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獨有異香中國蘭

天道:荀子傳 作者:劉志軒 著


楔子 獨有異香中國蘭

中國蘭,

生于幽谷,置于廳堂,

因妖嬈多姿而出眾,

因獨有異香而可心,

因質(zhì)樸、淡雅、高潔而喻人。

無嫵媚素態(tài)之氣,

有超凡脫俗之尊。

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置于廳堂,不以受寵而驕矜。

蘭為王者香,

香魂蘊純真。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楚王熊元駕崩,楚王宮內(nèi)發(fā)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有預謀的血腥屠殺。做了二十多年令尹(丞相)的春申君黃歇,出乎意外地被割下頭顱,扔到王宮棘門以外,隨后全家被斬。還在懷抱中的楚幽王羋悍的舅舅李園,自命令尹,大開殺戒,鏟除黃歇死黨,波及整個楚國。

李園一聲令下,傳到楚國北部邊陲的蘭陵縣,一位白發(fā)蒼蒼的縣公因黃歇死黨的罪名被罷黜,抄走一切財物,趕出縣衙,好歹留下了一條性命。

老縣公七十余歲,無可奈何,只得在偏僻的溫嶺山下尋找一避風之處,搭建個半陰半陽的草棚權且住下。

那草棚簡陋得八面透風,夜深之際,初春料峭的寒風從隙縫里鉆進來,穿透衾被,撕裂肌膚,卷走草棚內(nèi)僅有的一點暖意。

草棚內(nèi)除了竹簡和書籍再無它物,唯有一盆春蘭在唯一的一張幾案上俏然而立。

這盆春蘭枝繁葉茂,姿態(tài)妖嬈,初吐花蕾,散發(fā)著奇異的馨香,灑脫地展示著勃勃生機。

災難過后,瘦骨嶙峋的老縣公,席地而坐,靜下心來,泰然地欣賞著他珍愛的蘭花。那蘭花高雅的姿態(tài)給他興致,那蘭花淡淡的幽香給他溫馨,那蘭花素樸的品質(zhì)讓他倍加清醒和淡定。

“芷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jié)?!边@是孔子的話語。老縣公自忖,如今被罷官了,日后該當如何?他一生奔波,往來列國,何處是其家?想來想去,日后哪里也不再去了。過去十數(shù)年在蘭陵做縣公,以政裕民,以后依舊居住蘭陵,收徒授業(yè),傳承儒家經(jīng)典,將自己多年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留給后人。他痛恨亂世渾濁之政,眼看著亡國暴君一個接著一個,不行正道,反而推崇巫祝,祈禱鬼神,信奉吉兇。那些鄙陋的儒者,又拘于小節(jié),不思天下之大事;莊周那些人又滑稽亂俗。他從來不與這些人為伍。他倡導儒學,吸收墨家、道家等諸子百家的優(yōu)長,評說列國興亡盛衰的歷史,研討一統(tǒng)天下的方略,盡管沒有被當權者采用,但至今不悔。諸侯分裂的局面快結(jié)束了,華夏一統(tǒng)就要到來了。他要總結(jié)自己一生對天下正道的認知,為未來的一統(tǒng)天下指出一條長治久安的光明大道。

決心已定,此后他就定居在蘭陵的偏僻鄉(xiāng)間,調(diào)整心態(tài),虛一而靜,收徒授業(yè),整理舊文,又寫下許多新的篇章,傳流于后世,殊不知一下子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

此人是誰?他就是我們的傳主,戰(zhàn)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荀子出于儒學,但主張與儒學相悖的性惡論,因而從宋代開始被斥為異端,八百年間,人不能進孔廟,文不能入課堂,所以雖然在秦漢時代也被奉為圣人,可自宋明以后人們講儒家便只知道孔孟,知荀子者甚少。一個要喚醒世界的人,被這個世界湮沒上千年;一株迎風綻放的香花,被當作毒草無情地踩在腳下。

近代以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被摒棄的異端竟是奇珍異寶。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說:“自仲尼而后,孰為后圣?曰:……惟荀卿足以稱是。”給荀子加上了一頂“后圣”的頭銜。還說“荀卿學過孔子”?,F(xiàn)代哲學史家馮友蘭把荀子放在世界范圍內(nèi)來評價,說:“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里士多德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似之。”英國“人類學大師拉德克利夫·布朗說,世界社會學的老祖應當是中國的荀子。”

又是“后圣”,又是中國的亞里士多德,又是世界社會學的老祖,荀子這個中國文化史上的異類,成了香餑餑。更有現(xiàn)代學者認為,荀子的思想是中國建設民主政治的民族文化之源,將荀子的學說稱之為獨立于正統(tǒng)儒家之外的“荀學”。

荀子的思想獨特,境遇獨有,人格獨具,如一株獨有異香的中國蘭。

荀子的人生究竟如何,本人尊重歷史,寫下荀子的傳略,試圖將荀子猶如中國蘭一樣的異樣馨香,傳送給今人。但文筆不逮,請讀者耐著性子慢慢地往下看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