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春天,與快樂同行
當春風徐徐吹過來,陽光暖暖地照著這片多情的土地時,冰雪消融了,種子破土了,風箏高飛了……
聽著淙淙的流水聲,聽著小鳥的啁啾和春燕的呢喃,呼吸著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遠望黛綠的山巒和湛藍的天空,吟誦著詩人筆下關于春天多情的詩句時,你快樂嗎?
是的,滾滾紅塵給予我們太多的夢想和追求,精神的和物質(zhì)的。但物質(zhì)的欲望更像霧般遮住了我們的視野。我們不停地追逐著,奔跑著,夸父追日般執(zhí)著和堅定。
于是,塵世中的煩惱紛擾著我們的心緒,絲絲縷縷,學習上、工作中、生意上……什么時候我們丟失了精神和心靈中的芳草地,我們不知道!
走進春天吧,去看那傾聽著的山和歡唱著的水,在時空的滾動中巋然不動,顯得那樣寧靜、淡泊和快樂!讓煩惱隨云煙消散,我們的心就會是快樂的??鞓分?,就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珠貝,不要等老了,才在生活的大海中打撈!
·風景在一步外
我從市中心的報社調(diào)到郊外的市旅游局上班三年了。我在辦公室一推開窗戶就能看見背后數(shù)尺開外的樹林。
每天從戒備森嚴的保安身邊經(jīng)過,然后進自己的辦公室。就這么一天天過去。
很多時候,我都想趁間隙出去走走。但是前面是莊嚴的政府廣場,后面又是這么一大排修葺一新的樹林。
常常覺得無處可走。
就在昨天,我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大樓背后的樹林后面又是什么呢?
天氣很好,我從右面拐進樹林。
我驚愕得差點跌倒。天,樹林后面是連綿開去的丘陵,看不清遠處究竟在哪兒!但那縱橫交錯的阡陌,那漫天飛絮的茼蒿花,那搖曳生姿的野樹林,讓我的心興奮得差點飛躍出來。同時我深深地懊惱:我竟然在前面的樓里呆了三年而不知道它后面有如此美好的一個地方!
人生很多時候,是不是就在一步之外的地方錯過了很多美好的東西呢?
好在我終于發(fā)現(xiàn)。為時不晚。
·青居記憶
今天我走進了高坪的青居鎮(zhèn)。正是橘子紅了的季節(jié)。
去的時候從嘉陵大道直到青居鎮(zhèn)。記憶中幾年前帶領央視“遠方的家”欄目組到過這兒。跟著導演和主持人一起選材的情景又浮現(xiàn)眼前,很親切。
青居鎮(zhèn)有著很美好的名字和傳說,傍依著煙山。而青居煙樹又是南充古八景之一,心里更多了些別樣的情懷。想那天下第一曲流于此,鎖住了嘉陵江的情感。傳說中的拉纖人早宿青居和暮宿青居的神奇故事,更是讓我無限神往和想象。
如山的橘子堆積在果農(nóng)的院子中,抒寫著豐收的喜悅和自豪。太婆站在院子中,臉上的笑容就像橘子的容顏一樣紅潤和美麗。我穿行在萬畝柑橘園中,仿佛走進綠色和紅色交織的海洋,不想出來了。紅色的是果子,金燦燦地掛在枝丫中,晶亮著我的眼神。綠色的是葉片和腳底重生的新苗,像母親熬煮的雞湯,熨帖著秋冬焦躁的心。
在江邊走了一圈。水潺潺地流,清涼玉潤。這是嘉陵江水。古碼頭無言,在江邊落寞地守候著。大雁飛過,許是醉心于野渡的故事,竟然大亂方寸,歪歪扭扭地從我頭上飛過,牽起我無限的思緒和惆悵。
鉆出柑橘林,在農(nóng)家里買了土雞和土鴨蛋等,歡喜無比,打道回府。想著那太陽的味道、橘子林的色彩、飛鳥的身影、歡喜的打魚人、江河的濤聲,何嘗不是生活匯聚而成的五線譜,譜寫出了生活歡快和幸福的樂章。
·走進相如故里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曾數(shù)次到過蓬安縣周子古鎮(zhèn),但是這天和家人一起,參加一個生活俱樂部組織的以“南充人游南充”為主題的自駕游活動,卻是別有一番趣味。
當天上午,22輛車齊聚高坪,宛如長龍一般蓄勢待發(fā)。車友們年齡段不一,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幼子,人人臉上都掛著輕松愉悅的笑容。10點整,組織者湯總一聲令下,“長龍”按序出發(fā),“游”往蓬安。
正值金秋。天氣舒適宜人。遠山錯落有致,稻禾蓬蓬勃勃地生長著。車隊在風景線上游弋著,前往蓬安河舒鎮(zhèn)。
我一路觀花賞景,久居城市壓抑的心情也隨著田野裊升的炊煙釋放到藍天碧野。多年前曾吃過一席河舒的豆腐全宴,蒸、煮、煎、炸,菜品無一不香,宴席場面至今還在我腦??M繞。
中午時分,到達河舒鎮(zhèn)。找了一家以豆腐王總店命名的店堂坐下。大家都很興奮,各自落座后,都毫不客氣地豪飲起來。幾杯酒下肚,互不相識的人之間也都沒有了距離,同城和同游之間的緣分增加了彼此間的親近感。因為沒有了虛偽的逢迎和客套,這飯就吃得愈發(fā)的盡興和熱鬧。雖然沒有多年前我吃的豆腐全宴那般精致,但是這餐飯卻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海。
午后,“長龍”昂首挺進中國最浪漫的休閑家園——嘉陵第一桑梓蓬安周子古鎮(zhèn)。嘉陵江水從陜西秦嶺涓涓淌出,一路納溪成流,蜿蜒逶迤而來,至此徘徊躑躅,欲走還繞,把一段秀美的身姿留在此地供人景仰。我眼前頓時幻化出一幅古風古韻的畫面來:一襲白衣素裳的唐代畫圣吳道子神情淡定自若,佇立于古鎮(zhèn)之巔,就在一揮毫潑墨間,早有嘉陵三百里風光圖驚現(xiàn)世人面前。岸邊花紅勝火,那是正開得如火如荼的芙蓉;江中濕地公園郁郁青青,它用逼眼的綠一年四季涂抹著古鎮(zhèn)的畫色;一葉帆船漂過,驚醒小魚躍出江水的同時,也把浪漫安逸的家園駐守進了古鎮(zhèn)人們的心底。周子古鎮(zhèn)賦予嘉陵第一桑梓更多的涵義與意義,這也是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鄉(xiāng),他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至今還在嘉陵江邊的這個城市吟唱著。
小孩們歡呼著雀躍著撲進它的懷抱。在高高的門牌廊坊下,大家相互合影,都想要把身邊的美景和身邊的人相擁入鏡。第一次和夫一起走進古鎮(zhèn),別樣的情懷也一直充溢著我的心懷。我們結婚二十載,一起走過歲月,走過風雨,彼此珍惜,心中充滿回憶。尤其是走到夫妻樹旁邊時,看著皂莢樹和榕樹一副水乳交融的樣子,我不禁想起舒婷的詩句:“根,緊握在地上;葉,相觸在云里。”樹下鎖滿了同心鎖。想來七夕的晚上,一對對兩情相悅的人兒,漫步在蓬安周子古鎮(zhèn)里,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也一定會為人間這美好愛情祝福和祈禱的!
周子古鎮(zhèn)依山而建,蛇般游弋而來,至江邊的財神樓,吸水蓄養(yǎng)。小鎮(zhèn)的美食吸引著人們眼球的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胃。姚麻花、熱鍋盔、冷涼粉……慢慢品嘗,細細觀看,古鎮(zhèn)更像是一個小家碧玉的少女,掩紗含翠,只在青色的石板街面和褐色的木頭屋檐一角,露出些許的風情和韻致來。
難怪周敦頤會在此沉靜下來,著書講學。在濂溪祠,雖然荷花已然過了它怒放的季節(jié),藕節(jié)卻在秋天的荷塘里隱隱約約露出風姿。蓮之愛,我更愛它深藏于淤泥之下的品格和高潔。也許就如同這祠堂里的主人,只把他一身的風格和品節(jié),留待后人評述和敬仰!
下午3時左右,太陽出來了,暖暖地照著江面。車隊沿嘉陵江邊緩緩駛行,到了油炸溝。別看這個地方很小,它卻有著嘉陵江上最壯觀的一幕畫面:每年4月至10月的早上8時許,江中名叫太陽島的青草就會吸引周圍上百頭牛爭渡。那爭先恐后、拖兒帶女的場景,吸引了無數(shù)的游人和國內(nèi)外各大媒體記者爭相前來觀看和報道。此時已近深秋,江水溫度下降,牛兒不再渡江,只見它們在太陽島上悠閑地曬著太陽,踱著步,嬉玩著。與太陽島相守的,是下面的月亮島,寂靜的江面上空,野鳥們在低空徘徊飛旋。
我想起了《走遍中國》欄目組溫普慶導演說過的話:“我只想搬一把竹椅子,坐在周子古鎮(zhèn)的財神樓下,看江水緩緩東去,看野鳥翩飛,看漁舟駛過……”這是多么動人的畫面!
下午4時,車隊集合。踏上歸程。我想,此次南充一日游,人們在乎風景的同時,更在乎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又近了一步,難道這不是更動人的風景么?
·蘭渝之戀
在夢中,我變成一只鳥兒,借助東風,翅膀掠過巴渝古國的千山萬壑。就算尖刺的莽林劃破了我的臉,洪荒蠻夷的大地渾濁了我的眼,縱橫交錯的時光讓我疲憊和滄桑,也不能讓我停止追夢的信念,不能嘶啞我高亢的啼鳴。我銜來了江南的雨潤和清流,還有青蔥的種子,縱然腳步踉蹌,也要在大漠之外的西北停駐,植一朵美麗的蘭花,讓它在隴地婉約開放!
在夢中,我是一匹塞外奔馳的駿馬,蹄步聲聲,晝夜前行,塵土飛揚。哪怕荊棘密布的坎坷會讓我迷路,猛虎雄獅毒蛇出沒的森林會讓我流血,任憑風雨雷電和風刀霜劍的威逼,這都不能阻擋我飛躍的身姿和雄壯的心魄。我要在橘子花開滿的山頭,在江水滔滔的渝州,傾入塞外的風情,聆聽塞外的故事,使之一同交融,一同風雨,一同等候,一同成長!
夢醒處,我行走在荒無人煙的高原,從青海到甘肅,再到寧夏騰格里沙漠,沿著母親河——黃河向下,一點點的綠色都會讓我心動不已。車過甘肅,熾熱的太陽明晃晃地掛在天空,燥熱的風很快就吹干了身上的汗。車窗外,山們一座緊挨著一座,起伏逶迤,那砂礫堆積的身體赤裸著,仰首蒼穹,問鼎日月。零星生長的草木很快淹沒在無垠的沙海中。其后甘肅境內(nèi)遼遠的曠野滿目荒涼,稀松的樹點染著高原的色澤。看那樹的生長也是一場與自然的博弈。在裸露的巖石邊或者沙塵地上,沒有南方雨潤豐澤的闊葉,偶爾瞥見幾株矮小瘦弱的楊林或者沙棗樹,只把針尖狀的葉心指向黃土,勇士般吶喊著、掙扎著,想要燦爛出一點生動的顏色。我仿佛聽見它們的聲音,我的思維也在不斷跳躍:它們耐熱,耐旱,不需要很多的養(yǎng)分,卻能給予這方天空一點真情一絲溫暖。遠處有正在修建鐵路的工人們,這是不是那些常年堅守著這塊土地,并且一代又一代把鮮血和汗水灑在這里的建設者們的靈魂在歌唱呢?
一夢數(shù)千年??!渝州至蘭州,像兩相佇望的小伙與姑娘,癡情守望,訴說衷腸。
碧波蕩漾的嘉陵江宛如絲線,串起他們無限的相思和深情。這涓涓泉水源出巍巍秦嶺,一路南下,納溪成流,匯聚成川,流過廣元昭華古城后,擁青藏高原南麓跋涉而來的白龍江和清江入懷,與四圍冀山深情相望,戀戀不舍到蒼溪。許是紅軍泅渡的濤聲驚醒了她的夢,江水緩緩而下,蜿蜒而至閬中古城。此時武勝龍舟千年的競渡聲又撼動了她的心魂,在合川豐盈了涪江和渠江的念想,積淀了“上帝之鞭于此折斷”的英雄故事后,她才筆走龍蛇般在灘涂與山川之中游弋,終在朝天門以優(yōu)美的身姿投入母親長江的懷抱。
她對母親描繪著敦煌壁畫的輝煌和艷麗,飛天反彈琵琶的婀娜和娉婷,張掖紅土地的宏偉和壯美,古老絲路的綿軟和張力;她講述著廣元劍門關的險峻和奇特,武皇故里的神秘和多情;她吟誦著閬中華美的詩句,蓬安司馬相如千古卓絕的賦詞;她驚駭著合川釣魚城悲壯的歷史和不老的傳奇……
別夢依稀,我佇立在嘉陵江最柔美的地方——南充高坪區(qū)青居鎮(zhèn)的果州之園。那灣江水清澈得像一塊碧玉,水波不興,溫柔地繞過山巒,濕濕地浸潤了我的心靈。我屏住呼吸,嘉陵江跳動的脈搏仿佛觸動了我的心靈!但凡有江河潤澤的地方,一定是人杰地靈的。
這條江竟然讓我這個重慶人如此魂牽夢縈。我愛她的綠,她的柔。我想探尋她的過去,我想描繪她的未來。我想象著她一路奔騰而來的經(jīng)歷和樣子。她是怎樣從秦嶺涓涓而出,流過米倉山的古棧道,流過武皇故里的昭化古街和紅軍渡,流過閬中的古城和錦屏山,流過周子古鎮(zhèn)的相如長歌和濂溪祠,流過合川的釣魚城,流進長江的朝天門……她分明就是一首奏響在華夏西部的鋼琴曲,飄揚在高山與盆地和丘陵之間,時而激昂時而舒緩,時而歡快時而低沉,就那樣憧憬著海的夢想,逶迤而來。
是天人合一的昭化和閬中古城賦予女性的柔美和秀麗了嗎?抑或南充青居古鎮(zhèn)的煙樹婆娑了她的倩影?一定是嘉陵江第一曲流鎖住了她的情感和心靈。要不為什么她把最柔美的身段留在了南充呢?我時常佇立在南充嘉陵江大橋上,用欣賞的眼光審視著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她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發(fā)展著。我清楚地記得,我1995年隨夫第一次回南充,那時候婆家住在北湖公園后,有高高的圍墻遮攔。偶然可瞥見墻內(nèi)菊花正燦然地開放著?!氨焙郧笆寝r(nóng)田,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去抓魚、采蓮?!笨匆娙藗冊诠珗@內(nèi)舞劍打太極,先生不禁感嘆道。穿過市寧安巷,邁過幾條胡豆花盛開的田埂,至正在修建的火車站?!澳铣漶R上要通火車了!我以前在北京上大學還得跑到成都去坐車!坐汽車也要七八個小時呢?!毕壬葠濄趾芨吲d地說。轉(zhuǎn)過火車站,淌過一灣水田,鉆進茂密的柑橘林,隱約可見西山翠峰挺拔于城市之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護佑著生活在這里的人們。
大河無言,蒼山無語,但有一群人的青春可作證!
2015年8月26日下午3時許,四川五軍老戰(zhàn)士鐵道兵成都聯(lián)絡部的一群老人們,冒著酷暑,著一身挺闊的軍裝,樹一個硬朗的身姿,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莊嚴雄壯的國歌,走進了川東北這個鐘靈毓秀的城市,走進了當年他們傾灑心血和汗水的地方——南充。他們敞開鐵道兵寬廣的胸懷,在火熱的八月,捧出一顆赤子般的心靈,獻給了足下這片多情的土地!汗水打濕了他們花白的眉發(fā),卻凝結了他們愈加濃烈的情懷,這是老一輩鐵道兵們對山川的深情,這是老一輩鐵道兵們對大地的厚愛!
“我們就是想到當年修建鐵路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它們的變化?!崩媳鴤兊念I頭人劉老師對我如是說道。軍裝是他們自己花錢買的,走過的每一程都是自費的。我不知道,當南充接下老兵們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時,多情的嘉陵江水有沒有哽咽?但我是眼含熱淚對著他們整齊的隊伍深深鞠了一躬的!
自古江山代有才人出。不知有多少這樣默默無聞的鐵路修建人,傾盡自己的熱血和汗水,才讓蘭渝鐵路飛架于千山萬壑間,使之成為一條新的溝通祖國南北的大動脈,讓南方的雨露滋潤北方的機體和面容,讓北方的風情和雄渾豐滿南方的魂靈。
·草木藥香
初夏,田野蔥綠。我?guī)е畠?,在田埂上,搜尋記憶中的草藥?/p>
看到蒲公英了。
葉片淡黃,莖細長,頂一朵毛茸茸的花。我欣喜地蹲下身子,教女兒撫摸它的葉子,與它認識。鄉(xiāng)野這本書,隱藏著城里孩子們不可知的許多秘密,我很想女兒打開這本書,而草藥只是其中一篇。
我小心翼翼掏出蒲公英的根,但是它的花朵卻隨風消散了。女兒很失望,有點傷心?!澳鞘瞧压⒌暮⒆觽儯鼈兟涞鼐蜁l(fā)芽的,明年就是一朵朵小蒲公英了。”我安慰女兒。女兒轉(zhuǎn)憂為喜,我的眼睛卻紅了。
我想起了年逾七旬的母親。我們就是那些落地生根的孩子,可卻總是與她分離。哥哥離世了,我在異鄉(xiāng)工作,只有老家的姐姐陪伴她生活。
孩提時代,每到春天,陽光明媚的時候,母親就會提上竹籃,領著我們幾姊妹到山野搜尋蒲公英?!盁艋\草(重慶鄉(xiāng)村對蒲公英的別稱)可以打毒,你們幾個吃了身體好,不長瘡?!蔽覀儓孕挪灰?。母親的腦袋像一個鄉(xiāng)村寶典,裝滿樸素的思想和知識,雖然她大字不識幾個,卻熟知田間地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哪些吃了可以清熱,哪些吃了要上火,哪些吃了補人……外婆娘家是有名的大戶人家,外公也是一個小土豪,母親算得上有見識的女人,這從她不俗的嫁妝可以看出來。我家臥室有個很大的樟木紅箱子,是裝衣服的,箱底放著很多胡椒,可能是母親當新娘時就帶到婆家來的。反正我記事時起就愛去抓那胡椒,一顆顆放手心里,滾來滾去。母親總是在大雪紛飛的冬天,抓幾顆胡椒砸碎了,撒在狗肉湯鍋里。而我們幾乎每個冬天都能吃上狗肉,因為母親總是五更天就起床,方圓幾公里地去搜尋被人炸死的野狗。上蒼總是不愿辜負這一個中年喪夫,又獨自帶著幾個孩子艱難過日子的婦女。
即便如此,每年臘月,母親是一定要殺一頭豬的,一半給國家,一半留給自家吃。除夕日和正月初一,這兩天是我最幸福和快樂的童年記憶。因為母親做的豐盛宴席,我常常吃撐了肚子,打嗝、拉肚子,一下從幸福的巔峰跌落下來。母親就會掄起鋤頭,到山上去挖一種叫“隔山撬”的塊根狀物品,拿回家洗凈后,放在碗底用手慢慢磨碎,然后和湯汁喂進我肚子。這東西真管用,喝上幾次后,我就活蹦亂跳的了。
母親怕春天。這和我有關。小孩淘氣,春天一到,太陽出來,我便迫不及待脫下棉服。家里困難,母親總是把姐姐穿過的舊棉服綴上補丁,又給我穿,這點我很不愿意,所以總渴盼冬天快過去。脫下棉服的我白天在地里瘋跑,晚上趴在灶臺上看母親用絲瓜莖洗臘肉,然后和綠豆一起熬煮,等待第二天的美味。綠豆是秋天從自家田邊地角采摘的,每年都會種植好多,枝枝蔓蔓地,和南瓜藤相互纏繞著,南瓜綠豆湯也一直支撐著我整個秋天的胃,秋燥,被這些毫不起眼的土產(chǎn)品嚇退得無影無蹤,而我被鄉(xiāng)野菜蔬草藥滋養(yǎng)的胃就等待著冬天的狗肉、初春的臘肉眷顧。趴在灶臺上的我很快就睡著了。
怪獸、巫師、風云……我倉皇地奔逃,大聲地呼喊,我想逃出重圍,卻怎么也邁不開步。就在無奈、絕望和痛苦像絲一樣纏住我時,一只溫暖的大手拍醒了我,睜開眼,母親正焦急地站在床邊,手里端著湯藥?!澳惆l(fā)高燒了,說好多胡話。”陽光從屋頂玻璃亮瓦映射進來,也照著母親紅紅的雙眼。母親找來墻上的艾草,每年端午它們都會掛滿門楣,成為我家一年的風景。母親點燃艾草,熏了我發(fā)燙的額頭,然后叫我喝湯藥。這是她清早去采摘熬煮的,有紫蘇葉、橘子樹皮、側耳根等,我一直想把這個方子記下來,可是大學畢業(yè)在城里參加工作,然后成家立業(yè),遠離鄉(xiāng)村,遠離母親,竟然一直未能遂愿。
那次,喝了母親的湯藥,蒙著被子大睡一覺,出了許多汗,翌日就好多了。還有點咳嗽,母親又摘回癩格寶(重慶鄉(xiāng)村對蛤蟆的稱呼)草,給我炒了雞蛋吃。母親說父親常年奔波在外,一心幫老百姓辦事,有一次感冒拖久了沒得到及時治療,落下了支氣管炎,母親就是用這種草藥治療他的咳嗽的。父親最后病逝于肺結核,但是癩格寶草炒蛋治療咳嗽卻一直家傳了下來,多年后先生患急性支氣管炎,我曾開車到很遠的郊外采摘回給他吃。
幾天后我病愈了。母親吆喝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到鄉(xiāng)野采摘蒲公英。她要在這個春天,用這種草藥把我們身體的毒都打盡,以此安安心心過好這一年。春天的原野生氣勃勃,胡豆花、豌豆花、油菜花開了,青草可勁兒生長,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每發(fā)現(xiàn)一株蒲公英,我都激動不已,我常常吹散它頂端的白色花朵,看毛茸茸的種子四處飛散,期待著小蒲公英們的生長,期待著來年一家人的采摘。
鄉(xiāng)村的孩子就像蒲公英一樣,落地就兀自生根發(fā)芽,蓬蓬勃勃地生長。我到重慶上大學之前,從不知道輸液為何物,整個童年少年期間,除了幾次特別重的感冒,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打針吃藥外,幾乎都是母親的草藥給治療好的。今年春節(jié),正上高二的女兒患口腔炎,牙齦腫得厲害,我先到樓下藥房買了黃連上清丸,她吃了一天沒效果;接著又去買了消炎的西藥,還是未好轉(zhuǎn);再帶她去川北醫(yī)學院找專家開了藥,她還是喊痛。眼看國外的旅游行期將近,一大家人聚餐時,親人們七嘴八舌,有的喊她快去輸液,有的喊她每天吃這樣或者那樣的藥,讓她愈發(fā)焦躁煩亂。
女兒的這次生病不禁引發(fā)了我對母親那些草木藥的懷念,春天一來,我便開車載著她來到山野,搜尋記憶中的蒲公英,同時也想把母親給我治療感冒的藥方找齊。我在給女兒講述外婆的故事時,更希望女兒的內(nèi)心能夠純凈,像這春天的原野一樣生動自然。因為我的母親本身就是一株蒲公英,素樸芳香,她用勤勞和智慧,洗凈我們內(nèi)心的雜念,讓我們健康成長至今天。
·馬蘭花開
歲末,時令大雪。朔風呼嘯而至,望長城內(nèi)外,華夏大地白茫茫一片。山不言河不語,鳥兒飛絕,蟲亦無聲,了無人跡,仿佛天地封凍。
一個人,靜靜地,圍爐烹茶,手捧卷本。書韻悠悠,茶香氤氳,火苗圖騰。古節(jié)氣令曰:大雪有三候,分別為鹖鴠不鳴,虎始交,荔挺出?!袄蟆睘轳R蘭草即馬蘭花,還有馬蓮、旱蒲、馬帚、鐵掃帚等多種稱呼,又俗稱臺灣草。據(jù)說它來源于臺灣省,耐寒,耐旱,同中國東北的烏拉草和南美的巴拿馬草齊名于世,被稱為世界上的“三棵寶草”。
看窗外,雪花漫天飛舞,仿若白色的精靈,來自天宇,鋪陳山川五岳,又潛入大地,涵養(yǎng)曠野。大地銀裝素裹,河面冰層在加寬加厚,樹們看不見風姿,花木失卻了顏色,天地間,一切靜寂??墒覂?nèi),沸騰的茶水卻撩動了我的心思,想想在這靜寂的白色天地中,在厚厚冰層的桎梏下,卻有一股不可擋的熱潮在涌動,那就是“荔”(馬蘭花)在汲取著天地精華,感受著春天的召喚,努力挺出冰天雪地,以待芳華再現(xiàn)。我的視線不禁隨雪花無限延伸,思維和想象的空間也由此拓展開去。
去年春天,我行走在寧夏大地,走進了最能代表“江南夢里水鄉(xiāng)”綽約風姿的塞上著名濕地公園沙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闭绲年柟馀模逶≈愤吺⒎诺纳硹椈?,襲來醉人的馨香。和風也送來魚塘略帶腥味的空氣,融入我身心的便是魚米水鄉(xiāng)的家鄉(xiāng)情。我貪婪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綠油油的包谷林,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風吹葉動,忘記了風沙的侵蝕,忘記了荒漠的刺痛,只想朝著前方自由游弋的藍天白云奔跑,融化在這一方天地中。
白云下面就是沙湖了。
湖邊有一蓬青蔥的草葉,尖尖的,密密的,連成片,中間是藍色的小花朵,猶如星光般點點閃爍?!澳鞘鞘裁椿ò??”我不解地問,“馬蘭花!”本地人說。它居然是馬蘭花!我俯下身子親吻著小花朵,像久違的親人!“小皮球,香蕉梨,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我手拉皮筋一邊蹦跳著,一邊歌唱著,這是童年的記憶,很溫馨。那時候的我做夢都不會想到,在南方的竹林里唱著馬蘭花的我,有一天會到北方寧夏荒漠之地和它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