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提起磨,就使我想起錫劇《雙推磨》的詞:“磨兒磨一磨,黃豆拗一拗,豆子進磨銀漿四面冒。”
以磨坊有關的戲劇,怕有幾十個,有京劇《磨坊產子》、歌劇《紅磨坊》、評劇《趙五娘》、甬劇《兩兄弟》、越劇《磨坊會》等等。
還有電影《磨坊灣灣》、紀錄片《磨坊的快樂》、鋼琴合奏曲《磨坊會》、法國小說《磨坊書簡》、世界名畫《磨坊十字架》、《??撕舆叺哪シ弧?,創(chuàng)作于1883年的法國畫家雷諾阿的印象主義油畫《紅磨坊的舞會》,1990年的拍賣價值高達7810萬美元。
在《紅樓夢》第五十回里,還有林黛玉為“小毛驢拉磨”寫的謎語:“綠耳何勞縛紫繩,馳城逐漸勢猙獰,主人指示風雷動,鰲背三山獨立明。”
我記得還有一張毛主席在陜北幫農民推磨的攝影作品,領袖和老鄉(xiāng)邊推磨邊親切交談,十分傳神、感人!
與磨坊有關的文化還有許許多多,在我所撰寫的農具與家具系列里,還沒有哪一件如此與文化緊緊相連,息息相關,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完全可以成立一個磨文化的研究會。
磨,有用水力的、畜力的、風力的和人力的四種,當然,如今還有機械的、電力的。
我曾有幸參觀過這一個磨展覽館,從幾噸重的石磨,到幾斤重的手磨,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竟有五百多鐘。
磨是我國最早發(fā)明的,它比西方早了1500多年,馬克思曾說:“中國的石磨,是人類最先使用機械原理的勞動工具”。
我從小就是從碾坊里度過的,我奶奶養(yǎng)了五個兒女,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子女長大后,她就靠一個石磨的碾坊維持晚年的生活。
碾坊是專門碾米的作坊,有五六間房,碾盤、碾槽、碾道,一個五六百斤重的石碾盤,靠牛力牽引,牛的主人出人工、牛工,奶奶出碾坊,碾一石米給五升米的工錢,奶奶得到一半的報酬,一年下來,也有十幾擔米的進項。
我在還沒有讀書前,奶奶整天就帶著我在磨坊里看牛拉磨,這水牛是被蒙上眼睛的,上了磨道,就“兩眼一抹黑”,永遠有轉不完的圈??梢灿型祽械呐?,老是停下腳步,不是“尿”,就是“屎”,所以從小就聽說“懶牛上架屎尿多”的話。還聽說過“盲牛拉磨瞎轉”、“老??心プ煊病?、“卸磨殺牛沒良心”等等的歇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