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zhàn)國(前475—前221)

春秋逸譚:平?jīng)鰵v史掌故選:全2冊 作者:王蒙,李世恩 編


戰(zhàn)國(前475—前221)

“五大夫”受封百里

張新民 于凌鵬

戰(zhàn)國時期,秦國雖然偏居西北,但雄心勃勃,利用周王東遷和退犬戎有功的機會,內(nèi)修國政,外擴疆域,廣招賢士,數(shù)代后終成霸業(yè)。其中,秦穆公曾重用年近七旬的井伯奚,并賞賜采邑于百里(原為密須國故城陰密,今靈臺縣百里鄉(xiāng)一帶),留下了一段招賢納士的歷史佳話。

井伯奚,姬姓,楚國宛城(今河南南陽)人,因輔佐秦穆公成就霸業(yè)有功,被分封采邑于百里,所以后來被人們稱為百里奚、百里氏。井伯奚自幼飽讀詩書,才學(xué)過人,但出身寒微,這在宗法制度森嚴的楚國,基本上就沒有希望入仕為官。井伯奚的妻子杜氏是個很有見識的女子,深知自己的丈夫是曠世奇才,于是就鼓勵他出游列國,以求聞達。

井伯奚出游后,歷經(jīng)宋、齊等國,因未遇明君,不僅不能一顯身手,反而陷入困境,并一度沿街乞討。后遇見了蹇叔,兩人一見傾心,相談十分投緣,遂結(jié)為知己。隨后,在蹇叔的舉薦下,井伯奚到虞國任大夫。晉獻公借“假虞滅虢”之計滅虞后,俘虜了虞王及其大夫井伯奚等人。不久,秦國和晉國聯(lián)姻,晉女出嫁時,將井伯奚作為陪嫁的仆人送到了秦國。井伯奚到秦國后,不甘心為人奴仆,又偷偷出逃,歷經(jīng)千辛萬苦的長途跋涉逃到楚國的宛(今河南南陽),結(jié)果卻被楚國人捉去牧牛。

秦穆公胸懷大志,卻苦于無賢才輔佐。有人告訴他,穆姬的陪嫁仆人井伯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讓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此人已經(jīng)逃到了楚國,于是就打算不惜重金將他贖回。這時,謀臣公子縶告訴他:“楚成王一定不知道井伯奚的才能,才讓他牧牛。大王若要用重金贖他,那不是弄巧成拙嗎?”秦穆公問:“那該怎么辦?”公子縶說:“貴物賤買吧!一個奴隸的市價,也就是五張公羊皮,用這去換井伯奚,楚王一定不會懷疑?!庇谑?,秦穆公派使者到楚國,說:“晉國送給我國的陪嫁仆人井伯奚無故逃到貴國,這是對秦晉兩國的大不敬,我國要捉拿回去治罪。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背敛辉谝?,隨即應(yīng)允。由于井伯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為“五羖大夫”。

當井伯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并與之商談國事,井伯奚謙恭地說:“我是亡國之臣,哪里值得大王垂詢!”穆公說:“虞君不重用你,才使你被擄,這并不是你的過錯。”于是,執(zhí)意向井伯奚討教,兩人一直談了三天,穆公十分高興,要以井伯奚為相。井伯奚辭讓道:“義兄蹇叔見識高遠,勝我十倍,乃當世之賢才。請任蹇叔,臣甘當輔佐。”秦穆公遂拜蹇叔、井伯奚為左右相國,同掌朝政。在此期間,井伯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dǎo)文明教化,實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并開地千里,稱霸西戎,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為了讓井伯奚一門心思為秦國效命,秦穆公決定選一個經(jīng)濟、氣候、物產(chǎn)都比較優(yōu)越的地方,作為采邑封給他。經(jīng)過認真選擇,最終選取了原來的陰密故地百里予以封賞,于是人們便將井伯奚稱為百里奚、百里氏。從此,百里奚的家族就來到百里一帶居住、生活。

有一次,百里奚的相府觥籌交錯,鶯歌燕舞,賓主笑語頻頻,非常熱鬧。這時,一個在府內(nèi)洗衣服的女傭大膽上前,主動要求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同意。只見那婦人落落大方地援琴撫弦,自彈自唱:

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里奚,初娶我時五羊皮。臨當別時烹乳雞,今適富貴忘我為。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墳以瓦,覆以柴。舂黃黎,搤伏雞。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貴捐我為。

聽著這委婉幽怨、耐人尋味的歌聲,百里奚大為驚訝,就上前去詢問,方知竟是結(jié)發(fā)妻子杜氏千里尋夫來到了眼前。相堂相認,二人抱頭痛哭。杜氏自丈夫離別后,幾十年杳無音訊,家境貧困,又逢災(zāi)荒年景,就帶上兒子外出逃荒。杜氏討飯到秦國,打聽到百里奚已經(jīng)在秦國當了大夫,為了能接近百里奚,她設(shè)法到相府當了洗衣的傭人。

秦國人知道這件事情后,很為百里奚的品行所感動。秦穆公還派人送來了許多財寶饋贈,以示祝賀。從此,百里奚位高不忘舊情、相堂認妻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參考資料:

1.薛霆《秦國第一相百里奚》(2014年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2.朱建堂著《靈臺史話》(2001年三秦出版社出版)

3.〔漢〕應(yīng)劭著《風俗通》(光緒紀元夏月湖北崇文書局刻?。?/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