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
現(xiàn)在的新詩壇,真可以說消沉極了。幾個老詩人不知怎的都像晚秋的蟬一樣,不大作聲,而且叫時聲音也很微弱,仿佛在表明盛時過去,藝術生活的彈丸,已經(jīng)向著老衰之坂了。新進詩人,也不見得有人出來。做詩的呢,卻也不少,不過如圣書里所說,被召的多而被選的少罷了。所以大家辛辛苦苦開辟出來的新詩田,卻半途而廢的荒蕪了,讓一班閑人拿去放牛。你不見中國的詩壇上,差不多全是那改“相思苦”的和那“詩的什么主義”的先生們在那里執(zhí)牛耳么?詩的改造,到現(xiàn)在實在只能說到了一半,語體詩的真正長處,還不曾有人將他完全的表示出來,因此根基并不十分穩(wěn)固。那些老詩人們以為大功告成,便即退隱,正如革命的時候,大家以為改革已成,過于樂觀,略一疏忽,便有予自束發(fā)受書即傾心于民生主義的人出來,將大權拿去,造成一個君師主義的民國。現(xiàn)今的詩壇,豈不便是一個小中國么?本來習慣了的迫壓與苦痛,比不習慣的自由,滋味更為甜美,所以革新的人非有十分堅持的力,不能到底取勝。新詩提倡已經(jīng)五六年了,論理至少應該有一個會,或有一種雜志,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了?,F(xiàn)在不但沒有,反日見消沉下去,我恐怕他又要蹈前人的覆轍了。昔日手創(chuàng)詩國的先生們,你們的“孫文小史”出現(xiàn)的日子大約不遠了。
十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