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鄘風·蝃

嘯天說詩一:大風起兮云飛揚 作者:周嘯天 著


鄘風·蝃

蝃dìdōng在東,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jì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遠弟兄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昏姻也。

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這是一首維護封建禮教的詩,詩序釋其題旨為:“止奔也。衛(wèi)文公能以道化其民,淫奔之恥,國人不恥也?!苯嘶蛞环磁f說,謂為女子斥負心男人之詩,實未必然。陳子展說“此民間歌手囿于習慣勢力之作”(《詩經(jīng)直解》)不錯。

封建禮教,一如封建制度,是個歷史的范疇,須要歷史地加以批判。雖然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禮教的作用很壞(禮教吃人),但作為古代婚俗從對偶婚向專偶婚過渡的文明進程中,禮教的出現(xiàn)最初卻是應運而生和有其積極作用的。統(tǒng)治者“以道貌岸然化其民”即推行禮教,而“淫奔之恥,國人不齒”,可見它曾一度深入人心。

不過,作為封建時代的上層建筑,禮教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二重性。它對在促進文明進步的同時,也使人類付出了喪失婚戀自由、人性遭受壓抑的代價。這首短小的詩,便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輿論如何向一個自行其是的女子施加壓力的,封建禮教如何通過正人君子的義憤對生活實施干預的。詩的認識價值超過其審美價值。

《蝃》,在《釋名》中寫作“螮”,即虹。書中注云:“虹又曰美人。陰陽不和,淫風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互相奔隨之時,則此氣盛?!笨梢娭苋嗣孕藕绲某霈F(xiàn),有關婦女貞邪。而“蝃在東,莫之敢指”是有所取義的興起,不敢指云云,可見時人忌諱之深。次章又用早上的云雨變化進一步渲染,興起人事中的男女私奔,倫常的擾亂?!芭佑行?,遠父母兄弟”是兩章反復提到的一句話(因押韻,末句詞序小有騰挪),這同樣的話還在《邶風·泉水》《衛(wèi)風·竹竿》二詩中出現(xiàn)過,可知是衛(wèi)地流行的諺語或熟語。其意本是說女大當嫁,而在此詩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則有言外之意:女子應該規(guī)規(guī)矩矩地出嫁。反復強調,意在譴責。

末章水到渠成,一連四個“也”字驚嘆作結,表達了詩人對敗壞道德規(guī)范的行動的不能容忍,充滿了合乎禮教的義憤。“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鄭風·將仲子》),在禮教壓力之下,有人忍痛割愛,求合于禮??梢灿需铗埐获Z,任從愛欲,大膽行動者,那就不免為千夫所指了。詩中人的追求婚姻自主,自然合情;而輿論的批評,亦持之有理。這里有情與理的沖突,個人與社會的沖突,人性與歷史的沖突。其中是非,是耐人尋味的。不同時代不同眼光的讀者,對于詩中公案,容有截然不同的價值判斷。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篇說不完的《蝃》。

末了還應提到清人方玉潤的一個別解。他猜測這首詩是代宣姜答《新臺》之作。詩人是用宣姜自我開脫的口氣,對衛(wèi)宣公劫奪兒媳(即宣姜)一事予以譏刺?!捌湟馊粼唬河柚Ч?jié)豈得已哉?予固一弱女子,而又遠自齊東,來嫁衛(wèi)西,父母兄弟,均無所依。當其初來,亦以為兩姓昏(婚)姻不爽夙約,詎料衛(wèi)君其人心懷叵測,只戀新婚之美,罔顧倫常之重,竟奪子婦,是無信也,是不知天緣自有命在也?!保ā对娊?jīng)原始》)這里加入了一些想象,所以他又補充道:“特無實證,未敢遽定?!薄对娊?jīng)》解說中的這種多解現(xiàn)象,說明了一個事實:由于文本的簡古,空白多多,就給了好求甚解的讀者以見仁見智、自由發(fā)揮的余地;其中某些解說,定非詩之本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