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題歌風臺

金性堯選宋詩三百首 作者:金性堯


張方平

作者介紹

張方平(1007—1091),字安道,自號樂全居士,南京(即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人。舉茂才異等,為校書郎,知昆山縣。后官參知政事,加太子太保。

他是仁宗至哲宗的四朝名臣。他的詩,在北宋中還談不上獨特的風格。內容多為酬贈之作,但這首《送蘇子由監(jiān)筠州酒稅》,頗能見其風義。間有詠史懷古的,如兩首諷詠漢高祖劉邦的詩,則尚能于樸素中略具生面,雖然也是按照歷史的真實來說的。

題歌風臺1

落魄劉郎作帝歸2,樽前感慨《大風詩》3。淮陰反接英彭族4,更欲多求猛士為5

1 歌風臺,在劉邦故鄉(xiāng)沛縣。

2 落魄(拓tuò),窮困失意,指劉邦早年處境。

3 樽前句,劉邦即帝位后,還鄉(xiāng)時置酒沛宮,召一些故舊共飲,酒酣,乃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事見《史記·高祖本紀》。這就是后世所稱的《大風歌》。

4 淮陰,指淮陰侯韓信。他曾被人告發(fā)謀反,呂后乃使武士縛之,斬于長樂宮,并滅三族。反接,反綁兩手。英,指淮南王英布,亦稱黥布。他曾從劉邦擊滅項羽于垓下。劉邦接位后,韓信、彭越皆被殺,他不自安,遂發(fā)兵反。后敗走長沙,為人誘殺。彭,指梁王彭越。他歸從劉邦后多建奇功,后被人告發(fā)謀反,滅三族。

5 為,猶言何為。因為《大風歌》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語,所以詩里反唇相稽。韓、英、彭被殺的第二年,亦即劉邦還鄉(xiāng)作《大風歌》那一年。

說明

英布謀反時,汝陰侯滕公感到很奇怪,因為劉邦對英布封王分爵,也算很優(yōu)厚,怎么還會反?有個從前的楚令尹薛公答道:“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功一體之人也。自疑禍及身,故反耳?!彼瓶蔀榇嗽娮饕粍e解。

作者另有《題沛縣漢高祖廟》一絕云:“中酒疏狂不治生,中陽(劉邦為豐邑中陽里人)有土不歸耕。偶因世亂成功業(yè),更向翁前與仲爭?!眲罴吹畚缓?,曾在諸大臣前,對他父親太上皇說:“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yè),不如仲(劉邦兄)力。今某之業(yè)所就孰與仲多?”末句即指此事。宋去漢已遠,故對前代帝王得以隨意諷吟,到了元代,更有睢景臣《高祖還鄉(xiāng)》那種散曲的流傳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