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招安背后的秘密

夢斷靈山:妙語讀西游 作者:苗懷明 著


招安背后的秘密

不管一個社會的運作如何不正常,世風(fēng)如何日下,但有一個規(guī)則始終在起作用,那就是:吃飯最終還是要憑真本事。上頭有人的寄生生活固然來得容易,但風(fēng)險也著實不小,一旦有一天后臺或靠山失勢,自己也要跟著倒霉,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別人羽翼下討生活遠(yuǎn)不如自己有本領(lǐng)來得有底氣,來得保險。不管誰當(dāng)家,誰統(tǒng)治,總得有人幫助支撐門面,總得有人使喚,所以,只要有本事,就不愁沒飯吃。人間如此,神仙世界也不例外,《西游記》一書就十分生動形象地寫到了這一點。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路上碰到的妖怪林林總總、形形色色,出身不同,本領(lǐng)也各異。就其和孫悟空發(fā)生沖突后的結(jié)局來看,不外乎以下三種:一種是有來頭的,被主人收走,進行批評教育;一種是無來頭的,也沒本事的,被依法剿除;還有一種比較特殊,有些妖怪雖然沒有來頭,但本領(lǐng)高強,被一些有名頭的神仙看上,網(wǎng)羅到其手下當(dāng)差。

細(xì)細(xì)算來,西天路上接受招安的妖怪并不多,只有那么五位:黑熊精、紅孩兒、牛魔王、黃花觀道士、大鵬金翅雕。

自然,能免于一死,被人家招安,也是要有些資格的,并不是所有的妖怪都具備這個資格,比如七絕山的蛇妖估計就沒有哪個神仙肯要,這種連語言能力都沒獲得的妖怪到處都是,沒必要專門在西天路上湊熱鬧。如果弄個這樣的妖怪到家里,浪費用人指標(biāo)不說,還得經(jīng)過一番培訓(xùn)之后才能上崗。何況能不能培養(yǎng)出來,還是個未知數(shù)。

大體說來,要有些真本領(lǐng),能獨當(dāng)一面,才有被招安的可能。畢竟神仙世界機構(gòu)龐大,職位眾多,需要經(jīng)常補充一些新生力量來維持運轉(zhuǎn)。怎么才算有真本領(lǐng)?用什么樣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這個問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這里有一個參照,那就是孫悟空。

孫悟空當(dāng)年大鬧天宮,被封為齊天大圣,其本領(lǐng)在三界中是有目共睹、有口碑的。如果一交手就被他毫不費力地打敗,連小命都保不住,自然不必提招安的事情。可以想象,能讓孫悟空頭痛發(fā)怵的主兒,肯定得有兩手絕活兒,要么是神通廣大的寶貝,要么是一招制敵的法術(shù)。能有絕活兒的自然都非等閑之輩,這樣的妖怪碰到一個也不容易,網(wǎng)羅到手下就能獨當(dāng)一面,派上用場。從作品的描寫來看,上述五位被招安的妖怪,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折騰得孫悟空死去活來,吃夠苦頭。論武功,論法術(shù),這五位都非尋常妖怪可比,難怪如來、觀音愿意收降他們做幫手。

不過,從被招安一方來看,招安純屬一種無奈的選擇,一種死亡之外的唯一選擇。畢竟這不是實力相當(dāng)、可以討價還價的談判,招安一方和被招安一方在實力上存在著差異,雙方的關(guān)系是不對等的,否則就變成入伙或合并,而不是招安了。無論是黑熊精、紅孩兒還是牛魔王,這些被招安的妖魔們沒有一個是自愿接受招安的,都是被如來或觀音逼得華山一條路,只好棄惡從良,被納入官方的神仙隊伍。

對他們來說,接受招安就要放棄以前那種占山為王、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意味著寄人籬下、受人指使,這種日子的滋味自然不會好受,否則大家肯定拼命往天庭里擠,西天路上也就不會有那么多妖怪了。特別是對牛魔王這種重量級的妖怪來說,代價更大。他曾與孫悟空結(jié)拜,實力并不在這位義弟之下,無論是資歷還是實力,皆非一般妖怪可比。且不說他在結(jié)發(fā)妻子鐵扇公主之外,還找了一個富有、美貌的二奶,時常有人請客吃飯,何等逍遙自在,可謂早已過上了小康生活。對這樣一位過著幸福生活的土財主,就是白送一個齊天大圣,人家都未必稀罕,讓他到西天給如來當(dāng)馬仔,可以想象是多么不情愿,除非刀架在脖子上。事實上,牛魔王也正是在刀架脖子的情況下才被迫答應(yīng)歸順佛祖的。

不過這些妖魔被招安也有其必然性。他們占山為王,割據(jù)一方,危害四鄰,魚肉鄉(xiāng)里,其存在對天庭的統(tǒng)治秩序始終是一個威脅和挑戰(zhàn)。雖然神仙社會管理混亂,使他們有機可乘,暫時過上一段無法無天的日子,但以他們那種惹是生非、為所欲為的行為方式,遲早要和天庭發(fā)生沖突。即使不與唐僧師徒發(fā)生摩擦,也會在其他方面出問題。

取經(jīng)是如來一手策劃的慈善工程,阻撓取經(jīng)也就意味著對佛祖的挑戰(zhàn),以一個人的力量哪能與一個龐大的神仙組織抗衡,抗衡的結(jié)果在沖突之初就已經(jīng)決定了。在孫悟空的背后有一個龐大的后援隊伍,他斗不過妖怪不要緊,可以請救兵,反正觀音菩薩在取經(jīng)之初就曾向他親口許諾:“我許你叫天天應(yīng),叫地地靈?!币粨芫缺恍校俳幸粨?,大不了多跑幾趟,翻幾個跟頭就行了。好在神仙堆里人才眾多,什么樣的偏才怪才都有,加之孫悟空的面子大,理由充分,總能請到比妖怪更高的高手。實在不行,還可以到靈山,危難時刻,后臺老板如來也是會出面的。按《西游記》的描寫,這位老先生可謂神仙江湖里的第一高手,他只要一出面,沒有擺不平的事。大鵬金翅雕就是如來親自出面降服的,青牛精也是根據(jù)如來提供的情報才找到其主人的。

在比自己法術(shù)更高、武藝更強的高手面前,牛魔王等妖魔可選擇的余地非常之小,要么終結(jié)生命,要么屈從強力。不過就是為爭一塊唐僧肉,或一件袈裟、一把扇子,又不是為了什么了不得的神圣正義事業(yè),犯不著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再說死了也不會被封烈士,更沒有人為自己立牌坊。既然沒有必死的理由,他們也就沒有必要頑抗到底。于是他們的選擇也很一致,放棄抵抗,接受招安。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先過了眼前的難關(guān),少受些皮肉之苦再說。這些妖怪哪一個都不傻,如此簡單的道理哪能不懂。

從接受招安的五位妖魔的最后去向來看,四位皈依佛門,一位皈依道教。雖然兩教都很重視勸善教化,善于做思想工作,宣揚無不可度之人。但這五位妖魔,沒有一位是被感化的,都是在武力脅迫下被迫歸順。教義被吹得天花亂墜,但絲毫不能打動妖魔,最后還是得放棄教育手段,以暴力方式招收門徒,這對兩教來說,似乎有些諷刺意味。看來在關(guān)鍵時刻,暴力比教育更管用,也更有效。軟硬兩手都要來,缺一不可,神仙們早就明白了這一道理。

從《西游記》一書的描寫來看,在神仙社會里,達(dá)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照樣通行無阻,這也許是因為有不少神仙的原型是動物吧。神仙社會的組成就像一座金字塔:有大本領(lǐng)的,當(dāng)佛祖,做菩薩,高高在上,授徒講學(xué),過著舒適、有尊嚴(yán)的體面生活;有小本領(lǐng)的,在上聽老大差遣,在下管一批馬仔,威風(fēng)八面,日子倒也過得不壞;有一點本領(lǐng)的,可以為別人打下手,賣些力氣,在神仙堆里混口飯吃。實在沒有什么本事,又想干壞事的,其命運可想而知,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也是活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