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蟾宮折桂篇
賀中華詩詞學會而立華誕
應(yīng)運而生三十年,繁榮騷體更無前。
弘揚國粹千舟奮,綻放奇葩萬朵妍。
童稚欣吟經(jīng)典句,廳堂樂掛絕倫篇。
春風化雨陶心境,撐起文壇一片天。
這首七律及書寫該詩的書法作品,榮獲紀念中華詩詞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暨首屆“沈鵬詩書畫獎”大賽詩書類一等獎。
附:吟友祝賀詩詞選錄
李迪生
驚喜恰逢丁酉年,蟾宮折桂事空前。
傾情擷韻律詩雅,銳意揮毫雋字妍。
巧借春風裁美景,直教斜日撰新篇。
羨君游藝桃源里,柳暗花明別有天。
朱鵬
闊別鹽師卅五年,今宵聚會喜空前。
千杯美酒我同飲,一律佳詩君獨妍。
倜儻硯池援巨筆,徜徉騷海譜新篇。
舉頭雨后斜陽照,七彩虹霓貫九天。
孫德榮
天庭謫宿降長庚,冰雪凝身玉塑魂。
坎坷少時思海燕,崎嶇壯歲慕鵬鯤!
騰蛟舞鳳詩書岳,激濁揚清倡正文。
最愛沈君風格尚,光明磊落迪來人。
陳以鑒
欣然致仕不言休,甘作云天萬里鷗。
筆走龍蛇凝瑞氣,詩存典冊匯清流。
以文會友胸襟闊,把酒臨風壯志酬。
低調(diào)謙和人幾許,提攜后進共綢繆。
陳志國
不甘寂寞度余年,老驥尤思奮向前。
致趣東坡詩句雅,鐘情懷素草書妍。
銀鉤鐵畫藏豐韻,淡筆濃情譜玉篇。
墨寶流芳傳后世,蟾宮折桂樂均天!
智體富
學苑耕耘數(shù)十年,轉(zhuǎn)行豈肯輟燈前。
青絲漸少須莖斷,烏硯徐凹翰墨研。
不恥紆尊工一字,還期倡正著長篇。
丹墀鮮見燈籠手,故遣長庚耀晚天。
徐安華
敲金戛玉復(fù)經(jīng)年,逐夢騷壇勇向前。
情炙詩文咸博雅,心儀翰墨盡嬌妍。
京城奪冠青鋒劍,故里馳名錦玉篇。
激濁揚清臻妙境,繁花老樹頌堯天。
陳昌
屆齡離職惜華年,幾聘躬行立案前。
偏好詩文究典雅,常臨碑帖滲萱妍。
為官最愛察民意,著述長留醒世篇。
今獲殊榮非小可,丹心不負舜堯天。
吳文堯
橫槍立馬似當年,翰苑飛馳力向前。
筆走龍蛇如玉美,文行流水妣花妍。
弘揚國粹盡全力,凈化騷壇寫續(xù)篇。
老馬識途千里遠。三竿一躍上青天。
周成龍
揚鞭詩路詠華年,喜報魁元立榜前。
蘸墨硯池千載雅,鋪箋文苑百花妍。
京邦載譽珠璣品,故地揚名錦繡篇。
此日風騷吟盛世,明朝歌韻唱高天。
李廣榮
詩賦文章千萬年,弘揚國粹比先前。
才華卓爾逢橫溢,筆法傳奇遇極妍。
雅韻清辭凝翰墨,濃情厚愛著新篇。
古城鹽瀆有高手,一等詩書觸動天。
王展鴻
鶯歌燕唱喜連聲,滄浪清流潤古城。
納玉攬珠光閃閃,歌平詠仄意盈盈。
筆融綃錦芳菲溢,墨潤乾坤氣韻靈。
獨領(lǐng)風騷京苑醉,多才恨晚識長庚。
王進鑾
賦閑沈老不言休,爭做瀛洲萬里鷗。
云送筆花飄廣宇,風吹墨浪駕龍舟。
蘭亭藝苑儔朋建,網(wǎng)絡(luò)銀屏友誼收。
登上蟾宮金桂折,佳音振撼越高樓。
滿江紅(賀沈先生獲全國大獎)
黃少樵
醉月癡星,熏風起、凌云縱步。平仄里、情凝陶潛,筆追李杜。淡抹輕描皆是畫,柳顏風骨盈尺素。喜訊傳,滄海一聲笑,人爭慕。
九天景,薛濤賦;四海韻,沈公訴。捋髭須振臂、書刊尋趣。百折龍翔情以許,萬千壘塊疾吞吐??垂沤?、逸趣屬詩邦,非塵路。
自古龍騰攔不住 經(jīng)天緯地舞蒼穹——七十韻排律恭祝新中國七十華誕
中華創(chuàng)世有神功,始祖伏羲人首龍。
天地辟開知晝夜,人猿揖別識謙恭。
均分野蔌群圍獵,共享山肴同事農(nóng)。
百族弟兄如樹木,千山姐妹類花叢。
中原經(jīng)脈連全體,華夏基因愛奉公。
濺血堅貞中國節(jié),拋頭不改大江東。
列強掠奪人倫廢,倭寇侵凌天理崩。
淪陷關(guān)頭擔大任,救亡困境起群雄。
井岡山上朱毛會,廖氏祠中馬列弘。
不朽長征驚世界,無前氣概貫長虹。
圍追堵?lián)魰r時襲,饑餓嚴寒處處逢。
轉(zhuǎn)戰(zhàn)天涯反圍剿,斡旋事變釋元兇。
平型大捷軍心振,敵后奇兵妖鬼膿。
土嶺圍攻殲日將,百團激戰(zhàn)破囚籠。
原來期盼烏云散,現(xiàn)實遭逢濁霧蒙。
貪欲禿頭頻挑釁,為民中共復(fù)揮戎。
蘇中逐鹿人民勝,遼沈攻防白匪癃。
淮海聚殲煙滾滾,平津打救火熊熊。
雄師百萬追窮寇,惡霧千層遁夜空。
臺島窩中頑石冷,天安門上國旗紅。
山呼海嘯民情樂,虎踞龍盤國運鴻。
萬馬奔騰西克藏,千帆競渡島收瓊。
鋤奸剿匪三山(1)塌,舉廢興工百業(yè)榮。
美遣聯(lián)軍犯朝境,共圖基地滅新中。
朝韓界畔尸橫野,鴨綠江邊血染風。
抗美援朝燒紙虎,保家衛(wèi)國救鄰朋。
云山美國王牌破,雪馬雙徽(2)陽壽終。
甘嶺阻攻超百度,金城圍困近千重。
入侵必敗千夫指,援救能贏萬國崇。
軍伍回歸投建設(shè),洪流涌入蕩飛瀧。
工商改造進程快,規(guī)劃籌謀聲勢宏。
八字方針肝膽照,五條原則外交隆。
防災(zāi)杜患扶邊境,重教興科敬股肱。
抗霸批修開論戰(zhàn),除污反腐肅貪蟲。
人工胰素驚環(huán)宇,兩彈一星攀頂峰。
援助非洲收碩果,返回聯(lián)大賴諸兄。
來朝上國田中相,參拜毛公尼克松。
聯(lián)大揚眉喬外長,講臺吐氣呂黃鐘(3)。
星移斗轉(zhuǎn)東風漾,冬去春來積雪融。
先后巨星天際殞,接連暴雨響雷轟。
五洲四海同流淚,萬岳千林共鞠躬。
追古撫今思出路,承前啟后欲何從?
排除障礙推開放,改革陳規(guī)促暢通。
使國復(fù)興成特色,為民富裕是初衷。
計酬考績處方力,改制創(chuàng)新收效豐。
結(jié)構(gòu)調(diào)優(yōu)增效益,關(guān)聯(lián)理順露崢嶸。
自由養(yǎng)殖公平競,聯(lián)產(chǎn)承包一視同。
計劃放開培貿(mào)市,經(jīng)營搞活化平庸。
招商引鳳開新路,汰劣扶優(yōu)破固封。
拒土高山無棟木,容流大海有龍宮。
塵埃落定東風順,旭日升高大地彤。
四海圣賢歸故里,五洲商賈掘青銅。
騰飛經(jīng)濟超歐美,改善民生惠嫗翁。
農(nóng)保農(nóng)醫(yī)如意愜,養(yǎng)生養(yǎng)老動心怦。
長城曠世基層壘,壯志凌云少小萌。
輩出英才蓬勃勃。疊生喜事暖融融。
神舟巡宇仙驚詫,量子通聯(lián)敵失聰。
超算運行精數(shù)控,東風快遞準尋蹤。
殲鷹展翅長空擊,潛艇隱形洋底攻。
若遇瘋癲侵海域,便麾神艦作先鋒。
抗災(zāi)救難軍魂烈,報國安民血誼濃。
全面攻堅謀富裕,八方奏凱脫貧窮。
復(fù)興在即普天慶,華誕來臨舉國擁。
山色蒼茫添錦繡,水光瀲滟蛻朦朧。
眼紅紙虎胡言亂,腹誹麋王怒發(fā)沖。
雪壓青松松挺直,雨欺峻嶺嶺青蔥。
舍名逐利寸光鼠,弘道揚清萬里鵬。
前事今師明鏡鑒,先憂后樂小鮮烹。
但營絲路開門廣,莫問豺狼閉塞煢。
自古龍騰攔不住,經(jīng)天緯地舞蒼穹。
注:
(1)三山:被推翻的三座大山。
(2)雙徽:英國皇家雙徽部隊。
(3)呂黃鐘:黃鐘大呂的倒裝。
這首排律在2019年“中華詩人國慶論壇暨《詩頌新中國70華誕》大型詩詞作品集”征稿評選活動中,經(jīng)嚴格評審榮獲特等獎。
春晨露滴
漫步園林情若癡,凝神露滴涌遐思。
旁收草木蔥蘢景,上攝云霞絢麗姿。
寶石斑斕撩目眩,珍珠剔透令心馳。
恤民青帝施恩澤,撒向人間全是詩。
這首七律于2018年5月榮獲“雅集京華.詩會百家”全國首屆百家詩會一等獎;于2019年3月在《中國當代文藝精品鑒賞大全》評審中,榮獲一等獎。
白云禮贊
風和日麗好春光,清秀云帆碧海翔。
縷縷絲絲輕布目,飄飄渺渺巧提綱。
堆描行者擒老虎,朵狀仙禽療病傷。
人愛晴明皆敬重,天欣潔凈任飛揚。
這首七律榮獲2016年“江山頌”全國詩書畫印大賽一等獎。
白云
麗日和風暢,云舟藍海翔;
絲絲瓊絮旋,片片玉帆張;
奔赴南溟水,輝煌北斗光;
清廉君子質(zhì),高潔任飛揚。
這首五律于2016年10月榮獲第二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lián)賽金獎;于2018年2月入編《中國當代文藝名家年鑒》,并被編委會評為特等獎。
詠菊組詩十八首
夢菊
蕭蕭落葉報霜殘,思念芳魂酒已酣。
入夢東籬千菊艷,超塵南國萬花繁。
飄飄效仿莊周逸,款款追尋陶令寒。
驚醒身旁無倩影,濃香依舊繞容顏。
盼菊
不堪春艷化塵埃,難忍夏荷遭剪裁。
日看白楊頻謝葉,夜思金菊快登臺。
傲霜斗雪英姿展,沐雨經(jīng)風豪氣來。
陶令籬中香馥郁,羅含宅里客抒懷。
尋菊
蕭疏曠野少斑斕,騷客采風心里煩。
怏怏未憐楓落淚,茫茫不送雁歸南。
攀臨絕頂尋芳草,探到東籬謁菊顏。
抱得冷香回寓所,豪吟朗詠起狂瀾。
迎菊
霜打風侵碧樹凋,堅貞秋菊斗寒潮。
蔥蔥綠葉舒心展,燦燦金絲得意搖。
稚氣兒童留倩影,激情騷客詠英豪。
東籬響起迎賓曲,嘹亮歌聲徹九霄。
寫菊
臨寒綻放菊姿豪,欲駐青春紙上描。
著色鐘靈情爛漫,揮毫毓秀意逍遙。
翩翩欲舞天工塑,栩栩逼真神斧雕。
抹臉沾顏笑噴飯,丹青伴客樂陶陶。
栽菊
愛菊擇優(yōu)親手栽,精心伺候數(shù)徘徊。
未期前日經(jīng)雨活,尤喜今晨含笑開。
朝效陶郎詩詠志,暮隨李圣酒抒懷。
花呈五彩寒香溢,逸趣幽情滾滾來。
采菊
野長黃華入藥餐,北坡采過往南山。
泡茶常飲能滋目,制酒勤斟可養(yǎng)顏。
朝出輕于猿跳捷,晚歸累似蟻爬難。
人生有限天常態(tài),何必強求自找煩!
頌菊
古來霜降話凄涼,忽有寒英富熱腸。
弱骨柔姿防暴虐,金絲玉蕊斗瘋狂。
抽身瑤闕千年艷,化蝶凡間九月黃。
天賦清高無世俗,凋零成土亦芳香。
黃菊
搜腸索句詠奇葩,玉蕊金絲饋萬家。
不伴春風移舞步,羞跟群艷奪烏紗。
形如陶令貞姿秀,勢效屈原豪氣華。
附俗蠅營遭唾棄,孤芳眾賞普天夸。
紫菊
東來瑞氣葉端霞,傲骨錚錚高貴花。
露重蓄成能量使,霜濃當作粉胭搽。
芳群立鶴推為首,雨幕遮寒兼顧家。
紫面綠袍神抖擻,青龍赤馬戰(zhàn)天涯。
紅菊
赤菊經(jīng)霜色更濃,猶如火炬映蒼穹。
丹心一片無私欲,義膽千年有大公。
傲視逆流堅勝鐵,笑迎觀眾燦如虹。
若歌品質(zhì)題單字,半晌搜腸全是忠。
白菊
臨寒怒放紫紅黃,竟有一叢顏似霜。
傲骨中間真傲骨,孤芳里面更孤芳。
頻頻頷首奇花殿,隱隱藏身白玉堂。
此杰為官逾海瑞,清廉品質(zhì)九州揚。
綠菊
亭亭綠萼托青云,恰似天垂碧玉裙。
頷首頻頻情浪漫,流香陣陣意溫馨。
瑤池仙女羅衣落,神闕欽差曠野尋。
萬揭千提仍不動,生根扎地饋黎民。
殘菊
荷盡已無蜂蝶思,菊殘猶有抱香枝。
群葩謝在升溫處,孤艷凋于降冷時。
百載凝成霜下杰,千番煉就月中姿。
欲哀凜冽侵花瘦,淺唱低吟全是詩。
菊葉
重陽時節(jié)賞奇葩,別忘是誰呵護她。
給養(yǎng)滋容源活水,遮霜擋雨仗青霞。
甘心幕后撐芳艷,不愿臺前露影斜。
覽景隨流來去急,豈知看葉勝觀花!
菊枝
玉立亭亭托彩霞,天流美韻入千家。
頭擎金萼開新蕊,桅扯青帆護嫩葩。
沐雨經(jīng)霜身骨正,溢香傲俗品行佳。
剪枝栽插瓷盆里,伴我吟詩氣自華。
菊根
覽菊猶如走馬燈,似觀蜃景霧中呈。
三秋玉蕊臨寒放,五彩柔姿抗冷爭。
色艷香濃憑給養(yǎng),枝榮葉茂賴支撐。
根藏厚土非為賞,奉獻芳菲盡赤誠。
菊態(tài)
傲霜斗露菊花開,騷客游人沓沓來。
紫氣分流凝碧萼,紅霞散落駐青苔。
繽紛懸蟹神工造,絢麗奇葩鬼斧裁。
萬態(tài)千姿情浪漫,清香雅韻入心懷。
這組詠菊詩曾多次獲獎,最近又被詩詞百家岳麓山尋春詩會組委會評選為金獎,知名詩人孫德榮先生還特此寫了賞析。現(xiàn)摘要附后:
附:詩魂菊魄玉生輝——沈長庚先生《詠菊組詩》賞析
孫德榮
沈長庚君,先教后政,砥礪前行。從教經(jīng)綸滿腹,蠟炬丹心;從政勤奮廉潔,素有清名。余讀其所著長篇小說《倡正之路》,始與其交游,謙謙君子,乃良師益友也。
《詠菊組詩》一十八首,洋洋灑灑,寫盡菊矣!余謂其詠菊,菊涵魄也;其賦詩,詩蘊魂也;其用藝,藝圓融也。斯三者,乃讀后所得,故不揣淺陋為析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詠菊,菊涵魄也
沈君《詠菊組詩》有別于古今詠菊單章。從多維度調(diào)動視覺、嗅覺及觸覺,狀物摹態(tài),抒情達意,使菊涵魄也。
首先,狀物描其色彩。詩人以“蔥蔥”“碧萼”等繪綠;以“燦燦”“金絲”等狀黃;以“紫面”“瑞氣”等寫紫;以“火炬”“赤”等摹紅;以“霜”“雪”“玉”等喻白……可謂色彩斑斕、絢麗奪目。
其次,摹態(tài)顯其精神。詩人以“亭亭玉立”“繽紛懸蟹”等摹菊之清秀美麗;以“錚錚鐵骨”“傲霜斗雪”等寫菊之堅強不屈;以“霜下杰”“月中姿”等狀菊之超凡脫俗。令人心動,為之振奮。
再則,繪姿物我交融。詩人以“英姿展”“豪氣來”“舒心展”“得意搖”“寒香溢”“含笑開”“羞跟”“不愿”等鮮活詞語,將菊花人格化,物我互動,融為一體。
二、賦詩,詩蘊魂也
大凡優(yōu)秀詩文,不會“滯于物也”,總會曲盡其妙。劉熙載《藝概》中“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此乃詩文之靈魂。詩人在詠菊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其一,托物言志。如:“傲霜斗雪英姿展”,言百折不撓之志;“弱骨柔姿防暴虐”,言堅韌不拔之志;“此杰為官逾海瑞”,言清廉正直之志;“根藏厚土非為賞,奉獻芳菲盡赤誠”“生根扎地饋黎民”,言樂于奉獻之志等。
其二,借物抒情。如:借“顏似霜”之白菊,抒清廉高潔之情;借“紫面綠袍”之紫菊,抒高尚堅貞之情;借“不伴煦風移舞步”,抒發(fā)對“附俗蠅營”者的厭惡之情;借“丹心一片無私欲,義膽千年有大公”抒發(fā)報國親民的赤子之情。
其三,賞物生趣。“花呈五彩寒香溢,逸趣幽情滾滾來”道出了栽菊之趣;“朝效陶郎詩詠志,暮隨李圣酒抒懷”體現(xiàn)了詠菊之趣;“抱得冷香回寓所,豪吟朗誦起狂瀾”展示了尋菊之趣;“著色鐘靈情爛漫,揮毫毓秀意逍遙”寫出了繪菊之趣??芍^逸趣盎然,妙趣橫生。
其四,體物寓理。如:“抽身瑤闕千年艷,化蝶凡間九月黃”寓天人合一之理;“百載凝成霜下杰,千番煉就月中姿”寓百煉成鋼之理;“露重蓄成能量使,霜濃當作粉脂搽”寓善假于物之理;“人生有限天常態(tài),何必強求自找煩”寓順應(yīng)自然之理。
三、用藝,藝之融也
詩人善于運用諸多修辭手法和語言藝術(shù),精雕細琢美玉。
首先,化用典故。組詩善用典故,恰到好處:如:“屈子”“莊周”“李圣”“陶令”“海瑞”“羅含”“白玉堂”“東籬”“孤芳”“冷香”“化蝶”,以及“霜下杰”“貞秀姿”“臨絕頂”“源活水”“氣自華”“抱香枝”等。
其次,巧用象征。如:“不伴春風移舞步,羞跟群艷奪烏紗”象征甘于寂寞、淡泊寧靜之品質(zhì);“傲視逆流堅勝鐵,笑迎觀眾燦如虹”象征激流奮進、善待黎民之心志;“甘心幕后撐芳艷,不愿臺前露影斜”象征勤政務(wù)實、不計名利之精神;“傲骨中間真傲骨,孤芳里面更孤芳”象征不隨世俗、潔身自好之人格。
再則,融合藝法。詩人詠菊,善用比擬、夸張、對比、借代、通感等修辭手法,顯而易見,無須列舉。又如“怏怏未憐楓落淚,茫茫不送雁歸南”,用比興手法,烘托尋菊的急切之情。再如《夢菊》尾聯(lián),“驚醒身旁無倩影,濃香依舊繞容顏”,斟詞煉字,精彩獨到,一個“繞”字,化無形嗅覺為有形觸覺,得余音繞梁之妙,令人拍案叫絕。
縱觀詠菊組詩,前八章,寫對菊之夢盼、追尋、栽培及謳歌;中六章,乃分詠不同類型之菊;再三章,詠菊之葉、枝及根;尾章詠菊態(tài),亦可視為收束全詩。一十八章,主線分明,各有側(cè)重,竟無雷同,對仗工整,格律嚴謹。
一種花,千余言;一氣呵成,汪洋恣肆。晚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三種境界。余以為沈君已經(jīng)進入“燈火闌珊處”之境界,對菊花反復(fù)追尋、研究,下足了功夫,方能融會貫通,物我兩忘,酣暢淋漓。難怪好評如潮,贊聲不絕。吾數(shù)番品讀,激情澎湃,余味不盡,乃口占一絕:
碧云黃葉雁南飛,欲效東籬逸翠微。
宗匠精雕溫潤璧,詩魂菊魄玉生輝。
寫于庚子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