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樸
白樸(1226—1306),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流寓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華,為金樞密院判官,與元好問有通家之誼。白樸七歲遭壬辰(1232)蒙古侵金之難,賴父執(zhí)元好問攜帶避難山東,寓居聊城,學問教養(yǎng)皆蒙元好問指點。元好問嘗有贈詩云:“元白通家舊,諸郎獨汝賢?!卑兹矢W問博覽,然自幼經(jīng)喪亂,倉皇失母,便有滿目山川之嘆。金亡后,不愿出仕,放浪形骸,期于適意。后徙家金陵,與諸遺老往還,寄情山水、詩酒。有詞集《天籟集》傳世。尤工于曲,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并稱“元曲四大家”。作雜劇十六種,今存《梧桐雨》等三種。另有小令三十七首,套數(shù)四篇。雜劇散曲以綺麗婉約見長,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謂:“白仁甫、馬東籬,高華雄偉,情深文明……均不失為第一流?!?/p>
【仙呂·寄生草】飲(1)
長醉后方何礙(2),不醒時有甚思。糟腌兩個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3)。不達時皆笑屈原非(4),但知音盡說陶潛是(5)。
【注釋】
(1)飲:本曲一說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此曲實多憤激之語。
(2)方何礙:卻何礙。方,卻。
(3) “糟腌”三句:對仗工整,為鼎足對。糟腌,用酒糟浸漬。醅(pēi)淹,用劣酒掩蓋。曲,酒糟。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4)不達時:不識時務。屈原(前330—前278):戰(zhàn)國時楚國大夫。曾推行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后遭驅(qū)逐,“美政”理想破滅,乃投汨羅江而死。自東漢班固以來,秉持儒家傳統(tǒng)的士人對其行為多有指責,言其“露才揚己”、“不識時務”。此乃用反語。
(5)知音:知己。陶潛(365—327):字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曾任彭澤縣令,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陶潛淡泊名利,且喜好飲酒,故本句緊扣題旨。是:正確。
【中呂·陽春曲】知幾(1)
知榮知辱牢緘口(2),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且淹留(3)。閑袖手,貧煞也風流(4)。
又
不因酒困因詩困(5),常被吟魂惱醉魂(6),四時風月一閑身(7)。無用人,詩酒樂天真(8)。
【注釋】
(1)白樸【中呂·陽春曲】以“知幾”為題者四首,今選其中兩首,皆避世之詞,也皆為作者寄情詩酒之寫照。知幾(jī):了解事物發(fā)生變化的關鍵和先兆?!吨芤住は缔o下》:“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幾,隱微預兆。
(2)知榮:就是要懂得“持盈保泰”的道理。知辱:就是要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老子》二十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边@是老子明哲保身的哲學。緘(jiān)口:閉口不言?!墩f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p>
(3)淹留:停留。屈原《離騷》:“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p>
(4)貧煞:極其貧窮。
(5)酒困:謂飲酒過多,為酒所困。詩困:謂搜索枯腸,終日苦吟。
(6)吟魂:指作詩的興致和動機。也叫“詩魂”。醉魂:謂飲酒過多,以致神志不清的精神狀態(tài)。
(7)四時:一指春、夏、秋、冬四季;一指朝、暮、晝、夜。風月:指清風明月等自然景物。歐陽修【玉樓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p>
(8)天真:指沒有做作和虛偽、不受禮俗影響的天性。
【越調(diào)·天凈沙】春(1)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2),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3)。
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4)。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注釋】
(1)白樸以【越調(diào)·天凈沙】春、夏、秋、冬為題者凡八首,皆明麗可喜,今選其中兩首。詞、曲之間本不存在嚴格分界,“曲”若能嚴守格律、寫得老實即是“詞”。故今所謂“元曲”者實宜稱“元詞”者亦復不少,【天凈沙】即最早律化為詞者。
(2)簾櫳:窗戶上的簾子。李煜【搗練子】:“無奈夜長人不寐,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p>
(3)飛紅:落花。
(4)一點飛鴻影下:秋雁從天空飛過,影子投在水面上。
【雙調(diào)·沉醉東風】漁父(1)
黃蘆岸白渡口(2),綠楊堤紅蓼灘頭(3)。雖無刎頸交(4),卻有忘機友(5),點秋江白鷺沙鷗。傲煞人間萬戶侯(6),不識字煙波釣叟。
【注釋】
(1)元曲中多見以漁夫、樵夫為題者,大多暗寓歸隱之志,此即其中之一。
(2)白(píng):水中浮草。亦作“白萍”。
(3)紅蓼(liǎo):開著紅花的水蓼。蓼,生長在水邊的叫做水蓼。秋日開花,呈淡紅色。
(4)刎頸交:生死相交,愿以性命相許的朋友。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p>
(5)忘機友:泯除機詐之心的朋友。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p>
(6)萬戶侯:古代貴族的封邑以戶口計算,漢時分封諸侯,大者食邑萬戶,后以“萬戶侯”指代高官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