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散文

365天讀文學(xué) 作者:365天讀經(jīng)典編委會 著


散文

老子(節(jié)選)

春秋·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1],斯惡[2]已;皆知善[3]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4]。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題】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向老子問禮。傳說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關(guān)前寫成五千言的《道德經(jīng)》(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終。老子思想的精華是樸素辯證法。在修身方面,講究性命雙修、虛心實腹、不與人爭。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其思想對后代影響深遠(yuǎn)。

【注釋】

[1]美:美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2]惡:丑陋。

[3]善:善良。

[4]萬物作焉而弗始:任憑萬物生長發(fā)展而不強(qiáng)為主宰。

上善若水[1]。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2],故幾于道[3]。

居善地,心善淵[4],與善仁,言善信[5],正[6]善治,事善能,動善時[7]

夫唯不爭,故無尤[8]。

【解題】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么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除此之外,水還具有善于處在低下的位置、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相爭、包容的特征。在本章中,老子認(rèn)為,最優(yōu)秀的領(lǐng)導(dǎo)者就應(yīng)該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

【注釋】

[1]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就好像水一樣。

[2]處眾人之所惡:停在人們最厭惡的地方。惡,厭惡。

[3]故幾于道:所以和道差不多。幾,相似、差不多。

[4]淵:沉靜、清澈的深水。

[5]信:講信譽(yù),有誠信。

[6]正:公平,不偏不倚。

[7]動善時:把握好時機(jī)才行動。時,時機(jī)。

[8]無尤:沒有過錯。尤,過失、差錯。

其政悶悶[1],其民淳淳[2];其政察察[3],其民缺缺[4]。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5]?其無正[6]也。正復(fù)為奇,[7]善復(fù)為妖。[8]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9],廉而不劌,[10]直而不肆,[11]光而不耀。[12]

【解題】

此章集中表述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案!比巳讼蛲?,“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但老子卻認(rèn)為福禍并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此言一出可謂振聾發(fā)聵,將世人引向一個新的思想境界。

【注釋】

[1]悶悶:遲鈍、不清楚、不夸夸其談的樣子,含有寬厚、寬泛的意思。

[2]淳淳:淳樸、厚道的樣子。

[3]察察:看得清楚,非常計較的樣子,有嚴(yán)厲、苛刻的意思。

[4]缺缺:狡詐、不滿足。

[5]極:終點、盡頭。

[6]無正:沒有標(biāo)準(zhǔn),不能下定論。

[7]正:正常的。奇:奇怪的、奇特的、不正常的。

[8]善:善良的。妖:邪惡的。

[9]方:方正、有原則。割:堅硬,使人不舒服。

[10]廉:清廉、自律。劌:傷害到別人。

[11]直:正直。肆:胡作非為。

[12]光:光芒,做事有個性、有鋒芒。耀:刺眼、耀眼。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1]天下,其鬼[2]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解題】

“治大國,若烹小鮮”,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的美國總統(tǒng)里根看到這句話,被深深感動了,并把這句話寫進(jìn)了他的國情咨文。

不多事瑣碎,不橫生枝節(jié),以平常心對待一切,這就是老子認(rèn)為的很好的處世態(tài)度。

【注釋】

[1]蒞:以草鋪地,作為人的坐席,引申為來臨、出席。

[2]鬼:隱藏在人心中自私、邪惡的一面,是邪惡力量的代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