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1 多舛的命運,遠方的呼喚

非洲之花:國際名模華莉絲·迪里傳——她世紀美麗人生書系 作者:陳亞紅 著,匯智博達出品 編


Chapter 1 多舛的命運,遠方的呼喚

夢魘般的童年,四歲的噩夢

廣袤的索馬里沙漠,死一般寂靜,目光所及之處,除了黃色,還是黃色。就在這樣漫無邊際的黃色中,一個皮膚如墨色大理石般光滑的婦女,肩上搭著個包袱,獨自前行在沙漠中。她端莊大方的臉上,最醒目的是那口白皙的牙齒,仿佛是鑲嵌在黑夜中的一彎月亮。

從她的身子來看,她是個即將臨盆的女人。她一手托著高高凸起的肚子,一手不時地捋捋又黑又長的頭發(fā),在這缺水又缺食物的貧瘠沙漠中,孤身前行的她目光堅定地朝著大漠深處走去。

女人的肚子開始陣痛,她咬咬牙,繼續(xù)前進。有過幾次生育經(jīng)驗的她,意識到肚子里的孩子將要來臨,看到不遠處有一棵樹,她強打起精神,朝著那棵樹走去。走到樹下,放下包袱后,她靠著樹干慢慢地坐了下來,不大的樹冠剛好給了她一方陰涼。

沒多久,她就感到雙腿間一熱,凸起的肚子癟了下去,她利索地從衣角里掏出準備好的刀片,割斷臍帶,然后打開包袱,拿出一些舊布,把孩子擦了擦,再找出一塊干凈的布,把孩子包進去。

這是她的第四個孩子,在這個孩子之前,她已經(jīng)有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在貧瘠的沙漠里,每個女人在一生中平均會生七八個孩子,因為多個孩子就多個幫手,不但可以幫著找水源,還能幫著照顧牧群。

女人抬頭看看天,天空依然蔚藍,再看看周圍,發(fā)現(xiàn)身旁有一叢灌木。在整年不下雨的沙漠里,為了生存下去,這種灌木就把根深深地扎到沙土中,然后開始等待,雨水一旦降臨到大地,它就在這人跡罕至的沙漠里開出一片明亮的橙黃來,它是沙漠中的奇跡,這里的人都叫它沙漠之花。

艱苦的環(huán)境,往往可以養(yǎng)育偉大而頑強的生命,只要是花的種子,它的使命就是開花,即使是在貧瘠的沙漠里,也一樣會開出美麗的花。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粒花的種子,有一天能綻放出他的精彩,這位年輕的母親也一樣,她給新生下來的女兒取了一個漂亮的名字—華莉絲,意思就是沙漠之花。

這是1965年的一天,這位一生有過十二次生育經(jīng)歷的母親,并沒覺得這次的生育有什么特別,她更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她剛剛生下的這個名叫華莉絲·迪里的索馬里女孩,會成為萬眾矚目的國際名模,還當選福布斯30位全球女性典范之一。

他們生活的索馬里位于非洲大陸最東端的索馬里半島上,這個國家60%的家庭以畜牧業(yè)為生,尤其以飼養(yǎng)駱駝著名,年出口駱駝幾乎達到人均一頭,是世界上擁有駱駝人均數(shù)量較多的國家之一,素有“駱駝王國”之稱。

這個以畜牧業(yè)為主的國家,由于自然災害,再加上連年不斷的戰(zhàn)爭等因素,經(jīng)濟嚴重落后,貧困家庭數(shù)不勝數(shù),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是世界上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當成年勞動力都食不果腹時,更是無暇顧及那些沒有勞動力的孩子,一些嬰兒常常活不過一歲,所以這里的人對年齡沒有精準的記憶,只是大概猜測。

幾千年來,這里的生活沒有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直沿襲著祖輩的生活方式。為了給牧群找到合適的水源和牧草,一般在同一個地方待上三四個星期,然后不得不搬家再去找新的牧地。沒有固定的生活場所,沒有電,沒有一切需要電的電器,比如電話、電腦、電視機等,這里仿佛與世隔絕。

偶爾有飛機從天空飛過,小小的華莉絲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只長著翅膀的大鳥,看著它最終消失在遙遠的天際。對于生活只有自然、家人和牧群的她來說,從沒想象過沙漠之外的世界。

這里的一切都是原始和古老的,每個人都活在當下,不暢想未來,不談論過去,努力過好每一天。“在非洲,沒有什么事非趕緊不可,沒有被催被趕的壓力。時間過得很慢很慢,從容平靜?!?/p>

人類創(chuàng)造的計時工具—日歷、鐘表等一類東西,在這里都派不上用場,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判斷時間。天亮太陽出來,影子在西邊,那是上午;太陽在頭頂,影子被踩在腳下,那是中午;太陽漸漸落下去,影子挪到東邊,那是下午;太陽越來越接近地平線,影子越來越長時,知道天快黑了,那就得趕著牧群回家了。

他們按照季節(jié)的輪換安排生活,根據(jù)雨水的需要計劃遷徙,憑著太陽的起落處理日常。每天起床后做各自要做的事,全心全意地把屬于自己的工作做好。

這個有著“駱駝王國”之稱的索馬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家里養(yǎng)幾峰駱駝,就可以不愁吃不愁穿。”到1973年才有文字的索馬里,他們的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傳說和歌謠,都是口口相傳。

可是他們敬重駱駝的習慣是一直以來都有的。駱駝在他們生活和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們以擁有多少峰駱駝來衡量一個人的財富。大家在見面時,除了問候家人以外,還要問候駱駝,在交談中不能有褻瀆駱駝的話,也不能擅自給駱駝拍照。

在這個氣候干燥、缺少雨水、草木稀疏的地方,牛、馬、羊等一般牲畜,很難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只有駱駝,它的體溫能夠隨著氣溫的變化自動調節(jié),對水的消耗量相對于其他動物來說要少得多,在吃飽喝足一次后,可以數(shù)天不吃不喝,照樣能夠長途跋涉。

駱駝給他們提供所需要的物品:用駝奶制成的奶酪是當?shù)氐闹饕称?,駝皮制成的靴子可以防止灼熱的沙漠燙傷牧民的雙腳,駝毛可以換回所需要的日用品,饑荒年月里可以依靠駝肉、駝奶、駝血等度日。因為這些特殊性,駱駝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甚至連人的性命也用駱駝來計算,比如一個成年男人被人殺害了,殺人者的家族如果拿出一百峰駱駝作為賠償,死者家屬就不會再作計較,這事兒就算過去了。一個新娘的價值,也用駱駝來衡量,比如華莉絲十二歲那年,他父親就以五峰駱駝作交換,要她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做第四任妻子。

在干枯的沙漠里,是吃不上新鮮的蔬菜的,更不要說水果了。出生在游牧家庭的華莉絲,她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畜欄擠奶。他們靠駱駝奶活著,早飯是駱駝奶,晚飯還是駱駝奶,當駱駝奶不夠時,就把食物分給最小的孩子吃。如果有一天晚上發(fā)現(xiàn)沒東西可吃,也是很正常的,為了減少消耗,大家就早點去睡。因為缺乏食物,母親在大家沒有吃完之前,絕不會吃東西。記憶里,華莉絲從來沒有看到過母親吃東西。

大米,在沙漠里更是稀罕之物,吃米飯的日子,不亞于過節(jié)時的盛宴。有一天,父親拿牲口換回了一袋米,晚飯時,華莉絲和弟弟阿里一起坐在樹下吃駱駝奶拌飯。對于這樣的美食,華莉絲總是吃得小心翼翼,為了讓美味持久一點,她一小口一小口地放進嘴里,再細細地嚼,慢慢地咽下,把吃飯當成一個隆重的儀式。

在美食面前,阿里和華莉絲的態(tài)度則完全相反。他風卷殘云般地把屬于自己的一份吃完了,這時他探頭看到華莉絲碗里還有米飯,出其不意地拿著他的勺子,伸進華莉絲的碗里,把華莉絲碗里的飯都舀完了。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襲擊,華莉絲想都沒想,順手抄起旁邊的一把刀,朝阿里的大腿上刺去,阿里尖叫一聲,拔出刀也毫不猶豫地朝她的腿上刺來,瞬間,兩人的腿上便鮮血直流。

華莉絲曾說:“索馬里的生活太艱難,我們必須用盡全力才能活下去。悲觀消沉只會消耗我們的能量?!痹谒黢R里,牧民們首先考慮的是牲畜的安全,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始終把牲畜放在第一位。華莉絲一家也一樣,牲畜繁盛時,他們便富有;牲畜受苦時,他們跟著受苦;當牲畜面臨疾病和死亡時,他們的生命也在死亡邊緣徘徊。

為了照顧牲畜,他們四處流浪;為了給牲畜尋找水源和牧草,他們常常早出晚歸;為了讓一家人能夠活下去,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辛辛苦苦地奔波在沙漠里。因為常常遷徙,為了便于攜帶,住的房子是像帳篷一樣的草編小房子,房子太小,里面只存放一些鮮奶,還有就是為了安全,讓幼小的嬰兒住在里面。

因為房子不夠大,大點的孩子和大人只能露天而睡。沙漠里溫差很大,每當太陽下山后,沙石迅速散熱,氣溫一下子能下降30℃~40℃,然而家里的毯子不夠一人一條,于是大家只能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在那些艱難的歲月中,華莉絲一家人會彼此鼓勵,彼此祝福:“我們對自己,對彼此說‘Inshallah',意思是‘唯神所愿’—這也是我們的生活哲學。我們知道生命依賴自然中的各種力量,而這些力量唯有神能掌控。”

我們常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可是對華莉絲他們來說,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

在非洲還有一個割禮陋習,做過割禮的女人,外陰被縫在一起,許多女人在生孩子時,常常是一尸兩命。華莉絲的姐姐阿曼,后來就是死于生孩子。在那個缺食少穿又沒醫(yī)術的地方,活下來長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華莉絲的母親曾經(jīng)生過十二個孩子,可最后只有六個活了下來。華莉絲記得其中有個漂亮的妹妹,活到六個月,華莉絲親眼看著她死去,那個時候,她的母親悲痛欲絕。母親還曾生過一對雙胞胎,可是不久就夭折了。

不只是人在死亡線上掙扎,動物也在死亡線上掙扎。當旱季來臨,找不到水源和牧草時,長途跋涉的牲畜,常常會在覓食的路上死去?!爱斈憧粗鼈冾j然倒下時,你會感覺那么無助,孤立無援;你知道死亡已經(jīng)來臨,可你卻毫無辦法?!?/p>

在貧瘠的沙漠里,生命比荒原上的小草還卑微,原本應該是在父母懷里撒嬌的年齡,可小華莉絲卻在經(jīng)受著死亡的威脅??墒敲總€人的心中都有兩盞燈,一盞是希望之燈,一盞是勇氣之燈,因為有這兩盞燈,即使全家人都掙扎在死亡線上,他們也不抱怨,不消極,依然在努力地活下去。

盡管人生已經(jīng)如此艱難,可是不可想象的噩夢,竟還在前方等著她。華莉絲的父親有個朋友叫古班,平時常來看他們。一天傍晚,他又來了,和父母站在帳篷前聊天。

母親抬頭看看金星在天邊升起,說:“天快黑了,該把羊群趕回來了?!?/p>

古班趕緊說:“我?guī)湍銈內(nèi)ペs,讓華莉絲帶我去就好。”

華莉絲看到古班叔叔不挑兄弟們做幫手,而是選了自己這個女孩子,當時感到特別高興,趕緊跑到古班身邊。古班伸出手,牽著華莉絲,朝著羊群所在的方向走去。天真無邪的她,還一路纏著要古班叔叔給她講故事。

找到羊群后,古班把羊群趕到一起,這時的天已經(jīng)黑了下來,平時活蹦亂跳的華莉絲顯得很安靜。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面對黑暗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她希望早點趕著羊群回家。而古班卻脫下外衣鋪在地上,對華莉絲說:“來,坐到這兒來,叔叔給你講故事?!?/p>

華莉絲說:“天黑了,我想回家?!惫虐嗾f:“你不是最喜歡聽故事嗎?來,叔叔給你講個故事?!比A莉絲極不情愿地走到他身邊,古班伸手拉她坐到自己身邊,然后又一把把她推倒在地。

華莉絲掙扎著說:“你干嗎?我不要躺著聽故事,我要坐著聽?!惫虐嗾f:“聽話,你躺好了,叔叔就給你講故事。”小小的華莉絲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古班撲到她身上,一把扯下她圍在腰上的圍裙,整個身子壓向她小小的身軀。

一陣鉆心的痛,從她下身蔓延開來,一直痛到心底,在心底停留,再也無法愈合。

華莉絲掙扎著站起來,朝著家的方向撒腿就跑,遠遠看到母親正在家門口的火堆旁,她跑過去,抱著母親的大腿,渾身顫抖著大哭起來。

母親警覺到女兒的恐懼,趕緊問古班:“發(fā)生了什么事?”

古班笑著說:“沒事,沒事,我只不過給她講了一個故事而已?!?/p>

這一年,華莉絲只有四歲,她不知該如何把這一幕告訴母親,只是哭得更兇了。這個傍晚,在華莉絲的記憶里永遠無法抹去,就像一場噩夢,在以后的歲月里,一次次地把她驚醒。

古希臘詩人荷馬說:“誰經(jīng)歷的苦難多,誰懂得的東西也就多。”就像生長在索馬里的沙漠之花,它知道,為了盛開,它只能等待,哪怕旱季再漫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