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yuǎn),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huán)、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fēng),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這才是一首純粹的詠梅之作。如果說有寄托,也只是通過梅花幽獨哀怨形象的刻畫,寄托著詞人孤高的情懷?!栋迪恪访鲗懨罚鋵嵰獠辉诿?。此詞無“梅”字,卻句句詠梅。
作者用了一連串比興手法,運用了一個梅的典故,并融入唐人詩句(兩處出于杜詩),用美人來比喻梅花。最末一句構(gòu)思別致,余韻深遠(yuǎn),令人回味。今譯如下:
著了苔蘚的枝頭綴滿如玉的花朵,有一雙小小翠鳥在枝頭交頸而眠。旅途中我看到籬角翠竹參天,暮色降臨了,你凝佇在竹旁脈脈無言。想是昭君不習(xí)慣胡地的沙漠荒遠(yuǎn),心里總惦念著江北江南,美人的幽魂在月夜返回家園,這孤高的梅花便是她所變幻。記得宮中傳出的佳話,那人正在安眠,飛來梅花五瓣、恰落在她彎彎的眉邊。快安排好金屋讓嬌娃居住吧,莫似那東風(fēng)一任花朵飄零不管!啊,波濤又卷去梅花一片,《梅花落》的笛聲里有幾多哀怨!不久后你要再尋那幽香的花兒,只有小窗的畫幅中才能相見。
本篇以技巧取勝,與《暗香》純乎抒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