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欲望
弱點/需求一旦確定,需要確定的是主角的“欲望”。欲望就是主角在故事中想要得到的事物,亦即他的具體目標。欲望進入戲劇后,觀眾才會對故事發(fā)生興趣。把欲望視為觀眾“循之前行”的故事軌跡;觀眾借由它和主角搭上“同一趟車”,一起追求他的目標。欲望是故事的驅(qū)動力,是牽系所有其他元素的那條線。
欲望與需求關(guān)系緊密。在大部分故事里,主角達成目標,他的需求也就得到滿足。讓我們看看自然界的一個簡單例子。一頭獅子餓了,需要食物(生理需要)。它看見一群羚羊經(jīng)過,緊盯著其中一頭年輕的羚羊(欲望)。如果能捕獲這頭小羚羊,它就不會再覺得餓了。故事結(jié)束。
作者可能會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混淆需求和欲望,或者認為它們屬于故事的同一個步驟。這兩個獨特的故事結(jié)構(gòu)步驟共同構(gòu)成故事的開頭,因此必須清楚區(qū)分它們各自的作用。
所謂的“需求”,與角色必須克服的內(nèi)在弱點有關(guān)。一個有某種需求的主角,總是在故事開頭就受自身弱點牽制。至于“欲望”,則是角色的外在目標。主角一旦產(chǎn)生欲望,就會朝特定方向前進,并采取行動來達成目標。
角色的需求和欲望,對觀眾也有不同的作用。需求讓觀眾看到,主角必須如何轉(zhuǎn)變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需求是整個故事的關(guān)鍵,但隱藏在表象之下。欲望讓觀眾與主角共同追求某樣事物,即使在故事情節(jié)經(jīng)歷各種轉(zhuǎn)折、變化甚至偏離主軸時,他們?nèi)詾榇伺c主角并肩前進。欲望是浮出表面的,讓觀眾思考故事想傳達的是什么。
(圖3.1)
讓我們以下面這些故事為例,看看需求和欲望的關(guān)鍵差異: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需求:主角約翰·米勒心存恐懼(心理和道德層面),仍要善盡職責。
欲望:找到大兵瑞恩,把他活著帶回來。
《光豬六壯士》(The Full Monty)
需求:這群男人全都必須重新找回自尊。
欲望:在滿室女士面前裸體表演,賺一大票。
《大審判》
需求:主角必須重新找回自尊(心理層面),并學習如何依循正義、善待別人(道德層面)。
欲望:像所有法庭戲一樣,他希望贏得官司。
《唐人街》
需求:主角杰克必須克服傲慢,學習信任他人(心理層面)。此外,他還必須停止利用他人求財,并將謀殺犯繩之以法,因為這是應做的事(道德層面)。
欲望:就和所有偵探故事一樣,這個故事里的主角的欲望是解開謎團。在這個故事中,杰克要做的就是查出是誰殺了霍利斯,以及殺人的目的。
關(guān)鍵點:主角真正的欲望,是在這個特定故事里想要什么,而不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什么。
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主角想要的是停止戰(zhàn)斗,回家和家人團聚。不過這不是這個特定故事的軌跡。他在這個故事里的目標,使得他不得不采取一連串特定的行動,救回大兵瑞恩。
※七大步驟技巧:以欲望開場
有些作者知道,只有當主角的欲望顯現(xiàn)時,故事才能引發(fā)讀者或觀眾注意。但有時這些作者會因為聰明過頭而適得其反。他們想:“我跳過弱點/需求這個步驟,以欲望開場?!边@不啻與魔鬼立下盟誓。
借由欲望開場,能讓你的故事起步很快,但也犧牲了故事本應有的意外變化,破壞了故事的結(jié)局。弱點/需求是所有故事的源泉,賦予主角在結(jié)局的轉(zhuǎn)變可能性,也讓故事變得具備個人特色,且饒富意義。此外,它們正是觀眾真正關(guān)注的部分。
無論如何,不要省去這第一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