中賈寶玉沒有聽懂紅樓夢曲的真正含義,仍然執(zhí)迷不悟。對讀者而言,如果不追究隱喻原委,就只能像這里的賈寶玉一樣僅僅是釋悶而已,是看不懂《紅樓夢》的。

在講到風月寶鑒那回,脂批同樣有一些提示:因又看下道:【此書表里皆有喻也。】鏡把上面鏨著“風月寶鑒”四字【庚辰雙行夾批:明點?!窟f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庚辰雙行夾批:言此書原系空虛幻設?!俊靖矫寂号c“紅樓夢”呼應。】專治邪思妄動之癥,【庚辰雙行夾批:畢真。】有濟世保生之功?!靖诫p行夾批:畢真?!克詭绞郎?,單與那些聰明俊杰、風雅王孫等看照?!靖诫p行夾批:所謂無能紈绔是也?!壳f不可照正面,【庚辰側批:誰人識得此句!】【庚辰雙行夾批: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恐徽账谋趁?,【庚辰雙行夾批:記之】。說明書中表面描寫的兒女情長、風月故事是假,用家族敗落的結局警示世人是真。

所以作者借由《紅樓夢》寫自家故事是隱筆,反映一個虛幻家族的沒落是實筆。

誰知其中味?

在《紅樓夢》一書的最前面有一段凡例,表達了作者寫書的本意。從表面上看,表述得很明白,作者就是“將已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guī)訓之德,已至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在后面又說“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zhèn)髡摺?。從這段描述中人們很容易認為《紅樓夢》是一部寫實小說,好像《紅樓夢》就是作者的自傳。

在此基礎上作者又一再申明:“本意原為記述當日閨友閨情,并非怨世罵時之書矣?!薄按藭桓腋缮娉ⅲ灿胁坏貌挥贸咧宦杂靡还P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謂其不備?!弊x到這里仔細一想,作者這一再地聲明、反復地重申,好像事情并不像表面上講的那么簡單,況且后面還有一句:“雖一時有涉于世態(tài),然亦不得不敘者,但非其本旨耳,閱者切記之?!闭f明書中的確存在一些怨世罵時的成分,這給人一種感覺,就像是講了別人的壞話,又一再說明沒有罵人的意思。正如脂批所言:“若云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煙云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蔽了去,方是巨眼。”說明作者的這些描述不過是表面文章,掩人耳目而已。

書的前面還有作者的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首詩可謂意味深長,每逢讀到這里,我們都能感受到在表面的故事下書中肯定隱藏了一些不能明言的東西?!罢l解其中味?”是作者深恐讀者理解不了自己的本意,在無奈之下發(fā)出的感嘆,更是一句有力的提醒!

《紅樓夢》一書的“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失落無考”,連書中人物的穿著打扮、官職稱謂都盡量抹去時代的痕跡,地點一會兒說是金陵,一會兒又成了北方,只說是京城都中,這種模糊的表述讓人產生聯想。

細想一下,不好明言是因為不能明言。不說時間是因為有不能明說時間的原因,這個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規(guī)避當朝。前面分析過,如果故事發(fā)生在前面某個朝代,你把這個朝代寫得再怎樣混亂都是不妨礙的,可知其本意是影射當朝,如果編造一個具體的朝代,也就失去了影射當時社會的效果。

我們還看到,書中的地點忽南忽北,一說是金陵,又一說是中京,實則也是在規(guī)避北京。作者越是有意地規(guī)避,越是說明不便明言。不管作者怎樣避來避去,讀者都能感覺到就是北京。試想,如果明寫一個在北京城里占了半條街的大家族如此腐朽沒落,是行不通的,天子腳下豈能有這種情況!

即使如此,書中仍反復強調:“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此書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這反復的強調無外乎兩個意思,一是真實意思的表達,二是故意掩飾之辭。結合作者故意掩飾故事的時間、地點來看,只能是后者。

《紅樓夢》誕生在封建皇權牢固統治的時期,這時的文字獄是比較嚴重的。任何人寫出的東西如果對朝廷稍有不恭,就會招來殺身之禍。中國的語言文字復雜,歧義很多,所以封建上層文人對遣辭造句都是非常注意的,稍有不慎,因用詞不當就可能被人陷害。清朝曾有人因“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而被砍頭。年羹堯也因為將一句奏文“朝乾夕惕”寫做“夕惕朝乾”而被雍正找到殺他的借口。實際上,“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本身就有表面和隱喻兩層意思,關鍵看后面還有什么句子,如果連上“莫道熒光小,猶懷照夜心”,不過是一首普通的詩,可如果連上“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就明顯不一樣了。后者無論你怎么狡辯描寫的是黑牡丹,也搪塞不過這兩者相連的共同隱喻。“朝乾夕惕”和“夕惕朝乾”表面上看也沒區(qū)別,可仔細一想,前者是早朝后反思,后者是晚上擔憂明天的早朝,兩者的意思差別就大了?!都t樓夢》就避開了這類問題。寫到朝廷社會都是“昌明隆盛之邦”,“昌明太平朝世”,“當今至孝純仁,體天格物”,“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之類的贊美之辭,整部故事中沒有任何貶低社會的詞語,可社會陰暗面卻躍然紙上,人心刁鉆、傷風敗俗等不一而足,整個社會有一種大廈將傾的趨勢。

作者雖說此書只著意于閨中,但其實際的用意卻在閨外。正像風月寶鑒一樣,不能只看好看的正面,更應該看它的反面。雖然只描寫了賈家內部的閨中生活,可各種社會現象都在這里上演,這正是作者虛構賈家的根本用意。

作者這種真真假假的寫作方式和錯綜復雜的掩飾手法是為了適應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匠心獨運的結果,賈家看似甄家又不是甄家,云山霧罩,這恰恰成就了《紅樓夢》之美。這種讓人看不透的含蓄美,正是《紅樓夢》文學藝術的高超之處。

戚蓼生在《紅樓夢》序中說:“如捉水月,只挹清輝;如雨天花,但聞香氣,庶得此書弦外音乎?”模糊的東西最容易讓人看走眼,所以人們對《紅樓夢》的認識五花八門。如何正確地理解《紅樓夢》的思想實質,把握其弦外之音正是《紅樓夢》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

紅樓有味,味是什么?這首先要判斷出《紅樓夢》中的賈府形象到底意味著什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