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張自忠:英烈千秋,抗戰(zhàn)之魂
【北京人物】
張自忠(1891~1940),字藎忱,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他以中華民國上將銜陸軍中將之職殉國,犧牲后被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張自忠三十余載戎馬生涯,自抗日戰(zhàn)爭開始,命運可謂起落無常。1937年,日軍進攻北平,29軍撤離時,張自忠臨危受命代理北京市長,與敵周旋。之后北京陷落,張自忠斷然拒絕了日軍讓其通電反蔣共同反共的要求,處理好29軍撤離善后事宜逃出北平。由于時人多不明真相,直指他是一心賣國求榮的漢奸?;氐讲筷牶?,他抱定“只求一死”之決心,一戰(zhàn)于淝水,再戰(zhàn)于臨沂,三戰(zhàn)于徐州,四戰(zhàn)于隨棗宜,最終以死殉國??芍^是以一生之踐行,換得了姓名中的“忠”字。
1939年5月,張自忠親率部隊抗擊大舉進犯鄂北隨縣、棗陽地區(qū)的十萬日寇。在指揮正面軍隊死守的同時,派兩個師迂回敵后,對日軍進行包圍夾擊,取得“鄂北大捷”。同年12月,面對進攻長壽店地區(qū)的日軍,張自忠又出奇兵,利用奇襲部隊潛入敵后一舉端掉日軍總指揮部后,趁勢反擊,大獲全勝,史稱“襄東大捷”。此役也得到了蔣介石通電褒獎,稱張部為“最優(yōu)部隊”。
1940年4月,日軍又集中30萬兵力再次進犯鄂北的隨縣、棗陽地域。而此時,駐守在襄河西岸的軍隊只有第33集團軍74師的兩個團。張自忠作為集團軍中將總司令,大可不必親自率軍出戰(zhàn),但他知道右翼兵團在此次戰(zhàn)役中將首當其沖,其勝負如何,關系全局,便不顧部眾勸阻,令副總司令馮治安留守襄河西岸后,把他的總司令部直屬特務營加到僅剩的兩個團中,準備渡河抗擊日軍。
5月1日,張自忠親筆諭告所部各將領:
看最近之情形,敵人或再來碰一下釘子,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往就義。國家到了如此田地,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措施。更信任,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于亡于區(qū)區(qū)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轉變。愿與諸弟共勉之。
在渡河的前一天晚上,張自忠又親筆留下臨陣遺言,再表以死報國的決心。在給副總司令馮治安的書信中他這樣寫道:
由于戰(zhàn)區(qū)全面戰(zhàn)事之關系,及本身之義務,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議于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fā),到河東后,如能與38D、179D(38師和179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設若與179D、38D取不上聯絡,即帶馬之三個團,奔著我們終極之目的(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必定求良心得到撫慰,以后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后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
兩封遺書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氣勢,比之戰(zhàn)國時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義無反顧有過之而不及,這在后來也被周恩來贊譽為“忠義之志、壯烈之氣”。
5月7日,張自忠率兩個團和特務營約兩千余人東渡襄河。8日,棗陽淪陷,10日,日軍合圍圈外的第5戰(zhàn)區(qū)主力向突入棗陽之敵發(fā)起反擊,日軍傷亡慘重,向棗陽南突圍。張自忠奉令截擊南逃日軍。15日,張自忠率部在南瓜店地區(qū)將日軍截為兩段并予以重創(chuàng)。日軍遂以重兵反撲,經反復沖殺十余次,雙方傷亡慘重。當得知是張自忠親率部隊后,日軍立即又增加了大批援軍,意圖將這支勁敵全部消滅,以絕后患。
15日,日軍集結了萬余人,兵分南北兩路開始向張部夾攻。經過一天一夜的鏖戰(zhàn),16日拂曉,張自忠部被迫退進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隨即以飛機、大炮將南瓜店十里長山炸成一片火海。從早晨至中午,張自忠一直在疾呼督戰(zhàn),即便左臂中彈仍帶傷堅持指揮作戰(zhàn)。在日軍的猛烈圍攻之下,戰(zhàn)至下午2時,張自忠部絕大多數陣亡,只剩下數百官兵。張自忠仍拒絕將其撤走的要求,又將自己的衛(wèi)隊全部調往前方支援。此時的張自忠抱著以死殉國的決心,在給戰(zhàn)區(qū)司令部寫下最后近百字的報告時留下了最后遺言:“我力戰(zhàn)而死,自問對國度對民族可告無愧,你們應該盡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
不久,張自忠腰部被日軍機槍子彈擊中,后身上又中五彈,為了不讓圍上來的日軍俘獲,他舉槍自戕。一代名將,終壯烈殉國。兇殘的日軍也非常感佩張自忠將軍的忠勇,列隊脫帽敬軍禮,并盛殮將軍遺體。在張自忠將軍殉國消息傳出后,延安也舉辦了盛大的追悼大會,毛澤東題寫了“效忠報國”的挽詞。1982年4月16日,中華國民共和國政府追認張自忠將軍為“革命義士”。
【在京檔案】
北京張自忠路屬北京東城區(qū)交道口地區(qū),是北京正式以現代人物姓名命名的三處街道(另兩處是佟麟閣路、趙登禹路)之一。北京張自忠路是“平安大街”的一段,東起東四十條西端,西至地安門東大街東端,長七百余米;南側與南剪子巷相通,北側自東向西與中剪子巷、麒麟碑胡同相通。今天在北京府右街張自忠故居改建的自忠小學院內,還立有張自忠紀念碑,上刻周恩來當年題寫的悼詞:“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我國抗戰(zhàn)軍人之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