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可羅雀
“門可羅雀”形容門前冷落,賓客稀少;常用作衰微后的景象描寫。
此典出自《史記·汲鄭列傳》:“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shè)雀羅。”
漢武帝時,有兩個非常有名氣的賢臣,一個叫汲黯,一個叫鄭富,都曾位列九卿。當(dāng)他們位高權(quán)重的時候,前去拜訪的客人非常多,真是車水馬龍,絡(luò)繹不絕。等到他倆丟了官,由于他們?yōu)楣偾辶依锸重毟F,因此便沒有人前去拜訪他們了。司馬遷在《史記》里寫完他兩人的傳記以后,感慨地說:“像汲黯這樣一個賢良的人,有勢力的時候,客人很多,沒有勢力了,情形就不同了。下邽翟公曾經(jīng)說過,當(dāng)他做廷尉的時候,客人擠滿了門庭;等到丟了官,門外就可以擺捕鳥的網(wǎng)了?!焙髞硭謴?fù)了官職,客人又想去找他,他就在門上寫了如下的字句:“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奔橱龊袜嵏粌扇四菚r也遇到了這種遭遇,實在是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