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風
邶、鄘、衛(wèi)三國,都是殷商故地,在朝歌一帶。武王滅殷以后,三分其地,朝歌之北是邶,其東是鄘,其南是衛(wèi),其后邶、鄘之地并入衛(wèi)國,故《邶風》、《鄘風》、《衛(wèi)風》也就是衛(wèi)詩,多為東周時作品。這些詩有反抗和揭露上層統(tǒng)治者丑惡行為的,如《鄘風·相鼠》、《鄘風·墻有茨》、《邶風·新臺》等;有在婚姻戀愛方面反映婦女命運和反抗精神的,如《邶風·柏舟》、《衛(wèi)風·氓》、《邶風·谷風》等?,F(xiàn)存《邶風》十九首。
柏舟
這是寫賢人憂讒畏譏而又難離亂境的詩。賢人受到群小的陷害,既不甘退讓,又不能展翅奮飛。憂愁煩悶,焦慮難眠,無人傾訴。盡管如此,他發(fā)誓決不隨波逐流,表現(xiàn)了一個憂國憂時的正直文人(或官吏)的形象。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婦女自傷不得于夫,見侮于眾妾的詩,詩中表露了她無可告訴的委曲和憂傷”(見《詩經(jīng)注析》),也可備一說。
汎彼柏舟(1),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2),如有隱憂(3)。
微我無酒(4),以敖以游(5)。
【注釋】
(1)汎(fàn):隨水浮動。
(2)耿耿:不安的樣子。
(3)隱憂:藏在內(nèi)心的憂痛。
(4)微:非。
(5)敖:游的意思。
【譯文】
河中蕩漾柏木舟,隨著波兒任漂流。
心中焦慮不成眠,因有隱憂在心頭。
不是家里沒有酒,不是無處可遨游。
我心匪鑒(1),不可以茹(2)。
亦有兄弟,不可以據(jù)(3)。
薄言往愬(4),逢彼之怒。
【注釋】
(1)匪:同“非”。鑒:鏡子。
(2)茹(rú):容納。
(3)據(jù):依靠。
(4)愬:同“訴”,訴說,告訴。
【譯文】
我的心兒不是鏡,豈能美丑都能容。
我家也有親兄弟,可嘆兄弟難依憑。
我曾向他訴苦衷,正逢他們怒難平。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1),不可選也(2)。
【注釋】
(1)棣棣(dì):安和的樣子。
(2)選(suàn):同“算”,計算。
【譯文】
我的心兒不是石,不可隨意來轉移。
我的心兒非草席,不可隨意來卷起。
儀容舉止有尊嚴,不可退讓被人欺。
憂心悄悄(1),慍于群小(2)。
覯閔既多(3),受侮不少。
靜言思之(4),寤辟有摽(5)。
【注釋】
(1)悄悄:憂愁的樣子。
(2)慍(yùn):怨恨。
(3)覯(ɡòu):遇到。閔(mǐn):憂愁,禍患。
(4)靜:仔細審慎。
(5)辟:一本作“擗”,捶胸。有摽(biào):即摽摽,捶打的樣子。
【譯文】
憂愁纏繞心煩悶,群小視我如仇人。
中傷陷害既已多,受到侮辱更不少。
仔細考慮反復想,醒來捶胸憂難消。
日居月諸(1),胡迭而微(2)?
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注釋】
(1)居、諸:均為語助詞,有感嘆意。
(2)胡:何。迭:更迭,輪番。微:虧缺,指日蝕、月蝕。
【譯文】
問問太陽和月亮,為啥輪番暗無光?
心頭煩憂去不掉,就像穿著臟衣裳。
仔細考慮反復想,無法展翅高飛翔。
綠衣
這是一首思念亡故妻子的詩。詩人睹物懷人,看到妻子親手縫制的衣裳,想到妻子對自己各方面的關心照顧,現(xiàn)在已物是人非,因此內(nèi)心充滿憂傷,不知何時才能釋然。詩人的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深沉而含蓄,使讀者也為之動容。此詩堪稱懷人悼亡的佳作。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1)。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2)!
【注釋】
(1)里:衣服的襯里。
(2)曷:何。維:語助詞。已:停,止。
【譯文】
那綠色的衣服啊,外面綠色黃色里。
看到此衣心憂傷,悲痛之情何時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1)。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2)!
【注釋】
(1)裳:下衣,形如現(xiàn)在的裙子。
(2)亡:通“忘”,忘記。
【譯文】
那綠色的衣服啊,上穿綠衣下黃裳。
看到此衣心憂傷,何時能將此情忘!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1),俾無兮(2)!
【注釋】
(1)古人:故人,指作者的妻子。
(2)俾(bǐ):使。(yóu):過錯。
【譯文】
那綠色的絲縷啊,是你親手把它理。
思念我的亡妻啊,總是勸我莫越禮。
兮绤兮(1),凄其以風(2)。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注釋】
(1) (chī):細葛布。绤(xì):粗葛布。
(2)凄其:同“凄凄”,涼爽。
【譯文】
葛布有粗又有細,穿上涼爽又透氣。
思念我的亡妻啊,事事都合我心意。
燕燕
《毛詩序》說:“《燕燕》,衛(wèi)莊姜送歸妾也?!边@個說法,為多數(shù)解詩者所采信。莊姜為齊國人,嫁衛(wèi)莊公,稱莊姜。莊姜美而無子,衛(wèi)莊公又娶陳國厲媯(ɡuī)、戴媯姊妹。戴媯生子名完,莊公讓莊姜收為己子,并立為太子。莊公卒,太子完繼位,即衛(wèi)桓公。后衛(wèi)桓公被莊公寵妾所生子州吁殺死。衛(wèi)桓公被殺,其生母戴媯受牽連,被遣送回陳國。莊姜曾養(yǎng)育其子,并與她關系友善,臨行去送她,作了這首詩。詩中以層層遞進的形式寫行者漸去漸遠,送者悲情愈來愈深的情景,在傷別中,還透露出憂國之情。最后一章贊揚戴媯的美德,更說明依依之情的可珍可貴。
燕燕于飛(1),差池其羽(2)。
之子于歸,遠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注釋】
(1)燕燕:鳥名,即燕子。于:語助詞。
(2)差(cī)池:參差不齊的樣子。
【譯文】
燕子雙雙天上翔,參差不齊展翅膀。
她回娘家永不返,遠送她到曠野上。
漸漸遠去望不見,涕泣如雨淚沾裳。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1)。
之子于歸,遠于將之(2)。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3)。
【注釋】
(1)頡(xié):向上飛為頡。頏(hánɡ):向下飛為頏。
(2)將:送。
(3)佇(zhù)立:久立。
【譯文】
燕子雙雙天上翔,忽上忽下盤旋忙。
她回娘家永不返,遠送不怕路途長。
漸漸遠去望不見,注目久立淚汪汪。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1)。
【注釋】
(1)勞:憂。此指思念之勞。
【譯文】
雙雙燕子飛天上,上下鳴叫如吟唱。
她回娘家永不返,送她向南路茫茫。
漸漸遠去望不見,我心悲傷欲斷腸。
仲氏任只(1),其心塞淵(2)。
終溫且惠(3),淑慎其身(4)。
先君之思(5),以勖寡人(6)。
【注釋】
(1)仲:排行第二。任:誠實可信任。
(2)塞淵:填滿內(nèi)心深處。形容心胸開闊能包容。
(3)終:既。溫:溫柔。且:又?;荩汉晚?。
(4)淑:善良。慎:謹慎。
(5)先君:死去的國君。這里指衛(wèi)莊公。
(6)勖(xù):勉勵。寡人:古代國君自稱。諸侯夫人也可自稱寡人,這里是莊姜自稱。
【譯文】
仲氏誠實又可信,心胸開朗能容忍。
性格溫柔又和順,行為善良又謹慎。
常說“別忘先君愛”,她的勸勉記在心。
擊鼓
這是一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xiāng)之歌。全詩只有區(qū)區(qū)八十個字,但將他被迫從軍南征,討伐陳、宋,戰(zhàn)后軍心渙散、有家難歸的種種痛苦,都婉轉曲折地表達出來。正如陳子展所說:“詩人若具速寫之技,概括而復突出個人入伍、出征、思歸、逃散之整個過程。簡勁不懈,真實有力,至今讀之,猶有實感。”(《詩經(jīng)直解》)從此詩也可看出春秋無義戰(zhàn)給民眾帶來的痛苦。
擊鼓其鏜(1),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2),我獨南行。
【注釋】
(1)鏜:鼓聲。
(2)土國:在國內(nèi)服土工勞役。城漕:在漕邑修筑城墻?!巴痢焙汀俺恰痹诖擞米鲃釉~。
【譯文】
戰(zhàn)鼓擂得震天響,兵士踴躍練武忙。
有的修路筑城墻,我獨從軍到南方。
從孫子仲(1),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2),憂心有忡(3)。
【注釋】
(1)孫子仲:人名,衛(wèi)國將領。
(2)不我以歸:不讓我回來。
(3)有忡(chōng):即忡忡,心神不寧。
【譯文】
跟隨將軍孫子仲,陳宋糾紛得平定。
戰(zhàn)事結束仍難歸,內(nèi)心憂愁神不寧。
爰居爰處(1)?爰喪其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注釋】
(1)爰:何處。
【譯文】
何處居啊何處住?戰(zhàn)馬丟失在何處?
哪兒能找我的馬?叢林深處大樹下。
“死生契闊”(1),與子成說(2)。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注釋】
(1)契:合。闊:離。
(2)子:你。這里指作者的妻子。成說:約定誓言。
【譯文】
“生生死死不分離”,咱們誓言記心里。
我曾緊握你的手,到老和你在一起。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1)。
于嗟洵兮(2),不我信兮(3)。
【注釋】
(1)活:當作“佸”解,聚會。
(2)洵:長久。
(3)信:守信用。
【譯文】
可嘆相距太遙遠,我們不能重相見。
可嘆分別太長久,難以實現(xiàn)我誓言。
凱風
這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并自責的詩。母愛一直是人們歌詠的題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秳P風》便是兩千多年前一首這樣的詩。詩人在夏日感受到溫暖南風的吹拂,看到棗樹在吹拂中發(fā)芽生長,聯(lián)想到母親養(yǎng)育兒女的辛勞,觸景生情,寫下了這樣自然生動的詩句。又想到黃鳥婉轉的歌聲使人愉悅,而自己卻沒有做出使母親感到安慰的事情,因慚愧而深深自責。詩中雖然沒有實寫母親如何辛勞,但其形象還是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兒子雖然自責沒有成才,但能有這樣的感恩之情,也一定是勤勞善良之人。
凱風自南(1),吹彼棘心(2)。
棘心夭夭(3),母氏劬勞(4)。
【注釋】
(1)凱風:和風。這里喻母愛。
(2)棘心:酸棗樹初發(fā)的嫩芽。這里喻子。
(3)夭夭:樹木嫩壯的樣子。
(4)劬(qú)勞:勞苦。
【譯文】
和風煦煦自南方,吹在棗樹嫩芽上。
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yǎng)兒辛苦忙。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1)。
母氏圣善(2),我無令人。
【注釋】
(1)棘薪:酸棗樹已長大可當柴燒。這里比喻子已長大。
(2)圣善:明理善良。
【譯文】
和風煦煦自南方,棗樹成柴風吹長。
母親明理又善良,兒子不好不怨娘。
爰有寒泉(1),在浚之下(2)。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注釋】
(1)爰:語助詞。寒泉:衛(wèi)地水名,冬夏常冷。
(2)浚(xùn):衛(wèi)國地名。
【譯文】
寒泉之水透骨涼,源頭就在??h旁。
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兒子長成累壞娘。
睆黃鳥(1),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釋】
(1)睆(xiànhuǎn):鳥兒婉轉的鳴叫聲。
【譯文】
黃雀婉轉在歌唱,悅耳動聽真嘹亮。
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難慰母心不應當。
谷風
這是遭到丈夫遺棄的女子寫的訴苦詩。詩中運用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把女子遭棄的原因,棄時的情景,棄后的心情,以及她在家庭中的辛苦,如泣如訴地描寫出來。這樣,詩中就出現(xiàn)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女子吃苦耐勞,溫婉柔順,癡心多情;男子朝秦暮楚,薄行缺德,少情寡義。全篇通過男女的對比,今昔的對比,被棄和新婚的對比,更加深了我們對被棄女子的同情,對薄情男子的厭惡。
習習谷風(1),以陰以雨。
黽勉同心(2),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3),無以下體(4)?
德音莫違(5),“及爾同死”。
【注釋】
(1)習習:風聲。谷風:來自山谷的大風。
(2)黽(mǐn)勉:努力。
(3)葑(fēnɡ):蔓菁。菲:蘿卜。
(4)無以:不用。下體:指根部。從采食葑、菲不用根部,比喻娶妻不重其德,只看其色。
(5)德音:指丈夫曾對她說過的好話。
【譯文】
山谷來風迅又猛,陰云密布大雨傾。
夫妻共勉結同心,不該動怒不相容。
采摘蘿卜與蔓菁,難道要葉不要根?
往日良言休拋棄,“到死和你不離分”。
行道遲遲(1),中心有違(2)。
不遠伊邇(3),薄送我畿(4)。
誰謂荼苦(5),其甘如薺。
宴爾新昏(6),如兄如弟。
【注釋】
(1)遲遲:緩慢。
(2)中心:心中。有違:行動和心意相違背。
(3)伊:是。邇:近。
(4)?。赫Z助詞,有勉強的意思。畿(jī):門內(nèi)。這里指門檻。
(5)荼:苦菜。
(6)宴:快樂。新昏:即新婚,指丈夫另娶新人。
【譯文】
邁步出門慢騰騰,雙腳移動心不忍。
不求送遠求送近,誰知僅送到房門。
誰說苦菜味最苦,在我看來甜如薺。
你們新婚多快樂,親哥親妹不能比。
涇以渭濁(1),湜湜其沚(2)。
宴爾新昏,不我屑以(3)。
毋逝我梁(4),毋發(fā)我笱(5)。
我躬不閱(6),遑恤我后(7)。
【注釋】
(1)涇、渭:都是河流名,發(fā)源甘肅,在陜西高陵縣合流。
(2)湜湜(shí):水清的樣子。沚:底。
(3)屑:顧惜,介意。
(4)逝:去,往。梁:用石塊壘成的攔魚壩。
(5)發(fā):“撥”的借字,搞亂。笱(ɡǒu):捕魚的竹簍。
(6)躬:自身。閱:見容,容納。
(7)遑:暇,來不及。恤:擔憂。后:指走后的事。
【譯文】
渭水入涇涇水渾,涇水雖渾河底清。
你們新婚多快樂,不知憐惜我心痛。
不要到我魚壩來,不要再把魚簍開。
現(xiàn)在既然不容我,以后事兒誰來睬。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淺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1),黽勉求之。
凡民有喪(2),匍匐救之。
【注釋】
(1)亡:無。
(2)民:人。這里指鄰人。
【譯文】
好比過河河水深,過河就用筏和船。
又如河水清且淺,我就游泳到對岸。
家里有這沒有那,盡心盡力來備辦。
左鄰右舍有災難,奔走救助不遲延。
不我能慉(1),反以我為仇。
既阻我德(2),賈用不售(3)。
昔育恐育鞫(4),及爾顛覆(5)。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6)。
【注釋】
(1)慉(xù):愛。
(2)阻:拒絕。我德:我的好意。
(3)不售:賣不出去。
(4)育恐:生活恐慌。育鞫(jū):生活窮困。
(5)顛覆:患難。
(6)于毒:毒蟲。
【譯文】
你不愛我倒也罷,不該把我當仇家。
我的好意你不睬,好比貨物沒人買。
從前害怕家困窮,患難與共苦經(jīng)營。
如今家境有好轉,嫌我厭我如毒蟲。
我有旨蓄(1),亦以御冬。
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有洸有潰(2),既詒我肄(3)。
不念昔者,伊余來塈(4)。
【注釋】
(1)旨蓄:蓄以過冬的美味干菜和腌菜。
(2)有洸(ɡuānɡ)有潰:即洸洸潰潰,水激蕩潰決的樣子。這里形容男子發(fā)怒時暴戾兇狠的樣子。
(3)詒(yí):留給。肄(yì):勞苦的工作。
(4)伊余來塈(jì):維我是愛。伊,句首語氣詞。余,我。來,是。塈,愛。
【譯文】
我備好干菜和腌菜,貯存起來好過冬。
你們新婚多快樂,拿我的東西來擋窮。
粗聲惡氣欺負我,粗活重活我擔承。
當初情意全不念,往日恩愛一場空。
式微
這是人民苦于勞役,對國君發(fā)出的怨詞。全詩只有三十二字,二十八個是重復使用,但沒有呆板之感,而是在一唱三嘆中將勞動者的怨恨直白地表達出來。《毛詩序》認為此詩寫的是黎侯為狄人所逐,流亡于衛(wèi),臣子勸他歸國的事。還有人認為這是情人幽會相互戲謔的歌,可備一說。
式微(1),式微,胡不歸(2)?
微君之故(3),胡為乎中露(4)!
【注釋】
(1)式:發(fā)語辭,無義。微:幽暗。這里指天將黑。
(2)胡:為什么。
(3)微:非,不是。故:事。
(4)中露:露中。
【譯文】
天黑啦,天黑啦,為何還不快回家?
不是為了國君你,哪會夜露濕我衣?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譯文】
天黑啦,天黑啦,為何還不快回家?
不是為了國君你,哪會夜間腳踏泥?
北門
這是一首小官吏訴說自己愁苦的詩。他整天為政事繁忙,工作十分勞苦,但卻得不到相應的報償?;氐郊抑?,還要受家人的責怪和諷刺。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歸咎于天命。此詩通過握有一定權力的小官吏之口,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更值得思考的是,小官吏的境況已是如此,那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更不堪設想了。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1)。
終窶且貧(2),莫知我艱。
已焉哉(3)!
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注釋】
(1)殷殷:憂愁深重的樣子。
(2)終:既。窶(jù):貧而簡陋,無法講求禮節(jié)排場。
(3)已焉哉:既然這樣。
【譯文】
一路走出城北門,憂愁煩惱壓在心。
既無排場又貧寒,有誰知道我艱難。
算了吧!老天安排這個樣,我還能夠怎么辦!
王事適我(1),政事一埤益我(2)。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謫我(3)。
已焉哉!
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注釋】
(1)王事:有關王室的差事。適:同“擿(zhì)”,扔。
(2)政事:指衛(wèi)國國內(nèi)的事。埤(pí)益:加給。下文“埤遺”同。
(3)謫(zhé):責怪。
【譯文】
王室差事派給我,政事全都推給我。
累了一天回家來,家人個個責怪我。
算了吧!老天安排這個樣,對此我也無奈何!
王事敦我(1),政事一埤遺我(2)。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3)。
已焉哉!
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注釋】
(1)敦:逼迫。
(2)遺(wèi):給。
(3)摧:諷刺。
【譯文】
王室差事逼迫我,政事全都推給我。
累了一天回到家,家人諷刺說我傻。
算了吧!老天這樣安排下,我還能有啥好辦法。
北風
這是一首寫衛(wèi)君暴虐,禍亂將至,詩人偕友人急于逃難避禍的詩。詩中描繪的大雪紛飛、北風呼嘯的情景,不僅是人們出逃時的天氣狀況,也影射了當時的政治氣候?!澳喾撕?,莫黑匪烏”二句,把“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黑暗統(tǒng)治一針見血地揭示出來。全詩章節(jié)緊湊,氣氛如急弦驟雨;比喻形象,危亂如冰雪愁云。
北風其涼(1),雨雪其雱(2)。
惠而好我(3),攜手同行。
其虛其邪(4)?既亟只且(5)!
【注釋】
(1)其涼:即涼涼,形容風寒。
(2)其雱(pánɡ):即雱雱,雪大的樣子。
(3)惠而:惠然,順從、贊成之意。好我:同我友好。
(4)其:同“豈”,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虛:“舒”的假借字。邪:有的本子作“徐”,虛邪即“舒徐”,緩慢的樣子。
(5)既:已經(jīng)。亟:同“急”。只且(jū):語助詞。
【譯文】
北風刮來冰樣涼,大雪漫天白茫茫。
贊同我的好朋友,攜手一起快逃亡。
豈能猶豫慢慢走?事已緊急禍將降!
北風其喈(1),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攜手同歸(2)。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注釋】
(1)喈(jiē):通“湝”,寒涼。
(2)同歸:一同走。與上下章的“同行”、“同車”意同。
【譯文】
北風刮來徹骨涼,雪花紛飛漫天揚。
贊同我的好朋友,攜手同去好地方。
豈能猶豫慢慢走?事已緊急禍將降!
莫赤匪狐(1),莫黑匪烏(2)。
惠而好我,攜手同車。
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注釋】
(1)莫赤匪狐:狐貍沒有不是紅色的。
(2)莫黑匪烏:烏鴉沒有不是黑色的。上兩句以兩種不祥的動物比喻當時的黑暗統(tǒng)治者。
【譯文】
天下狐貍皆狡猾,天下烏鴉盡皆黑。
贊同我的好朋友,攜手同車快離去。
豈能猶豫慢慢走?事已緊急莫后悔!
靜女
這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全詩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生動地描繪了幽會的全過程:男子赴約的歡快,女子故意隱藏起來的天真活潑可愛,以及向男子贈物表達愛意的情景,使整首詩充滿愉快而又幽默的情趣。此詩構思十分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
靜女其姝(1),俟我于城隅(2)。
愛而不見(3),搔首踟躕(4)。
【注釋】
(1)靜女:文靜的姑娘。姝:美麗。
(2)俟(sì):等待。城隅:城角隱僻處。一說城上角樓。
(3)愛:通“(ài)”,隱藏。
(4)踟躕(chíchú):徘徊。
【譯文】
文靜的姑娘真可愛,約我城角樓上來。
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我抓耳又撓腮。
靜女其孌(1),貽我彤管(2)。
彤管有煒(3),說懌女美(4)。
【注釋】
(1)孌(luán):美好的樣子。
(2)貽:贈送。彤管:紅管草。
(3)煒(wěi):鮮明的樣子。
(4)說懌(yuèyì):喜愛。女:通“汝”,指紅管草。
【譯文】
文靜的姑娘長得好,送我一支紅管草。
管草紅得亮閃閃,我愛它顏色真鮮艷。
自牧歸荑(1),洵美且異(2)。
匪女之為美(3),美人之貽(4)。
【注釋】
(1)牧:郊外。歸:通“饋”,贈送。荑(tí):初生的白芽。
(2)洵(xún):實在。異:奇異。
(3)女:通“汝”。這里指荑草。
(4)貽(yí):贈送。
【譯文】
郊外采荑送給我,荑草美好又奇異。
不是荑草真奇異,只因是美人送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