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和我的祖國
在那兵荒馬亂的七十四年前,
在蘇北一個十年九澇的水鄉(xiāng),
在一戶衣食堪憂的貧困人家,
一天母親生下我這個小兒郎。
兒時的往事一幕幕令我難忘:
應該是上學讀書的美好時光,
我只能在野外放牛農田插秧,
哪里有可能跨入神秘的學堂?
曾記得鬼子兵不時下鄉(xiāng)掃蕩,
擾得村上雞飛狗跳人心惶惶,
我不止一次隨父母四處逃難,
兇惡的子彈擦過爸爸的臂膀。
曾記得新四軍駐扎過咱村莊,
我多次依偎在叔叔的懷抱里,
雙手撫摸過他們心愛的鋼槍,
還吃過他們的大鍋飯南瓜湯。
一九四九年大地一聲春雷響,
家鄉(xiāng)烏云被驅散東方出太陽,
鄉(xiāng)親們敲鑼打鼓迎來解放軍,
盼來了救命恩人中國共產黨!
從此父老鄉(xiāng)親們挺直了腰桿,
咱全家更像久旱逢喜雨一樣:
爸爸被村民們推選為村干部,
我也當上了一年級的小班長。
在解放前朝不保夕的日子里,
我失去了童年的幸福與滋養(yǎng);
新中國誕生以來的六十五年,
我沐浴著成長的雨露和陽光!
我時刻銘記著毛主席的教導,
努力做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不僅早在初中一年級入了團,
還在大學班級第一批入了黨!
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六年寒窗,
老師們精心地傳道授業(yè)解惑,
不僅增長了我們的知識涵養(yǎng),
更堅定了做新聞工作的志向!
走出校門踏上社會的第一步,
我邁在江西這塊紅色土地上,
八角樓燈光照亮了我的前程,
井岡山精神給了我無窮力量!
無論是踽踽獨行在窮鄉(xiāng)僻壤,
還是執(zhí)教于高等學府的課堂,
我始終不忘自己是農民兒子,
愛崗敬業(yè)是我的追求和信仰!
在學校里辛勤澆灌栽培棟梁,
不辜負莘莘學子的殷切期望;
在新聞媒體堅持傳播正能量,
肩負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擔當!
從地區(qū)小報到省市委機關報,
從全國著名高校到新民晚報,
我之所以忠于職守未負眾望,
一切歸功祖國的教育和培養(yǎng)!
我不會忘記是祖國給我機會,
使我在不同平臺上鍛煉成長;
我不會忘記是祖國給我翅膀,
讓我在廣闊藍天里自由翱翔!
雖然我只是做了應做的工作,
祖國卻一次又一次給我犒賞:
國務院頒給我突出貢獻證書,
中國晚協(xié)授予我杰出貢獻獎!
說不完六十五年來滄桑巨變,
道不盡祖國對于我恩似海洋,
為感恩我獻上這稚嫩的詩行,
更要在發(fā)揮余熱中老當益壯!
偉大的祖國宛如親愛的母親,
請接受赤子發(fā)自肺腑的衷腸:
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如期實現(xiàn),
神州大地鶯歌燕舞民富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