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族的總統(tǒng)夢

年輕有為的總統(tǒng):肯尼迪 作者:曉樹 主編


家族的總統(tǒng)夢

肯尼迪家族是從愛爾蘭來美國的移民后裔。1848年,有個叫帕特里克的愛爾蘭人,不愿成為當時席卷愛爾蘭島饑荒的犧牲品,便搭乘一條往來于大西洋兩岸的貨船,登上了美洲大陸。帕特里克便是肯尼迪家族在美國的第一代先驅(qū)。這年他才二十歲。

19世紀末,流亡到美洲大陸上的愛爾蘭移民接近六萬人,他們經(jīng)過奮斗,已成為一股不可小看的選舉力量。帕特里克?約瑟夫作為肯尼迪家族的第二代,看中了愛爾蘭人在波士頓的旗手——約翰?弗蘭西斯?弗茨拉爾德,幫助他當上了馬薩諸塞州議會的議員。

肯尼迪家族有一個長久懷有的夢想——總統(tǒng)之夢,這個家族中一定要有人成為美國的總統(tǒng)。約瑟夫有一次在教堂里祈禱時就暗暗發(fā)誓:我已登上了財富的最高峰,我要讓兒子登上權力的最高峰。他們夫婦有九個孩子,在政治上有潛力的自然是四個男孩。這四個男孩是大兒子小約瑟夫?肯尼迪、二兒子約翰?肯尼迪、三兒子羅伯特?肯尼迪、四兒子愛德華?肯尼迪。

在父親的心目中,四個兒子中最有資格成為總統(tǒng)的是大兒子小約瑟夫。但無情的戰(zhàn)爭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盤。在對德戰(zhàn)爭中小約瑟夫參軍成為飛行員,1944年奉命去炸毀納粹德國的潛艇基地。在執(zhí)行任務時,他駕駛的飛機因故障在英國上空爆炸,他和副駕駛被炸得粉身碎骨。這是以后多災多難的肯尼迪家族所遇到的第一個災難。兩個星期后又傳來噩耗:二女兒凱瑟琳新婚不久的丈夫英國人哈廷頓勛爵在法國作戰(zhàn)時遭德國槍手狙擊中彈身亡。幾年后孀居的凱瑟琳有了新的男友英國人菲茨威廉伯爵。1948年5月13日兩人租用一架小飛機去法國度假,在山區(qū)遇大風雙雙墜機身亡。

在長子遇難后,家中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二兒子約翰?肯尼迪身上。按照約翰?肯尼迪后來的說法,“我的哥哥約瑟夫是一家中從政的當然人選。如果他活著,我會繼續(xù)當作家。如果我死了,我弟弟會當參議員。如果他出事,我的另一個弟弟會為我們?nèi)ジ傔x?!弊映懈笜I(yè),弟承兄業(yè),就像一幅前仆后繼的從政序列圖。

約翰?肯尼迪政治上最大的成功是在1960年當選美國總統(tǒng)。他的父親約瑟夫是實現(xiàn)總統(tǒng)夢的總策劃、總導演。他拿出大量的金錢調(diào)動新聞界、出版界,狂轟濫炸般地宣傳他的兒子。他兒子終于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tǒng)。在約翰?肯尼迪組閣時,老父親讓他把弟弟羅伯特安排到內(nèi)閣中去,羅伯特如愿以償?shù)氐玫搅怂痉ú块L一職。這是肯尼迪家族政治上的巔峰時刻。

肯尼迪總統(tǒng)遇刺后,擔任司法部長的羅伯特?肯尼迪成了肯尼迪家族的當家人。他的媽媽輕聲對他說:“孩子,現(xiàn)在輪到你了?!?968年羅伯特決定參加總統(tǒng)競選,肯尼迪家族似乎有可能再產(chǎn)生一位總統(tǒng)。不幸的是在一次公眾集會上,有個年輕人對他頭部開槍,羅伯特死在醫(yī)院中。兇手是個叫瑟漢的巴勒斯坦難民,他討厭羅伯特強烈的親猶傾向。

三個哥哥死于非命,愛德華?肯尼迪碩果僅存,他也在努力向政治巔峰沖刺。1969年當他選為參議院民主黨副領袖,有希望成為1972年總統(tǒng)競選的熱門人物。但在1969年7月發(fā)生的一件意外事件卻斷送了他的前程。一天晚上他開車帶著漂亮的金發(fā)姑娘科佩克內(nèi)小姐回旅館,在過一座小橋時汽車沖入河中。愛德華逃生,姑娘卻死在車中,而且愛德華報案還很不及時。這一事件損害了肯尼迪家族的名譽,也使得愛德華不得不放棄競選總統(tǒng)。

大約在一個多世紀以前,愛爾蘭的馬鈴薯歉收。為了逃避饑荒,有許多愛爾蘭人就橫渡大西洋,到美國的東部去闖天下。

這些來到美國東海岸的愛爾蘭移民,當然不可能立即就過上很舒適的生活。

當時支配美國社會的,多半是英格蘭的新教徒。美國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而最早開拓美國東海岸,在那里克服萬難、奠定今日美國基礎的人,大部分都是英格蘭的新教徒。這就不難了解這些英人子孫,為什么能夠支配當時的社會了。

愛爾蘭的鄉(xiāng)村景象

而愛爾蘭人、意大利人、波蘭人、德國人等,都是由以前的敵對國家來的移民,他們可以說是美國的新成員。因此,想要加入英格蘭人已打好基礎的社會里去,自然就得從下層社會的生活開始。尤其是愛爾蘭人,他們的祖國原來就是受英格蘭的統(tǒng)治,因此這種情形很自然地就反映到新大陸的社會中。

帕特里克?肯尼迪也就是肯尼迪總統(tǒng)的曾祖父于1850年左右來到波士頓。當時波士頓已有許多愛爾蘭籍的移民,但是,這些人大都住在波士頓的貧民區(qū),過著相當窮苦的生活。

這些愛爾蘭人多半都是碼頭工人,也有一部分是以日計酬的勞工。帕特里克也不例外,他做過各種出賣勞力的工作,省吃儉用,最后終于開了一家桶店,專門制造裝酒用的木桶。

帕特里克為人勤勉、和善,因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后來,他娶了一位愛爾蘭小姐,生了四個孩子。最小的孩子是在1862年1月出生的,以父親之名起的名叫帕特里克?肯尼迪。

孩子出生后不久,老帕特里克就因為罹患疾病不幸去世。后來這位最小的孩子的孫子,也就是肯尼迪家族在美國的第四代子孫中,出了一位美國總統(tǒng),相信這在當時是誰也不會想到。

自幼喪父的帕特里克一邊在附近的一所學校讀書,一邊還要幫助母親工作。當時,他的母親在一家商店里工作。等到帕特里克長大之后,他就自己開了家酒店。當時,在美國的愛爾蘭人都在想盡辦法擺脫貧窮的生活。而致富的捷徑,就是經(jīng)營小酒店或是本小利重的商店,或者從政。帕特里克一方面開酒店,同時也開始向政壇上邁進。

事實上,帕特里克本人并不愛喝酒,但是當他開了酒店之后,常有同鄉(xiāng)來他的店里高談闊論,此時,帕特里克都能很有耐心地聽這些人的議論,并給予適當?shù)慕ㄗh。他因此成為眾人眼中一位很不錯的顧問。

他的人緣很好,不但成為眾人喜愛的酒店老板,同時也深受當?shù)厝说淖鹁磁c愛戴,漸漸地,他就步入了波士頓的政壇。

帕特里克雖然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但他是位天資聰穎的人。他見識卓越又有魄力,具有天生的領導才能。他有三個子女,他的家訓中有一些一直流傳到孫子輩,甚至成為肯尼迪家族子女的主要家庭教育內(nèi)容,例如:

——凡事要做就做第一,做第二就輸了。

——絕不可犯錯。

他一方面積極地拓展生意,另一方面又活躍在市及州的政界。他曾經(jīng)是州議會的眾議員和參議員。他的一生是以公平與正直出名的。

在他三個子女中,有一個名叫約瑟夫的,他就是肯尼迪總統(tǒng)的父親。

由于父親的影響,約瑟夫從小就對政治有了頗深的認識。

約瑟夫很有遠見,為了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把大兒子小約瑟夫送進了哈佛大學。

一從哈佛大學畢業(yè),約瑟夫就下決心盡快掙錢,爭取在三十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到哪兒去掙錢?小約瑟夫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想掙錢,你就必須弄清錢在哪里。”他選擇了銀行業(yè)作為生財?shù)姆较?。小約瑟夫在父親的支持下成為一家銀行的總裁,并且是全美國最年輕的銀行總裁。

資料鏈接

良好的家庭教育

作為銀行家的約瑟夫,也就是肯尼迪總統(tǒng)的父親以近似殘酷的方式教育他的小肯尼迪們。他子女很多,共九個孩子,五女四男。父親酷望小約瑟夫能成為美國總統(tǒng)。約翰由于體質(zhì)不佳,將來準備做出版商或記者,這樣便可幫助哥哥小約瑟夫回擊外界對他的攻擊。羅伯特要做律師,將擔負起捍衛(wèi)家族利益的重任。最小的兒子愛德華的前途尚未選定,需看發(fā)展。老約瑟夫有一天自豪地說道:“我有四個像教堂圓柱那樣結實英俊的兒子。”

他是怎樣精心陶冶孩子們的性格呢?這個家里規(guī)定了嚴格的法律條令:吃飯時,孩子們必須在飯前五分鐘全部就座,等待父親。母親羅絲把報紙上報道當天大事的新聞貼在通往餐廳的走廊上,以便孩子們經(jīng)過時讀上幾條,好在餐桌上參加辯論。比如,一天中午,約翰一邊放叉子一邊向哥哥提問:“你對英國的經(jīng)濟形勢有何見解?”小約瑟夫思考片刻,做了恰如其分的回答,并列舉了統(tǒng)計表和一些數(shù)據(jù),當時小約瑟夫年僅十歲。

在小約瑟夫、約翰、羅伯特這三兄弟之間,“一切為了勝利”這句格言經(jīng)常引起他們的激烈爭奪。當愛德華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孩子時,他曾被從哥哥們房里傳出的吼叫、詛咒、謾罵和呻吟聲嚇得不知所措。為了贏得父親的賞識,什么都可用來作為斗爭的理由。小約瑟夫騎車領先,約翰奮起直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