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前206—220)

春秋逸譚:平?jīng)鰵v史掌故選:全2冊 作者:王蒙,李世恩 編


漢(前206—220)

李廣射石

陳寶全

李廣,漢代名將,隴西成紀人(今甘肅靜寧西南)。其先祖是秦時名將李信,父李尚,曾任成紀令。李氏家族世習騎射,李廣自幼就得到良好訓練。長大后,身材魁梧,兩臂如猿,平時很少說話,閑暇時則畫地為軍陣,與人賽射而飲,當時就以膂力過人、箭法精準而名噪軍旅。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冬,匈奴侵入蕭關(今寧夏固原南),李廣慨然從軍,因善騎射、殺敵多被提拔為中郎護衛(wèi),不久升任武騎常侍,即皇帝的侍衛(wèi)官,時常隨從文帝巡狩,曾經(jīng)沖陷關口,格殺猛獸,文帝感嘆道:“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一次出外打獵,李廣遠遠看見草叢中有一只老虎,遂一箭射去,卻發(fā)現(xiàn)老虎既沒有叫,也沒有動,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很像老虎的一塊大石頭,再看那箭整個都被射進石頭里去,只剩下箭尾的羽毛露在外面。這情景連李廣自己都覺得十分驚奇,但再次試射,就再也沒能射進石頭里去。唐代詩人盧綸在《塞下曲》中對此盛贊:“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八月,匈奴由雁門大舉侵入上郡,漢廷調(diào)李廣第二次出任上郡太守。一次,隨李廣同來的一名宦官帶幾十個騎兵出獵,路遇三名匈奴騎士,兩相交戰(zhàn),結果匈奴人射殺了所有隨從衛(wèi)士,還射傷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李廣聞訊,立即斷定這三人正是大名鼎鼎、多次射殺我軍多名將士的匈奴射雕手,于是就親率百名騎兵追趕。恰巧這三人的乘騎丟失了,只能步行,在數(shù)十里外,很快被李廣追上。李廣命令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自己則彎弓搭箭,射殺二名,生擒一名,一問果然是匈奴射雕手。李廣的驚人騎射技術給匈奴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正是匈奴稱其為“飛將軍”的由來。

李廣作為一代名將,很注意總結作戰(zhàn)心得,《李將軍射法三篇》就是由后人整理的有關其射法技能的書籍。他侍奉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君王,戍邊四十春秋,歷任八郡太守,與匈奴作戰(zhàn)七十多次,屢戰(zhàn)皆捷,匈奴聞風喪膽,從不敢侵犯。他為人忠厚老誠,不善言辭,雖一生戰(zhàn)功累累,但因數(shù)奇,終難封侯。司馬遷贊李廣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

參考資料:

1.〔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侯立文主編《靜寧軍事志》(2008年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