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光明和聲音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國南部的亞拉巴馬州塔斯甘比亞鎮(zhèn)。
我的祖先來自瑞典,移民美國后定居在馬里蘭州。不可思議的是,我的某位祖先竟然是一位聾啞教育專家。誰能料到,他竟然會有一個我這樣又盲又聾的后人。每當我想到這些,心里便不免感慨萬千,人的命運真是無法預知??!
祖先在亞拉巴馬州塔斯甘比亞鎮(zhèn)購買土地后,我們整個家族就在這里定居下來。據(jù)說,由于當時地處偏僻,祖父每年都要從塔斯甘比亞鎮(zhèn)出發(fā),騎馬趕760英里到費城去,以置辦家里和農(nóng)場所需要的東西。每次往返途中,祖父總會寫信回來報平安,信中也會提及整個西部地區(qū)的沿途景觀,以及旅途中所遇到的人、事、物,都有清楚生動的描述。直到今天,大家仍很喜歡不停地翻看這些書信,就好像在讀一本歷險小說,百看不厭。
我的父親亞瑟·凱勒,曾是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南軍上尉。我的母親凱蒂·亞當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比他小好幾歲。
在我病發(fā)失去視覺和聽覺以前,我們住的屋子很小,總共只有一間正方形的大房子,以及一間供仆人住的小房子。那時候,依照南方人的傳統(tǒng),人們會在自家屋旁加蓋一間房子,以備不時之需。南北戰(zhàn)爭以后,我家也建了這樣一間屋子,我的父母結(jié)婚后,就住進了這個小屋。小屋被葡萄、爬藤、薔薇和金銀花遮住,從園子里面看去,像是一座用樹枝搭起來的涼亭。小陽臺也藏在黃薔薇和南方茯苓花里,成了蜂鳥和蜜蜂的世界。
祖父和祖母居住的老宅,離我們的薔薇涼亭只有幾步遠。由于被茂密的樹木和綠藤所掩蓋,鄰居都稱我們家為“綠色家園”,這也是我童年時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老師——莎莉文小姐出現(xiàn)之前,我經(jīng)常獨自一人出屋,繞著方形黃楊木樹籬,慢慢走到園子里。憑著自己的嗅覺,我就能找到初開的紫羅蘭和百合花,深深吸著它們那清新的芳香。
有時候,我也會心情不好,獨自到園子里尋求安慰。我總是把炙熱的臉龐,藏在沁人心脾的樹葉和草叢中,以便讓煩躁的心情冷靜下來。
置身于綠色花園中,會讓人無比心曠神怡。這里有趴在地上的卷須藤,低垂的茉莉,還有一種叫作蝴蝶荷的罕見花朵。因為容易掉落花瓣,落花又很像蝴蝶的翅膀,故而得名蝴蝶荷,這種花總是發(fā)出陣陣甜絲絲的氣味。但最好看的還是那些薔薇。在北方的花房里,很少能夠見到這種南方的爬藤薔薇。它們到處攀爬,時常一長串一長串地掛在陽臺上,散發(fā)著芳香,吐露著新枝。每天清晨,在朝露未干時摸上去,它們是那樣的柔軟,那樣的高潔,真讓人陶醉不已。我時常情不自禁地想,上帝種在御花園里的曝光蘭,也不過就是這樣吧!
我的生命開始簡單而普通,就像每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那樣,每個人都充滿喜悅。為了給我取名,大家絞盡腦汁,你爭我吵,都認為自己想出來的名字最有意義。父親取的名字是米德爾·坎培兒,這是他最尊敬的祖先名字。母親則取了“海倫·艾培麗特”,這是她母親的名字。最終,大家再三討論的結(jié)果是,依照母親的決定,用了外婆的名字。
取名的事情塵埃落定后,為了帶我去教堂洗禮,大家又開始手忙腳亂,以至于興奮的父親在前往教堂途中就把我的名字忘了。當牧師問起“這個嬰兒叫什么”時,緊張興奮的父親竟然說出了“海倫·亞當斯”。就這樣,我的名字并沒有如母親所愿,沿用外祖母的名字,而是變成了“海倫·亞當斯”。
后來聽家人說,我在嬰兒時期就表現(xiàn)出了不服輸?shù)膫€性,我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又非常倔強,常常模仿大人們的舉動。據(jù)說,在6個月大時,我就已經(jīng)能夠發(fā)出“茶!茶!茶”和“你好”的聲音,當時吸引了在場每個人的注意。還有“水”字,也是我在1歲前就已經(jīng)學會了。直到我生病后,雖然忘掉了以前所學的字,但是對這個字卻始終記憶猶新。
家人還說,我在剛滿周歲時就已經(jīng)會走路了。當時,母親把我從浴盆中抱起來,放在膝蓋上玩耍。突然間,我看到樹影在光滑的地板上閃動,就從母親的膝蓋上溜下來,踉踉蹌蹌地去踩那些影子。
春光里,百鳥鳴叫,歌聲盈耳;夏天里,到處都是果子和薔薇花;草黃葉紅,就已是深秋時分了。三個美好的季節(jié)匆匆而去,在一個活蹦亂跳、咿呀學語的孩子身上,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可惜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整個春天的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以及盛開的繁花,在一場高燒的病痛中漸漸退去了。醫(yī)生的診斷結(jié)果是急性胃充血和腦充血,同時宣布我的生命即將結(jié)束。但是在一個清晨,我的高燒突然退了,全家人對于這樣的奇跡自然驚喜萬分。但是,這場高燒卻奪去了我的視覺和聽覺,我變得像嬰兒一般蒙昧,而我的家人和醫(yī)生,卻全然不知。
至今,我仍依稀記得那場病。在我高燒不退、痛苦難耐的時候,母親溫柔地撫慰我,讓我的恐懼感一點點消除。還記得在高燒過后,我的眼睛因為干枯熾熱和疼痛怕光,必須避開可愛的陽光,而只能面向墻壁,或者蜷在墻角。后來,我的視覺一天不如一天,對陽光的記憶也漸漸模糊不清了。
有一天,當我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什么也看不見了。眼前一片黑暗,我像是被噩夢嚇倒一樣,全身驚恐,悲傷至極,那種感覺讓我永生忘懷。
失去視覺和聽覺后,我逐漸忘記了過往的事情,只覺得自己的世界充滿了黑暗和冷清,一直到我的家庭老師——莎莉文小姐到來。她減輕了我心中的痛苦,重新給了我對世界的希望,并且開啟了我心中的眼睛,點燃了我心中的火炬。
雖然我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但我卻清晰地記得——寬廣的綠色家園,蔚藍的天空,青翠的草木和爭奇斗艷的鮮花。所有這一切,都點點滴滴地銘刻我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第二節(jié)
病后的時光
生病后的幾個月,我?guī)缀跏裁炊加洸黄饋砹??;秀敝?,只記得我常坐在母親的膝頭,或者緊拉母親的裙擺,跟著她里里外外地走動。
漸漸地,我學會用手摸索各種東西,分辨它們及了解它們的用途?;蛘呦胂髣e人的動作、表情,來了解發(fā)生了什么事,并表達自己想說和想做的事。我渴望與人交流,于是開始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搖頭代表“不”,點頭代表“是”,拉別人代表“來”,推別人代表“去”。當我想要吃面包時,就以切面包和涂奶油的動作表示。想告訴別人冷時,我會縮著脖子,做發(fā)抖的樣子。
母親也總是竭盡所能地做出各種動作,以便讓我了解她的意思,我總能清楚地知道她的意思。不得不說,在那段漫長的黑夜里,我之所以能夠得到一點兒光明,完全是靠著母親的無盡慈愛和智慧。
漸漸地,我也明白了一些生活上的事。5歲那年,我學會了如何把洗好的衣裳疊起來,如何把洗衣店送回來的衣服分類,并且能夠準確認出哪些是自己的衣服。如果母親和姑母梳洗打扮,代表她們要出去,我就求她們帶著我。親戚朋友來串門,我總是被叫來和客人見面。他們走時,我就揮手告別,這些都是我能夠記住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家里即將有重要的客人來訪,從大門的開關(guān),我知道了他們的來到。
于是,趁著家人不注意,我跑到母親的房間,學著她的樣子在鏡子前梳妝,然后往頭上抹油,再往臉上擦粉,最后把面紗用發(fā)夾固定在頭發(fā)上,使面紗下垂,輕蓋在臉上。接下來,我找到一件寬大的裙子穿上,完成一身可笑的打扮后,下樓去幫家人接待來客。
已經(jīng)記不清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與眾不同了,但應該是在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前。我注意到母親和朋友們都用嘴巴交談,而不像我用手比畫。因此,我會站在兩個談話者之間,用手觸摸他們的嘴巴,可仍然無法弄清他們的意思。這讓我瘋狂地擺動四肢,嚅動嘴唇,企圖與他們交談,可是他們一點反應也沒有。我對此無比憤怒,因而大發(fā)脾氣,又踢又叫,一直到筋疲力盡才停下來。
我經(jīng)常為了一些小事無理取鬧,雖然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對??墒且挥惺虑榘l(fā)生,我就急躁得控制不了自己,比如我經(jīng)常踢傷保姆艾拉,雖然知道她很痛,所以當我氣消時,心里會覺得非常愧疚。可是當事情不順心時,我還是會瘋狂地胡亂踢打。
在那段黑暗的童年歲月,我只有兩個朝夕相伴的小伙伴。一個是廚師的女兒——瑪莎·華盛頓,另一個是老獵狗——貝利。
瑪莎·華盛頓很容易就能看懂我的手勢,所以每次吩咐她做事,都能很快完成?,斏蟾耪J為,與其跟我打架,不如乖乖地聽話來得聰明,所以她總是迅速圓滿地完成我交代的事。
我的身體一向健康而好動,性情也沖動而不計后果。我了解自己的個性,總是任憑自己唯我獨尊,甚至不惜為此一戰(zhàn)。那個時候,我跟瑪莎在廚房度過了不少時光,我喜歡幫瑪莎揉面團,做冰激凌,或是喂喂火雞。這些家禽一點兒也不怕人,它們在我手上啄食吃,隨便讓我撫摸。有一天,竟然有一只大火雞把我手中的番茄搶走了。可能是受火雞的啟發(fā),不久之后,我和瑪莎把廚娘剛烤好的面包偷走了,我們躲在柴堆里吃得不亦樂乎,卻不料吃壞了肚子,結(jié)果吐得一塌糊涂,希望那只火雞也受到了同樣的懲罰。
珍珠雞喜歡在隱蔽的地方筑巢,我最愛干的事,就是到花叢深處去尋找它們下的蛋。我雖不能用言語表達,卻可以把兩手合圓,指向花叢,示意里面有某種圓形的東西,瑪莎立即就看懂了。如果幸運地找到雞蛋,我絕不允許瑪莎拿著蛋回家,我會用手勢告訴她,一旦摔跤就會把雞蛋打碎,還是我拿著比較好。
回想童年的谷倉、馬糧和乳牛場,都給我和瑪莎留下了無盡的快樂回憶,我們簡直像是極樂園里的兩個天使。當我跟瑪莎到乳牛場時,擠奶工常常讓我把手放在牛身上,有時候也會讓我把手放在牛的乳頭上,我因為好奇而被牛尾打了不知道多少次。
準備圣誕節(jié)也是一件快樂的事,雖然我不明白過節(jié)有什么意義,但是只要想起誘人的美味,我就已經(jīng)非常高興了。家人會讓我們磨香料、挑葡萄干、嘗那些攪拌過食物的調(diào)羹。我也曾模仿別人把長筒襪掛起來,盡管我對此并不感興趣,也沒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從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天還沒亮就爬起來看里面裝進了什么禮物。
瑪莎·華盛頓也和我一樣喜歡搞惡作劇。7月的一個午后,酷熱難耐,我和瑪莎坐在陽臺的石階上,黑炭模樣的瑪莎把她的頭發(fā)扎起來,那一束束絨毛似的頭發(fā),活像是很多螺絲錐長在她的頭上。而我則皮膚白皙,一頭金黃色長卷發(fā),卻是個盲童。那一年,我6歲,瑪莎大概八九歲。
我們兩個人坐在石階上剪紙娃娃,玩了不久便厭倦了,于是我們把鞋帶剪碎,又把石階旁邊的忍冬葉子剪掉。突然,我注意到瑪莎的那頭“螺絲錐”。一開始,瑪莎掙扎著,不肯讓我剪,可是我蠻橫極了,抓起瑪莎的頭發(fā)不放,剪刀也不容分說地剪了下去。剪完瑪莎的頭發(fā),我也讓她剪我的頭發(fā)。若不是母親發(fā)現(xiàn),及時趕來制止,瑪莎很可能會把我的頭發(fā)統(tǒng)統(tǒng)剪光。
我的另一個玩伴貝利,也就是那只老獵狗,它很懶,喜歡躺在暖爐旁睡覺,一點也不愛陪我玩。而且也不夠聰明,盡管我盡力教它手語,可是它又懶又笨,根本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每當我朝它打手勢,貝利總是無精打采地爬起來,伸伸懶腰,嗅一嗅暖爐,然后又在另一端躺下,根本不理會我的動作。我覺得有點自討沒趣,只得又去廚房找瑪莎玩。
童年的記憶都是片段的,一想起那段沒有光和聲音的悲慘世界,這些影像就會愈加清晰地浮上我的心頭。
有一天,我不小心把水濺到了圍裙上,便把圍裙放在暖爐旁烘于。急性子的我覺得烘干速度不夠快,又把裙子放在暖爐上烤?;鹨幌伦泳蜔似饋恚⑶翼樦鴩拱盐疑砩系囊律岩颤c燃了。我大聲狂叫,老奶奶維尼趕來,用一床毯子把我裹住,幾乎把我悶死,慶幸火被及時撲滅了。更加慶幸的是,除了手和頭發(fā),我的身體其他部位燒得并不算嚴重。
大約在同一個時期,我發(fā)現(xiàn)了鑰匙的妙處,并且對它的使用方法格外感興趣。一天早上,我興致頗高,把母親鎖在了儲藏室里。仆人們都在屋外干活,母親被鎖在里邊足足待了3個小時。她拼命地敲門,我卻坐在走廊前的石階上,感覺著敲門所引起的震動而咯咯發(fā)笑。結(jié)果,因為這次惡作劇,父母決定請人來管教我,這就輪到我的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出場了。然而,稟性難移的我,又想找機會把她鎖在房間里。
一次,母親讓我上樓給莎莉文老師送東西,我出來的時候順手便把門鎖上了,又將鑰匙藏在了客廳角落的衣柜里。父母無可奈何,最終只得搭了一架梯子,讓莎莉文老師從窗戶爬出來。當時,我得意極了,幾個月之后才把鑰匙交出來。
大約在我5歲的時候,舉家從那座爬滿蔓藤的家園中搬了出來,換到另外一所更大的新房子里居住。我們?nèi)夜灿写罂谌?,父親、母親,還有兩個異母哥哥。后來,又加上一個小妹妹,她叫米珠麗。
我對父親最初且最清晰的記憶,是關(guān)于一個場景。當時,我穿過地上成堆的紙,來到父親面前,他正獨自一個人埋頭看一大張紙。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于是只好學著他的樣子,也舉起一張紙來看,并且戴起了他的大眼鏡,以為這樣就可以明白了。但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些紙都是報紙,父親是一家報社的編輯。
父親的性格非常溫和寬厚,且仁慈至極,他非常熱愛家庭。除了打獵的季節(jié)外,基本不會離開我們。據(jù)家人描述,他是個難得的好獵手,尤其善于用槍。除了家人,他的最愛就是獵槍和獵狗。他非常好客,甚至有些過頭,幾乎每次回家都要帶幾個客人。
種植花草也是他的一大愛好。家人說,父親栽種的西瓜和草莓是全村最好的,他總是把最先成熟的葡萄和草莓給我吃。也時常領(lǐng)著我在瓜田和果園中散步,并且撫摸著我,讓我感受快樂的時光,這些我至今都歷歷在目。
父親講起故事來也很在行,在我學會寫字之后,他就把許多趣事寫在我的手掌上,引得我哈哈大笑。而最令他高興的事,莫過于聽我復述那些趣事。
時間轉(zhuǎn)眼到了1896年,當時我正在北方度假,享受著宜人的夏日風光,突然收到了父親逝世的噩耗。他生病的時間很短,一陣急性發(fā)作之后,立即就去世了。這是我第一次嘗到生死相隔的滋味,也是我對死亡最初的認識。
至于我的母親,應當怎樣來描述呢?她是那樣的愛我,反而讓我無從說起。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擁有父母之愛,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妹妹米珠麗的出生,分走了父母的愛,我開始心理不平衡,滿腔都是忌妒。她坐在母親的膝頭,占去了我的位置,母親對我的關(guān)懷大幅減少了。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覺得不僅是被奪走了母愛,而且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當時,我有一個心愛的布娃娃,它的名字叫“南茜”。它是我溺愛和發(fā)泄的對象,渾身被折磨得一塌糊涂。我常把它放在搖籃里,學著母親的樣子愛撫它,愛它勝過任何會眨眼、會說話的布娃娃。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妹妹正舒舒服服地睡在搖籃里。那時,我對她充滿了忌妒之心,又怎么能容忍我的“南茜”睡在她身邊呢?于是我大發(fā)雷霆,憤怒地沖過去,用力把搖籃推翻。要不是母親及時趕來接住,妹妹很可能會被摔死。這時我已經(jīng)變得又盲又聾,處在雙重孤獨之中,當然不能領(lǐng)略親熱的語言和憐愛的目光,以及伙伴之間應有的感情。
后來,在我懂事之后,享受到了人世間的幸福,米珠麗和我之間變得心心相印,我們經(jīng)常手拉著手四處游逛,盡管她看不懂我的手語,我也聽不見她咿咿呀呀的童音。
第三節(jié)
帶著希望上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要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幾種單調(diào)的手勢,已經(jīng)越發(fā)不夠我使用了。因此,每次當我想要表情達意,手語卻無法讓對方明白時,我都會大發(fā)雷霆。我仿佛看到有無數(shù)看不見的魔爪在緊緊地抓著我,我拼命地想要和它們抗爭,烈火在胸中熊熊燃燒著,卻根本無法如愿以償,只好歇斯底里地踢打、哭鬧和吼叫,直到精疲力竭為止。
如果母親在場,我就會一頭撲進她的懷抱,以尋求安慰,有時候甚至連為什么發(fā)脾氣都不知道??傊?,我的日子越來越難熬,表達想法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以至每天都要發(fā)脾氣,有時每隔一小時就會發(fā)作。
父母對我的狀況憂心如焚,但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在我們所居住的塔斯甘比亞鎮(zhèn)附近,根本沒有聾啞學校,寄宿之路行不通。與此同時,塔斯甘比亞鎮(zhèn)又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沒人愿意到這里來教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孩子。
當時,大家都在議論,認為像我這樣的人恐怕無法接受教育了。還好,母親很喜歡讀狄更斯的《美國札記》,對于我的教育問題,她在這本書里得到了一絲啟發(fā)。事情是這樣的,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又聾又盲又啞的少女,名叫蘿拉,她經(jīng)過郝博士的細心教導,最終學有所成。但可惜的是,那位郝博士已經(jīng)逝世多年,他教授學生的方法很可能也已經(jīng)失傳,這讓剛剛看到一絲希望的母親又陷入了苦惱。因為我們不知道,郝博士死后是不是留下了傳人?而且即便是有,像我所在的這樣一個偏遠小鎮(zhèn),他也不一定會愿意來。
6歲那年,父親聽說巴爾的摩有一位著名的眼科醫(yī)生,曾經(jīng)成功治愈過很多盲人。父母立即決定帶我去他那里治療眼睛。
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至今依然讓我記憶猶新。在火車上,我結(jié)交了很多朋友。有個婦女送給我一盒貝殼,后來我和父親合作,把它們穿了起來。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些貝殼都是我快樂的源泉。列車員和藹可親,每次來檢票時,我就會拉拉他的衣角。他便將檢票的鉗子遞給我把玩,我接過那鉗子,趴在座位上,把一些零碎的卡片打出小孔,一連玩上幾個小時都不會厭倦。
姑媽用毛巾給我做了個布娃娃,可是卻沒有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子。這樣一個臨時拼湊出來的東西,即使擁有孩子的想象力,也說不出它的臉像什么。沒有眼睛,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打擊,我堅持讓大家為布娃娃加上眼睛,可惜沒人能聽懂我的意思。后來我靈機一動,溜下座位去找姑媽,摸到她披肩上的兩顆大珠子,扯下來給她看。姑媽拉著我的手去摸她的眼睛,我立即會意,她是在詢問我是不是想給布娃娃安上眼睛,于是我使勁地點頭。很快,她就在布娃娃的臉上縫好了珠子,這讓我興奮不已。可惜沒過多久,我便對布娃娃失去了興趣,就像很多小女孩那樣。
在整個旅途當中,有意思的事接連不斷,我被這些事情弄得心情愉悅,整天下來連一次脾氣都沒有發(fā)。
到了巴爾的摩之后,我們很快找到齊夏姆醫(yī)生的診所,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
一番檢查之后,他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不過他也做出鼓勵,說我可以接受教育,并建議父親帶我去華盛頓找亞歷山大·貝爾博士,說他可能為我們提供幫助,找到聾啞兒童學校和老師。我們接受了齊夏姆醫(yī)生的建議,全家人又立即出發(fā)去華盛頓。路上,父母雖然一直憂心忡忡,但我卻絲毫沒有察覺,始終沉浸在旅行的興奮中。
那時,我雖然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但是同貝爾博士剛一接觸,我就感到了他的溫厚和熱情。他把我抱在膝上,讓我玩他的表,并且他還讓手表響了起來,我雖然聽不見,但是可以感覺表的震動。貝爾博士的醫(yī)術(shù)名不虛傳,他能看懂我的很多手勢,這讓我立刻喜歡上了他。只是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這次會面竟會成為我的生命轉(zhuǎn)折點,成為我開啟生命之光的鑰匙,使我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孤獨走向溫情,從無知走向智慧。
最終,父親得到了貝爾博士的建議,讓他寫信給波士頓柏金斯學校校長安納諾斯先生,請她為我物色一位優(yōu)秀的啟蒙老師。而貝爾博士所提到的這所柏金斯學校,狄更斯在《美國札記》中也曾提到,并且就是郝博士為盲、聾、啞兒童提供幫助的地方。
父親立刻按照貝爾博士的建議給安納諾斯先生寄了信。幾個星期之后,我們接到了對方熱情的回信,同時也從信中得知了一個令人愉快的消息——我的老師已經(jīng)找到了。這是1886年夏天的事,但我們等到這位老師出現(xiàn)在我家時,已經(jīng)是第二年的3月的事情了。
如此一來,我就像逃出了埃及,來到了西奈山,要接受上帝的圣諭。不過,我接受的圣諭是知識,是語言所無法形容的喜悅。我的靈魂得到了啟迪,我的生命得到了拓展,我的智慧得到了增長。仿佛我已站在了宇宙之巔,正在感受世間萬象的脈動,無數(shù)奇景展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又聽到圣山上傳來遙遠的聲音:
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
第四節(jié)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1887年3月3日,對于我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因為就在這一天,安妮·莎莉文老師來到了我家。當時,我才只有6歲零9個月大,回想這個時刻之前和之后的生活,真是截然不同,這也讓我不免感慨萬分。
當天下午,我默默站在走廊上觀望。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的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會有什么不尋常的事發(fā)生。因此,我安靜地走出門口,站在臺階上等待著。
下午的陽光,穿透遮滿陽臺的金銀花葉,照射在我仰起的臉上。我用手指搓捻花葉,撫弄著這些為迎接南方的春天而綻放的花朵。當時,我已經(jīng)不認為自己的未來會有奇跡,尤其當我經(jīng)歷了數(shù)個星期的憤怒、苦惱后,早已是疲倦不堪了。這感覺就好像在茫茫大霧中航行,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小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向?qū)Π恶側(cè)?,心中忐忑不安,唯恐發(fā)生意外。而且在這條船上,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即使已經(jīng)靠近海港,也無從知曉。我總是在心底無聲地疾呼:“光明!光明!我的光明在哪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愛的陽光灑進了我的心扉,同時也溫暖了我的身體。
忽然,我意識到有腳步向我走來,開始還以為是母親,我便伸出雙手迎接。哪里知道握住我的是另外一個人,并且把我緊緊抱在懷中。我似乎能感覺到,這個人就是安妮·莎莉文老師,那個為我揭開世間真理,給我深沉愛意的人。
次日清晨,莎莉文老師把我?guī)У剿姆块g,送給我一個布娃娃。后來我才知道,這禮物來自柏金斯盲人學校的同學,它身上的衣服則是由年老的蘿拉親手縫制。我玩了一會兒布娃娃,莎莉文小姐又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寫著“DOLL”。這讓我對手指游戲產(chǎn)生了興趣,并立即在她的手掌上仿寫了這個單詞。當我最終能夠正確拼寫這個單詞,自豪的心情充溢我的胸膛,高興得臉龐都漲紅了。我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出來給她看。
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是在寫字,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文字存在,我只是在模仿莎莉文老師的動作而已。從那以后,在這種興趣的促使下,我接連學會拼寫“針”、“杯子”、“坐”、“站”和“行”等。于是我漸漸明白,原來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這是在和莎莉文老師接觸幾個星期后,我領(lǐng)悟到的。
一天,莎莉文小姐送給我一個新的更大的布娃娃,同時也把原來那個布娃娃拿來,然后放在我的膝頭,在我的手掌上拼寫“DOLL”,告訴我這個大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樣,名字都叫作“DOLL”。
有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師發(fā)生爭執(zhí),原因是對“杯”和“水”兩個字意見不一。她想讓我明白這兩者的區(qū)別,而我卻總是把它們混為一談。她無計可施,只能暫時放棄,幫我重新練習布娃娃的拼寫。我卻有些不耐煩了,抓起大布娃娃摔在地上,把它摔壞了,心中才算出了一口惡氣。對于這樣的做法,我既不會感到慚愧,也不會感到悔恨,因為我并不喜歡那個大布娃娃。在我的整個世界里,完全只有寂靜和黑暗,根本無法滋生出溫暖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憐的大布娃娃處理掉之后,把我的帽子遞了過來,這就是說,接下來我們又可以去室外感受和煦的陽光了。
我們沿著小路散步,一直走到井房,房頂上綻放的金銀花芳香撲鼻。莎莉文老師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噴水口下,一股清涼的水流從我的手上經(jīng)過。然后,她在我的另一只手掌上拼寫了“水”一詞,第一遍還有點慢,第二遍就快了很多。我靜靜地站著,仔細感受她的指尖滑動。突然間,我恍然大悟,一股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這讓我立即明白了語言文字的奧秘,知道了“水”這樣東西,此刻正在我的手上流過,并且知道了它是一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它喚醒了我的靈魂,給予了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井房學習的經(jīng)歷,再次刺激了我的求知欲望。多么令人喜悅!原來宇宙萬物都有各自的名稱,而它們的每個名稱,都能讓我激活新的思想。從此以后,我開始以新奇的眼光看待世界,觸碰到的每樣東西似乎都有了生命。如此一來,我便想起那個被我摔壞的布娃娃,知道它應該還在壁爐里等待燒毀。我摸索著來到壁爐跟前,把它找了出來,并且希望把它恢復原貌,可惜已經(jīng)不可能了。想起我對它做過的事情,心中不免內(nèi)疚至極,眼中也生平第一次噙滿了悔恨的淚水。
從那以后,我學會了不少字,比如“父親”、“母親”、“姐妹”、“教師”等。這些單詞的掌握,使我的整個世界百花齊放,美不勝收。那一天,我高興得失眠了,只覺得那是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喜悅,熱烈祈盼著明天能夠快些到來,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第五節(jié)
走進大自然
1887年夏,莎莉文老師走進了我的生命,我的心靈也在井房張開了懵懂的眼睛。在那段時間里,很多事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重新去感知身邊的每一樣事物,并漸漸了解了它們的特性和用途。久而久之,我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入和細致,這讓我對自己的領(lǐng)悟能力充滿自信,同時也自己對所處的環(huán)境喜悅?cè)f分。
夏季的田納西繁花似錦,我和莎莉文小姐牽手漫步在田納西河岸邊,遠方有田野、山坡,還有正在田里耕種的人們。我們在柔軟的草地上坐下,開始了新一階段的課程。在那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與人類的恩惠,明白了樹木要靠著大地和陽光的滋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我懂得了鳥兒如何筑巢,如何繁衍生息,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獅子等各種動物如何覓食、如何棲息。而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覺到自然界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
莎莉文小姐讓我在大自然中自由呼吸,感受粗壯的樹木,細嫩的草葉,還握住我的小手,教我畫地球的形狀。又把我所感受到的東西,全部和單詞聯(lián)系起來,從而讓我的思維和自然界產(chǎn)生密切的聯(lián)系??上Ц5溝嘁?,這期間還發(fā)生了一件事,讓我覺得大自然也并非總是那么慈愛。
在一個明朗的清晨,我和老師散步到一個較遠的地方。回家的路上,天氣忽然變得悶熱起來,我們不得不在路旁的樹下接連小憩。最后一次,我們在一棵野櫻桃樹下歇息,那里離家已經(jīng)不遠。櫻桃樹枝繁葉茂,莎莉文老師用手輕輕一托,我就順利爬了上去,然后找了根樹枝坐好。樹上非常舒爽,莎莉文小姐甚至提議我們在那兒享用午餐。我高興極了,答應她會一直等在樹上,直到她把午飯拿來。
然而就在她走后不久,忽然間電閃雷鳴,天空中烏云密布,完全遮住了太陽,泥土里散發(fā)出一股怪味。我知道,這意味著暴風雨即將來臨,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向我襲來,好像我就要與親人隔絕,就要同大地分離,孤獨感再次占據(jù)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我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雙臂緊緊抱住樹干,在一陣陣發(fā)抖中祈盼莎莉文小姐快點回來。
短暫的沉寂之后,樹葉齊聲作響,強風似乎要將大樹連根拔起。我嚇得驚魂不定,唯恐被大風吹走。樹也搖動得越發(fā)劇烈,落葉和斷枝紛紛向我的身上打來。雖然我急得想要從樹上下來,卻又因為更大的未知而不敢動彈,何況我又答應過莎莉文老師。我覺得大地在不停地震動,像是有什么沉重的東西砸在地上,這震動由下而上傳到枝干上,再由樹干傳到了我的身上。我驚恐至極,正要即將崩潰的時刻,莎莉文小姐及時趕到,她抓住我的手,小心地將我扶了下來。
雙腳落地的一剎那,我簡直高興得發(fā)狂,緊緊抱住了莎莉文小姐。我想,我又獲得了一個新的認識,即是大自然性情無常的,有時竟會朝她的兒女發(fā)起攻擊,就像在她那溫柔美麗的外衣下,藏著鋒利的刀子!
經(jīng)過這次事件,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敢再爬樹,甚至一想到爬樹就會渾身發(fā)抖。直到有一天,花團錦簇且芳香透天的含羞樹向我發(fā)起強大誘惑,我才終于鼓起勇氣,成功克服了這一恐懼心理。
那是一個美麗的春天清晨,我獨自坐在涼亭里看書,一股淡淡的香氣和風來襲,仿佛“春之仙子”穿亭而過。依靠敏銳的嗅覺,我能夠辨別出,那是含羞樹獨有的花香。我決定去感受一下,于是摸索到花園盡頭,找到了長在籬邊小路拐彎處的那棵含羞樹。
在溫暖的陽光下,滿枝的含羞花迎風飛舞,柔軟的樹枝幾乎垂到草地上。那些美麗的花瓣,只要輕輕一碰就會掉落在地。我穿過紛紛下落的花幕,走近樹干,愣了片刻之后,便抬腳踩上樹枝,兩手抱著樹干往上爬。樹干很粗,抓不牢,我的手被樹皮擦破,但這對于我來說卻是再美妙不過的感覺。我不斷地往上爬,直到尋著一個舒適的座位。這個座位是別人在很久以前造的小椅子,由于時間過長,已經(jīng)成了樹的一部分。我在上面待了很長時間,感覺好像是凌空飛舞的仙女一樣。從那以后,我常在這一方小天地里盡興玩耍,抑或胡思亂想,遨游在美妙的夢境中。
第六節(jié)
讀懂“愛”的含義
接下來,由于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語言,我便急于想把它們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然而,對于聽覺正常的孩子來說,學習語言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別人嘴里說出來的話,他們都可以輕松接收,并且模仿發(fā)音,再弄清其中的含義之后,就算基本掌握了。但是,對于耳聾的孩子來說,這個過程卻是困難重重,甚至只有經(jīng)過煎熬才能學會。但無論過程如何艱辛,結(jié)果總是美妙的,甚至越是艱辛的過程,結(jié)果就越美妙。我從每件東西的名稱開始慢慢學起,一直進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盡情遨游,其中的樂趣美不可言。
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在聽莎莉文老師講的新鮮事,很少發(fā)問。這是因為我的知識量有限,概念也比較模糊,甚至連字詞都掌握得很少。而隨著我對外界的了解逐漸增加,知識面一點點打開,詞匯量也日漸豐富,問題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
為了弄清一個問題,我常常會刨根問底,不搞明白不罷休。有時候,僅僅是因為新學了一個單詞,就能激發(fā)我的無限想象,或者聯(lián)想到以前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有天早晨,我在花園里摘了幾朵早開的紫羅蘭,送給了莎莉文老師。她高興得想要吻我,可我那時的性情還很孤僻,除了母親以外,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吻。但她還是用一只胳膊輕輕摟住我,然后在我的手掌上寫道,“我愛海倫”。
“什么是愛?”我問。
莎莉文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她指著我的心說:“這就是愛?!?/p>
我第一次有了心動的感覺,但對她的解釋仍然迷惑不解,因為當時除了能觸摸到的東西,我基本什么都不懂。
我聞了聞她手里的紫羅蘭,一半用文字,一半用手勢問道:“我可以把花的香味理解為‘愛’嗎?”
“不?!鄙蛭睦蠋熣f。
我又想了想,正好感覺到太陽正溫暖地照耀著我們。
于是,我指著陽光射來的方向問:“愛是不是太陽?”
在當時的我看來,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太陽更好了,它的熱力能促成萬物生長。
但莎莉文小姐仍然在搖頭,我感到非常困惑,無法理解她為什么不能告訴我愛的含義?
幾天之后,莎莉文小姐教我如何用長線穿珠子。按照她的要求,珠子要按照兩大一小的順序穿起來,可惜我總是搞錯,把一長串珠子弄得亂七八糟,莎莉文小姐卻一直在旁邊耐心地糾正。她輕輕碰了下我的額頭,然后在我的手掌上認真地寫道“想”。
這時,我恍然大悟,莎莉文老師寫的這個字,是指此時我腦子里正在進行的活動,這也是我第一次理解到抽象名詞的概念。有了這個基礎(chǔ),我重新開始理解“愛”的含義。一天,烏云密布,間或有陣陣細雨,轉(zhuǎn)瞬又見太陽破云而出,綻放著耀眼光芒。
我又問老師:“愛是不是太陽?”
“它更像遮住太陽的云彩?!崩蠋熁卮鹫f。她知道我仍然處在困惑當中,于是用我能夠理解的意思解釋說:“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摸到雨水。你可以想象一下,在經(jīng)過整天的暴曬之后,如果花和大地能夠得到雨水的滋養(yǎng),該有多么高興呀!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夠感覺到它所帶給你的喜悅。沒有愛,你就不會高興,也沒有興趣去玩?!?/p>
就這樣,我恍惚明白了愛的含義,它是一顆心靈與另一顆心靈之間的美好互動,它是微妙的,是數(shù)不清的,也是看不見的。
從我們接觸以來,莎莉文小姐始終把我當成一個正常的孩子,只不過我的交流方式有點與眾不同。不是用嘴巴說,也無法用耳朵聽,而是需要把每一句話都寫在手掌上。如果我無法明白那些單詞的含義,莎莉文小姐就會做進一步解釋;當我無法與別人溝通時,她也會從旁提示。如此反復,持續(xù)了很多年,卻依然進展緩慢。原因很簡單,對于一個耳聾的孩子來說,掌握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語,也需要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的時間。在此期間,莎莉文老師用各種方法來彌補我的生理缺陷,盡她的最大可能反復地、逐一地重復那些日常用語,不知道疲倦地教導我如何與人交談。即便如此,仍然過了很長時間之后,我才有勇氣主動和別人說話,又過了更長的一段時間,才知道在什么場合應該說什么話。
聾人或者盲人,對于談話中的各種細微差別,感覺是很遲鈍的。那些既聾又盲的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要遇到多少困難,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們無法辨別話語中的腔調(diào),沒有別人的幫助,也無法領(lǐng)會不同語氣的含義差別。他們看不到說話者的神色,或者說看不到說話者的自然流露,一切只能靠他們在黑暗中不斷地嘗試和摸索。
第七節(jié)
遍地的喜悅和驚奇
閱讀能力的建立,是我接受教育的第二個階段。
在我能夠正確拼寫和理解一些單詞后,莎莉文老師給了我一些卡片,上面有凸起的字母供我用手指識別。很快,我明白了它們的用途,因為莎莉文小姐又給了我一個小木框,把那些卡片放在木框里排列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個不同的短句。在進行相關(guān)訓練時,我會配合實際行動來排列短句,比如在表達“娃娃在床上”的意思時,我會拿起娃娃放在床上,然后拿起“娃娃”、“在……上”和“床”三張卡片,放在木框里排列好。
一天,我突發(fā)奇想,躲進了衣櫥里,被莎莉文老師輕松找到。因為在我的小木框里,留下了這樣幾個單詞的組合,“女孩”、“在……里”和“衣櫥”。從此以后,這成了我和莎莉文老師最喜歡的游戲,有時一連玩上幾個小時都不會疲倦。就這樣,我在游戲中漸漸掌握了最基本的閱讀能力,并最終拿起書本,尋找里面認識的單詞和能夠理解的句子。雖然這個過程持續(xù)了幾年時間,但是莎莉文老師并沒有給我安排正規(guī)的課程,她所教授的所有知識,看起來都像是在陪我做游戲。
與此同時,莎莉文小姐非常善于使用美麗的故事和動人的詩篇,以確保我能夠維持足夠的學習興趣。如果遇到一些疑難的問題,她就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女孩,耐心地陪在我身邊進行講解。一些總是讓孩子討厭的課程,如語法、算術(shù),以及較為嚴格的名詞解釋等,在她的幫助和指導下,我總是會覺得興趣盎然,并最終成為我最美好的回憶。
可能是長期接觸盲人的緣故,莎莉文小姐對我表現(xiàn)出了十足的耐心,我的喜怒哀樂她都能一一忍受!此外,她描述事物的本領(lǐng)堪稱神奇,比如會把那些枯燥無味的細節(jié)一帶而過,使我不會感到乏味和無聊,而且她從來不會責備我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這種生動有趣、循序漸進的講授方式,總是能夠讓我欣然地記住她所講解的內(nèi)容。
我們的課程也經(jīng)常在戶外進行,這是莎莉文小姐對學習環(huán)境的特意安排,她認為這樣能夠讓我更加親近自然。如此一來,我學到的東西飽含森林氣息,樹脂的松香混雜著野葡萄的芬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