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虞美人

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蘇軾 作者:馬瑋 編


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1]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2]?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diào)誰家唱[3]?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4]。

題解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七月,杭州太守陳述古任期已滿,被調(diào)往南都(今河南商丘),蘇軾在有美堂設(shè)宴送別陳述古時,即興為其作下這首送別詞。詞中先寫杭州一帶湖山之壯麗,再寫到離者對故地的眷戀。從景色到人,從人到景,烘染出離別的心緒。

賞析

席間作賦,本身就是古時文人的一項才能和愛好。蘇軾的送別詞,特別是即興所作的詞章更是長于真摯豪邁、大氣十足又依依惜別。這首詞就是寫于送別好友杭州太守陳述古時的送別詞,讀起來意韻十足,惜別但不見傷感。

從副題得知這首詞是作于西湖東南的吳山有美堂上的,多年以來這里就是文人墨客、名士帝王所熟知的寶地,關(guān)于這里流傳的故事,更是不勝枚舉。站在這集千百才子靈韻的高臺之上的蘇東坡,開篇便化引有美堂始建的佳話,展開大手筆,寫出西湖山水景色的壯美:“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杭州的湖光山色當數(shù)中華大地東南面最為壯美,綿延的青山和無際的江湖彌望千里不見邊。當年的西湖和我們今日所見的西湖并不相同,古時候浙江有許多大澤,而西湖的水勢更是浩然壯觀,它連通錢塘江,到江水汛期,西湖洪水能一改其溫柔的面容轉(zhuǎn)而吞噬周圍的一切。結(jié)合歷史,有助于讀者更好地了解詞人此句描寫并不夸張。這首詞好似與友人對話一般,先指點一脈江山,再轉(zhuǎn)而對友人發(fā)話,“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边@么好的人間天堂,陳大人您今日一別還能有多少機會回來走走呢?就讓我們此刻好好痛飲,好好留戀一番吧!送別詩詞,大多溫婉情長,而這兩句詞的豪放更顯出詩人爽朗的真性情。無須多言,無須惜別,在這美好的景色里開懷暢飲以后的一醉,就是對此地最好的留戀?!案腔病币庠谡f如果喝醉了就更徘徊留戀了,深層體會卻是有一種詞人對朋友的勸解,通過酒醉把留戀藏在心底,今日里就留下最好的記憶。

上片以說話的口吻,像酒后坦言般勸慰了朋友之后,下片還是從側(cè)面烘托情感了。詞人遠眺湖面,“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diào)誰家唱?”再往南望去,夜色降臨,沙河塘的夜市剛剛開始,燈火初明,聽聽那水榭樓閣里傳來優(yōu)美的《水調(diào)》曲的歌聲,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唱得如此動聽。杭州好,離人怎么能不留戀?這兩句就是側(cè)面一個真實的寫照,也肯定了陳述古為官的功績,杭州一派欣欣向榮讓人留戀,這讓人眷念的欣欣向榮正是陳大人你為官成功的最好寫照啊。再接下來是詞人對席散情景的想象,“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等到夜深風歇了的時候,今天的宴席才要慢慢散去,那時候堂外應該只剩下一派江流湖水倒映著天上的明月,月光的照耀下平靜的湖水好似碧綠色的玻璃。這最后一句詞,首先暗示了今天的宴席一定是會進行到很晚很盡興才會結(jié)束,同時這一句和上一句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熱鬧,一個恬靜,不但寫出了夜西湖不同的面貌,還寄予了詞人無限的真心,現(xiàn)在我們大家熱熱鬧鬧地為使君您送行,就是宴席散去,使君也不用覺得孤獨寂寞,我作為朋友真心一表猶如天上明月,就是萬籟俱靜的時候,我對使君的友誼還是皓月當空般照進你心里。下片的描寫細細品來可謂是盡顯詞人婉約細膩的一面,幾乎照顧到離人在杭州徘徊最后時日的處處細節(jié),用夜市景色烘托別宴的熱鬧,又怕宴席散去離人傷感,強調(diào)詞人對他的一片明月冰心。與上片風格迥異,品讀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梢娞K軾這位語言大師的功力深厚,可以令詞句任由自己所需要表達的情感所用,讓讀者不得不佩服。

注釋

[1]有美堂:在杭州城內(nèi)的吳山上。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由杭州太守梅摯所主持修建。梅摯來杭州做官時,宋仁宗賜詩一首,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所以把所建的堂起名“有美堂”。

[2]使君:漢代以后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在這里是指陳述古。

[3]沙河塘:在杭州城南,是當時杭州比較繁華的地方。水調(diào):曲調(diào)名。

[4]碧琉璃:比喻月光照射下碧綠澄澈的江水。琉璃:玻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