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入桂滇軍
1925年1月,正當李、黃、白聯(lián)軍同沈鴻英逐鹿廣西的生死大戰(zhàn)揭開序幕時,另一支外來力量也積極準備侵桂,它就是唐繼堯的滇軍。李、黃、白面臨著最后一次重大斗爭:滇桂戰(zhàn)爭。
唐繼堯(1883—1927),云南會澤人,1904年赴日本留學,入振武學校,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隊第6期畢業(yè)。次年回云南,到云南新軍中任職,歷任云南杜練公所提調(diào)、新軍第19鎮(zhèn)參謀官、第74標第1營管帶。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云南起義,“大漢云南軍都督府”成立后,推舉蔡鍔為都督,唐繼堯被推舉為軍政、參謀兩部次長并兼講武堂總辦等職。不久,以北伐為名,帶并入黔,打敗黔軍,出任貴州都督,從此背叛革命,倒入袁世凱懷抱中,1913年參與鎮(zhèn)壓“二次革命”。1913年10月,蔡鍔被袁世凱調(diào)往北京后,唐繼堯任云南都督,開始統(tǒng)治云南。1915年底與蔡鍔、李烈鈞等發(fā)動云南“護國運動”。1917年響應(yīng)孫中山護法,任軍政府政務(wù)總裁之一,但暗通北洋軍閥,排擠孫中山。此后他成為野心勃發(fā)的軍閥,不甘居于云南一隅,多次出兵川、黔,企圖稱霸西南。1921年被部將顧品珍逐出云南。次年卷土重來,回滇復(fù)職。1924年自組滇川黔三省聯(lián)軍,自稱總司令。當時孫中山先生以大元帥的名義通電討直,唐繼堯通電擁護。孫中山為擴大影響,委任唐氏為副元帥。但唐一直未就職,其目的是借孫中山名義侵川。侵川失敗后,他看到孫中山北上病危,以為廣東群龍無首,遂萌發(fā)東下侵入廣東的野心。他在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于北京后,立即于3月18日在昆明宣布就任副元帥職,并以副元帥名義代行大元帥職。在就職宣言中聲稱:“今不幸大元帥在京逝世,一切未竟之主張,皆吾輩應(yīng)負之責任。……惟望同志袍澤,協(xié)力一心,匡我不逮,庶期貫徹主義,奠定邦基,以慰大元帥在天之靈?!盵18]唐繼堯把自己裝扮成孫中山的繼承人。
其實,在此之前,唐繼堯早就謀劃將派大軍入廣東,執(zhí)行大元帥的職權(quán)。而滇軍從云南進入廣東,廣西是首當其沖的必經(jīng)之路。
1924年底,唐繼堯先派文俊逸為代表,到南寧同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聯(lián)絡(luò)。文氏是黃、白在保定軍校時的同學,他帶來唐氏的信,信中透露出欲假道廣西赴廣東的意圖,以此試探李、黃的態(tài)度。李、黃、白因當時討陸戰(zhàn)役尚未完全結(jié)束,并準備討沈,沒時間顧及尚未形成威脅的唐繼堯,因而只是同文氏虛與委蛇一番。文氏回去后不久,唐繼堯又派高尚春為代表來桂,帶來了唐的委任狀,唐氏以“滇黔川聯(lián)軍總司令”的名義委任李宗仁為廣西陸軍第1軍軍長,黃紹竑為第2軍軍長。高尚春明確告知,滇軍已做好準備,即假道廣西進兵廣東,并已同駐粵的滇、桂軍楊希閔、劉震寰聯(lián)絡(luò)好了,要求李宗仁、黃紹竑不僅要假道,還要同滇軍共同出兵廣東。李、黃、白見事關(guān)重大,且已迫在眉睫,便一方面立即報告廣州大本營,爭取粵方支持;一方面盡量敷衍高尚春,以爭取時間,同時他們加緊部署討伐沈鴻英,以便在滇軍入桂之前消滅沈軍,然后再迎擊滇軍??梢姡?、黃、白在拒唐侵桂問題上態(tài)度是很明確的。
為了阻止滇軍東下入桂,李、黃、白讓廣西商會等民間團體通電拒絕唐軍入桂,又派代表去云南昆明見唐繼堯,說明廣西歷年戰(zhàn)事不斷,生活艱苦,請滇軍勿假道廣西。但唐繼堯決心已定,且不把新桂系的2萬余人放在眼里,他說“這是國家大計,三軍已經(jīng)命令下去了,師行在即,不能中止”。
面對唐繼堯的強硬態(tài)度,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在南寧開會,決定用武力抗拒滇軍入桂,先盡快肅清沈鴻英部,防止沈鴻英同滇軍結(jié)合??紤]到滇軍力量強大,他們又致電廣東大本營求援。廣東方面正準備東征討伐陳炯明,兵力不敷使用,但鑒于廣西局勢已非常嚴重,若讓滇軍擊敗李、黃、白部,逼近廣東,再派兵堵?lián)?,則內(nèi)部劉震寰、楊希閔等部將出問題,局勢將更復(fù)雜、更危險,因而決定派駐粵滇軍第2軍軍長范石生率所部1萬余人援桂。范氏與唐繼堯有殺父之仇,反唐最堅決,來廣西前已在軍中動員要打回云南去,所部在滇軍素稱能打仗。有范石生這支部隊加入廣西對唐作戰(zhàn),緩解了聯(lián)軍兵力不足、捉襟見肘的矛盾。
唐繼堯假道廣西侵粵的部隊,是用建國滇軍的名義,分為3路:第一路總指揮是唐繼虞,所部8個混成旅,3萬人,號稱5萬,由貴州的榕江侵入廣西,沿融江而下,進攻柳州,由吳學顯率所部8000人任前鋒;第二路總指揮龍云,率35000人,也號稱5萬,由云南的廣南府侵入廣西右江地區(qū),經(jīng)百色直指南寧;第三路胡若愚,也沿第二路的路線行動。唐計劃先由第一、第二路分別占領(lǐng)南寧、柳州,待第三路到達南寧后,會師東下廣東。三路的出動時間不一致,第二路最早行動,1925年2月中旬即進迫南寧;第一路直至5月中旬才進入桂境;第三路也遲于第二路出動。
對于滇軍這種部署,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實力,決定采取各個擊破的總方略:首先在范石生部來桂之前,暫時放棄南寧,集中力量肅清沈鴻英殘部;然后在龍云、唐繼虞兩路擇一而擊破之;最后把侵桂滇軍都驅(qū)逐出境。
2月18日,滇軍龍云部進入南寧,廣西省長張一氣、財政廳長蘇紹章等逃亡梧州,南寧守軍伍廷飏部2000余人奉命退出南寧,逐步撤向賓陽,并不同滇軍交火,避免雙方關(guān)系過早破裂。這樣可使滇軍認為聯(lián)軍不堪一擊,很快就會屈服投誠,因而輕視聯(lián)軍,并未積極進攻。李宗仁、黃紹竑又電令俞作柏部由桂林一帶星夜開赴遷江集中,同伍廷飏會合;并電告廣州大本營,催促范石生軍迅速西上。
3月1日,范石生率領(lǐng)所滇軍8000余人在廣西貴縣登陸集中。黃紹竑也馳抵貴縣,與范石生等會議商作戰(zhàn)計劃。3月9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范石生等聯(lián)銜發(fā)出討唐通電,指出唐繼堯“妄冀非分擅自稱尊,出兵邕龍,圖占桂粵”,表示“誓當督飭滇、桂子弟,先驅(qū)殺賊”,公開對唐繼堯宣戰(zhàn)。
討唐戰(zhàn)爭發(fā)動后,李(宗仁)范(石生)聯(lián)軍由賓陽北上,規(guī)定范石生部由賓陽以南,黃紹竑指揮的桂軍俞作柏部及伍廷飏部由賓陽以北向滇軍包圍攻擊,將龍云部署在高田圩的較前的部隊擊潰,并銜尾追擊,在八塘擊潰敵增援部隊,進逼南寧。滇軍主將龍云善于守城,亦一代名將,聯(lián)軍圍城后,久攻不克,師勞無功。及柳州告急,又調(diào)俞作柏部赴援,更顯力量單薄。不久滇軍胡若愚部萬余人開來,與龍云會合一處,向聯(lián)軍發(fā)動反攻,聯(lián)軍損失慘重,退往邕江南岸。滇軍也渡河追擊,聯(lián)軍遂利用船多地勢熟的長處,盡數(shù)渡往江北,并趁滇主力出擊之機,率精銳沿江進攻南寧。雖因南寧守敵有備,聯(lián)軍攻城未果,但促使出城滇軍主力急忙回城救援,并對聯(lián)軍的虛實無法作出判斷,不敢貿(mào)然出擊。南寧方面遂形成對峙局面。
1925年5月6日,李宗仁、黃紹竑聯(lián)名致電廣州代理大元帥胡漢民,報告討唐戰(zhàn)況,并緊急請求接濟子彈。
對于李、黃的請求,廣州大本營是否給予了滿足,目前不得而知。
5月中旬,滇軍第一路唐繼虞前鋒吳學顯7000人自貴州侵入廣西。桂軍司令李石愚勢單力薄,節(jié)節(jié)敗退。黃紹竑急電白崇禧,率追擊沈鴻英殘部至湘桂邊境的部隊趕回柳州,并令李石愚縮短防線,固守柳州待援。還電李宗仁從南寧調(diào)伍廷飏、鐘祖培兩部到柳州增援。不久,李石愚在作戰(zhàn)中負重傷,送往后方不治身亡。所幸柳州三面環(huán)水,易守難攻,而且守城準備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吳學顯久攻不下,損失較大,不得不改為圍困,等待后續(xù)大軍到來會合。
為解柳州之圍,李宗仁除了留伍廷飏在南寧協(xié)同范石生軍圍城外,其余桂軍各縱隊都交黃紹竑指揮,兼程北上馳援柳州。到柳州外圍時,得知唐繼堯主力已到長安附近,離柳州只有四五日行程,而白崇禧部只有呂煥炎縱隊趕到,主力尚遠。黃部決定不待白部主力到來,先擊破吳學顯部,以解柳州之圍。于是當晚立即指揮出擊。吳學顯部猝不及防,傷亡被俘者大半,余部逃往沙浦固守待援。因唐繼虞大軍很快就要到來,黃紹竑遂以一部監(jiān)視沙浦之敵,主力轉(zhuǎn)移至東泉,等待白崇禧部主力到來。
白崇禧接到急電后,兼程南下,除留徐啟明縱隊守桂林外,親率主力從桂林馳赴柳州。兩天半就走了500余里地,到達離東泉60里的中渡,通過電話同黃紹竑聯(lián)系。此時唐繼虞的部隊已到達沙浦北岸。了解到前方情況后,白崇禧主張用他的主力由中渡繞過沙浦江北岸,繞到沙浦圩后面作大包圍攻擊,配合黃紹竑正面夾攻敵軍。但黃紹竑認為,敵眾我寡,尤其是我正面兵力極薄弱,且我軍是勞師襲遠,若白崇禧所部不加入正面,則難以抵擋敵人主力對我正面的進攻,而我正面一失,側(cè)翼迂回部隊也難保,我軍將被敵人各個擊破,風險極大,因而極力主張白部全面加入正面。兩人各執(zhí)己見,互不讓步。最后黃紹竑說:“我是總指揮,你要尊重我的意見,要服從我的命令!”為了大局,白崇禧不得不服從黃紹竑,命主力向東泉開拔,只以一小部迂回側(cè)擊,配合正面。
6月8日,黃紹竑下令向沙浦之敵發(fā)動攻擊。戰(zhàn)斗異常激烈,桂軍直到午后3點多都沒什么進展,右翼伍廷飏部同滇軍爭奪白馬山制高點的戰(zhàn)斗尤為慘烈,桂軍五得五失,仍未到手。在此相持不下時,白崇禧親率所部主力趕到戰(zhàn)場,立即投入戰(zhàn)斗,一舉占領(lǐng)了白馬山。白崇禧同黃紹竑親冒炮火,登上白馬山高地觀察敵情,發(fā)現(xiàn)敵軍主要是依靠架在沙浦河上的浮橋維持聯(lián)系,若斷此浮橋,就能截斷南北兩岸敵軍聯(lián)系,南岸敵軍必恐慌。于是白崇禧立即命炮兵炮擊浮橋,斷敵交通。當時炮兵連只有5發(fā)炮彈,巧的是第2發(fā)炮彈就擊毀了浮橋。見時機成熟,白崇禧、黃紹竑命全線進攻。滇軍果然因歸路被截斷而異??只牛瑹o法抵抗桂軍的凌厲攻勢,很快就潰退,可浮橋已斷,無法過河,許多人溺斃河中,被俘的達2000余人。此役是統(tǒng)一廣西各役中最為激烈的一役,桂軍大獲全勝。
唐繼虞是唐繼堯的弟弟,原以為率重兵入桂,桂方將不堪一擊。誰知驕兵必敗,自己犯了兵力不集中的大忌,而被足智多謀的白崇禧、黃紹竑各個擊破,大敗而退。唐繼虞只好率殘部逃回融縣,同后續(xù)部隊會合后,向慶遠方向西進,準備脫離同白、黃的接觸,然后南下南寧,與龍云等會合。黃紹竑、白崇禧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命桂軍主力在滇軍南側(cè)平行西進,直趨慶遠,截斷其南下南寧的通道。在慶遠,桂軍同滇軍又展開了一場激戰(zhàn),滇軍遭受重創(chuàng),被迫放棄原來的計劃,向西退入貴州回云南。
解除唐繼虞這一路的威脅后,白崇禧指揮主力南下,并從俘獲的滇軍官兵中選出100余人,帶著白崇禧的名片,從柳州送到南寧龍云軍中。白氏名片上寫著:“志舟(龍云字)總指揮:南寧鏖戰(zhàn)多日,損失必多,特送上云南子弟以資補充?!蓖堅崎_了一個大玩笑,目的是動搖龍云堅守待援的決心。而龍云久困南寧,四周被封鎖,缺糧少藥,相持日久,軍心日益動搖。見唐繼虞一路敗北,外面增援無望。遂于7月初決定放棄南寧,突出重圍,退回云南。白崇禧已預(yù)料到龍云會突圍西撤,遂命俞作柏部配合范石生部追擊,斷其云南的歸路,在廣西境內(nèi)殲滅此路滇軍,為范石生回滇創(chuàng)造條件。無奈一貫驕橫傲慢的俞作柏不聽指揮,貪圖龍云在龍州留下的一批煙土,擅自前往龍州去了。范石生孤軍追擊龍云,被善守善攻的龍云會同唐繼堯派來的援軍在滇桂邊境殺得大敗,怏怏而歸。范石生率部回歸云南的希望從此破滅。
滇軍退出廣西境內(nèi)后,廣西全省已全部控制在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手中,廣西統(tǒng)一諸戰(zhàn)役宣告結(jié)束。新桂系集團從崛起于玉林、梧州,到最終統(tǒng)一廣西,僅僅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他們利用矛盾,各個擊破,以劣勢兵力,先后消滅了陸榮廷、沈鴻英兩大集團,并擊退進犯的滇軍。在這個過程中,白崇禧不僅出謀劃策,而且親自指揮,還在李宗仁和黃紹竑之間充當聯(lián)系的要角,實為統(tǒng)一廣西的關(guān)鍵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