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浣溪沙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
自憶從頭。摘花
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痕
蒼蘚徑
空留。兩眉
何處月如鉤?
詞譯
撒幾許秋雨在紙上,潤濕久藏的情感,掀開心幕的一角,不再對梧桐隱瞞。
多少次在詞里描摹,回憶的路,被淚霧遮斷。多少次獨倚斜欄,無語望天。
曾用相思把桃樹瘦彎,曾讓涌動的心潮,把缺月盈滿。心曲悠悠,穿不過一襲簾影,情話綿綿,只凝成手邊的一縷輕煙。
對影舉觴,看月缺月圓。參不透從古到今的癡心人,為何沒有嫦娥奔月的決然。
——月缺是思,月圓是念。
評析
這首《浣溪沙》,從內容看大概是納蘭寫給他早年曾愛戀過的一位女子的。在青梅竹馬的表妹、生死患難的盧氏之前,何來這樣一位驚鴻照影的美人?史籍已無從可考,可那份深切的思念卻力透紙背,如歲月一般悠長,縱使青絲變成白發(fā)也無法忘懷。
詞上闋從景起,情景交織。“雨歇梧桐淚乍收”,從秋雨寫起,說的是秋雨已經消歇,梧桐樹葉不再滴雨?!皽I乍收”似是語涉雙關,可以說是梧桐停止滴雨,就好像停止了流淚,如此則梧桐已然通了人性,自是脈脈含情;也可以說是詞人聽見秋雨暫歇而不再泫然流淚,如此則傷情畢現(xiàn)。但不管作何種解釋,詞人的傷感都是不變的。這種傷感之情,也由“遣懷”二句點明。原來詞人傷感,都是因為他憶起了曾與伊人有過的一段美好的風流往事,即“摘花銷恨舊風流”?!罢ㄤN恨”出自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卷二“銷恨花”條:“明皇于禁苑中,初,有千葉桃盛開,帝與貴妃日逐宴于樹下,帝曰:‘不獨萱草忘懷,此花亦能銷恨?!痹谶@里,詞人借以說明自己和昔日的戀人一起度過的那段美好歲月。是啊,那時候,伊人如花、笑盈春園,那時候,閑窗影里,琴曲相映,兩人一起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何等浪漫,何等甜蜜!可是這一切都成了“舊風流”!一語“舊風流”,幾多惆悵,幾多悲傷!
下闋緊承“舊風流”,鋪寫眼前空寂之景?!昂熡氨烫胰艘讶?,屧痕蒼蘚徑空留”,化用了唐崔護《題都城南莊》中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了好景不常的感慨和無限悵惘的情懷。你看,簾影招招,碧桃依舊,長滿蒼蘚的小徑上,她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此情此景,真是叫人無限嘆惋?!皟擅己翁幵氯玢^?”結句遂以遙遙生問表達了深深的懷念之情。
- 雨歇梧桐:唐溫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更苦?!?/li>
- 翻:同“反”,表示轉折,相當于“反而”“卻”。
- 摘花句:意思是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fā),采柏動盈掬?!?/li>
- 碧桃人已去:唐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li>
- 屧(xiè)痕:即鞋痕。屧,木板拖鞋。
- 徑:小路。
- 兩眉:代指所思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