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信與迷信

中國人的修養(yǎng) 作者:蔡元培 著;逸聞,雨瀟 編


理信與迷信

人之行為,循一定之標準,而不至彼此互相沖突,前后判若兩人者,恃乎其有所信。顧信亦有別,曰理信,曰迷信。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不可不察也。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是因而后有是果,盡人所能信也。昧理之人,于事理之較為復雜者,輒不能了然。于其因果之相關,則妄歸其因于不可知之神,而一切倚賴之。其屬于幸福者,曰是神之喜而佑我也,其屬于不幸福者,曰是神之怒而禍我也。于是求所以喜神而免其怒者,祈禱也,祭告也,懺悔也,立種種事神之儀式,而于其所求之果,渺不相涉也。然而人顧信之,是迷信也。

礎潤而雨,征諸濕也;履霜堅冰至,驗諸寒也;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符諸情也;見是因而知其有是果,亦盡人所能信也。昧理之人,既歸其一切之因于神,而神之情不可得而實測也,于是不勝其僥幸之心,而欲得一神人間之媒介,以為窺測之機關,遂有巫覡卜人星士之屬,承其乏而自欺以欺人:或托為天使,或夸為先知,或卜以龜蓍,或占諸星象,或說以夢兆,或觀其氣色,或推其誕生年月日時,或相其先人之墳墓,要皆為種種預言之準備,而于其所求果之真因,又渺不相涉也。然而人顧信之,是亦迷信也。

理信則不然,其所見為因果相關者,常積無數(shù)之實驗,而歸納以得之,故恒足以破往昔之迷信。例如日食、月食,昔人所謂天之警告也,今則知為月影、地影之偶蔽,而可以預定其再見之時。疫癘,昔人所視為神譴者也,今則知為微生物之傳染,而可以預防。人類之所以首出萬物者,昔人以為天神創(chuàng)造之時,賦畀獨厚也;今則知人類為生物進化中之一級,以其觀察自然之能力,同類互助之感情,均視他種生物為進步,故程度特高也。是皆理信之證也。

人能祛迷信而持理信,則可以省無謂之營求及希冀,以專力于有益社會之事業(yè),而日有進步矣。

[譯文]

人們的行為,都是遵循一定的標準,才不至于相互發(fā)生沖突,前后判若兩人,做到這些依靠的就是信仰。信仰也有區(qū)別:一是理智的信仰,一是迷信。行為之初也許差之毫厘,結果卻會造成巨大的差異,所以我們不能不認真注意。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什么樣的原因,就有什么樣的結果,這是人們普遍相信的道理。糊涂的人,對于較復雜的事理,就不能明察。對于因果相關的事情,把事情的起因妄自歸結為不可知的神,并將一切都依賴于神。遇到自己幸福的事情,就說是神因高興而暗中保佑我;遇到自己不幸的事情,就說是神因發(fā)怒而嫁禍于我。于是就千方百計地去做讓神高興而息怒的事情,比如祈禱、祭祀、懺悔、設立種種敬神拜神的儀式等等,但這些與他們所期望的結果毫不相干。然而人們卻仍然相信它,這就是迷信的行為。

房屋地基潮濕,就是天要下雨的征兆,這是從潮濕的現(xiàn)象中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地上起霜就要結冰,這是從寒冷的現(xiàn)象中驗證出來的規(guī)律;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尊敬他,愛護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愛護他,這是從人之情理中驗證出來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什么原因,就會由此推斷有什么結果,這是人人都能相信的。那些糊涂的人,已經(jīng)把一切原因都歸結于神,而對神的心情又不能如實預測,于是便產(chǎn)生僥幸心理,想找到一個神與人之間的媒介,以窺探神的心情,這樣便出現(xiàn)了巫婆神漢和打卦算命的人,他們利用人們心存僥幸的心理自欺欺人:假托自己是天神的使者,或者吹噓自己先知先覺,或者用龜甲蓍草來占卜,或者用星象來推算,或者釋夢作為預兆,或者觀察別人的氣色,或者測算別人的生辰八字,或者察看別人祖墳的風水朝向,所有這些都是為他五花八門的預言做準備,但與人們所尋求結果的真正原因又毫不相干。然而人們?nèi)匀幌嘈潘@也是迷信。

理智的信仰卻不是這樣,信仰者們所分析的因果關系,常常是通過積累無數(shù)的實踐經(jīng)驗而歸納出來的,所以能夠破除以往的迷信。例如日食、月食現(xiàn)象,古人說這是上天對人類的警告,其實今天我們知道這是由于月球或地球偶爾遮住太陽而造成的,并且可以預測再次發(fā)生日食月食的時間。流行的瘟疫,古人認為是神對人類的懲罰,今天我們知道是由于微生物的傳染造成的,并且可以預防。人類之所以能超出萬物,古人認為是天神在創(chuàng)造萬物的時候,獨獨給予人的很多;今天我們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不過由于他們觀察自然的能力,同類之間相互幫助的感情,都比其他生物種類進步,所以進化的程度很高。這些都是理智的信仰的有力證明。

人類如果能破除迷信而堅持理智的信仰,那樣就可以省去許多毫無意義的祈求和希望,專心致力于有意義的社會事業(yè),并且天天有所進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