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 校長的真理

長歌行(法律人生) 作者:武樹臣


8 校長的真理

有一次班主任召開全班的班會,請校長來講話。校長講了三點意見:

第一,外語很重要,一定要下氣力學好外語。以后社會進步了,干什么都需要外語。比如,一個農民,他買了化肥,化肥口袋上面印的全是外語,你不知道化肥怎么使用,肯定豐收不了,還會造成損失。

第二,學習成績不好,是學習態(tài)度不好,還不夠努力,缺乏學習的動力。為什么缺乏動力呢?是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只要我們樹立起正確的信心,為祖國而學習,為人民而學習,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習態(tài)度也就端正了,那樣,成績一定會提高。

第三,同學們將來畢業(yè)了,走向社會,干什么工作都有可能。所以,不要有什么個人的幻想,當什么家的。國家的需要就是個人的理想,國家的需要也是經常變的,每年都不一樣。所以,要放下幻想,好好讀書。只有現在搞好學習,將來國家需要我們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

今天看來,校長的三條“真理”,其實不是他個人的發(fā)明,而是當時社會的共識。但是,這些“真理”其實是偽命題。讓一個農民花費畢生精力去學外語,目的是讀懂進口化肥上面的說明書,不是太昂貴了嗎?學習成績不好,自然有不努力的態(tài)度問題,還有學習方法和興趣的問題。如果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習成績就搞上去了,那么,運動員的鍛煉目的一明確,是不是足球、籃球就能拿冠軍呢?少年兒童是盛產幻想的時代,失去幻想就失去理想,就失去了學習的真正動力。學習就是培養(yǎng)幻想的過程。如果學習只是為著謀生,文盲難道就不能生存了?

但是,在那個時代,到處都盛行著校長那樣的“真理”,沒有人懷疑。我們看到,多少人為了學習外語,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如同古代年輕人為了學習儒家經典皓首窮經一般。改革開放以后,農民開始使用日本化肥。有意思的是,農民舍不得把盛化肥的尼龍口袋丟掉,把它加工成背心,短褲,上面寫著醒目的“日本尿素”四字。面對此景,那些曾經死記硬背學過多年俄語的人們會有何感想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