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風
邶、鄘、衛(wèi)三國,都是殷商故地,在朝歌一帶。武王滅殷以后,三分其地,朝歌之北是邶,其東是鄘,其南是衛(wèi),其后邶、鄘之地并入衛(wèi)國,故《邶風》、《鄘風》、《衛(wèi)風》也就是衛(wèi)詩,多為東周時作品。這些詩有反抗和揭露上層統(tǒng)治者丑惡行為的,如《鄘風·相鼠》、《鄘風·墻有茨》、《邶風·新臺》等;有在婚姻戀愛方面反映婦女命運和反抗精神的,如《邶風·柏舟》、《衛(wèi)風·氓》、《邶風·谷風》等?,F(xiàn)存《邶風》十九首。
柏舟
【題解】
這是寫賢人憂讒畏譏而又難離亂境的詩。賢人受到群小的陷害,既不甘退讓,又不能展翅奮飛。憂愁煩悶,焦慮難眠,無人傾訴。盡管如此,他發(fā)誓決不隨波逐流,表現(xiàn)了一個憂國憂時的正直文人(或官吏)的形象?!睹娦颉氛f:“《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wèi)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婦女自傷不得于夫,見侮于眾妾的詩,詩中表露了她無可告訴的委曲和憂傷”(見《詩經注析》),也可備一說。
汎彼柏舟(1),河中蕩漾柏木舟,
亦汎其流。隨著波兒任漂流。
耿耿不寐(2),心中焦慮不成眠,
如有隱憂(3)。因有隱憂在心頭。
微我無酒(4),不是家里沒有酒,
以敖以游(5)。不是無處可遨游。
【注釋】
(1)汎(fàn):隨水浮動。
(2)耿耿:不安的樣子。
(3)隱憂:藏在內心的憂痛。
(4)微:非。
(5)敖:游的意思。
我心匪鑒(1),我的心兒不是鏡,
不可以茹(2)。豈能美丑都能容。
亦有兄弟,我家也有親兄弟,
不可以據(jù)(3)??蓢@兄弟難依憑。
薄言往愬(4),我曾向他訴苦衷,
逢彼之怒。正逢他們怒難平。
【注釋】
(1)匪:同“非”。鑒:鏡子。
(2)茹(rú):容納。
(3)據(jù):依靠。
(4)愬:同“訴”,訴說,告訴。
我心匪石,我的心兒不是石,
不可轉也。不可隨意來轉移。
我心匪席,我的心兒非草席,
不可卷也。不可隨意來卷起。
威儀棣棣(1),儀容舉止有尊嚴,
不可選也(2)。不可退讓被人欺。
【注釋】
(1)棣棣(dì):安和的樣子。
(2)選(suàn):通“算”,計算。
憂心悄悄(1),憂愁纏繞心煩悶,
慍于群小(2)。群小視我如仇人。
覯閔既多(3),中傷陷害既已多,
受侮不少。受到侮辱更不少。
靜言思之(4),仔細考慮反復想,
寤辟有摽(5)。醒來捶胸憂難消。
【注釋】
(1)悄悄:憂愁的樣子。
(2)慍(yùn):怨恨。
(3)覯(gòu):遇到。閔(mǐn):憂愁,禍患。
(4)靜:仔細審慎。
(5)辟:有的本子作“擗”,捶胸。有摽(biào):即“摽摽”,捶打的樣子。
日居月諸(1),問問太陽和月亮,
胡迭而微(2)?為啥輪番暗無光?
心之憂矣,心頭煩憂去不掉,
如匪浣衣。就像穿著臟衣裳。
靜言思之,仔細考慮反復想,
不能奮飛。無法展翅高飛翔。
【注釋】
(1)居、諸:均為語助詞,有感嘆意。
(2)胡:何。迭:更迭,輪番。微:虧缺,指日蝕、月蝕。
綠衣
【題解】
這是一首思念亡故妻子的詩。詩人睹物懷人,看到妻子親手縫制的衣裳,想到妻子對自己各方面的關心照顧,現(xiàn)在已物是人非,因此內心充滿憂傷,不知何時才能釋然。詩人的感情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深沉而含蓄,使讀者也為之動容。此詩堪稱懷人悼亡的佳作。
綠兮衣兮,那綠色的衣服啊,
綠衣黃里(1)。外面綠色黃色里。
心之憂矣,看到此衣心憂傷,
曷維其已(2)!悲痛之情何時已!
【注釋】
(1)里:衣服的襯里。
(2)曷:何。維:語助詞。已:停,止。
綠兮衣兮,那綠色的衣服啊,
綠衣黃裳(1)。上穿綠衣下黃裳。
心之憂矣,看到此衣心憂傷,
曷維其亡(2)!何時能將此情忘!
【注釋】
(1)裳:下衣,形如現(xiàn)在的裙子。
(2)亡:通“忘”,忘記。
綠兮絲兮,那綠色的絲縷啊,
女所治兮。是你親手把它理。
我思古人(1),思念我的亡妻啊,
俾無兮(2)!總是勸我莫越禮。
【注釋】
(1)古人:故人,指作者的妻子。
(2)俾(bǐ):使。(yóu):過錯。
兮绤兮(1),葛布有粗又有細,
凄其以風(2)。穿上涼爽又透氣。
我思古人,思念我的亡妻啊,
實獲我心!事事都合我心意。
【注釋】
(1)(chī):細葛布。绤(xì):粗葛布。
(2)凄其:同“凄凄”,涼爽。
燕燕
【題解】
《毛詩序》說:“《燕燕》,衛(wèi)莊姜送歸妾也?!边@個說法,為多數(shù)解詩者所采信。莊姜為齊國人,嫁衛(wèi)莊公,稱莊姜。莊姜美而無子,衛(wèi)莊公又娶陳國厲媯(guī)、戴媯姊妹。戴媯生子名完,莊公讓莊姜收為己子,并立為太子。莊公卒,太子完繼位,即衛(wèi)桓公。后衛(wèi)桓公被莊公寵妾所生子州吁殺死,其生母戴媯受牽連,被遣送回陳國。莊姜曾養(yǎng)育其子,并與她關系友善,臨行去送她,作了這首詩。詩中以層層遞進的形式寫行者漸去漸遠,送者悲情愈來愈深的情景,在傷別中,還透露出憂國之情。最后一章贊揚戴媯的美德,更說明依依之情的可珍可貴。一說此詩寫衛(wèi)定公的夫人定姜的事。定姜的兒子去世,兒媳沒有子女,服喪三年后,定姜把她送回娘家。臨別揮淚垂涕,寫了這首詩。王士禛認為此詩“為萬古送別之祖”,對后世的送別詩產生深遠影響。
燕燕于飛(1),燕子雙雙天上翔,
差池其羽(2)。參差不齊展翅膀。
之子于歸,她回娘家永不返,
遠送于野。遠送她到曠野上。
瞻望弗及,漸漸遠去望不見,
泣涕如雨。涕泣如雨淚沾裳。
【注釋】
(1)燕燕:鳥名,即燕子。于:語助詞。
(2)差(cī)池:參差不齊的樣子。
燕燕于飛,燕子雙雙天上翔,
頡之頏之(1)。忽上忽下盤旋忙。
之子于歸,她回娘家永不返,
遠于將之(2)。遠送不怕路途長。
瞻望弗及,漸漸遠去望不見,
佇立以泣(3)。注目久立淚汪汪。
【注釋】
(1)頡(xié):向上飛。頏(háng):向下飛。
(2)將:送。
(3)佇(zhù)立:久立。
燕燕于飛,雙雙燕子飛天上,
下上其音。上下鳴叫如吟唱。
之子于歸,她回娘家永不返,
遠送于南。送她向南路茫茫。
瞻望弗及,漸漸遠去望不見,
實勞我心(1)。我心悲傷欲斷腸。
【注釋】
(1)勞:憂。此指思念之勞。
仲氏任只(1),仲氏誠實又可信,
其心塞淵(2)。心胸開朗能容忍。
終溫且惠(3),性格溫柔又和順,
淑慎其身(4)。行為善良又謹慎。
先君之思(5),常說“別忘先君愛”,
以勖寡人(6)。她的勸勉記在心。
【注釋】
(1)仲:排行第二。任:誠實可信任。
(2)塞淵:填滿內心深處。形容心胸開闊能包容。
(3)終:既。溫:溫柔。且:又?;荩汉晚槨?/p>
(4)淑:善良。慎:謹慎。
(5)先君:死去的國君。這里指衛(wèi)莊公。
(6)勖(xù):勉勵。寡人:古代國君自稱。諸侯夫人也可自稱寡人,這里是莊姜自稱。
日月
【題解】
這是寫衛(wèi)國的一位婦女,受到丈夫的虐待,內心痛苦之極,不由地呼天喚地,喊爹叫娘,責備丈夫對她不聞不顧,不理不睬,抒發(fā)心中怨憤之情。朱熹說:“蓋憂患疾痛之極,必呼父母,人之至情也?!保ā对娂瘋鳌罚┓接駶櫿f:“仰日月而訴幽懷,……一訴不已,乃再訴之;再訴不已,更三訴之。三訴不聽,則惟有自呼父母,而嘆其生我之不辰。蓋情極則呼天,疾痛則呼父母,如舜之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耳。此怨極也?!币徽f這是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受到莊公的遺棄,內心痛苦而訴幽懷?!睹娦颉氛f:“《日月》,衛(wèi)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難,傷己不見答于先君,以至困窮之詩也?!?/span>
日居月諸(1),太陽月亮放光芒,
照臨下土(2)。光明照徹大地上。
乃如之人兮(3),可是竟有這種人啊,
逝不古處(4)。不依古道處事把人傷。
胡能有定(5)?何時日子能正常?
寧不我顧(6)。竟然不顧我心傷。
【注釋】
(1)居、諸:語氣詞。古人多用日月比喻丈夫。此處也含隱喻之意。
(2)照臨:照耀到。下土:大地。
(3)乃:竟。如:像。之人:是人,這個人。
(4)逝:發(fā)語詞。古處:以古道相處。
(5)胡:何。定:指夫婦正常相處之道。
(6)寧:乃。顧:顧念。
日居月諸,太陽月亮放光芒,
下土是冒(1)。光輝普照大地上。
乃如之人兮,可是竟有這種人啊,
逝不相好(2)。背棄情義和我斷來往。
胡能有定?何時日子能正常?
寧不我報(3)。為何與我不答腔。
【注釋】
(1)冒:覆蓋。指陽光普照。
(2)相好:相悅,相愛。
(3)報:答。
日居月諸,太陽月亮放光芒,
出自東方。每天升起在東方。
乃如之人兮,可是像他這種人啊,
德音無良(1)。說得好做得不一樣。
胡能有定?何時日子能正常?
俾也可忘(2)?使我把憂傷全遺忘?
【注釋】
(1)德音:聲譽,德性。無良:不好,不良。
(2)俾:使。
日居月諸,太陽月亮放光芒,
東方自出。日夜運行自東方。
父兮母兮(1),我的爹呀我的娘,
畜我不卒(2)。為何讓我離身旁。
胡能有定?何時日子能正常?
報我不述(3)。讓我不再述冤枉。
【注釋】
(1)父兮母兮:呼喚父母。
(2)畜:養(yǎng)育。卒:終。
(3)述:說。
終風
【題解】
這是一位婦女寫她被丈夫嘲笑、遺棄的遭遇。詩以自然界的狂風大作和天氣陰晦,來比喻其夫脾氣的狂蕩暴疾、喜怒無常,十分形象生動。全詩四章,寫出了這位婦女對丈夫既恨又愛的復雜心理?!睹姟氛J為“衛(wèi)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方玉潤《詩經原始》說:“朱子以為詳味詩辭,有夫婦之情,未見母子之意,仍定為為莊公作。”即“衛(wèi)莊姜傷所遇不淑也”。
終風且暴(1),大風越刮越狂暴,
顧我則笑(2)。你對我戲弄又調笑。
謔浪笑敖(3),那戲謔調笑太放縱,
中心是悼(4)。讓我害怕又煩惱。
【注釋】
(1)終:既。暴:暴風?;蛞詾榧灿辏蛞詾槔?。
(2)顧:回頭看。
(3)謔浪:戲謔,放蕩。笑敖:調笑。
(4)中心:內心。是悼:即“悼是”。悼,哀傷,驚恐。
終風且霾(1),大風刮得塵土揚,
惠然肯來(2)。如還愛我定肯來我房。
莫往莫來(3),現(xiàn)在你我不來往,
悠悠我思(4)。讓我整日心憂傷。
【注釋】
(1)霾(mái):大風揚塵。
(2)惠然肯來:此言愛我即可來相會?;?,顧。然,語助詞。
(3)莫往莫來:不來往。
(4)悠悠:思念的樣子。
終風且曀(1),大風刮得天昏昏,
不日有曀(2)。不見太陽只有滿天云。
寤言不寐(3),我半夜難眠獨自語,
愿言則嚏(4)。愿你嚏噴連連知我在思念。
【注釋】
(1)曀(yì):天陰而有風。
(2)有:又。
(3)寤言:醒著說話。
(4)愿言:同“愿焉”、“愿然”,思念殷切?;蛞詾樯钏?。嚏:打噴嚏。俗云有人在背后議論,則會打噴嚏。
曀曀其陰(1),天色陰沉暗無光,
虺虺其雷(2)。只聽轟轟雷聲震天響。
寤言不寐,我半夜難眠獨自語,
愿言則懷(3)。愿你回心轉意把我想。
【注釋】
(1)曀曀:天氣陰沉昏暗。
(2)虺虺(huǐ):雷聲。
(3)懷:思念。
擊鼓
【題解】
這是一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xiāng)之歌。全詩只有區(qū)區(qū)八十個字,但將他被迫從軍南征,討伐陳、宋,戰(zhàn)后軍心渙散,有家難歸的種種痛苦,都婉轉曲折地表達出來。正如陳子展所說:“詩人若具速寫之技,概括而復突出個人入伍、出征、思歸、逃散之整個過程。簡勁不懈,真實有力,至今讀之,猶有實感?!保ā对娊浿苯狻罚拇嗽娨部煽闯龃呵餆o義戰(zhàn)給民眾帶來的痛苦。
擊鼓其鏜(1),戰(zhàn)鼓擂得震天響,
踴躍用兵。兵士踴躍練武忙。
土國城漕(2),有的修路筑城墻,
我獨南行。我獨從軍到南方。
【注釋】
(1)鏜:鼓聲。
(2)土國:在國內服土工勞役。城漕:在漕邑修筑城墻?!巴痢焙汀俺恰痹诖擞米鲃釉~。
從孫子仲(1),跟隨將軍孫子仲,
平陳與宋。陳宋糾紛得平定。
不我以歸(2),戰(zhàn)事結束仍難歸,
憂心有忡(3)。內心憂愁神不寧。
【注釋】
(1)孫子仲:人名,衛(wèi)國將領。
(2)不我以歸:不讓我回來。
(3)有忡:即“忡忡”,心神不寧。
爰居爰處(1)?何處居啊何處住?
爰喪其馬?戰(zhàn)馬丟失在何處?
于以求之?哪兒能找我的馬?
于林之下。叢林深處大樹下。
【注釋】
(1)爰:何處。
“死生契闊”(1),“生生死死不分離”,
與子成說(2)。咱們誓言記心里。
執(zhí)子之手,我曾緊握你的手,
與子偕老。到老和你在一起。
【注釋】
(1)契:合。闊:離。
(2)子:你。這里指作者的妻子。成說:約定誓言。
于嗟闊兮,可嘆相距太遙遠,
不我活兮(1)。我們不能重相見。
于嗟洵兮(2),可嘆分別太長久,
不我信兮(3)。難以實現(xiàn)我誓言。
【注釋】
(1)活:當作“佸”解,聚會。
(2)洵:長久。
(3)信:守信用。
凱風
【題解】
這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并自責的詩。也有人說這是悼念亡母的詩。母愛一直是人們歌詠的題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秳P風》便是兩千多年前一首這樣的詩。詩人在夏日感受到溫暖南風的吹拂,看到棗樹在吹拂中發(fā)芽生長,聯(lián)想到母親養(yǎng)育兒女的辛勞,觸景生情,寫下了這樣自然生動的詩句。又想到黃鳥婉轉的歌聲使人愉悅,而自己卻沒有做出使母親感到安慰的事情,因慚愧而深深自責。詩中雖然沒有實寫母親如何辛勞,但其形象還是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兒子雖然自責沒有成才,但能有這樣的感恩之情,也一定是勤勞善良之人?!皠P風”后來具有了人子思母孝親的特定含義。古樂府《長歌行》:“遠游使心思,游子戀所生?!瓌P風吹長棘,夭夭枝葉傾?!迸嗽馈豆褘D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余音。”蘇軾的“凱風吹盡棘成薪”等等,都是歌頌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可見此詩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凱風自南(1),和風煦煦自南方,
吹彼棘心(2)。吹在棗樹嫩芽上。
棘心夭夭(3),棗樹芽心嫩又壯,
母氏劬勞(4)。母親養(yǎng)兒辛苦忙。
【注釋】
(1)凱風:和風。這里喻母愛。
(2)棘心:酸棗樹初發(fā)的嫩芽。這里喻子。
(3)夭夭:樹木嫩壯的樣子。
(4)劬(qú)勞:勞苦。
凱風自南,和風煦煦自南方,
吹彼棘薪(1)。棗樹成柴風吹長。
母氏圣善(2),母親明理又善良,
我無令人(3)。兒子不好不怨娘。
【注釋】
(1)棘薪:酸棗樹已長大可當柴燒。這里比喻子已長大。
(2)圣善:明理善良。
(3)令人:善人。
爰有寒泉(1),寒泉之水透骨涼,
在浚之下(2)。源頭就在??h旁。
有子七人,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
母氏勞苦。兒子長成累壞娘。
【注釋】
(1)爰:語助詞。寒泉:衛(wèi)地水名,冬夏常冷。
(2)浚(xùn):衛(wèi)國地名。
睆黃鳥(1),黃雀婉轉在歌唱,
載好其音。悅耳動聽真嘹亮。
有子七人,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
莫慰母心。難慰母心不應當。
【注釋】
(1)睆(xiàn huǎn):鳥兒婉轉的鳴叫聲。
雄雉
【題解】
這是一位婦女思念遠方服役丈夫的詩。全詩共四章,第一、二章寫因丈夫離去而思念,思其能夠回還,又知其不能回而愈加思念。思到極處,無可釋懷,指責那些在位君子,是他們的貪欲造成了夫妻分離的悲劇。這一轉,使詩的境界提升了一個高度。朱熹說:“婦人以其君子從役于外,故言雄雉之飛舒緩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從役于外,而自遺阻隔也?!保ā对娂瘋鳌罚┓接駶檮t認為是朋友互勉的詩,可為一說。
雄雉于飛(1),雄雉在空中飛翔,
泄泄其羽(2)。舒展著五彩翅膀。
我之懷矣(3),我如此思念夫君,
自詒伊阻(4)。給自己帶來憂傷。
【注釋】
(1)雉:野雞。一說雉為耿介之鳥,交有時,別有倫。于:往。一說語助詞。
(2)泄泄(yì):鼓翅飛翔的樣子。
(3)懷:因思念而憂傷。
(4)自詒(yí):自己給自己。詒,亦作“遺”,遺留。或作“貽”。伊:其。阻:憂愁,苦惱。
雄雉于飛,雄雉在空中飛翔,
下上其音(1)。上下鳴叫聲嘹亮。
展矣君子(2),我那誠實的夫君,
實勞我心(3)。實讓我心勞神傷。
【注釋】
(1)下上其音:叫聲隨飛翔而忽上忽下。
(2)展:誠,實在。
(3)勞我心:即“我心勞”,因掛懷而操心、憂愁。
瞻彼日月(1),看日月迭來迭往,
悠悠我思。思念之情悠悠綿長。
道之云遠(2),道路相隔如此遙遠,
曷云能來(3)?夫君何日才能還鄉(xiāng)?
【注釋】
(1)瞻:遠望。
(2)云:與下句之“云”同為語氣詞。
(3)曷:何也。此處指“何時”。
百爾君子(1),那些在位君子們,
不知德行(2)。不知我夫君德高尚。
不忮不求(3),他不貪榮名不求利,
何用不臧(4)!為何讓他遭禍殃!
【注釋】
(1)百:所有的。爾:你們。君子:在位、有官職的君子(大夫)。
(2)德行:品德和行為。
(3)忮(zhì):疾害。或以為“希求”。求:貪求。
(4)何用:何以,為何。不臧:不善,不好。
匏有苦葉
【題解】
這是一位女子在濟水岸邊等待未婚夫時所唱的歌。一個深秋的早晨,一位姑娘在濟水邊焦急地等待,希望她的未婚夫過河來與她相會,在河水未結冰時能夠娶她為妻。但她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詩的最后一章寫她拒絕了船夫招呼她上船的好意,她還要繼續(xù)地等下去。
匏有苦葉(1),葫蘆葉枯葫蘆熟,
濟有深涉(2)。濟水深深已可渡。
深則厲(3),水深你就用葫蘆,
淺則揭(4)。水淺就挽褲腿走。
【注釋】
(1)匏(páo):俗稱“葫蘆”。古人渡河時,將多個葫蘆拴于腰上,人則可浮于水,故曰“腰舟”??嗳~:枯葉。匏瓜葉枯萎,葫蘆已成熟,可用以渡河。
(2)濟:水名。涉:徒步過河。
(3)厲:連衣渡水。
(4)揭(qì):撩起下衣。
有濟盈(1),濟河水深已漫堤,
有雉鳴(2)。雌雉水邊聲聲啼。
濟盈不濡軌(3),水滿淹不到車軸,
雉鳴求其牡(4)。雌雉鳴叫求其偶。
【注釋】
(1)(mǐ):水滿貌。
(2)(yǎo):雉鳴聲。
(3)濡:沾濕。軌:車軸的兩端。
(4)牡:指雄野雞。
雍雍鳴雁(1),大雁鳴叫在長空,
旭日始旦(2),旭日紅紅東方升。
士如歸妻(3),你如真要想娶妻,
迨冰未泮(4)。趁著河水沒結冰。
【注釋】
(1)雍雍(yōng):雁叫聲。
(2)旭日:初升的太陽。旦:天明。
(3)歸妻:娶妻。
(4)迨(dài):趁。泮(pàn):融解。
招招舟子(1),船夫聲聲呼過河,
人涉卬否(2)。別人先渡我不過。
人涉卬否,別人先渡我不過,
卬須我友(3)。我要等待我的哥。
【注釋】
(1)招招:召喚貌。舟子:船夫。
(2)人涉卬(áng)否:此句是說,“別人渡河我不渡”。卬,我。
(3)須:等待。友:此指女子等待的人。
谷風
【題解】
這是遭到丈夫遺棄的女子寫的訴苦詩。詩中運用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把女子遭棄的原因,棄時的情景,棄后的心情,以及她在家庭中的辛苦,如泣如訴地描寫出來。這樣,詩中就出現(xiàn)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女子吃苦耐勞,溫婉柔順,癡心多情;男子朝秦暮楚,薄行缺德,少情寡義。全篇通過男女的對比,今昔的對比,被棄和新婚的對比,更加深了我們對被棄女子的同情,對薄情男子的厭惡。此詩采用比、興相互運用的手法,把寫景與敘事緊密結合起來,使人物性格更為鮮明突出。
習習谷風(1),山谷來風迅又猛,
以陰以雨。陰云密布大雨傾。
黽勉同心(2),夫妻共勉結同心,
不宜有怒。不該動怒不相容。
采葑采菲(3),采摘蘿卜和蔓菁,
無以下體(4)?難道要葉不要根?
德音莫違(5),往日良言休拋棄,
“及爾同死”?!暗剿篮湍悴浑x分”。
【注釋】
(1)習習:風聲。谷風:來自山谷的大風。
(2)黽(mǐn)勉:努力。
(3)葑(fēng):蔓菁。菲:蘿卜。
(4)無以:不用。下體:指根部。從采食葑、菲不用根部,比喻娶妻不重其德,只看其色。
(5)德音:指丈夫曾對她說過的好話。
行道遲遲(1),邁步出門慢騰騰,
中心有違(2)。腳兒移動心不忍。
不遠伊邇(3),不求送遠求送近,
薄送我畿(4)。誰知僅送到房門。
誰謂荼苦(5),誰說苦菜味最苦,
其甘如薺。在我看來甜如薺。
宴爾新昏(6),你們新婚多快樂,
如兄如弟。親哥親妹不能比。
【注釋】
(1)遲遲:緩慢。
(2)中心:心中。有違:行動和心意相違背。
(3)伊:是。邇:近。
(4)?。赫Z助詞,有勉強的意思。畿(jī):門內。這里指門檻。
(5)荼:苦菜。
(6)宴:快樂。新昏:即“新婚”,指丈夫另娶新人。
涇以渭濁(1),渭水入涇涇水渾,
湜湜其沚(2)。涇水雖渾河底清。
宴爾新昏,你們新婚多快樂,
不我屑以(3)。不知憐惜我心痛。
毋逝我梁(4),不要到我魚壩來,
毋發(fā)我笱(5)。不要再把魚簍開。
我躬不閱(6),現(xiàn)在既然不容我,
遑恤我后(7)。以后事兒誰來睬。
【注釋】
(1)涇、渭:都是河流名,發(fā)源甘肅,在陜西高陵合流。
(2)湜湜(shí):水清貌。沚:底。
(3)屑:顧惜,介意。
(4)逝:去,往。梁:用石塊壘成的攔魚壩。
(5)發(fā):“撥”的借字,搞亂。笱(gǒu):捕魚的竹簍。
(6)躬:自身。閱:見容,容納。
(7)遑:暇,來不及。恤:擔憂。后:指走后的事。
就其深矣,好比過河河水深,
方之舟之。過河就用筏和船。
就其淺矣,又如河水清且淺,
泳之游之。我就游泳到對岸。
何有何亡(1),家里有這沒有那,
黽勉求之。盡心盡力來備辦。
凡民有喪(2),左鄰右舍有災難,
匍匐救之。奔走救助不遲延。
【注釋】
(1)亡:無。
(2)民:人。這里指鄰人。
不我能慉(1),你不愛我倒也罷,
反以我為仇。不該把我當仇家。
既阻我德(2),我的好意你不睬,
賈用不售(3)。好比貨物沒人買。
昔育恐育鞫(4),從前害怕家困窮,
及爾顛覆(5)?;茧y與共苦經營。
既生既育,如今家境有好轉,
比予于毒(6)。嫌我厭我如毒蟲。
【注釋】
(1)慉(xù):愛。
(2)阻:拒絕。我德:我的好意。
(3)不售:賣不出去。
(4)育恐:生活恐慌。育鞫(jū):生活窮困。
(5)顛覆:患難。
(6)于:如。毒:毒蟲,毒物。
我有旨蓄(1),我備好干菜和腌菜,
亦以御冬(2)。貯存起來好過冬。
宴爾新昏,你們新婚多快樂,
以我御窮。拿我的東西來擋窮。
有洸有潰(3),粗聲惡氣欺負我,
既詒我肄(4)。粗活重活我擔承。
不念昔者,當初情意全不念,
伊余來塈(5)。往日恩愛一場空。
【注釋】
(1)旨蓄:蓄以過冬的美味干菜和腌菜。
(2)御:抵擋。
(3)有洸(guāng)有潰:即“洸洸潰潰”,水激蕩潰決的樣子。這里形容男子發(fā)怒時暴戾兇狠的樣子。
(4)詒(yí):留給。肄(yì):勞苦的工作。
(5)伊余來塈(jì):維我是愛。伊,句首語氣詞。余,我。來,是。塈,愛。
式微
【題解】
這是人民苦于勞役,對國君發(fā)出的怨詞。全詩只有三十二字,二十八個是重復使用,但沒有呆板之感,而是在一唱三嘆中將勞動者的怨恨直白地表達出來?!睹娦颉氛J為此詩寫的是黎侯為狄人所逐,流亡于衛(wèi),臣子勸他歸國的事。還有人認為這是情人幽會相互戲謔的歌,可備一說。
式微(1),式微,天黑啦,天黑啦,
胡不歸(2)?為何還不快回家?
微君之故(3),不是為了國君你,
胡為乎中露(4)!哪會夜露濕我衣?
【注釋】
(1)式:發(fā)語詞,無實義。微:幽暗。這里指天將黑。
(2)胡:為什么。
(3)微:非,不是。故:事。
(4)中露:即“露中”。
式微,式微,天黑啦,天黑啦,
胡不歸?為何還不快回家?
微君之躬,不是為了國君你,
胡為乎泥中!哪會夜間腳踏泥?
旄丘
【題解】
此詩到底講的是什么事,歷來有不同說法?!洱R詩》說:“陰陽隔塞,許嫁不答?!鹅盖稹贰ⅰ缎屡_》,悔往嘆息?!薄睹娦颉氛f此詩“責衛(wèi)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衛(wèi),衛(wèi)不能修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于衛(wèi)也”。我們認為這是一些流亡到衛(wèi)國的人,請求衛(wèi)國的統(tǒng)治者來救助,但愿望沒能實現(xiàn),詩中表達他們失望的心情。
旄丘之葛兮(1),旄丘上的葛藤啊,
何誕之節(jié)兮(2)。為何爬得那么長。
叔兮伯兮(3),衛(wèi)國的叔叔伯伯啊,
何多日也(4)?為何許久不相幫?
【注釋】
(1)旄丘:衛(wèi)國地名,在澶州臨河東(今河南濮陽西南)。一說旄丘指前高后低的小土山。
(2)誕:通“延”,延長。節(jié):指葛藤的枝節(jié)。
(3)叔、伯:本為兄弟間的排行,這里指高層統(tǒng)治者君臣。
(4)多日:指拖延多日。
何其處也(1)?為何安處在家中?
必有與也(2)。必定等人一起行。
何其久也?為何等待這么久?
必有以也(3)。其中必定有原因。
【注釋】
(1)處: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動。
(2)與:相與,即交好之人,同盟者。
(3)以:同“與”。一說作“原因”、“緣故”解。
狐裘蒙戎(1),身穿狐裘毛茸茸,
匪車不東(2)。乘車出行不向東。
叔兮伯兮,衛(wèi)國的叔叔伯伯啊,
靡所與同(3)。你們不與我心同。
【注釋】
(1)蒙戎:毛蓬松貌。此處點出季節(jié),已到冬季。
(2)匪:彼。東:此處作動詞,指向東。
(3)靡:無。所與:與自己在一起同處的人。同:同心。
瑣兮尾兮(1),我們卑微又渺小,
流離之子(2)。流離失所無依靠。
叔兮伯兮,衛(wèi)國的叔叔伯伯啊,
褎如充耳(3)!充耳不聞假裝不知道!
【注釋】
(1)瑣:細小。尾:通“微”,低微,卑下。
(2)流離:漂散流亡。方玉潤《詩經原始》:“流離,漂散也?!?/p>
(3)褎(yòu)如充耳:此句是說男子盛服華飾,耳旁垂有耳瑱,耳朵好像被耳瑱塞住,聽不見別人的呼喚。裦如,盛服貌。充耳,耳旁飾物,即耳瑱。
簡兮
【題解】
這是一首贊美舞師的詩。大概是一位女子在觀看盛大的“萬舞”表演時,領隊舞師高大威武英俊的形象,引起了她的愛慕,于是就產生了這篇贊美的詩篇。這篇描寫古代“萬舞”的詩,也給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舞蹈史方面的資料,描寫雖然不夠具體,但表演的地點、時間、人物,壯觀的場面,熱烈的情景,可以使后人大體知道“萬舞”的樣子。一說這是諷刺統(tǒng)治者不能任用賢人,致使他們只能成為歌舞藝人,即伶官?!睹娦颉氛f:“《簡兮》,刺不用賢也。衛(wèi)之賢者仕于伶官,皆可以乘事王者也?!奔毧慈?,似無此意。
簡兮簡兮(1),鼓聲擂得震天響,
方將萬舞(2)。盛大萬舞要開場。
日之方中(3),正是紅日當空照,
在前上處(4)。舞蹈領隊站前行。
【注釋】
(1)簡:鼓聲。一說形容舞師武勇之貌。
(2)方將:正要,將要。萬舞:古代在朝廷、宗廟或各種祭祀儀式上跳的舞蹈,由文舞與武舞兩部分組成,文舞執(zhí)羽籥,武舞執(zhí)干戚。
(3)方中:正好中午。
(4)在前上處:指舞師所處的位置,在整個舞蹈隊伍的最前頭?;蛞詾橹肝枧_前明顯的位置。
碩人俁俁(1),舞師健壯又英武,
公庭萬舞(2)。公庭上面演萬舞。
有力如虎,動作有力如猛虎,
執(zhí)轡如組(3)。手握韁繩似絲組。
【注釋】
(1)碩人:身材高大的人。俁俁(yǔ):高大魁梧的樣子。
(2)公庭:公爵的庭堂。
(3)轡(pèi):馬韁繩。組:編織的排排絲線。這里指用五彩絲帛做成的舞具,舞師手執(zhí)模仿駕車的動作。
左手執(zhí)籥(1),左手拿著籥管吹,
右手秉翟(2)。右手野雞翎毛揮。
赫如渥赭(3),紅光滿面像赭涂,
公言錫爵(4)!公爵連說快賞酒。
【注釋】
(1)籥(yuè):一種管樂器名,形狀像笛子。
(2)秉:持。翟(dí):野雞的長尾羽,舞蹈者所執(zhí)。
(3)赫:紅色。渥(wò):濕潤。赭(zhě):赤土。一說是一種赤色的礦物顏料。
(4)公:衛(wèi)公。錫爵:賞酒。錫,同“賜”。爵,酒器。
山有榛(1),高高山上有榛樹,
隰有苓(2)。低田蒼耳綠油油。
云誰之思?心里思念是誰人?
西方美人(3)。西方舞師真英武。
彼美人兮,那英俊的美男子啊,
西方之人兮!那是打從西方來啊!
【注釋】
(1)榛:灌木名,其果實似栗而小,可食。
(2)隰(xí):低洼而潮濕之地。苓:蒼耳。一說通“蓮”,即荷花。
(3)西方:西周地區(qū)。美人:指舞師。這位舞師來自西周地區(qū),衛(wèi)國在西周的東面,故稱“西方”。
泉水
【題解】
這是衛(wèi)國女子嫁到別的國家,思念家鄉(xiāng)而不得歸時寫下的詩。朱熹說:“衛(wèi)女嫁于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此詩?!保ā对娂瘋鳌罚┐嗽妼懰寄罴亦l(xiāng),與姐妹商量回鄉(xiāng)探親的事,回憶出嫁時的情景,想象回鄉(xiāng)的路線和準備工作。最后一章寫在愿望不能實現(xiàn)時,只好駕車出游,希望以此來排遣內心的憂傷。
毖彼泉水(1),泉水汩汩流不息,
亦流于淇(2)。還是回歸入淇水。
有懷于衛(wèi)(3),懷念衛(wèi)國我故鄉(xiāng),
靡日不思(4)。沒有一天不在想。
孌彼諸姬(5),同來姬姓好姐妹,
聊與之謀(6)。且和她們來商量。
【注釋】
(1)毖(bì):泉始涌出貌。泉水:衛(wèi)國水名,即末章所說的“肥泉”。
(2)淇:衛(wèi)國水名,即今河南安陽南的淇河。
(3)有懷:因懷念。有,以,因。
(4)靡:無。
(5)孌:美好,漂亮。諸姬:古代諸侯女子出嫁,常以同姓之女為媵妾。衛(wèi)國為姬姓國,故稱“諸姬”。
(6)聊:且。謀:商量。指商量回衛(wèi)國之事。
出宿于泲(1),回想當初宿泲地,
飲餞于禰(2)。擺酒餞行在禰邑。
女子有行(3),女子出嫁到別國,
遠父母兄弟。遠離父母和兄弟。
問我諸姑(4),臨行問候我姑母,
遂及伯姊。還有眾位好姊妹。
【注釋】
(1)宿:停留。此章回憶當年出嫁時第一個晚上歇宿之地。泲(jì):衛(wèi)國地名?;蛞詾榧礉?。
(2)飲餞(jiàn):餞行,送行的酒宴。禰(nǐ):衛(wèi)國地名。
(3)行:出嫁?!蹲髠鳌坊腹拍辏骸胺仓T侯之女行?!弊ⅲ骸靶校抟?。”
(4)姑:父親的姊妹稱“姑”。
出宿于干(1),如能回鄉(xiāng)宿在干,
飲餞于言。餞行之地就在言。
載脂載舝(2),車軸上油插緊鍵,
還車言邁(3)。直奔故鄉(xiāng)跑得歡。
遄臻于衛(wèi)(4),疾馳速奔回到衛(wèi),
不瑕有害(5)?不會招來甚禍患?
【注釋】
(1)干:與下句中“飲餞于言”中“言”均為地名。為詩人設想回衛(wèi)國時餞行之地。
(2)脂:油脂。此處用作動詞,指往車軸上涂油。舝(xiá):古“轄”字。車軸兩頭的金屬鍵。這里也用作動詞,指插上金屬鍵。
(3)還車:回車。指乘嫁時所乘之車回衛(wèi)。言:語助詞。邁:行路。
(4)遄(chuán):快,迅速地。臻(zhēn):至,到達。
(5)不瑕:沒有什么。瑕,通“遐”。
我思肥泉(1),我的思緒到肥泉,
茲之永嘆(2)。聲聲嘆息永無休。
思須與漕(3),再想須城和漕邑,
我心悠悠。我的憂傷沒盡頭。
駕言出游(4),駕著馬車去出游,
以寫我憂(5)。藉此排遣我憂愁。
【注釋】
(1)肥泉:衛(wèi)國泉名,即第一章所說之泉水。
(2)茲:同“滋”,更加,益發(fā)。永嘆:長嘆。
(3)須、漕:均為衛(wèi)國地名。
(4)駕言:駕車。言,語助詞。
(5)寫:同“瀉”,意為消除、排遣。
北門
【題解】
這是一首小官吏訴說自己愁苦的詩。他整天為政事繁忙,工作十分勞苦,卻得不到相應的報償;回到家中,還要受家人的責怪和諷刺。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歸咎于天命。此詩通過握有一定權力的小官吏之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更值得思考的是,小官吏的境況是如此,那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更不堪設想了?!睹娦颉氛f:“《北門》,刺仕不得志也。言衛(wèi)之忠臣不得其志爾。”
出自北門,一路走出城北門,
憂心殷殷(1)。憂愁煩惱壓在心。
終窶且貧(2),既無排場又貧寒,
莫知我艱。有誰知道我艱難。
已焉哉(3)!算了吧!
天實為之,老天安排這個樣,
謂之何哉!我還能夠怎么辦!
【注釋】
(1)殷殷:憂愁深重的樣子。
(2)終:既。窶(jù):貧而簡陋,無法講求禮節(jié)排場。
(3)已焉哉:既然這樣。
王事適我(1),王室差事派給我,
政事一埤益我(2)。政事全都推給我。
我入自外,累了一天回家來,
室人交遍謫我(3)。家人個個責怪我。
已焉哉!算了吧!
天實為之,老天安排這個樣,
謂之何哉!對此我也無奈何!
【注釋】
(1)王事:有關王室的差事。適:同“擿(zhì)”,扔。
(2)政事:指衛(wèi)國國內的事。埤(pí)益:加給。下文“埤遺”同。
(3)謫:責怪。
王事敦我(1),王室差事逼迫我,
政事一埤遺我。政事全都推給我。
我入自外,累了一天回到家,
室人交遍摧我(2)。家人諷刺說我傻。
已焉哉!算了吧!
天實為之,老天這樣安排下,
謂之何哉!我還能有啥辦法。
【注釋】
(1)敦:逼迫。
(2)摧:諷刺。
北風
【題解】
這是一首寫衛(wèi)君暴虐,禍亂將至,詩人偕友人急于逃難避禍的詩?!睹娦颉氛f:“《北風》,刺虐也。衛(wèi)國并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痹娭忻枥L的大雪紛飛、北風呼嘯的情景,不僅是人們出逃時的天氣狀況,也影射了當時的政治氣候。“莫赤匪狐,莫黑匪烏”二句,把“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黑暗統(tǒng)治一針見血地揭示出來。全詩章節(jié)緊湊,氣氛如急弦驟雨;比喻形象,危亂如冰雪愁云。
北風其涼(1),北風刮來冰樣涼,
雨雪其雱(2)。大雪漫天白茫茫。
惠而好我(3),贊同我的好朋友,
攜手同行。攜手一起快逃亡。
其虛其邪(4)?豈能猶豫慢慢走?
既亟只且(5)!事已緊急禍將降!
【注釋】
(1)其涼:即“涼涼”,形容風寒。
(2)其雱(páng):即“雱雱”,雪大的樣子。
(3)惠而:即“惠然”,順從、贊成之意。好我:同我友好。
(4)其:同“豈”,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虛:“舒”的假借字。邪:有的本子作“徐”,虛邪,即“舒徐”,緩慢的樣子。
(5)既:已經。亟:同“急”。只且(jū):語助詞。
北風其喈(1),北風刮來徹骨涼,
雨雪其霏。雪花紛飛漫天揚。
惠而好我,贊同我的好朋友,
攜手同歸(2)。攜手同去好地方。
其虛其邪?豈能猶豫慢慢走?
既亟只且!事已緊急禍將降!
【注釋】
(1)喈(jiē):“湝”的假借字,寒涼。
(2)同歸:一同走。與上下章的“同行”、“同車”意同。
莫赤匪狐(1),天下狐貍毛皆赤,
莫黑匪烏(2)。天下烏鴉盡皆黑。
惠而好我,贊同我的好朋友,
攜手同車。攜手同車快離去。
其虛其邪?豈能猶豫慢慢走?
既亟只且!事已緊急莫后悔!
【注釋】
(1)莫赤匪狐:狐貍沒有不是紅色的。
(2)莫黑匪烏:烏鴉沒有不是黑色的。此句與上句以兩種不祥的動物比喻當時的黑暗統(tǒng)治者。
靜女
【題解】
這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全詩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生動描繪了幽會的全過程:男子赴約的歡快,女子故意隱藏起來的天真活潑可愛,以及向男子贈物表達愛意的情景,使整首詩充滿愉快而又幽默的情趣。此詩構思十分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睹娦颉氛f:“《靜女》,刺時也。衛(wèi)君無道,夫人無德?!狈接駶櫋对娊浽肌氛f:“《靜女》,刺衛(wèi)宣公納伋妻也。”即指衛(wèi)宣公劫奪了其兒子伋的媳婦宣姜的事。以上二說似皆不符詩意。
靜女其姝(1),文靜的姑娘真可愛,
俟我于城隅(2)。約我城角樓上來。
愛而不見(3),故意躲藏讓我找,
搔首踟躕(4)。急得我抓耳又撓腮。
【注釋】
(1)靜女:文靜的姑娘。姝:美麗。
(2)俟(sì):等待。城隅:城角隱僻處。一說城上角樓。
(3)愛:通“”,隱藏的意思。
(4)踟躕(chí chú):徘徊。
靜女其孌(1),文靜的姑娘長得好,
貽我彤管(2)。送我一支紅管草。
彤管有煒(3),管草紅得亮閃閃,
說懌女美(4)。我愛它顏色真鮮艷。
【注釋】
(1)孌(luán):美好的樣子。
(2)貽:贈送。彤管:紅管草。
(3)煒(wěi):鮮明的樣子。
(4)說懌(yuè yì):喜愛。女:你,指紅管草。
自牧歸荑(1),郊外采荑送給我,
洵美且異(2)。荑草美好又奇異。
匪女之為美(3),不是荑草真奇異,
美人之貽。只因是美人送我的。
【注釋】
(1)牧:郊外。歸:通“饋”,贈送。荑(tí):初生的白芽。
(2)洵:實在。異:奇異。
(3)女:你。這里指荑草。
新臺
【題解】
這是民眾諷刺衛(wèi)宣公劫奪兒媳的詩?!睹娦颉罚骸啊缎屡_》,刺衛(wèi)宣公也。納伋之妻,筑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眮?,是宣公的世子,宣公為伋娶齊女為妻,聽說齊女很美,就在河邊筑了一座新臺,自己娶了齊女,稱宣姜?!妒酚洝ばl(wèi)康叔世家》也記載了這件事。人們憎恨此類亂倫之行,作詩諷刺。
新臺有泚(1),新臺明麗又輝煌,
河水(2)。河水洋洋東流淌。
燕婉之求(3),本想嫁個如意郎,
籧篨不鮮(4)!卻是丑得蛤蟆樣!
【注釋】
(1)新臺:臺名,衛(wèi)宣公為迎娶新媳婦所筑之臺。舊說其址在今河南臨漳西黃河邊。有泚(cǐ):即“玼玼”,鮮明的樣子。泚,“玼”的假借字。
(2)(mǐ):水盛大的樣子。
(3)燕婉:柔和美好的樣子。
(4)籧篨(qú chú):癩蛤蟆一類的東西。不鮮:不善。
新臺有灑(1),新臺高大又壯麗,
河水浼浼(2)。河水漫漫東流去。
燕婉之求,本想嫁個如意郎,
籧篨不殄(3)!卻是丑得不成樣!
【注釋】
(1)灑(cuǐ):高峻的樣子。
(2)浼浼(měi):同“”,水盛貌。
(3)不殄(tiǎn):同“不鮮”?;蛞詾椴幻馈?/p>
魚網之設,布好漁網把魚捕,
鴻則離之(1)。沒想蛤蟆網中游。
燕婉之求,本想嫁個如意郎,
得此戚施(2)!得到這人卻是這樣丑!
【注釋】
(1)鴻:一說指大雁。聞一多《〈詩·新臺〉“鴻”字說》一文考證,鴻就是蝦蟆。此處采取聞說。離:同“罹”,本義是遭到、遭遇。這里指落網。
(2)戚施:蟾蜍,蛤蟆。
二子乘舟
【題解】
這是一首友人送別之詩。兩位朋友乘舟遠行,詩人既懷著依依惜別之情,又擔心他們的安全,寫下了這首詩。一說“二子”指衛(wèi)宣公的兩個兒子太子伋和公子壽,他們是同父異母兄弟,宣公夫人宣姜欲廢除太子伋而立己子公子壽,派人和太子伋一起乘舟,欲沉船而殺之。公子壽同情太子伋,便登上太子伋所乘之船,使人不得殺伋。此詩是太子伋的傅母因擔心他們的安危而作。
二子乘舟(1),兩人乘一葉孤舟,
泛泛其景(2)。漸漸向遠處漂流。
愿言思子(3),深深思念你們倆,
中心養(yǎng)養(yǎng)(4)。我心中充滿憂愁。
【注釋】
(1)二子:指詩人的兩個朋友。舊說指衛(wèi)宣公的兩個兒子伋和壽。
(2)泛泛:船漂浮的樣子。景:通“憬”,遠行。
(3)愿:思念。言:通“焉”。
(4)養(yǎng)養(yǎng):憂思不安的樣子。
二子乘舟,兩人乘一葉小船,
泛泛其逝(1)。漸漸地越行越遠。
愿言思子,深深思念你們倆,
不瑕有害(2)。愿你們順利平安。
【注釋】
(1)逝:往,去。
(2)不瑕:不至于。害: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