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編輯自白
都說編輯是為他人作嫁衣,稱得上文化裁縫。我又是從事翻譯出版的,也就是致力于在中外文化之間,架設(shè)交流的橋梁。老來該怎么給自己畫像?我想,說得文雅一點,就算是個為中外文化架橋的文化裁縫吧。
我的前半生,工農(nóng)商學兵文,各行都干過,堪稱無所專長的“萬金油”干部。直到1975年進入出版界,才開啟了我從事翻譯出版工作新的人生。1996年退休又被返聘,直到2006年才完全結(jié)束編輯生涯。這三十多年我走過的道路,恰逢我國對外開放的新時期。這個大環(huán)境,給了我難得的好機遇,使我能夠在翻譯出版的崗位上,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微薄的貢獻。與翻譯出版事業(yè)結(jié)緣,不僅改寫了我的后半生,更留下了諸多銘心難忘的回憶。
回首三十多載我的翻譯出版生涯,都與《譯林》雜志及譯林出版社的發(fā)展進程相重疊。這當中所經(jīng)歷的酸甜苦辣和喜憂成敗,雖事過境遷,仍歷歷在目。要說收獲和遺憾,可以列出一大串。但最令人難忘、并引發(fā)快樂回憶的,就是我有幸結(jié)識了一大批譯界和文壇的名流學者。在枝繁葉盛的譯林中,這許多譯界前輩或后起之秀,猶如一棵棵挺拔的嘉木,隨風散發(fā)著陣陣幽香。他們的優(yōu)秀品格、淵博知識和助人熱忱,使我如沐清風,受益匪淺。我與諸多名家的交往,既是我的人生故事,某種程度上也賦有文壇史料的意義。如今,我已屆耄耋之年。在我的眾多師友中,有的已經(jīng)仙游遠去,有的天各一方,有的雖健在,卻也很少聯(lián)系。但是,我心中都始終感激他們,想念他們,這也就是我要寫這本書的重要初衷。
謹以此書,表達對已故朋友的懷念;對曾經(jīng)厚愛、寬容、幫助過我的人,更充滿感激之忱。書中若有失敬或不當之處,敬望見諒指正。
2016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