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敘語

詩經(jīng)講義稿 作者:傅斯年


敘語

下列關(guān)涉《詩經(jīng)》之講義十二篇,大體寫就于民國十七年(1928)十二月,共《周頌》一篇,十一月所寫,論文詞之一節(jié),次年一月所補也。日中無暇,每晚十一時動筆寫之,一日之勞,已感倦怠,日之夕矣,乃須抽思,故文詞不遑修飾,思想偶涉枝節(jié)。講義之用本以代言,事既同于談話,理無取乎斷飾,則文言白話參差不齊之語,疏說校訂交錯無分之章,聊借此意自解而已。其中頗有新義,深愧語焉不詳,此實初稿,將隨時刪定,一年之后,此時面目最好無一存也。此為論經(jīng)之上卷,所敷陳諸題多為敘錄《詩經(jīng)》而設(shè),中卷將專論語言文字中事,下卷則談《詩經(jīng)》旁涉所及之問題,均非今年所能寫就。若所寫就者,幸同學(xué)匡其失正其誤也。

“詩三百篇”自是一代文詞之盛,抑之者以為不過椎輪,揚之者以為超越李、杜,皆非其實。文學(xué)無所謂進步,成一種有機體之發(fā)展則有之。故一詩之美,可以超脫時間,并非后來居上;而一體之成,由少而壯,既壯則老,文學(xué)亦不免此形役也?!对娊?jīng)》之辭,有可以奕年永世者,《詩經(jīng)》之體,乃不若五言七言之盛,則亦時代為之耳。欣賞之盛,盡隨主觀,鳩摩羅什有言,嚼飯與人,乃令嘔噦。故講習(xí)《詩經(jīng)》最宜致力者,為文字語言之事,茲編未之及,留待中卷,以此事繁博非短時整理所能得其條貫。若論文詞一節(jié),應(yīng)人之請強為主觀之事作解說,恐去講章無幾,刪之亦可也。

《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講義稿》擬目中三節(jié)涉及《詩經(jīng)》者(第二篇四、五、八),即以此卷代之。此卷所論為敘錄《詩經(jīng)》,文學(xué)史中所應(yīng)述說,理非二事,故不別作。

十八年(1929)一月二十日寫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