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初到關東地 文武齊長進

少年唐太宗 作者:南宮不凡 著


第三章 初到關東地 文武齊長進

世民身為郡守公子,翩翩少年郎,胸懷四方,在滎陽這方嶄新的土地上,又會遇到什么樣的朋友,結(jié)交哪些人物,發(fā)生哪些動聽的故事呢?

第一節(jié) 買畫拜師

世民買畫

李世民隨同母親及家人在洛陽一連停留多日,領略了洛陽的繁華與強盛后感佩不已。這天,他吃過早飯,和杜無芳再次來到洛陽城。在人頭攢動的大街上,這兩位小小少年并沒有引起多少人留意,他們隨意走著,似乎非常迷戀這座都城深不可測的文化底蘊。

說起洛陽在當時的地位,那可是非比尋常。南北朝末期,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與長江流域的陳朝對立,形成實際上的三足鼎立之勢。隨著北周取代西魏,東魏也更換門庭,成為高家的北齊。一直到公元577年,北周武帝聯(lián)合突厥,打敗北齊,才統(tǒng)一了北方。

這些割據(jù)勢力對歷史的影響非常深遠,形成了三大貴族集團:第一是關隴軍事貴族,第二是“關東高門”,第三是江南世族。

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多次提到關隴軍事貴族,他們大多源自西魏—北周一脈,以軍事見長。在這里我們看一看江南世族和“關東高門”的情況。

江南就地域上來說指長江流域,其中心地區(qū)主要是長江下游的建康(今江蘇南京)。江南世族大多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南遷的漢族士人,他們秉承了漢魏以來的傳統(tǒng),其文化高妙精深,文明博大綿遠。隨著南北統(tǒng)一,江南世族“北歸”的現(xiàn)象逐漸增多,他們回歸故土,很快融合進北方另外兩大貴族集團之中,為北方軍事貴族注入了文化因子。

“關東”又稱“山東”,這當然和今天說的“山東省”不是一個概念。當時的關東(山東)地區(qū)泛指潼關和崤山以東的黃河中下游流域,和黃河上游的“關中”地區(qū)相對應,主要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這一大片地方。其核心地區(qū),在當時就是河北的鄴城和河南的洛陽?!瓣P東高門”大多源自東魏—北齊一脈,也是軍事貴族,但是由于其所在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成為南北朝遺留下來的“綜合實力”最強的世族門閥。

關東地區(q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經(jīng)濟上比另外兩個地區(qū)高出不少。黃河中下游有廣闊的華北大平原、適宜耕作的自然條件,加上長期的開發(fā),人力相對穩(wěn)定,沒有被大肆征用,所以成為經(jīng)濟重鎮(zhèn)也是很自然的事。

另外,從東漢起,洛陽就是國家都城,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一直到曹魏和西晉也是如此,北魏政治文化中心還是在洛陽。所以這一地區(qū)的政治文化積累相當厚實。

經(jīng)濟的發(fā)達、地域的廣闊和人口的累積,已經(jīng)讓洛陽成為隋大業(yè)年間人人向往之地。也難怪楊廣繼位后即刻下令擴建洛陽,并且長時間居住于此,很少回長安。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對洛陽的向往留戀出現(xiàn)了一種“地氣東移”的現(xiàn)象,這正是后來史學家們認為的南北朝末年到唐朝的一個重大經(jīng)濟政治事件。

在古城洛陽,八歲的李世民邊走邊看,越看越著迷。不知不覺,他們來到一座橋邊,玲瓏的小橋旁種植著一棵大柳樹,一群人圍在那里不知干什么。世民和無芳跑過去,從人縫往里瞧,原來這些人正在觀看一幅畫。畫面上的人物舉止飄逸,形態(tài)逼真,上面還寫著幾個字,字體俊逸,頗有幾分風骨。

圍著的人七嘴八舌,有人說畫好看,有人說畫太單調(diào)了,也有人評論字體不夠公整。世民看了一會兒,不由打量畫作后面的人,只見他二十歲上下,面目清秀,目光坦然,頗顯文氣,身上的衣服有些破舊,卻很干凈。世民想,這幅畫一定就是他畫的。于是開口問:“你的畫賣多少銀子?”

賣畫的人仔細端詳世民,見眼前這個孩子面色紅潤,神情坦誠,舉止間流露出豪邁之氣,不由心里一動,想想說:“這幅畫是西晉名家的作品,價錢不低,你要想買可要先跟大人商量商量。”

世民從小生活在關中,除了認識武士外,很少接觸文人墨客,至于日常學習,他只是熱愛騎馬,母親教他讀書寫字,他幾乎沒有認真學過。今天,聽面前這個人說出畫的出處,他哪里知道西晉名家這些事情,內(nèi)心覺得非常不自在。他臉色微紅地說:“我有錢,不用跟大人商量,你說個價錢,我買了?!?/p>

賣畫的人沉思片刻,說道:“我看公子器宇不凡,必是貴族子弟,這樣吧,這幅畫就賣給你,一千兩銀子如何?”

“什么?”李世民一下蹦了起來,杜無芳瞪大眼睛說,“一千兩銀子可買幾十匹良馬,怎么,你這么一幅破畫能值這些錢?”

賣畫的人說:“我剛才說了,這是西晉名畫,價值不菲,怎么可以隨便與馬匹相比?”

“馬怎么啦?”無芳爭辯道,“行軍打仗能離開馬嗎?遠行能離開馬嗎?哪個將軍不會騎馬?”在他心目中,馬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與他從小與馬生活在一起有關。

賣畫的人無奈地笑笑:“我看兩位是從西邊來的吧,洛陽多文人墨客,哪有那么多人喜歡騎馬?”

世民與無芳對視一眼,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不解,他們不明白自己酷愛的騎術怎么在這個地方不受歡迎。難道還有比騎馬更有意思的事嗎?無芳不滿地盯著賣畫人說:“哼,我看你這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還敢說什么文人墨客,分明是自己沒有真本事,要不然還用靠賣畫討飯吃!”

賣畫人聽此言,也動怒了,漲紅著臉說:“你小小年紀,怎么出口不遜,想必是家教不嚴,不懂禮儀!”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爭吵起來。世民站在一邊聽著兩人的言論,思前想后,漸漸明白了些道理,制止無芳說:“不要吵了。既然我答應買畫,咱們就該履行諾言?!?/p>

無芳著急地說:“咱們哪有那么多銀兩?”

世民想想說:“這位先生,我身上沒有這么多錢,你能不能隨我回去取錢?”

賣畫人也漸漸平靜下來,嘆口氣說:“好吧,不管怎樣,賣了畫就可以糊口了?!笨瓷先?,他內(nèi)心十分不情愿賣掉此畫。他蹲下身子收拾畫攤,然后跟隨世民前往李府取錢。

李府別館內(nèi),竇夫人正在安排下人們準備行李,打算啟程趕往滎陽。滎陽離此地只有二百里路了,如果明日一早趕路的話,不到天黑就趕到了。這時,世民帶著賣畫人回來了,走上前告訴母親前后經(jīng)過。竇夫人自幼長在深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聽完世民的話,打量了一下眼前人,然后吩咐說:“把你的畫打開我看看?!?/p>

賣畫人毫不膽怯,手展畫卷,頓時,一幅精美絕倫的圖畫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竇夫人乍看之下,不由一聲驚呼:“怎么,果真是他的嗎?”

不知道竇夫人從畫中看出什么?

拜師讀書

原來,竇夫人眼前的畫作正是西晉名家顧愷之的作品,難怪她這樣驚嘆。顧愷之是西晉時期最有名的畫家,所作的畫聞名于世。賣畫人見竇夫人懂得欣賞畫作,誠懇地說:“難得夫人如此精通書畫,也算這幅名畫沒有流落失傳。”

竇夫人一心觀看畫作,沒有仔細留意賣畫人,聽他說出這番話,似乎話里有話,不由轉(zhuǎn)過身來問道:“我看你也是文人出身,流落至此一定有什么難處吧?”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賣畫人說:“承蒙夫人過問,我本是江南人,跟隨父親回歸故土,沒想到他在路上病死了,剩下我自己無依無靠,只好變賣家產(chǎn)艱難度日。”

竇夫人微微一笑,似乎自言自語:“你家中藏有這等珍品,恐怕昔日也不是普通人家?!?/p>

賣畫人一怔,勉強說:“不敢隱瞞夫人,家父在南朝時也做過官?!?/p>

竇夫人沒有說話,憑她的聰明才智,當然十分清楚這十幾年來南北統(tǒng)一引起的大遷徙和變動。她回頭看看世民說:“既然你喜歡這幅畫,那就買下吧?!?/p>

世民在一邊聽母親與賣畫人交談,感覺其中似乎另有隱情,于是說:“母親,我看這位先生無所依靠,不如就讓他在我們家住下吧?!?/p>

賣畫人吃驚地看著世民,好像不明白世民的話語之中蘊含什么深意。

竇夫人也吃了一驚,不過她很快穩(wěn)定心神,而且高興地問:“先生,你愿意留下來嗎?”她從賣畫人的言談舉止中,已經(jīng)察覺出他是個讀書人,文化底子很深,留下來不是正好可以教導世民讀書嗎?

賣畫人如墜五里霧中,完全不明白眼前這對貴族母子想干什么。故國已破,故土難尋,十幾年來流落各地的生活讓他深感世態(tài)炎涼,對人懷有很深的戒備之心,他一時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世民母子。

世民見賣畫人猶豫,隨即催促說:“我很希望了解一些書畫方面的知識,如果你肯留下,就可以做我的老師指導我?!?/p>

竇夫人點著頭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先生,你意下如何?”

賣畫人這才鄭重地點點頭,看著世民母子說:“多謝夫人和公子,我愿意留下陪伴公子。”

這下,世民和無芳高興了,他們過來拉著賣畫人的手說:“以后咱們?nèi)齻€就是好朋友了,還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賣畫人猶豫一下才說:“我姓陳,喊我陳二就可以了?!?/p>

“陳二,你排行老二嗎?”世民和無芳圍著陳二問這問那,三個人邊說邊走出門去。竇夫人望著他們的身影,心里依然充滿疑慮,她覺得賣畫人并沒有說實話,他究竟是誰呢?

盡管竇夫人滿腹狐疑,但她還是沒有阻止世民與陳二交往,而是派人暗暗查訪陳二的來歷。第二天,世民等人按照計劃啟程了。這次上路,世民不再像上次那樣沖動和好奇,他習慣了烈日艷陽,也熟悉了關東地帶的地理風貌,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阡陌縱橫,良田沃土,不愧有天下最大糧倉之稱。

一路上,陳二不停地講解當?shù)氐牧曀祝藗兊南埠?,還有許多軼聞趣事,倒是為寂寞的旅途平添了許多情趣。二百里路程很快就走完了,李淵派手下人出滎陽城迎接世民母子入城。

滎陽雖然比不上洛陽,但到底也是關東重鎮(zhèn),幾百年的建設發(fā)展,已經(jīng)使得它成為當時非常繁榮的城市之一。

世民一家人終于抵達府邸,完成了這次一千多里的大搬遷。可以說,這次搬遷對于世民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讓他從偏僻的關隴地帶走出來,見識中原風貌,了解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對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不僅意味著視野的開闊,同時也意味著他的生活會發(fā)生重大改變,他的抱負和理想也會在逐漸開放的環(huán)境下得以一步步實現(xiàn)。

李淵聽說世民結(jié)識了一位書生,還打算跟他學習讀書,心里很高興,當即為世民布置一間書房,又在當?shù)貫樗埩撕脦讉€德高望重的老師,教導他讀書寫字。這下,世民從馬背上走進書房,捧著書本讀起四書五經(jīng)來了。

陳二既是老師又是伴讀,大多數(shù)時間都陪伴在世民身邊,杜無芳呢,作為伴讀,當然也不離世民半步。一開始,世民和無芳因為好奇,每日里早早來到書房,打開書本,正襟危坐地等著老師講課。沒有幾天,世民就有些不耐煩了,他悄悄對無芳說:“讀這些東西太枯燥了,哪有騎馬有趣?”無芳也皺著眉頭說:“誰說不是呢,一枝小小的毛筆怎么這么不聽使喚,還不如我那匹黑鬃馬聽話呢?!?/p>

兩人越說越想念以往的生活,想念被關在馬廄里的良馬,他們坐不住了,趁老師和陳二出去的工夫,溜出書房,偷偷往馬廄跑去。世民的小白馬和無芳的黑鬃馬已經(jīng)被關多日了,它們見不到主人,得不到主人細致的照顧,終日徘徊在馬槽旁,飲食驟減,漸漸瘦弱下去。今天,兩匹馬正低著頭無趣地嚼草,突然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它們立刻撐起耳朵,目光變得炯炯有神,精神為之一振。等世民和無芳來到馬身邊,拍打著馬的身體時,兩匹馬溫柔地垂下眼瞼,盡情享受主人的愛撫。

世民和無芳牽出馬匹,跨上馬背,什么話也不說就朝外奔去。滎陽城里,藍天白云,已是仲秋時節(jié),到處一片豐收景象。他們打馬直奔城外,打算好好遛遛座下良馬。中原地貌自然與關隴地帶不同,這里村廓密集,人煙稠密,似乎難有一處廣闊之地。世民和無芳邊打馬前行邊四下張望,他們看到西邊路上的行人稀少,于是不再多想,朝西飛奔下去。

這一去,不知道跑出多遠,也不知道世民會遇到什么危險?逃學曠課的世民會受到哪些懲罰呢?他以后會喜歡上讀書寫字嗎?

第二節(jié) 文武齊長進

逃學少林寺

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世民和無芳一路打馬狂奔,好不愜意。這是他們來到滎陽后第一次放馬遠行,兩人心情格外暢快。漸行漸遠,前面青山起伏,翠色隱約,風光與剛才路過的地方大有不同。兩人勒馬駐足,遙望遠處的青蔥山色。

無芳看了一會兒說:“公子,前面是山地,我們還是回去吧。”

世民說:“我看那座山挺拔秀美,景色不錯,常聽人議論青山秀水是藏龍臥虎之地,我倒想去看看。”

“可是,太晚了,老爺夫人會怪罪的?!?/p>

世民遲疑了一下,騎著馬來回走動幾步,然后說:“母親早就說過,關東多美景名士,比關中不同,教導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勝景,多跟名士交往,我想去前面看看有沒什么錯誤?!闭f完,他提馬向前繼續(xù)奔跑下去。

無芳當然緊隨其后。兩個小少年憑著一顆好奇心和一股無所畏懼的勁頭直奔前面的青山而去。

天下第一禪林——少林寺

他們哪里知道,前面這座青山正是天下聞名的嵩山。巍巍嵩山,山清水美,山上修建了許多名剎古寺,日日香煙繚繞,前來拜佛進香的人絡繹不絕,實為一方圣土。其中,少林寺是山中最大的寺院,當時在此修行的和尚已經(jīng)多達上百人。

世民和無芳很快來到山下,仰望秀美山峰,不由心生敬畏。世民繞著山腳轉(zhuǎn)了幾圈,感嘆地說:“人杰地靈,可能說的就是這樣的地方吧?!?/p>

無芳似懂非懂地說:“這里有什么能人嗎?我看他們只知道讀書作畫,哪有騎馬射箭快意?”

世民沒有回答,而是拾級而上。已近中午,太陽熱辣辣的,普照大地山川,兩個小少年很快就流下汗水。他們爬了一段,覺得口干舌燥,無芳四下望望說:“公子,那邊有個寺廟,我們進去討口水喝吧?!?/p>

世民順著無芳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濃樹綠茵下一座四四方方的寺院靜靜地肅立著,像是沉思一般,了然無音。這種靜謐、肅穆與大自然混為一體,越發(fā)顯示出山的深邃、樹的沉寂,以及來往過客的浮躁之心。世民看了多時,才緩緩地朝寺院走去。

兩人到寺院前,看到院門上寫著“少林寺”三個大字,才知道這座寺院的名字。他們走上去討水,守門的僧人把他們引進客房,讓他們略等片刻。世民靜靜地坐著,聽到誦經(jīng)聲綿綿幽遠,有種隔絕塵世的感覺,不由得心神清朗起來,似乎忘卻了干渴,也忘卻了自我。

就在世民靜心傾聽的時候,突然房門推開,一個中年和尚不請自入。這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神色,上下打量世民許久,才合掌口誦“阿彌陀佛”,而后慢慢說道:“貧僧在這里等候公子已經(jīng)好幾年了,今日重逢,足見公子氣運非凡啊?!?/p>

河南登封少林寺的李世民碑

聽他這么說,世民愣了,他仔細看看這個和尚,搖著頭說:“我不認識你,你為何在這里等我?還有,你說重逢,難道我們見過嗎?”

和尚笑呵呵地說:“當然見過,那時公子只有四歲?!?/p>

聽他這么一說,世民頓時記起什么,站立起身說:“聽父母說,我有一位云游各地的和尚師父,敢問貴僧就是我的師父嗎?”

和尚一愣,當即明白了,說:“正是貧僧,不過貧僧哪里敢妄稱公子的師父?”原來,這個和尚正是當年為世民相面的書生。

“這就讓人糊涂了,你一面說是你,怎么一面又說自己不敢妄稱呢?”世民緊追著問。

聽世民如此反問,和尚反而不好意思了,拱手說:“那是令尊抬舉貧僧?!?/p>

“這就對了,”世民激動地走到和尚跟前,深施一禮說,“弟子拜見師父。師父,這些年您一直在此修行嗎?為什么不回去教弟子功夫?”

和尚一面讓世民坐下,一面與世民交談起來。這對只有一面之緣的師徒相談甚歡,世民說:“我幸運地遇到師父,師父一定要教給我真本事,我再也不愿回去讀那些無用的經(jīng)書了?!?/p>

和尚認真地看著世民問:“聽公子說‘無用的經(jīng)書’,在公子眼里,經(jīng)書一無用處嗎?那什么才是真正的本事呢?”

世民爽朗答道:“我覺得騎馬射箭、武功兵法才是真正的本事?!?/p>

“呵呵,”和尚微微一笑,“原來如此??磥砉拥倪@些本事應該勝人一籌啦”。

“我不過剛剛學會騎馬,至于射箭和武功還沒有學習,兵法呢,才接觸圍棋?!笔烂袢鐚嵉鼗卮稹R员云?,可說是漢代以來的傳統(tǒng),《隋書·經(jīng)籍志》還把棋類書籍列在了子部“兵家”類。李家出身軍事貴族,注重對子弟進行軍事技能培訓,他們大多喜歡圍棋,并以此修習兵法精妙。李淵就是圍棋高手,前番和尚化妝成書生去拜見李淵,也是以下棋為名去的。所以,世民說出透過圍棋學兵法的話,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和尚點點頭,思索了一會兒才說:“公子以圍棋練習兵法,當然無可厚非,但是你知道世間真有一部兵法奇書嗎?”

“兵法奇書?”

“對,這部書是春秋時期孫子撰寫的,叫《孫子兵法》,公子聽說過嗎?”和尚看著世民問。

世民認真地想了想,點著頭說:“似乎聽父親談起過,不過印象不深。我覺得這類書就像紙上談兵,恐怕沒有多少用處吧。”

和尚搖頭說:“錯,錯,錯。公子不愛讀書,當然難以理解書中奧妙。其實,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千百年來,關東人杰地靈,豪杰輩出,難道都是行兵打仗的將軍嗎?我們從另一方面看,古往今來,有大作為的將軍又有幾個不愛讀書學習呢?”他看世民聽得認真,接著為他講了一個故事:

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呂蒙自幼尚武,各項軍事技能都非常出色,但是卻不愿讀書,因此,他剛剛做官的時候,沒有多少學問,常常被同僚們?nèi)⌒Α|吳國王孫權(quán)聽說這件事后,就勸呂蒙多讀些書。呂蒙接受孫權(quán)的建議,開始認真讀書。當時他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而且公務繁忙,經(jīng)常出兵打仗,學習讀書不是件輕松的事。但是呂蒙狠下決心,不管多忙,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時間來讀書,這樣僅僅用了兩年時間,他就讀完了《史記》、《漢書》、《戰(zhàn)國策》、《孫子兵法》等多部名著,學問大有長進。

后來,東吳大都督周瑜去世,魯肅接替這一職位,經(jīng)常與呂蒙打交道。魯肅以為呂蒙是個武將,不懂學問,也就很少與他談論讀書的事,有些瞧不起他。

有一次,魯肅和呂蒙在一起喝酒閑聊時,談論起荊州的事。呂蒙說:“都督在這里駐守關口,與荊州隔江相望,荊州守將關羽武功蓋世,素有計謀,不知道都督打算如何對付他?”

三國名將呂蒙

魯肅聽呂蒙這么說,覺得他肯定有自己的看法,于是虛心地向他請教。呂蒙就把自己多日來思考的結(jié)果,共計五條對策全部告訴了魯肅。魯肅聽完五條計策,然后逐個分析琢磨,覺得非常有道理,由衷贊佩說:“我原來以為將軍只不過武功高強,沒想到老弟你還這么富有才學和謀略,這可真是我們吳國的大幸!”

呂蒙得到如此夸獎,不好意思地說:“這都是讀書讓我取得如此神速進步啊?!?/p>

孫權(quán)聽說這件事后,傳令嘉獎呂蒙,并且召見他說:“這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p>

聽完這個故事,世民沉思許久,聯(lián)想從岐州一路搬遷至此過程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在洛陽城里的種種感受,他抬頭望著師父說:“弟子明白了,光有武功不夠,還要有學問,才能做一番濟世安民的偉大事業(yè)?!?/p>

和尚終于會心地笑了,他點點頭說:“是啊,從古至今,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圣賢名家,哪一個都離不開讀書,如果不讀書,誰都不能取得長足進步?!?/p>

師徒二人促膝長談,竟然不覺疲憊。眼看天色已晚,無芳催促說:“公子,我們出來一整天了,該回去了?!?/p>

世民這才向窗外看去,夕陽西沉,落日的余輝籠罩寺院,寺內(nèi)更顯沉寂、肅穆。緊接著,光線突然暗下去,天很快就完全黑了。

不知道世民將做何打算,是留下,還是連夜返回?

胸有成竹練書法

世民與和尚師父交談投機,不知不覺已經(jīng)天黑,他戀戀不舍地說:“師父,這里離滎陽不遠,您還是跟我回去住吧,我也好天天向您學習知識?!?/p>

和尚微微搖頭說:“貧僧修行未滿,哪能隨意下山?如果你真心想學習,也不一定非要貧僧天天陪著你。這樣吧,我先送你回去,也好見見令尊。”

用過晚飯,三個人很快來到山下,騎馬朝滎陽奔去。

走出一段路程,世民回望月色之中的嵩山,只見它無言矗立著,更顯莊嚴神秘,朦朧幽深,心里又是一陣激動。小小年紀的他也許沒有想到,不久他還會再次來到這里,并在這里練習武功,一住就是半年;他更沒有想到,十幾年后,他作為大唐秦王攻打洛陽時,會到少林寺搬兵,請眾僧幫忙擊敗敵人。就在今天,初次登臨嵩山少林寺,小世民已經(jīng)感受到無窮的魅力和感召力,可以說,與師父的一席談話,對他少年時代的成長影響深遠。

三人在寂靜的夜色中狂奔,一路無語來到滎陽太守府邸。世民正要領著師父拜見父母,就見陳二慌張跑過來說:“公子,你不讀書跑哪去了?今天一天,大人和夫人都非常生氣。大人為你請的老師氣得都走了。”

世民這才想起白天偷溜走的事,悄悄對陳二說:“我和無芳到少林寺去了,還遇到了我的和尚師父?!闭f著,他把和尚向陳二介紹了一下,讓他們互相認識。

再說李淵夫婦,白天老師告狀說世民不讀書,騎馬溜出去玩了,他們十分生氣,心想世民回來一定好好懲罰他??墒亲蟮扔业?,一直到天黑也不見世民回來,夫婦二人反而擔心起來,害怕世民出什么意外。就在焦慮之際,家人回報說世民回來了,還領回一個和尚,他們又是高興又是生氣,一時竟然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了。

正在這時,世民領著無芳、陳二、和尚一起走進內(nèi)宅,見到李淵夫婦施禮說:“父母大人,孩兒不孝讓二老擔憂啦。”

李淵夫婦看到這么多人,也不好責怪世民,只是沉著臉答應一聲。

世民接著說:“父親,孩兒為您領來一位舊友,您還認識嗎?”說著,他看看和尚。

李淵倒愣了,忙問:“哪位舊友?”

和尚上前施禮說:“大人,貧僧與您有過兩面之緣,您不會忘記吧?”

李淵忙仔細端詳和尚,半晌才恍然叫道:“原來是你!”

“正是?!?/p>

世民看到師父和父親相認,心里特別得意,他著急地說:“父親,這下不用您為我請師父啦,我跟無芳一起騎馬,跟著陳二讀書,跟著師父練武功,不是什么都能學了嗎?”

這句話引得屋里眾人都笑起來,頓時緊張的氣氛消失了,竇夫人命人準備茶水果品,讓他們坐下來慢慢敘談。

這天夜里,太守府邸內(nèi)燈光一直亮到很晚,小世民陪坐一邊,靜靜聽師父和父親談話。他們談南北東西文化差異,還說起世民的學習情況。

李淵想起幾年前,自己派劉雷鳴監(jiān)視和尚,沒想到他活生生地不見了蹤影,時至今日再次重逢,真是格外令人唏噓。作為滎陽郡守,他的想法很多:一是擔心和尚對自己不利;二是希望和尚會給自己帶來幫助;第三,由于世民認和尚為師父,又需要他高看和尚一眼。其實,在李淵內(nèi)心深處,一直渴望重振家族昔日雄風,保住自己軍事貴族的地位??墒牵约阂训搅瞬换笾?,才在大隋朝勉強混個一官半職,與他的愿望相差實在很遠。另外,楊廣登基后,大肆興建土木,征用民力,巡視各地,浪費財物,百姓有很多怨言;加上他長期不在長安,朝政也開始出現(xiàn)松動。在這一連串原因影響之下,此時的李淵不再像幾年前一樣,會生出控制和尚的念頭,而是想著和尚會不會幫助自己攀登人生的巔峰。當然,李淵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做大官,參與朝政,或掌控兵權(quán)。

李淵懷著復雜的心情與和尚交談,這當然不會瞞過和尚的眼睛。他猜出李淵的心思,閉口不談當年之事,而是大談文化和世民的教育問題。

唐太宗的墨跡——《晉祠銘》

第二天,和尚辭別世民一家回少林,臨行前叮囑世民說:“記住自己的志向,不管做什么都要刻苦認真,不可半途而廢。”

世民痛快地答應下來,然后問:“師父什么時候教我武功?”

和尚看看世民,說了一句:“這就要看你的造化了。”接著,他跨上馬背,飄然離去。

世民目送師父遠去,才默默回到府邸。一天一夜的經(jīng)歷讓他成熟不少,他突然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頑童,而是肩負著國家和百姓命運的人才。這樣的想法即便一閃而過,也對他產(chǎn)生了深深的影響。

當他做了皇帝之后,李世民曾經(jīng)說自己幼時不愛讀書,指的就是這段逃學的故事。

接下來的日子,世民的生活更加充實起來,他遵從師父的建議,每天除了讀書寫字外,繼續(xù)練習騎馬。他不再輕視讀書,從《大學》、《詩經(jīng)》一一讀起,可以說,這段時光是他少年時代最安心讀書的日子,為他以后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打下了基礎。隨著年齡漸長,時局發(fā)生變動,年少的世民開始投入到紛亂的征戰(zhàn)中,也就很少有機會讀書了。

練武習文的日子過得真快,冬去春來,鳥語花香,又一年來到了。經(jīng)過半年學習,世民不但讀完了基本典籍,還練得一手漂亮的書法。說起學習書法,世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他的父母精通書法,還很有造詣。有時候,李淵夫婦會在一起臨摹書寫,互相比斗,也是一大雅事。據(jù)說,竇夫人擅長模擬,效法李淵寫的字,時人竟不能辨認。

春暖花開的三月,桃花競艷,紫燕北歸,正是一年之中最愜意浪漫的時光。這天,竇夫人在丫鬟攙扶下,悄悄來到世民讀書的學房,想了解一下他學習的情況。碰巧,世民正在埋頭臨摹王羲之的作品,并沒有注意母親進來。竇夫人靜靜地站在世民身后,只見他一會兒出神地盯著作品觀看,一會兒又凝眉細思,一會兒剛想動手下筆,卻又突然停住了??吹竭@個情景,竇夫人不覺好奇地問道:“世民,怎么不動手寫字???”

世民嚇了一跳,忙轉(zhuǎn)過身來,看著母親說:“母親,我覺得王羲之的字飄逸有致,縱橫自如,很有氣勢,孩兒不敢輕易下筆。”

《蕭翼賺蘭亭圖》,唐閻立本作。描繪御史蕭翼從王羲之第七代傳人的弟子袁辯才的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騙取到手獻給唐太宗的故事

竇夫人滿意地點點頭:“這就對了,書法講究精、氣、神,如果只是模仿形體,也就失去意義。聽你這么說,看來你對書法有些體會了?!?/p>

世民高興地說:“多謝母親夸獎,我這幾天一直在想,王羲之臨水書寫,難道只是為了節(jié)約嗎?我想水勢無形,卻又極其自然,蘊含豐富,這也是王羲之臨水書寫的原因之一?!?/p>

竇夫人不由對世民刮目相看,她不住地點著頭說:“有見解,有意思。所謂字如其人,也應該結(jié)合書寫的環(huán)境去看?!?/p>

世民說:“母親,我喜歡王羲之的作品,他臨水書寫,我想臨山而寫,這樣寫出來的作品一定很有風格。”

竇夫人說:“有道理,不過話又說回來,你剛才說不敢輕易下筆,說明你在心中構(gòu)思字體結(jié)構(gòu)。我覺得不管寫什么字,重要的是在胸中早有規(guī)劃,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會達到完整與和諧。至于看著什么寫字,則是個人喜好的事,你完全可以胸藏大海,不是比王羲之還要開闊、有氣魄嗎?”

世民認真聽母親講完,頓覺眼前一亮,他滿懷喜悅地說:“我明白了,胸懷方圓,寫出來的也就是方圓的。”

從此,世民每次寫字前,都先揣摩規(guī)劃每個字,以求心中有數(shù),然后才下筆書寫。這樣一來,猶如神助一般,世民的書法進步飛快,以他靜中求變的個性,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后來,世民做了皇帝,在繁忙的政務之余,也不忘抽出時間觀摩名帖,與著名的書法家交流心得。

他最愛王羲之的書法風格,貞觀初年曾下詔把王羲之的書法購求殆盡,以備日理萬機之暇觀賞。尤其是《蘭亭序》、《樂毅》的真跡,而以其書法效法右軍,富有縱橫自如、凌駕一切的天子氣魄,當時的獨騎突入敵陣的英雄,仿佛躍然書中了。同時,世民還親自拜名士虞世南為師,向他虛心求教。

第三節(jié) 世民生病

勇救弟弟

李世民文武齊修,進步很大,不過九歲的少年,已經(jīng)頗顯健壯,富有機智謀略。李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決心教世民射箭。射箭也是軍事家族人員必修的科目之一,做一個好射手,才能顯示出軍事貴族子弟的威猛強悍。當年,李淵正是憑借高超的射術,射中孔雀的雙目,迎娶了才貌雙全的竇夫人。

《隋唐演義》中的李玄霸是唐初第一猛將,有萬夫莫當之勇

世民當然喜歡射箭了,以前父親總以他年齡小拉不動弓為由,阻止他學,今天父親主動教他箭術,他十二萬分開心。

他們來到武場,剛選好一張弓,就聽后面有人喊:“我也要射箭。”

原來,是世民的三弟玄霸。玄霸身體虛弱,雖然已經(jīng)七八歲了,卻從沒有接觸任何一種象征軍事貴族強悍之風的本領,騎馬、射箭都也沒學過。

李淵看著玄霸,擔憂地說:“你身體不好,還是不要學這些東西了,過兩年讀讀書、寫寫字也就行了?!?/p>

玄霸不服氣,噘著嘴說:“哥哥們都會騎馬,將來都要成為大將軍,我讀書有什么用?”

世民走過來說:“玄霸,二哥以前也這么想,可是現(xiàn)在想明白了,光會騎馬射箭不行,沒有學問照樣不能做一個好將軍。”

玄霸歷來敬重二哥世民,聽他這么說,似懂非懂,點著頭說:“那我在邊上看你射箭行嗎?”

世民回頭看著父親說:“父親,讓玄霸在一邊看吧,他整日躲在家里,也太煩悶了。”

李淵看兩個兒子互相愛護,心里很高興,答應說:“最近,玄霸身體越來越壯實了,我看以后就讓他多跟著你,讀書也好,出來看你射箭也行,對身體康復有好處?!?/p>

得到父親這個允許,玄霸十分開心,他趕緊謝過父親,找一處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看世民練習拉弓射箭。

從此,玄霸經(jīng)常跟在世民身后,讓他教自己讀書,看他躍馬彎弓,還纏著他講外面世界的精彩見聞。世民很熱心,對弟弟有求必應,不管什么時候,只要玄霸身體允許,就把他帶在身邊,與他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這段感情深厚的兄弟之情,成為世民少年時代非常珍惜的一段回憶。

有一次,世民和無芳到城外去釣魚,玄霸也跟著去了。他們?nèi)撕芸靵淼角宄旱暮舆?,看見大小不等的魚兒在河底游來游去,當即放下釣籃,掛好魚餌,輕輕放下釣竿,耐心地等待魚兒上鉤。

時值夏日,天氣變得很快,剛剛還是晴空碧日,突然間,一塊黑云漫上來,頓時天地一片昏暗。緊接著,狂風四起,地動樹搖,吹得人站立不穩(wěn),雙眼迷亂。在這天昏地暗的一刻,玄霸一聲驚叫,栽進水中。世民奮力地抓住玄霸,可是他哪能抵擋住狂風的力量。玄霸掉進水中,叫聲很快被淹沒在肆虐的風中。

世民一邊與狂風搏斗,一邊叫喊著玄霸的名字,縱身躍入河中。他邊游邊呼喊:“玄霸,不要害怕,二哥來救你了?!焙芸?,世民抓到了玄霸的衣服,把他拉到自己身邊,拼命向河岸游去。就在這時,風過云散,剛剛的暴虐天氣轉(zhuǎn)眼即逝。為了保護弟弟,世民使勁把玄霸舉起來,盡量不讓他泡在水里。這時,杜無芳也下水游過來,他和世民一起托著玄霸游到岸上。

筋疲力盡的世民讓杜無芳從隨身帶的行裝中找出干燥的衣服,急忙給玄霸換上,然后取來柴草,點火為他烘烤,而世民自己始終只穿著那身濕透的衣服。過了一會兒,玄霸從驚嚇中清醒過來,看著濕淋淋的世民說:“二哥,你也換上干衣服過來烤烤吧?!?/p>

“不用,”世民說,“我沒事。”其實,他們只帶了一件備用衣服,哪里還有世民穿的?他看看天色,對無芳說:“我看天氣很不正常,說不定一會兒還要起風下雨,你先騎馬帶玄霸回去吧。”

杜無芳說:“好,那公子你呢?”

世民指指地上的雜物說:“我收拾一下再走?!?/p>

果然不出世民所料,玄霸和無芳剛剛進府,豆大的雨點就砸了下來。等世民回到府邸時,剛剛干的衣服又淋透了。竇夫人聽說兒子們安全回來,急忙過去詢問。正遇到世民進府,看他一身濕透,責問道:“怎么搞的?濕成這樣?!笔烂癜亚昂蠼?jīng)過簡單一說,問道:“玄霸沒事吧?”

竇夫人一邊吩咐下人照顧世民,一邊說:“玄霸沒事,可是你淋成這樣母親也心疼啊。”世民大大咧咧說:“我身體好,不會有問題??墒切再?,要是病了那可不得了。”

在這場落水淋雨的事故中,玄霸因為得到世民的極力保護,總算沒有生病??墒?,世民自己卻病倒了,連續(xù)幾日發(fā)燒,昏昏沉沉,茶飯不進,讓人好生擔心。

李淵夫婦請了很多醫(yī)生為他治病,可是收效甚微,真不知道世民該如何擺脫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厄。

二上少林

世民得病,幾日不見好轉(zhuǎn),李淵夫婦遍請名醫(yī),也無計可施。這天,夫婦二人正愁眉苦臉地坐在客廳里,等候去洛陽請醫(yī)生的下人。原來,有人向他們出主意說,洛陽城里有幾位太醫(yī),都是專門服侍當今皇上的,醫(yī)術肯定不錯,請他們來一定可以治好世民的病。李淵夫婦也是病急亂投醫(yī),情急之下,當即派下人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請?zhí)t(yī)。

就在二人焦急等待時,門外徑直走進一人。李淵夫婦見到來人,急忙起身相迎。來的這位正是世民的和尚師父。和尚并不與李淵夫婦寒暄,而是開口詢問世民的病情。李淵如實相告。和尚說:“我就是為公子的病來的,你們放心,我這就進去為他診治?!?/p>

李淵夫婦喜出望外,帶著和尚直奔世民的房間。幾日來,世民一會兒清醒一會兒迷糊,飲食極少,看上去面目枯黃,精神萎頓,沒有了往日風采。和尚見狀,握住他的手臂為他號脈,然后拿出隨身攜帶的藥箱,從中抓了幾味草藥,對李淵夫婦說:“這是貧僧親自采摘的草藥,趕緊煎了喂公子服下?!?/p>

世民服下和尚的草藥,很快清醒過來。他看到師父,高興地說:“師父,你什么時候來的?”

和尚說:“貧僧剛到?!?/p>

接著,世民向師父描述大半年來自己的學習情況,并讓無芳拿出自己寫的字給師父看。和尚仔細觀看,點頭稱贊說:“進步很大。公子,去年你問貧僧什么時候教你武功,可記得師父說造化之事嗎?”

唐貞觀年間壁畫——《帝王禮佛圖》

世民想了想,點頭說:“記得?!?/p>

和尚說:“依貧僧看,這正是你的造化來臨了。如果你父母同意,貧僧想帶你去嵩山小住時日,調(diào)養(yǎng)身體,修習武功?!?/p>

世民一聽,當即興奮地說:“太好了,我這就去稟告父母。”

“不用了,”李淵夫婦笑呵呵地走進來說,“承蒙師父多次點撥,世民才有今日的運氣。我看他尚武愛兵,胸有抱負,在家里讀書對他似乎太束縛了,就讓他跟隨師父去少林暫住,學些武功,強健強健身體也好?!?/p>

在隋朝,隋文帝寵佛尊教,下令各地廣建寺院,吸納僧侶,因此佛教非常興盛。當時人們有種習慣,就是喜歡去寺院燒香許愿。特別是家里的孩子或者其他人有病時,他們就到寺廟里燒香拜佛,請求佛祖保佑,而且許下誓言,如果病好了,就會出錢立碑或者修建寺院等。李淵夫婦當然也不例外,幾次與和尚交往,他們覺得世民與和尚有緣,想起許愿祈福的做法,正想請和尚帶他們?nèi)R中祈福,就聽和尚說要帶世民去寺院調(diào)養(yǎng),當然非常高興,也就立即答應下來。

竇夫人命人為世民收拾行裝,派無芳和陳二與他同往。世民早就等不及了,穿好衣服,吃幾口飯,就跑出來催著快走。李淵夫婦看著臉色依然憔悴的世民說:“病還沒好,不要這么急?!?/p>

“我這不是急著去治病嗎?”世民調(diào)皮地回答。

由于世民身體欠佳,李淵命人準備了馬車,然后把他們幾人送出府邸。這時,玄霸跟出來,看著世民要走,著急地說:“二哥,帶我去?!?/p>

世民看看玄霸,安慰說:“這次出門路太遠了,不能帶你。這樣吧,你在家跟元吉玩。二哥回來了教你玩彈弓?!睆椆?,就是小孩子拿來射鳥的器具。古代,彈射一體,射箭高明的人彈弓也射得很準。世民沒有學射箭之前,就經(jīng)常玩彈弓,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學習射箭,他玩彈弓玩得更精妙了。

玄霸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好了。”

世民帶著陳二、無芳辭別父母和家人,與師父乘坐馬車,一路向西,直奔嵩山而去。

李淵夫婦領著玄霸、元吉回府,心中似有萬千不舍,竇夫人說:“世民一走,家里可冷清不少?!?/p>

李淵應了一聲,接著說:“夫人不用掛念,過些日子我會帶人去少林寺為他祈福,希望他早早康復?!?/p>

竇夫人看一眼李淵,沉思著說:“師父帶走世民,恐怕會有其他打算,是不是真想教世民學武功?”

“學學也好,”李淵不假思索地說,“一味讀書恐怕會消磨英豪之氣?!边@倒是李淵個人的看法,看來他對自己的軍事貴族身份依然十分留戀。

李淵的《為子祈疾疏》

竇夫人說:“我聽說寺院多有強身健體的秘方,要是世民這次有緣得到鍛煉,也是他個人的福氣,將來不管做什么,都有好處。”

夫妻二人議論多時,見天色不早,就分頭去安排事務,李府很快又恢復到往日的平淡生活之中。

過了幾天,李淵攜帶禮物,在劉文靜、劉雷鳴等人陪同下趕往少林寺,在寺廟內(nèi)為世民上香祈福,保佑他身體健康。《全唐文》里收錄了一篇李淵的《為子祈疾疏》,文中寫道:“鄭州刺史李淵,為男世民因患,先于此寺求佛。蒙佛恩力,其患得損。今為男敬造石碑像一鋪,愿此功德資益弟子男及合家大小,福德具足,永無災障。弟子李淵一心供養(yǎng)?!编嵵菥褪菧铌柨?,在大業(yè)三年以前這里還是鄭州,大業(yè)三年以后才改州為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