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生卒年補(bǔ)考
——以若干結(jié)社群體為中心
朱則杰
摘要:中國古典詩歌按照加速度的原理發(fā)展,至清代而達(dá)到極度繁榮。迄今仍有作品傳世的清代詩人,少說也在十萬人以上,超過此前歷代詩人總和的若干倍。但他們的生卒年,目前能夠現(xiàn)成查到的,僅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日后像編纂《全清詩》以及其他諸多詩歌文獻(xiàn),這都會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因此,在學(xué)術(shù)界既有的相關(guān)工具書之外,從各種原始資料不斷補(bǔ)充考察清代詩人生卒年,的確很有必要。這里以若干比較集中的結(jié)社群體為中心,對部分詩人的生卒年做些探討。
關(guān)鍵詞:清詩 詩人 生卒年 結(jié)社
歷史人物的生卒年(包括更為具體的月日乃至?xí)r辰),既是人物自身生平的關(guān)鍵性因素,也是某些文獻(xiàn)借以排序的一種指標(biāo)。歷代許多學(xué)者在這方面做過大量研究,并且編有不少專項(xiàng)工具書,形成專門的學(xué)問,通常即稱之為“疑年學(xué)”。
關(guān)于清代人物的生卒年,目前著錄最為豐富的,是2005年問世的江慶柏先生編著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全書計收人物二萬五千人左右”。但是,有清一代,人口最高峰時曾達(dá)到四億多;前后近三百年時間,曾經(jīng)活動過的歷史人物更加不計其數(shù)。雖然其中絕大多數(shù)人物已經(jīng)徹底煙消云滅,但在各個領(lǐng)域留有某種痕跡的人物,仍然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shù)字。即以迄今仍有作品傳世的詩人而論,少說也在十萬人以上。而他們的生卒年,目前能夠現(xiàn)成查到的,僅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日后像編纂《全清詩》,這就會成為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根據(jù)筆者的體會,在現(xiàn)存的各種文獻(xiàn)之中,散布著無數(shù)有關(guān)歷史人物生卒年的線索。隨便打開一種清人詩文集或者詩話筆記之類,多多少少都可以見到這方面的資料。而其中尚未被現(xiàn)有工具書利用的,總體來看反而更多。如果能夠把這些資料鉤稽出來,不斷積累,那么關(guān)于清代人物特別是詩人的生卒年表,必將越來越豐富。
拙著《清詩考證》初編和正在撰寫的《續(xù)編》,不少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人物生卒年的考訂。不過,此前所做,主要是針對李靈年、楊忠兩位先生共同主編的《清人別集總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和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版本詳后),為明確有別集傳世的作家訂訛補(bǔ)闕。而對那些零散的詩人,基本上還不遑顧及。但平日讀書期間,即使除去乾隆《欽定千叟宴詩》和嘉慶《千叟宴詩》各多達(dá)三千人者不論,其他零星線索也還時有所見,而一概放棄感覺非??上?。經(jīng)問過江慶柏先生,他近年之內(nèi)還沒有對該表進(jìn)行補(bǔ)充的計劃。因此,筆者從現(xiàn)在開始,打算在其他有關(guān)拙作之外,再集中在這方面做一些增補(bǔ)。當(dāng)然,所涉具體對象,依舊限在平日偶然所得,并且僅僅是一種示例的性質(zhì)。至于專門、全面研究清代詩人的生卒年,那只能寄希望于將來的學(xué)者。
筆者在增補(bǔ)的過程中,深感自己所讀到的今人相關(guān)論著十分有限,因此有關(guān)考訂很難保證與既有研究成果都不重復(fù)。希望所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仍然能夠及時地匯集到《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的增訂版中,為以后學(xué)者增補(bǔ)建立一個更加全面、便捷的參照系。
本篇各條所考詩人,均為比較集中的結(jié)社群體,即以之厘為一束。
一 錢琦(1709~1790)等“齒會”群體
錢琦在《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中有同姓名者二人,此處所指為:字相人,號玙沙、述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錢琦《澄碧齋詩鈔》卷十二有《齒會詩》四首,小序說:
閑居無事,集里中同志者凡九人為會。時余年七十六,孫瑤圃(庭蘭)年七十四,孫芥舟(庭槐)年七十二,汪存齋(鵬飛)年六十九,胡青崖(夢檜)年六十八,成成山(城)年六十七,許石蘭(鉞)、汪晴漪(廷藻)年皆六十六,陸亢宗(邁祖)年五十九。仿“洛社”故事,以齒序次,迭為賓主。率成四律,呈諸同好,并索和章。
按《澄碧齋詩鈔》內(nèi)部作品沒有編年,不過此題第一首詩歌的尾聯(lián)云:“正及天家開壽宴,白頭都合醉堯衢。”上句有自注說:“明年歲紀(jì)五十年,有旨特開‘千叟宴’?!?sup>這個“明年”明確指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屆時朝廷將舉行“千叟宴”
。因此,此題詩歌及小序,自然作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
這樣,小序所說“凡九人”,根據(jù)他們當(dāng)時的年齡,可以逆推其生年于次:
1.錢琦,年七十六。生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
2.孫庭蘭,年七十四。生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
3.孫庭槐,年七十二。生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4.汪鵬飛,年六十九。生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
5.胡夢檜,年六十八。生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6.成城,年六十七。生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7.許鉞,年六十六。生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8.汪廷藻,年六十六。生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9.陸邁祖,年五十九。生雍正四年丙午(1726)。
小序所謂“以齒序次”,正是如此。
這九人之內(nèi),目前有四人還可以做些補(bǔ)充。
一是為首的錢琦本人。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文集卷二十六最末有一篇為錢琦而撰的《福建布政使錢公墓志銘》。但正如柯愈春先生《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二十五成城小傳所說“袁枚撰傳,不載其生卒年”一樣
,這篇墓志銘也沒有直接交待錢琦的生卒年。
倒是詩集卷三十二有《哭錢玙沙先生》二首,小序說:
四月十六日,余將還山,行李已發(fā)。念玙沙先生之病,繞道作別。不料五鼓已亡,尚未殮也。
聯(lián)系其前第四題《庚戌春暮寓西湖孫氏寶石山莊,臨行,賦詩紀(jì)事》十二首,可知錢琦卒于“庚戌”亦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忌日為“四月十六日”(公歷5月29日),享年八十二歲。吳顥輯、吳振棫重訂《國朝杭郡詩輯》,卷十六錢琦名下所附詩話稱其“卒年八十二”
,亦可佐證?!肚宕宋锷淠瓯怼酚涊d錢琦生卒年與此相合
,但所注依據(jù)為今人編纂的《浙江古今人物大辭典》
,所以現(xiàn)在帶便加以具體考述如上。而《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卷二十四錢琦小傳同樣有此生卒年
,則可以與成城小傳相互參證。
二是第二人孫庭蘭。杭世駿《道古堂文集》卷十六最末有一篇《孫瑤圃壽序》,其中敘及:
君……不知老之將至,忽忽已屆杖鄉(xiāng)之年。歲在上章攝提格,孟陬望后四日,則君攬揆之辰也。
這里“上章攝提格”即庚寅,指乾隆三十五年(1770);當(dāng)時孫庭蘭已到“杖鄉(xiāng)之年”,亦即六十歲。據(jù)此逆推,其生年同樣是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并且從這里還可以進(jìn)一步知道其生日,亦即該年的正月十九日(公歷3月7日)。
三是第三人孫庭槐。系孫庭蘭之弟,但其名內(nèi)“庭”字常見寫作“廷”,包括進(jìn)士題名碑錄。吳振棫輯《國朝杭郡詩續(xù)輯》,卷九“孫廷槐”名下所附詩話說他“退休后,徜徉湖山之間,年七十九卒”。如此由其生年下數(shù),可知其卒于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
另外,阮元輯《兩浙軒錄》,卷二十二孫庭蘭、孫庭槐兩人名下都曾經(jīng)征引其后人撰寫的“行狀”
,可惜都沒有涉及生卒年,不知行狀全文是否還存在人間。又《兩浙
軒錄》《國朝杭郡詩續(xù)輯》所錄兩人詩歌
,各都只有一首,而其原始出處實(shí)際上都是厲鶚《樊榭山房集》正集《詩詞集》卷八相關(guān)作品所附“同作”。
由此推想,兩人自身流傳作品極少。曾見鄂敏輯《西湖修禊詩》錄有孫庭蘭另外一首回文體詩歌
,現(xiàn)即將其線索附記于此。
四是最末第九人陸邁祖。今人秦國經(jīng)先生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履歷折·嘉慶朝”“為嘉慶元年十二月分月官事”所收其履歷,稱當(dāng)時“簽掣直隸順德府鉅鹿縣知縣缺”,“年五十九歲”,這顯然是有意將年齡大幅度往小里說,不可取信。倒是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得直隸總督胡季堂嘉慶四年己未(1799)八月十九日呈請補(bǔ)足知縣缺額的一封奏折,提到“鉅鹿縣知縣陸邁祖在署病故”
,可以推測陸邁祖當(dāng)即卒于該年,享年為七十四歲。
附帶關(guān)于錢琦《齒會詩》的所謂“齒會”,一般稱作“尚齒會”,屬于耆老會的范疇。前及袁枚該篇墓志銘,說錢琦“以其余年,會‘耆英’而聯(lián)‘洛社’”,這至少應(yīng)該包含此會在內(nèi),甚至很可能主要就是針對此會而言
。而既然所有成員都是詩人,以詩唱和,那么這個耆老會也就可以看作一個詩社。
又這個耆老會的成員“凡九人”,所以民國時期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將其采入“飲食類”,條名即擬作“錢玙沙為‘九老會’”。該條于《齒會詩》正文僅錄首尾其一、其四兩首,又小序?qū)O庭槐的“庭”字寫作“廷”,此外還有不少通假字。根據(jù)這些情況綜合判斷,可以知道該條直接的資料來源就是前及《國朝杭郡詩輯》
,而并非錢琦本集。
又曾見今人編著的《數(shù)字合稱詞?!?,依據(jù)《清稗類鈔》該條,將這個“九老會”的成員作為一個并稱群體,命名為“仁和九老”,并具體稱“九位仁和(今浙江杭州)籍的文士”。而事實(shí)上,這九人之內(nèi),不但有與仁和縣并列而屬于杭州府屬錢塘縣的人物,例如第五人胡夢檜、第七人許鉞;而且最末第九人陸邁祖,還是嘉興府嘉興縣人。因此,如果要給這個“九老”加以限定,那么可以考慮借用錢琦該詩標(biāo)題中的“齒會”二字,或者索性用錢琦的姓名更好。
二 程宗洛(1857~?)等“苔岑吟社”群體
民國十年(1921)印行的江蘇武進(jìn)“苔岑吟社”社詩總集《苔岑叢書·辛酉卷》,內(nèi)有該年《續(xù)刊尚齒錄》,以齒為序,多達(dá)八十五人。其中第五十人以下生于清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之后,宣統(tǒng)三年辛亥(1911)清朝滅亡不足十八歲者(當(dāng)時二十七歲以下)毋論,原第二十三人顧邦瑞,《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已有完整生卒年
;又第一人廖桂賢、第六人黃劭、第四十八人朱祖賡,第十五人戴壽昌、第三十九人沈其光,已另外寫入其他拙作(具體從略)。余下的四十三人,由于數(shù)量過多,其他工具書之類不遑比對,也不做進(jìn)一步考察;現(xiàn)僅抄錄原文于次(籍貫后原有住址從略),并逆推其生年:
1.程宗洛,字熙齋,現(xiàn)年六十五歲,江蘇金山人。
——生咸豐七年丁巳(1857)
2.葉毓文,字肖齋,現(xiàn)年六十四歲,安徽太湖人。
3.劉兆桐,字漢卿,現(xiàn)年六十四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咸豐八年戊午(1858)
4.姜循理,字怡云,現(xiàn)年六十一歲,江蘇丹陽人。
——生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
5.卞永璋,字少卿,現(xiàn)年六十歲,江蘇高郵人。
——生同治元年壬戌(1862)
6.杜小白,字菊狂,現(xiàn)年五十九歲,江蘇六合人。
——生同治二年癸亥(1863)
7.周菼,字汴生,現(xiàn)年五十八歲,江蘇丹徒人。
8.繆桐,字厚傳,現(xiàn)年五十八歲,江蘇吳縣人。
——生同治三年甲子(1864)
9.周之綱,字贅民,現(xiàn)年五十七歲,江蘇常熟人。
10.鄭兆蘭,字畹生,現(xiàn)年五十七歲,江蘇武進(jìn)人。
11.孔憲瀛,字蓬山,現(xiàn)年五十七歲,山東曲阜人。
——生同治四年乙丑(1865)
12.黃渤,字湑吾,現(xiàn)年五十六歲,安徽南陵人。
——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
13.趙祖棠,字梅紀(jì),現(xiàn)年五十三歲,江蘇武進(jìn)人。
14.孔繁裕,字仲光,現(xiàn)年五十三歲,山東曲阜人。
15.李德銘,字笛漁,現(xiàn)年五十三歲,江西九江人。
16.嚴(yán)棠,字振聲,現(xiàn)年五十三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17.程慕虔,字秉鉞,現(xiàn)年五十一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同治十年辛未(1871)
18.孫公輔,字霽周,現(xiàn)年四十九歲,安徽南陵人。
19.丁繩曾,字燕貽,現(xiàn)年四十九歲,江蘇上元人。
——生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20.孔繁玫,字佩卿,現(xiàn)年四十八歲,山東曲阜人。
——生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21.顧汝澄,字毅卿,現(xiàn)年四十七歲,江蘇嘉定人。
——生光緒元年乙亥(1875)
22.劉志成,字韻秋,現(xiàn)年四十六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光緒二年丙子(1876)
23.卞永陞,字小孚,現(xiàn)年四十五歲,江蘇高郵人。
——生光緒三年丁丑(1877)
24.岳鎮(zhèn),字怡如,現(xiàn)年四十三歲,江蘇武進(jìn)人。
25.陸秦,字亦奇,現(xiàn)年四十三歲,江蘇高郵人。
——生光緒五年己卯(1879)
26.程云,字軼先,現(xiàn)年四十二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27.陶祖典,字慎甫,現(xiàn)年四十歲,江蘇鹽城人。
——生光緒八年壬午(1882)
28.鄒光魯,字紹庭,現(xiàn)年三十八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29.石颕達(dá),字韞山,現(xiàn)年三十七歲,江蘇武進(jìn)人。
30.邵沅,字光宸,現(xiàn)年三十七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
31.陶沐,字子余,現(xiàn)年三十六歲,江蘇武進(jìn)人。
32.姜光迪,字醒吾,現(xiàn)年三十六歲,江蘇丹陽人。
——生光緒十二年丙戌(1886)
33.劉鵬翼,字云遠(yuǎn),現(xiàn)年三十五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34.徐文芝,字步丹,現(xiàn)年三十四歲,浙江湯溪人。
——生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
35.梁詩觀,字少膺,現(xiàn)年三十二歲,廣東香山人。
36.朱澤溥,字仲雅,現(xiàn)年三十二歲,湖南攸縣人。
37.王晉瓚,字仰霄,現(xiàn)年三十二歲,浙江上虞人。
——生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
38.毛厚,字文彥,現(xiàn)年三十一歲,江蘇常熟人。
——生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
39.雷元熙,字敬軒,現(xiàn)年三十歲,江蘇華亭人。
40.劉鴻鈺,字春山,現(xiàn)年三十歲,山東曲阜人。
41.丁仰高,字桂山,現(xiàn)年三十歲,江蘇上元人。
——生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
42.傅衡,字方鈞,現(xiàn)年二十九歲,江蘇武進(jìn)人。
——生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
43.蔡熙,字敬齋,現(xiàn)年二十八歲,江蘇興化人。
——生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
另外上列第十一人孔憲瀛,民國二十年(1931)十二月“調(diào)制”的錢育仁編?!队萆缟缬唁洝罚ㄔ斠娤挛模┮灿衅淙耍浧洚?dāng)時“年歲”為六十七歲,逆推其生年正相吻合。
三 蕭惠清(1858~?)等“梁社”群體
民國二十三年(1934)蕭惠清輯《梁社嚶鳴集》,卷首附有一份《梁社題名》,“于社友姓氏、名字、別號、籍貫、生年月日依次詳載”,凡十人。其中只有原列第四人蔣藩,《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已有記載,并且還有卒年
。此外九人,現(xiàn)抄錄原文于次,并加注對應(yīng)的年號紀(jì)年及公歷:
1.蕭惠清,字吉甫,別號香雨居士,浙江紹興人。清咸豐戊午年[八年,1858]十月十四日[公歷11月19日]生。
2.陳尚蔭,字松圃,別號柳泉山人,浙江紹興人。清同治丁卯年[六年,1867]七月二十一日[公歷8月20日]生。
3.蕭增,字雅軒,別號隨緣居士,浙江紹興人。清同治丁卯年[六年,1867]十一月十四日[公歷12月9日]生。
4.蕭禮,字立齋,別號蘭陵季子,浙江紹興人。清光緒丙子年[二年,1876]閏五月初六日[公歷6月27日]生。
5.鄭貞翚,字毓琴,別號倦客,福建長樂人。清光緒庚辰年[六年,1880]五月十八日[公歷6月25日]生。
6.陸震聲,字春霆,別號巢云客,浙江紹興人。清光緒癸未年[九年,1883]六月初三日[公歷7月6日]生。
7.張廷珍,字萃航,別號再生,山東章邱人。清光緒乙酉年[十一年,1885]七月初五日[公歷8月14日]生。
8.王鼎瑞,字梓琴,別號寓情,江蘇武進(jìn)人。清光緒丁亥年[十三年,1887]閏四月十九日[公歷6月10日]生。
9.周維華,字公阜,別號岧廠,廣西桂林人。清光緒戊子年[十四年,1888]正月二十九日[公歷3月11日]生。
另外上列第一人亦即此集編者蕭惠清,稍后張景延等輯《衡門社詩選》,卷首民國二十五年(1936)蔣藩序敘及“先生今年七十有九”,逆推其生年與此正合。
又上列第四人蕭禮,《衡門社詩選》副集卷二最末第八十課所收其“遺稿”《旅情》四首,最后有李印泉(字秋川)和詩,其一自注說:“甲子郟縣城破,先生殉焉?!?sup>可知其卒于民國十三年(1924),享年只有四十九歲。同時其四自注還敘及“先生遇害,詩稿散失”,則其所傳只能是零星篇章。
又上列第六人陸震聲,稍前民國二十二年(1933)蕭惠清等輯《衡門社詩鐘選》,卷首蕭惠清序曾說:“丁巳冬,春霆遽歸道山,同人悽愴……”可知其卒于民國六年(1917),享年只有三十五歲。
四 李岳蘅(1860~?)等“漫社”“特別社友”群體
民國十二年(1923)孫雄輯《漫社三集》,卷首不但有記錄本社成員的《社友題名》,而且有記錄社外偶然參與者的《特別社友題名》(四十一人)和《特別社友題名續(xù)錄》(七人)。這些“特別社友”,或多或少都有作品收錄在《漫社集》初集至三集中。而其“題名”所記各人出生時間或當(dāng)時年齡等,雖然不如《社友題名》完備、可靠,但總比一無所有要好。因此,現(xiàn)在大致去除《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及其他工具書之類已有者,和其他某些拙作已寫者,以及本身沒有完整生年記載者等,將其中五位詩人的有關(guān)記載抄錄于次。
先說《特別社友題名》,計三人(依次為第十三人、第十四人、第四十人):
1.李岳蘅,字茹真,湖南湘鄉(xiāng)人。六十四歲。
2.舒正曦,字實(shí)齋,又字春華,四川畢節(jié)人。同治癸亥[二年,1863]七月十七日[公歷8月30日]生,六十一歲。
3.楊廙,字孟龍,號潛甫,江蘇常熟人。光緒戊子[十四年,1888]十一月十四日[公歷12月16日]生,三十六歲。
這里的李岳蘅,清末曾官江蘇泰州知州,民國初改為泰縣民政長;其生日不詳,但生年可以逆推而知,為清咸豐十年庚申(1860)。又舒正曦,清末曾官湖北黃陂知縣,民國十七年(1928)還在黑龍江哈爾濱參加過“遁園吟社”的活動,馬忠駿輯《遁園雜俎》卷六也收有他的一首七言古詩《游遁園》。
再說《特別社友題名續(xù)錄》,計二人(依次為第四人、第六人):
1.竺大炘,字義[羲]盫,浙江杭縣人。七十一歲。
2.鄧一鶴,字北堂,一字鼓翔,湖北孝感人。四十一歲。
這里的竺大炘,已故俞劍華先生所編《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修訂本”有小傳:
竺大忻﹝現(xiàn)代﹞字賦蘋,室名紫藤花館,杭州人。清季歲貢生。善畫蘭竹,筆墨酣暢秀逸,著名于時。一九三一年左右卒,年八十三。﹝姜丹書稿﹞
已故陳玉堂先生編著《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全編增訂本)竺大忻小傳,與之基本相同,唯行文略有變化。而如據(jù)上引“題名”逆推,則竺大忻出生于清咸豐三年癸丑(1853)。再結(jié)合享年推算,其謝世應(yīng)當(dāng)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至于“義[羲]盫”,恐怕是他的別號。此外竺大炘還在上海參加過詩詞社團(tuán)“鳴社”,例如選收民國十六年(1927)社員詩詞的《鳴社丁卯選刊》,第一家即為竺大炘
,其他有關(guān)社詩總集內(nèi)也很可能還保存有若干作品。
又鄧一鶴,該《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也有小傳,但同樣缺少生卒年。而據(jù)上引“題名”逆推,則可知其出生于清光緒九年癸未(1883)。同時“一字鼓翔”,也可以作為補(bǔ)充。
五 汪惟韶(1871~?)等“生日會”群體
已故朱彭壽先生《安樂康平室隨筆》,卷六記有曹秉章“生日會”有關(guān)“諸人生日”,一共二十一人。現(xiàn)在將其中未見《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以及朱彭壽先生另外所編《古今人生日考》、《清代人物大事紀(jì)年》等處的汪惟韶、陳任中、陶洙、曹葆宸四人抄錄、整理于次:
1.吳縣汪伯云惟韶,辛未[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初八日[公歷12月19日]。
2.贛縣陳仲騫任中,甲戌[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二十六日[公歷11月4日]。
3.武進(jìn)陶心如洙,光緒乙亥[元年,1875]三月二十二日[公歷4月27日]。
4.嘉善曹君儒葆宸,壬午[光緒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公元1883年1月11日]。
同時,上引汪惟韶生日之后還有附注:“丁丑春卒?!边@里“丁丑”為民國二十六年(1937),可知其享年六十七歲。
從有關(guān)朱彭壽先生著作的內(nèi)容可以看出,其《安樂康平室隨筆》《古今人生日考》《清代人物大事紀(jì)年》三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互補(bǔ)的關(guān)系,即使是考察人物生卒年也不可偏廢。
六 管之樞(1884~?)等“虞社”群體
前及民國二十年(1931)錢育仁編?!队萆缟缬唁洝罚员砀裥问接涗浻卸倬攀琶缬训幕拘畔?,分地區(qū)再按“年歲”大小(其中二十二人此項(xiàng)空缺)排次。依所記“年歲”推算出生于清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以前,宣統(tǒng)三年辛亥(1911)清朝滅亡已滿十八歲者(當(dāng)時三十八歲以上),共有一百六十九人之多。其中除去一部分《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已有記載者,或該書依例不收(例如已知卒于1949年10月1日以后者)而《清人別集總目》《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已有生卒年者,以及其他拙作包括本篇上文已經(jīng)寫到者,剩余還有一百二十二人。同樣由于數(shù)量過多,其他工具書之類不遑比對,也不做進(jìn)一步考察;現(xiàn)僅將表格改換為敘述形式(最后一項(xiàng)“通訊處”從略),依次抄錄于次,并逆推其生年:
1.管之樞,表字響辰,一字運(yùn)衡,號仙泊,四十八歲,江蘇江寧人。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2.盧文炳,表字彬士,五十六歲,江蘇吳縣人。生光緒二年丙子(1876)。
3.費(fèi)公直,原名善機(jī),字秋明,號一瓢,五十二歲,江蘇吳江人。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4.朱保熙,表字慕丹,四十一歲,江蘇昆山人。生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
5.陸天放,表字安欽,別署憶梅,原名文明,五十六歲,江蘇昆山人。生光緒二年丙子(1876)。
6.金鶴籌,表字叔和,七十八歲,江蘇常熟人。生咸豐四年甲寅(1854)。
7.邵元晉,表字汾卿,七十八歲,江蘇常熟人。生咸豐四年甲寅(1854)。
8.胡炳益,表字夐修,六十七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四年乙丑(1865)。
9.金清桂,表字蘭升,號石如,別署冬青老人,六十六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
10.龐超,表字君華,別署北海,六十五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11.曾冠章,表字君冕,六十五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12.陸永湘,表字孝蘭,六十四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13.金殿華,表字厚如,六十三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14.宗嘉佑,表字子啟,六十二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九年庚午(1870)。
15.周璀,表字子璨,一字頑翁,六十一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十年辛未(1871)。
16.繆曾溥,表字作霖,六十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17.周書,表字味真,六十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18.錢鐘瑜,表字景周,字崑玉,號虞溪釣叟,六十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19.屈嗣奎,表字研云,五十八歲,江蘇常熟人。生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20.龐樹韡,表字祝潮,五十七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元年乙亥(1875)。
21.季通,表字融五,五十四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22.沈焈,表字熙伯,五十四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23.蔣岱,表字堯伯,五十三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五年己卯(1879)。
24.陳定文(女士),表字若華,五十三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五年己卯(1879)。
25.龐樹松,表字棟才,號獨(dú)笑,五十二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26.徐亮,表字佛初,別號虞東破佛,五十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八年壬午(1882)。
27.俞可,表字企韓,別署憩園,榜名可師,四十八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28.姚茝(女士),表字琬瑩,四十七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
29.唐光漢,表字際虞,字病虹,四十六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十二年丙戌(1886)。
30.錢貞元(女士),表字象復(fù),四十五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31.馬英,表字槿園,四十二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
32.邵曾符,表字信丞,四十歲,江蘇常熟人。生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
33.華樽,表字酌亭,又號不鄂梅人,六十七歲,江蘇無錫人。生同治四年乙丑(1865)。
34.強(qiáng)光治,表字化誠,號小競,四十四歲,江蘇無錫人。生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
35.鄧春澍,表字青城,四十八歲,江蘇武進(jìn)人。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36.郁秾,表字景溪,四十三歲,江蘇武進(jìn)人。生光緒十五年己丑(1889)。
37.章鐘祚,表字硯舫,號師滌,六十六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
38.丁汝瑞,表字曜琛,六十六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
39.郁芳潤,表字漱芝,六十五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40.鄭翼堂,表字子仰,六十四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41.承之鳳,表字德生,六十三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42.章錫名,表字誠叔,別字塍粟,六十二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九年庚午(1870)。
43.吳誠,表字理翁,字次公,六十一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十年辛未(1871)。
44.郭莘同,表字聘之,別字古農(nóng),六十一歲,江蘇江陰人。生同治十年辛未(1871)。
45.吳理堂,表字暮云,五十七歲,江蘇江陰人。生光緒元年乙亥(1875)。
46.毛灝,表字瀚甫,號寄山,五十二歲,江蘇江陰人。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47.鄭涵,表字履范,三十九歲,江蘇江陰人。生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
48.徐應(yīng)鵬,表字漢彬,五十三歲,江蘇南匯人。生光緒五年己卯(1879)。
49.雷以豐,表字劍丞,別字病驥,六十四歲,江蘇松江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50.孫熾昌,表字邢伯,四十七歲,江蘇奉賢人。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
51.朱聲韶,表字伯庸,又號蘭傭,五十四歲,江蘇奉賢人。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52.項(xiàng)寰,表字君鶴,號涵公,六十八歲,江蘇青浦人。生同治三年甲子(1864)。
53.錢學(xué)乾,表字仰喬,晚字息競,六十三歲,江蘇青浦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54.錢學(xué)坤,表字靜方,別署一蟹,五十七歲,江蘇青浦人。生光緒元年乙亥(1875)。
55.吳乃文,表字質(zhì)君,五十一歲,江蘇青浦人。生光緒七年辛巳(1881)。
56.朱世賢,表字介民,晚號贅叟,六十四歲,江蘇寶山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57.張廷升,表字選甫,一字禪叟,七十三歲,江蘇太倉人。生咸豐九年己未(1859)。
58.黃壽篯,表字少彭,別字冰壺,六十四歲,江蘇太倉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59.蔣純一,表字德孚,號心雄,五十一歲,江蘇太倉人。生光緒七年辛巳(1881)。
60.山樗(上人),表字醉禪,字散翁,號山外山僧,五十歲,江蘇如皋人。生光緒八年壬午(1882)。
61.孫儆,表字謹(jǐn)丞,晚號滄叟,六十五歲,江蘇南通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62.楊鴻年,表字壽人,一字秋心,四十五歲,江蘇丹徒人。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63.張樹屏,表字海帆,別署墨遺居士,六十七歲,江蘇六合人。生同治四年乙丑(1865)。
64.夏,表字濟(jì)川,五十七歲,江蘇六合人。生光緒元年乙亥(1875)。
65.丁缽農(nóng),表字漁濱,四十九歲,江蘇淮安人。生光緒九年癸未(1883)。
66.錢嘉穀,表字競五,別署古董錢,五十九歲,江蘇泰縣人。生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67.楊蔚,表字薈亭,六十四歲,江蘇高郵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68.楊遵路,表字甓漁,五十二歲,江蘇高郵人。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69.高增齡,表字錫九,一字醒儂,四十一歲,江蘇高郵人。生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
70.毛文沂,表字瀚波,六十歲,江蘇寶應(yīng)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71.王寅斗,表字少云,別號野愚,六十六歲,江蘇鹽城人。生同治五年丙寅(1866)。
72.張祉,表字蔭孫,六十五歲,江蘇鹽城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73.臧志成,表字退庵,六十歲,江蘇鹽城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74.蘇守仁,表字智卿,別號憂患余生,五十五歲,江蘇鹽城人。生光緒三年丁丑(1877)。
75.張斌,表字何青,一字澹人,四十五歲,江蘇鹽城人。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76.張文魁,表字博齋,四十一歲,江蘇鹽城人。生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
77.阮德镕,表字陶庵,四十一歲,江蘇鹽城人。生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
78.凌鐘智,表字慧庵,四十歲,江蘇鹽城人。生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
79.王恒清,表字靖龢,五十九歲,河北北平人。生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80.蒲瓚勛,表字仙帆,六十五歲,廣東南海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81.李景康,表字鳳坡,三十九歲,廣東南海人。生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
82.歐陽寶鑒,表字印吾,五十九歲,廣東新會人。生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83.麥璧堂,表字錫霖,六十二歲,廣東順德人。生同治九年庚午(1870)。
84.謝炳奎,表字星島,六十九歲,廣東高要人。生同治二年癸亥(1863)。
85.吳德元,表字功補(bǔ),六十三歲,廣東高要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86.黎師可,四十六歲,廣東梅縣人。生光緒十二年丙戌(1886)。
87.朱紫璥,表字敬庵,原名銑,字子震,四十歲,廣東梅縣人。生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
88.賀圣達(dá),表字貫一,四十歲,遼寧法庫人。生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
89.畢培慈,表字少巖,一字蓮航,五十四歲,山東曲阜人。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90.方維翰,表字劍萍,別署云峰山人,六十歲,山東掖縣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91.羅煥藻,表字佩芹,晚號浙東跛叟,八十一歲,浙江上虞人。生咸豐元年辛亥(1851)。
92.姚洪淦,表字勁秋,別署苓山心僧,六十五歲,浙江吳興人。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93.沈盙,表字簡子,別號鸞羽,三十九歲,浙江杭縣人。生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
94.朱鎧,表字子夷,一字紫簃,五十七歲,浙江會稽人。生光緒元年乙亥(1875)。
95.徐步丹,表字文芝,四十四歲,浙江湯溪人。生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
96.孔昭謙,表字光甫,六十四歲,浙江溫嶺人。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97.程珍,表字庚如,號北野,一字詹廠,六十一歲,安徽歙縣人。生同治十年辛未(1871)。
98.程錫祥,表字雄甫,六十三歲,安徽休寧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99.戴坤,表字吟石,四十四歲,安徽休寧人。生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
100.張世,表字冶東,別署竹屋居士,六十三歲,安徽合肥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101.劉紹綸,表字子魁,五十六歲,安徽合肥人。生光緒二年丙子(1876)。
102.李國瑰,表字伯琦,四十五歲,安徽合肥人。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103.寧澍南,表字吟棠,五十四歲,安徽阜陽人。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104.林之美,表字鐵花,五十四歲,安徽來安人。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105.何國瑾,表字子良,號眾非,四十八歲,安徽懷遠(yuǎn)人。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106.施澤民,表字漢初,晚號悔庵,五十三歲,安徽和縣人。生光緒五年己卯(1879)。
107.李際春,表字月齋,一字又青,六十八歲,安徽無為人。生同治三年甲子(1864)。
108.陳蔚華,表字庶蕃,別署種梅居士,五十三歲,安徽無為人。生光緒五年己卯(1879)。
109.金心齋,表字幼石,原名繼文,四十五歲,安徽無為人。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110.王捷魁,表字敏生,七十二歲,福建福鼎人。生咸豐十年庚申(1860)。
111.林步蟾,表字壽卿,六十歲,福建福鼎人。生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112.鄒逸,表字華逸,四十八歲,福建福鼎人。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113.鄭存規(guī),表字旋州,一字寄禪,四十八歲,福建福鼎人。生光緒十年甲申(1884)。
114.卓堅,表字聳青,三十八歲,福建福鼎人。生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
115.林韶光,表字春圃,五十五歲,福建大田人。生光緒三年丁丑(1877)。
116.陳葆元,表字少涵,一字天隱,四十五歲,福建尤溪人。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117.詹宣猷,表字化南,四十四歲,福建尤溪人。生光緒十四年戊子(1888)。
118.張盤,表字銘三,號少陔,別署恨奴,六十三歲,湖南岳陽人。生同治八年己巳(1869)。
119.周奉璋,表字樸人,號谷云,四十七歲,湖南岳陽人。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
120.吳楚,表字煥熙,亦字墨磨,五十歲,湖南平江人。生光緒八年壬午(1882)。
121.李實(shí)蕃,表字午云,一字石叟,號半齋,四十七歲,湖南平江人。生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
122.萬咸熙,表字少侯,五十歲,湖北黃岡人。生光緒八年壬午(1882)。
七 王金鰲(1891~?)等“城南詩社”群體
民國二十八年(1939)農(nóng)歷正月佚名編印《城南詩社齒錄》,以表格形式記錄有近五十名天津“城南詩社”成員的基本信息,基本上按姓氏繁體筆畫排次。依所記“年齡”(部分空缺)推算出生于清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以前,宣統(tǒng)三年辛亥(1911)清朝滅亡已滿十八歲者(當(dāng)時四十六歲以上),共有二十七人。其中除去一部分《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已有記載者,與個別該書依例不收而《清人別集總目》《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已有生卒年者,以及其他拙作已經(jīng)寫到者,剩余還有十四人?,F(xiàn)同樣僅將表格改換為敘述形式(最后一項(xiàng)“住址”從略),依次抄錄于次,并逆推其生年:
1.王金鰲,別字占侯,天津人,四十九歲。生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
2.吳壽賢,別字子通,南海人,六十二歲。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3.孟廣慧,別字定生,天津人,七十三歲。生同治六年丁卯(1867)。
4.郭春畬,別字蕓夫,天津人,六十九歲。生同治十年辛未(1871)。
5.徐斯異,別字魯山,襄平人,七十二歲。生同治七年戊辰(1868)。
6.馬鐘琦,別字詩癯,安次人,六十六歲。生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7.馬鐘琇,別字仲瑩,安次人,六十歲。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8.陳惟壬,別字一甫,石埭人,七十歲。生同治九年庚午(1870)。
9.陳實(shí)銘,別字葆生,商邱人,六十六歲。生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10.孫蓉圖,別字鏡忱,獻(xiàn)縣人,六十七歲。生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11.許以栗,別字琴伯,杭州人,五十三歲。生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
12.程卓沄,虞山人,六十歲。生光緒六年庚辰(1880)。
13.韓梯云,別字補(bǔ)青,宣化人,六十三歲。生光緒三年丁丑(1877)。
14.嚴(yán)侗,別字臺孫,天津人,六十二歲。生光緒四年戊寅(1878)。
另外上列第二人吳壽賢,社友陳中岳《陳誦洛集》“詩部”第二種《轉(zhuǎn)蓬集》有“丁卯”亦即民國十六年(1927)所作《趙幼梅、楊意箴今年皆六十,吳子通五十,因各系一絕句為壽》一題,逆推其生年亦相吻合。
又上列第三人孟廣慧、第七人馬鐘琇,曾見今人編纂的《天津近代人物錄》各有一篇小傳,所標(biāo)生年前者正合,后者作“1881”
,同時還都有卒年,可以詳參。
作者簡介
朱則杰,男,文學(xué)博士,浙江大學(xué)傳媒與國際文化學(xué)院國際文化學(xué)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xué)專業(yè)博士生導(dǎo)師,從事清代詩歌研究,曾出版《清詩史》《清詩考證》等專著。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一般項(xiàng)目(編號:13YJA751074)、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xiàng)目(編號:1362)、浙江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規(guī)劃重點(diǎn)課題(編號:13NDJC024Z)同名《清詩續(xù)考》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 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卷首《凡例》第一款,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第16頁。
- 參見拙作《清代“千叟宴”與“千叟宴詩”考論》,載《明清文學(xué)與文獻(xiàn)》第一輯,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2,第277~308頁。
- (清)錢琦:《澄碧齋詩鈔》,載《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15冊,影印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刻《湖墅錢氏家集》本,第382頁。
- (清)錢琦:《澄碧齋詩鈔》,載《清代詩文集匯編》第315冊,影印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刻《湖墅錢氏家集》本,第382~383頁。
- 參見拙作《清代“千叟宴”與“千叟宴詩”考論》,載《明清文學(xué)與文獻(xiàn)》第一輯,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2,第277~308頁。
- (清)袁枚撰、周本淳標(biāo)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1719~1723頁。
- 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上冊,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第634頁。該處考證成城生年有誤,另有拙作訂正,此處不贅。
- 另墓志最末稱錢琦“有《徵碧堂詩集》行世”,“堂”字毋論,“徵”字疑為“澄”字異體“澂”形近之訛,見下冊,第1723頁。
- (清)袁枚撰、周本淳標(biāo)?!缎}山房詩文集》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918頁。
- (清)袁枚撰、周本淳標(biāo)?!缎}山房詩文集》上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915~916頁。
- (清)吳顥輯、(清)吳振棫重訂《國朝杭郡詩輯》,同治十三年甲戌錢塘丁氏刻本,第26a頁。
- 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第628頁。
- 單錦珩:《浙江古今人物大辭典》上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第381頁。
- 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上冊,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第614頁。
- (清)杭世駿:《道古堂文集》,載《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426冊,影印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刻光緒十四年戊子汪曾唯增修本,第365~366頁。
- (清)吳振棫:《國朝杭郡詩續(xù)輯》,光緒二年丙子錢塘丁氏刻本,第13a頁。
- (清)阮元:《兩浙
軒錄》,載《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683冊,影印嘉慶仁和朱氏碧溪草堂、錢塘陳氏種榆仙館刻本,第708~709頁。
- 孫庭蘭詩作見《國朝杭郡詩續(xù)輯》卷八,第23a頁。
- (清)厲鶚撰、(清)董兆熊注、陳九思標(biāo)?!斗可椒考分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646~647頁。
- (清)鄂敏:《西湖修禊詩》,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xù)編》第224冊,影印光緒五年己卯(1879)錢塘丁氏刻《武林掌故叢編》(第二集)本,第93頁。
- 秦國經(jīng):《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影印本,第23冊,第362頁。
-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cgi/ttsqueryxml?0:0:mctmetaxml:RN%3D001667(2014年11月3日)。
- (清)袁枚撰、周本淳標(biāo)?!缎}山房詩文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1720頁。
- 另《齒會詩》第三首首句“可堪舊侶似摶沙”自注敘及:“舊與汪丈槐堂聯(lián)十四人為會;自金海住少宗伯仙去,會亦星散矣?!币姷?83頁。該會成員有汪沆(槐堂其號)、金甡(海住其號)等人,而金甡卒于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則其結(jié)束時間約在“齒會”之前兩年左右。附識于此,日后或可續(xù)考。
- 徐珂編撰、佚名點(diǎn)?!肚灏揞愨n》,中華書局,2010,第13冊,第6288頁。
- (清)吳顥輯、(清)吳振棫重訂《國朝杭郡詩輯》,同治十三年甲戌錢塘丁氏刻本,第27a~b頁。
- 常江:《數(shù)字合稱詞?!罚袊嗄瓿霭嫔?,2002,第934頁。
- 此標(biāo)準(zhǔn)與《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保持一致。
- 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第622頁。
- 吳放:《苔岑叢書·辛酉卷》,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6冊,影印民國十年排印本,第237頁。
- 吳放:《苔岑叢書·辛酉卷》,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6冊,影印民國十年排印本,第238頁。
- 吳放:《苔岑叢書·辛酉卷》,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6冊,影印民國十年排印本,第239頁。
- 吳放:《苔岑叢書·辛酉卷》,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6冊,影印民國十年排印本,第240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8頁。
- 蕭惠清《梁社嚶鳴集》卷首《凡例》第四款語,見《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1冊,影印民國二十三年(1934)開封聚豐印刷所排印本,第5頁。
- 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第753頁。
- 蕭惠清:《梁社嚶鳴集》,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1冊,影印民國二十三年開封聚豐印刷所排印本,第7頁。
- 張景延等:《衡門社詩選》,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23冊,影印民國二十五年開封聚豐印刷局排印本,第227頁。
- 張景延等:《衡門社詩選》,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23冊,影印民國二十五年開封聚豐印刷局排印本,第498頁。
- 蕭惠清等:《衡門社詩鐘選》,《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24冊,影印民國二十二年河南印刷局排印本,第9~10頁。
- 可參拙作《清代詩人生卒年補(bǔ)考——以陸培等十位詩社成員為中心》最末“程炎震(1875~1922)及其他”條,《嘉興學(xué)院學(xué)報》2015年第1期,第96~97頁。
- 孫雄:《漫社三集》,民國十二年(1923)排印本,第3b頁。
- 孫雄:《漫社三集》,民國十二年(1923)排印本,第4b頁。
- 馬忠駿:《遁園雜俎》,載方拱乾等纂輯,李興盛、安春杰主編《何陋居集(外二十一種)》,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第1586頁。
- 孫雄:《漫社三集》,民國十二年(1923)排印本,第4b頁。
- 俞劍華:《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9,第540頁。
- 陳玉堂:《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第791頁。編號8414。
- 參見拙作《清詩總集叢考——以〈離憂集〉等為中心》最末“《鳴社丁卯選刊》編者”條,《常熟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14年第1期,第111頁。
- 陳玉堂:《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第119頁。編號1394。
- 朱彭壽:《安樂康平室隨筆》,載朱彭壽著、何雙生整理《〈舊典備征〉〈安樂康平室隨筆〉》中華書局,1982,第277頁。總第六十九則。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07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08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09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0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1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2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4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5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6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7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8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19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0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1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2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3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4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5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6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7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8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29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0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1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3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4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5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6頁。
- 錢育仁:《虞社社友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15冊,影印民國二十年常熟開文社排印本,第537頁。
- 佚名:《城南詩社齒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7冊,影印民國二十八年油印本,第581頁。
- 佚名:《城南詩社齒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7冊,影印民國二十八年油印本,第582頁。
- 佚名:《城南詩社齒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7冊,影印民國二十八年油印本,第583頁。
- 佚名:《城南詩社齒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7冊,影印民國二十八年油印本,第584頁。
- 佚名:《城南詩社齒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7冊,影印民國二十八年油印本,第585頁。
- 佚名:《城南詩社齒錄》,載《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jié)社文獻(xiàn)匯編》第7冊,影印民國二十八年油印本,第586頁。
- 陳中岳撰、陳天水整理《陳誦洛集》,廣陵書社,2011,第78~79頁。
- 政協(xié)天津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天津近代人物錄》,天津市地方史志編修委員會總編輯室,1987,第262頁、第10頁。
- 社友張同書《一漚閣詩存》卷二“己巳年(1929)”末有《馬仲瑩五十生日,同人公祝,分韻得“壽”字》《歲暮次仲瑩五十自述》連續(xù)兩題,均見天津問津書院2013年排印《問津》雜志本,第124頁。據(jù)該兩題推測,馬鐘琇蓋出生于農(nóng)歷光緒六年庚辰年底,而公歷則已經(jīng)進(jìn)入18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