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章甫
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1]。陳侯立身何坦蕩[2],虬須虎眉仍大顙[3]。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4]。東門酤酒飲我曹[5],心輕萬事如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shí)空望孤云高。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6]。鄭國游人未及家[7],洛陽行子空嘆息[8]。聞道故林相識(shí)多[9],罷官昨日今如何?
【題解】
陳章甫,江陵(今湖北荊州)人,行十六,李頎有《宴陳十六樓》詩,題下原注云:“樓枕金谷?!苯鸸仍诼尻栁鞅薄8哌m有《同群公宿開善寺贈(zèng)陳十六所居》詩,開善寺在洛陽城西,與金谷為近。陳在洛陽有家。陳于開元年間制策登科,曾官太常博士,隱居嵩山二十余年。李頎隱居潁陽,相距不遠(yuǎn),時(shí)相往來,交誼頗深。此詩當(dāng)為在洛陽送陳章甫罷官歸鄉(xiāng)時(shí)作。
【評(píng)析】
這是李頎以描寫人物見長的名篇之一。特別是“陳侯立身何坦蕩”以下八句,寫陳章甫儀表威武,心胸坦蕩,滿腹經(jīng)綸,曠達(dá)豪爽,從外表特征到思想風(fēng)貌都不同流俗。刻畫人物栩栩如生,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注釋】
[1]嘶:馬鳴。舊鄉(xiāng):指江陵。
[2]陳侯:對陳章甫的敬稱。坦蕩:光明磊落?!墩撜Z?述而》:“君子坦蕩蕩?!?/p>
[3]虬須:卷曲的胡須。大顙(sǎnɡ):寬額。
[4]草莽:草野。
[5]酤(ɡū)酒:買酒。我曹:我輩。
[6]津:渡口。吏:一作“口”。
[7]鄭國游人:指陳章甫。春秋時(shí)鄭國在濟(jì)西洛東河南潁北四水間,陳隱居嵩山,故云。未及家:未到家。
[8]洛陽行子:作者自謂。
[9]故林:猶故鄉(xiāng),指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