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真實自我的揭露
對主角來說,對決是劇烈而痛苦的經(jīng)歷。對決的嚴酷考驗,讓主角對于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獲得重要啟示。故事的質(zhì)量如何,主要建基于真實自我揭露過程的質(zhì)量。而要想打造出色的自我揭露過程,首先要了解的是:這個步驟和主角的需求一樣有兩種形式——心理層面的,以及道德層面的。
在心理層面的自我揭露過程中,主角剝除表象,不再隱藏其下,第一次誠實地面對自我。剝除表象不是被動的,但也不容易。這是主角在整個故事中最積極、最困難、最勇敢的行動。
但也請留意:不要讓主角站出來說明他學到了什么。這么做太刻意、太說教,只會讓觀眾敬而遠之;理想的方式是通過行動引領(lǐng)主角進入自我揭露的過程,以此表明他獲得的體悟。
《長大》
喬什領(lǐng)悟到,如果他期盼成年后能過上充滿愛的美好生活,那么他就必須離開女朋友和玩具工廠的生活,重新做回孩子。
《卡薩布蘭卡》
瑞克擺脫憤世嫉俗的心態(tài),重拾理想主義,并割舍對伊爾莎的愛,讓自己成為自由斗士。
《唐人街》
杰克的真實自我揭露是負向的。伊芙琳死后,他喃喃自語說:“愈少愈好。”他似乎相信自己的人生不但無用,更是具有毀滅性,因為他再次傷害了自己愛的人。
《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鄧巴因為新婚妻子及拉科塔蘇族族人而找到繼續(xù)活下來的理由和全新的處世之道。諷刺的是,拉科塔的生活方式逐漸式微,因此鄧巴的真實自我揭露同時具有正向與負向意義。
如果你已賦予主角道德層面的需求,他的真實自我揭露也應包含道德層面。主角不只以新的目光看待自己,也獲得了如何善待別人的體悟。具體來說,他體認到自己以往如何犯了錯,又如何傷害了他人;他也明白自己必須改變。接著,他通過采取新的道德層面的行動,證明自己已經(jīng)改變。
《窈窕淑男》
麥克體悟到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意味著什么:“我以女兒身與你相處時,是個更好的男人,勝過我以男兒身和女人相處的任何時刻。我必須學習在未喬裝時如何成為更好的男人?!彼€為傷害他所愛的女人而道歉。請注意,雖然主角站出來說了他的體悟,但因為他的說法聰明又有趣,因而撇去了說教意味。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哈克明白了過去認為吉姆次人一等是錯誤的。他寧可下地獄,也不愿意把吉姆的下落告知吉姆的主人。
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與真實自我揭露關(guān)系最密切的步驟就是需求。這兩個步驟共同傳達主角的角色轉(zhuǎn)變(我們會在下一章更詳細地探索這一點)。需求是主角角色轉(zhuǎn)變的起點,真實自我的揭露則是轉(zhuǎn)變過程的終點。需求在故事的開頭標志著主角不夠成熟,亦即主角缺乏某種事物,這牽制著他。在真實自我的揭露發(fā)生之時,主角的人格有了成長(除非這樣的認知令他極度痛苦,因而毀了他)。他學會的、收獲的一切,讓他迎向未來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