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事第四

非常言 作者:李異鳴


軍事第四

魏源對清軍將領的腐敗無能深惡痛絕,強調(diào)指出“兵無強弱,強弱在將”,有了智勇雙全的將領,“就能一人學戰(zhàn),教成百人,百人學戰(zhàn),教成千人”,把整個部隊帶動起來。他反對那些趾高氣揚、庸碌無能和浮滑取巧的紈袴子弟充當統(tǒng)兵將領,主張從部隊中考核選拔那些技精膽壯、奉公守法、善于管理部隊和懂得用兵韜略的人,分別擔任初級、中級和高級指揮官,借以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力。

曾國藩根據(jù)行之多年、成效頗著的經(jīng)驗對湘軍軍制的首要原則做出概括說:“一營之權全付營官,統(tǒng)領不為遙制;一軍之權全付統(tǒng)領,大帥不為遙制。”至于此中原因,曾、左二人都曾做過解釋。曾國藩稱:“事權宜專?!薄敖杲紝?,為統(tǒng)領時即能大展其才,縱橫如意,皆由事權歸一之故?!庇终f:“營哨官之權過輕,則不得各行其志。危險之際,愛而從之者或有一二,畏而從之者則無其事也。此中消息,應默察之而默挽之??倲垊t不無偏蔽,分寄則多所維系?!弊笞谔膭t稱“軍事以號令為重,令進則進,令止則止……所謂軍法者,明其與尋常法律不同耳。自統(tǒng)領以至營、哨節(jié)節(jié)相制,然后驅(qū)之出生入死之地而不搖”。

關于湘軍的訓練之法,曾國藩有完備的理論系統(tǒng),曰:“訓有二,出打仗之法,訓做人之道。訓打仗則專尚嚴明,須令嚴陣之際,兵勇畏主將之法令,甚于畏賊之炮子;訓做人之道,則全要肫誠。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庶人人易于感動。練有二,練隊伍,練技藝。練技藝則欲一人足御數(shù)人,練隊伍則欲百人如一人?!?/p>

關于湘軍的治軍之道,曾國藩創(chuàng)造了“以禮治軍”的辦法。他認為“帶勇之法,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禮”。用禮治軍,使軍營風氣蒸蒸日上。“所部壯丁習刀矛火器之暇,以《孝經(jīng)》、《四書》爭相傳誦。每營門夜局,書聲瑯瑯出壕外,不知者以為村塾也”。曾國藩曾驕傲地贊嘆說:“吾湖南近日風氣蒸蒸日上,凡在行間,人人講求將略,講求品行,講求學術。”

1859年6月20日,由侵華海軍司令賀布率領的英法聯(lián)軍艦隊駛抵大沽口外。該艦隊以護送公使進京換約為借口,決定再次進犯大沽,打開白河大門。這時,大沽炮臺的守軍蔭蔽而又嚴密地監(jiān)視著敵艦的動向,“炮臺營墻不露一人,各炮門用炮簾遮擋”,使侵略軍摸不清大沽的設防底細。

1876年7月28日至11月6日,由老湘軍統(tǒng)領、前敵指揮劉錦棠所部25營和烏魯木齊都統(tǒng)金順所部19營,先后攻克古牧地、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城,收復除俄占伊犁以外的北疆地區(qū)。1877年4月14日至18日,由劉錦棠部、廣東陸路提督張曜部和記名提督徐占彪部共40余營,分兵3路,攻克達坂、吐魯番、托克遜3城,打開進攻南疆門戶。1877年9月27日至1878年1月2日,以劉錦棠率馬步32營為前鋒,張曜率馬步16營為后隊,先后收復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喀什噶爾、葉爾羌、英吉沙爾、和闐南疆8城,控制全部南疆地區(qū)。

1884年6月,張之洞由海路抵達廣州。早在1883年,張之洞上奏稱:“今日法越之局,惟有一戰(zhàn)。”他請朝廷早下抗法決心,并提出了具體的方針,諸如“務持久”、“防津”、“防煙臺”、“防粵”、“防江南閩浙”、“備軍火”、“速文報”等。為了加強廣東防務,他積極地籌劃戰(zhàn)守之備,并勸諭地方紳民舉辦團練;又與廣東巡撫倪文蔚、在粵的欽差大臣、兵部尚書彭玉麟等人巡閱各???。

劉錦棠雖已是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然而對升官晉爵不感興趣。伊犁收復以后,劉錦棠多次以祖母老病和自己患腳疾為由,申請開缺回鄉(xiāng)。但是,當他聽說法國侵略軍占領越南襲擊諒山,威脅廣西、云南的消息后,“不禁積憤填胸”,1884年8月21日,劉錦棠上了一道《請率師與法夷決戰(zhàn)折》,“請旨率師東下,與之決戰(zhàn),以紆積憤”,并且表示,“臣之腳疾雖迄未痊,而當國家有急,當奮不顧身。”在奏折中,他對敵我力量進行了認真分析,認為只要堅決抵抗,無論陸戰(zhàn)、海戰(zhàn),都有把握取得勝利,要求準其自募6000人東下赴越,抗擊法寇。然而清廷已經(jīng)決定妥協(xié),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9月13日,劉錦棠又上奏請戰(zhàn),再次要求奔赴抗法前線,并且說明這樣做只是為了報效國家,而并非邀功請賞。清廷又未準允。

中法戰(zhàn)爭中臺灣的淡水一役,淡水守將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判斷法軍難于突破港口的障礙物,必會由北岸海灘登陸,奪占淡水街。據(jù)此,他將守軍9營在北岸的叢林和高地設伏,待機殲敵。1884年10月8日,由法國艦隊副司令利士比指揮的七艘漢艦的艦炮向北岸海灘及守軍營地猛烈轟擊,掩護陸戰(zhàn)隊600人分三路登岸。孫開華待敵接近叢林時,立即率部從正面阻擊,并命令伏兵章高元、林朝祜部從右翼側(cè)擊,愛國藝人張李成率領的民兵從后抄襲,圍殲登陸之敵。法軍突遭襲擊,紛紛向海邊逃竄??傆嫹ㄜ姳粴?00余人,攻占淡水的計劃落空。

1885年3月21日,馮子材率王孝祺部出關夜襲法軍前哨據(jù)點文淵,重創(chuàng)敵軍后主動撤回。清軍主動出擊,迫使法軍指揮官尼格里做出錯誤決定,不等援軍到齊,就發(fā)起進攻。23日,法軍向清軍陣地發(fā)起進攻,馮子材、王孝祺率部英勇抗擊,阻止了正面敵人的進攻。下午4時,蘇元春、陳嘉等部趕來增援,與敵激戰(zhàn)。時王德榜部由油隘出擊法軍右翼,牽制了敵近千名預備隊的機動,并一度切斷敵軍的運輸線。入夜,清軍調(diào)整部署,增強了長墻和東、西嶺的防御力量。24日,法軍分三路再次發(fā)動進攻。上午11時,當中路法軍接近長墻時,馮子材率領兩個兒子及所部將士躍出長墻,沖入敵陣。不久,從扣波趕來的5營軍卒突然出現(xiàn)在法軍后側(cè),予敵以意想不到的打擊。經(jīng)過殊死搏斗,中路法軍后撤。傍晚,王德榜部在擊潰敵之增援部隊及消滅其運輸隊后,從關外夾擊法軍右側(cè)后,配合正在東嶺激戰(zhàn)的陳嘉、蔣宗漢部奪回了全部敵占堡壘;王孝祺部也已擊退沿西嶺進攻之敵,并由西嶺包抄敵后。法軍三面被圍,死傷甚眾,狼狽逃回文淵。

正當馮子材等乘勝追殲侵越法軍時,清廷電令乘勝即收,并于1885年4月7日宣布停戰(zhàn)撤軍。對此,張之洞上奏朝廷稱:“停戰(zhàn)則可,撤兵則不可,撤至邊界尤不可?!眱商旌?,再次奏請朝廷延緩撤兵時間,以攻克河內(nèi)。然而朝廷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仍令前線將士如期停戰(zhàn)撤回,致使中法戰(zhàn)爭出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結局:“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p>

北洋艦隊組建后,日本海軍上校、“浪速”號驅(qū)逐艦艦長東鄉(xiāng)平八郎,應邀參觀大清帝國的海軍。東鄉(xiāng)登上“鎮(zhèn)遠”號巡洋艦后,看到水兵把洗過的衣服曬在艦炮的炮管上,當他下船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白手套都臟了。于是,東鄉(xiāng)在回國后的報告中說:“清朝海軍雖然噸位多,但不堪一擊!”果不出其然,1894年甲午戰(zhàn)爭中,堂堂北洋艦隊,被總噸位僅有6.13萬噸的日本海軍一舉擊潰。

甲午戰(zhàn)爭前,中國位列世界第7大海軍強國,“北洋水師”則號稱“東方無敵艦隊”;日本海軍則極為勉強地屈居第12位。中國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4億人口,而日本僅有37萬平方公里國土和4千萬人口……

臧紆青,道光時舉人,在做幕僚時,他向奕經(jīng)提出抗英軍務方略:將軍眼前應首先做好兩件事,一是立即上奏朝廷,把正在東河戴罪治水的林則徐招到浙江幫辦軍務,切莫讓朝廷派出像琦善這種人來浙江,以免影響浙東軍營官兵的士氣;二是應上奏朝廷,把在浙東之役中嚴重失職的余步云按軍法處置,革職斬首,以振軍威。同時請求把福建官軍并入浙江軍營。

王韜所著《火器說略》,使丁日昌對近代槍炮的制造原理、生產(chǎn)工藝,特別是車床等生產(chǎn)工具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寫信向李鴻章推薦王韜,同時建議設立“夾板火輪船廠”,用機器生產(chǎn)近代輪船和槍炮。恰在這時,容閎提出了要在中國發(fā)展“制器之器”的主張,丁日昌立即深表贊同,說制造之理是一脈相通的,“一有制器之器,即可由一器而生眾器,如父之生子,子之生孫”。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zhàn),悍然發(fā)動了侵略朝鮮和中國的“甲午海戰(zhàn)”。11月21日至24日,日軍在旅順濫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全城僅36人逃生。

1894年8月初,清政府派出的衛(wèi)汝貴、馬玉昆、左寶貴、豐升阿四支援軍一萬多人抵達平壤后,李鴻章電告衛(wèi)汝貴:“必須先據(jù)形勢,堅扎營壘,勿為所乘?!?月15日,光緒帝指示李鴻章一面布置后路,一面令平壤清軍實行攻勢作戰(zhàn)。李鴻章堅持只守不攻的方針,奏稱:“目前只能堅守平壤,扼據(jù)形勝。”8月下旬,成歡之戰(zhàn)的敗將葉志超率部繞道來到平壤,被任命為平壤各軍總統(tǒng)率,“一軍皆驚”。9月12日,日軍一萬余人分四路進攻平壤,各路兵力多者五千人,少者兩千人。平壤清軍如能集中兵力,主動出擊,先攻其一路,予以殲滅性打擊,再轉(zhuǎn)攻他路,則有可能擊退進攻之敵,守住平壤。但李鴻章卻指示:“如平壤被圍,只有令中和各隊乘夜拔回,以顧根本,勿致兩失?!庇谑?,葉志超盡撤城外之兵,龜縮于城內(nèi),“束手以待敵人之進攻”。結果,平壤城被日軍攻占,清軍向鴨綠江敗退。對于清軍應否主動出擊問題,日本軍界人士也認為,如果清軍“拒止一方”,集中兵力向某路日軍“轉(zhuǎn)取攻勢,則可得逐次各個擊破之機會”。

1894年10月,日軍進攻旅順時,鑒于其正面炮臺林立,設防堅固,不易攻取,便從10月24日起于其后方的花園口,用30余艘運輸船分批輸送第2軍登陸。李鴻章得此消息后,既不派海軍艦艇襲擊正在航渡、換乘之日軍,也不派陸軍前往攻擊已經(jīng)登陸和登陸而立足未穩(wěn)之敵,致使兩萬多日軍順利登陸后,先占金州,繼占大連,最后攻占旅順。當日軍2萬多人進攻威海基地時,故伎重演,于1895年1月20日,在基地后方設防薄弱的榮成灣登陸成功,爾后兵分兩路進攻威海南幫、北幫炮臺,使北洋艦隊和劉公島陷入水陸重圍,導致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在日軍登陸時,李鴻章令北洋艦隊“不得出大洋海戰(zhàn)”。對此,連日方也承認:“如丁提督親率艦隊而來,遣數(shù)只魚雷艇,對我進行襲擊,我軍豈能安全上陸!”

1894年10月11日,日軍對臺南的門戶嘉義發(fā)起猛攻。徐驤和劉永福在城外兵營中,埋下大量地雷,然后棄營進城。敵人不知是計,進占兵營,半夜地雷爆炸,炸死700多人,日本嚇得丟掉槍炮,倉皇逃命。途中,又遭義軍伏擊,死傷很多。第二天,日軍集中炮火狂轟嘉義城,一小時發(fā)炮達180多發(fā)。轟坍城墻后,義軍與竄進城中的敵人浴血巷戰(zhàn)。日軍近衛(wèi)師團師團長在這次戰(zhàn)役中重傷斃命。

1895年1月中旬,日軍開始進犯遼陽。遼陽東南吉洞峪練總徐珍在當?shù)亟M織了抗日鄉(xiāng)團,扼守在吉洞峪南部要地韓家?guī)X、宋家?guī)X,狙擊敵人,保衛(wèi)遼陽。1月17日,日軍再犯韓家?guī)X,鄉(xiāng)團奮力還擊,擊斃敵人數(shù)十人。1月28日,敵人進攻犁寶溝嶺口,結果又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鄉(xiāng)勇們晚上點燃火把,白天在嶺上插滿旗幟,出沒往來,虛實兼用,日軍畏縮觀望,此后一個多月,敵人沒敢再來侵犯。

同治十年,法國侵略者吞并越南,進攻中國駐軍,中國軍隊奮起反抗,雙方互有勝負。8月,法軍騷擾臺灣,進犯基隆,23日在福建沿海挑起馬尾海戰(zhàn),在一小時內(nèi)擊毀福建水師艦船11艘,將法國幫助建造的馬尾船廠全部摧毀。清廷忍無可忍,被迫對法正式宣戰(zhàn)。

光緒元年,日艦襲擊朝鮮江華島,強迫朝鮮與之簽訂《江華條約》;光緒七年,朝鮮宮廷內(nèi)訌,殺傷日僑,日趁機派重兵入朝;中國官員馬建忠等處置迅速,使日方無由妄動,遂迫朝鮮訂《濟物浦條約》,以賠款、開埠了結。

1900年6月中旬,聶士成回師天津,英勇抗擊八國聯(lián)軍,在戰(zhàn)斗中,他身先士卒,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軍。7月9日,聶士成在天津城南八里臺被聯(lián)軍包圍,聶及手下與聯(lián)軍惡戰(zhàn)四小時之久,聶身受七傷,“腹破腸出,猶揮軍前進”,最后悲壯殉國。所部作戰(zhàn)官兵“幾無一生者,唯見尸身仆于血泊中”。

1931年9月18日,日軍自毀沈陽附近鐵路一段,誣指為中國軍隊破壞,立即展開軍事活動,攻占東北,是為“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張學良的東北軍一槍未發(fā),即讓出沈陽城。日軍得寸進尺,四個多月內(nèi),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日本強占東北后,中國人民就開始了武裝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

“九一八”事變后,中、日兩國實際已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之中,先有東北義勇軍馬占山奮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滬之戰(zhàn),復有長城各口之戰(zhàn),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戰(zhàn)。

1932年3月19日夜,鏡泊湖一帶的老獵人陳文起被日寇抓住,日寇要他帶路進攻抗日武裝。20日晨,他將日寇上田支隊上千人及輜重車隊引入李延祿補充團埋伏地。我軍斃敵小川大尉以下120人,打傷200余,繳槍3000余支。陳文起后被日寇逮捕,敵人將他吊在屋梁上毒打,他始終罵不絕口,最后被日寇用刺刀挑開胸膛,壯烈犧牲。

1933年初,汪清抗日游擊隊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兩個日本奸細,經(jīng)審明,得知他們原是“民生團”的人。這一來,中共東滿特委便將日本奸細的個人活動,都錯誤地歸結于是“民生團”有組織對抗日游擊隊的滲透。于是,便在東滿地區(qū)黨與抗日游擊隊中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民生團”斗爭,結果給抗聯(lián)與東滿黨組織造成了一次歷史大悲劇。

1934年3月21日,中共東滿特委書記、東滿抗日根據(jù)地和抗日武裝的創(chuàng)建者童長榮與部分游擊隊員被日寇包圍在小汪清十里坪東南岔,激戰(zhàn)中童長榮身受重傷,自他1933年患重病后一直負責照料他的朝鮮族女戰(zhàn)士崔今淑拼死將他背出包圍圈,藏進一個山洞,但童仍因傷重于次日殉國,年僅27歲。為保護童長榮遺體不遭日寇蹂躪,22歲的崔今淑守衛(wèi)洞口,與日寇血戰(zhàn)一天,直至犧牲。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中共中央發(fā)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nèi)戰(zhàn),共同抗日。12月,黨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12月9日爆發(fā)了學生愛國運動,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在西安事變發(fā)生前的12月9日,蔣介石寫信給陜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囑《大公報》發(fā)表剝奪張學良、楊虎城的“剿共”權利,由蔣鼎文取代的消息。

西安事變爆發(fā)后,地方軍閥出自不同的目的,紛紛表明了自己對事變的態(tài)度,成為影響事變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閻錫山作為當時最有實力的地方軍閥之一,對事變尤為關注,并欲借之以達到個人目的。但因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如愿。

中國共產(chǎn)黨面對民族危亡的嚴重形勢,率先捐棄前嫌,主張國共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對外,共同挽救中華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并就此同國民黨進行了多次談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為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根本方針。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倡議和督促下,1937年9月,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宣告成立。

老獵人李炮,關內(nèi)人,因行俠仗義打死家鄉(xiāng)惡霸,帶兒子流落關外,其真名已無人知道。日軍侵入東北,他親送獨子參加抗聯(lián)。其子在戰(zhàn)斗中負重傷,他攜槍尋仇,擊斃日偽軍二十余人,彈盡受傷被俘,被日軍活活打死,并割頭燒尸,時為1937年3月??孤?lián)五軍以最隆重軍禮安葬李炮于他犧牲之地,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親自為他撰寫了祭文。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shù)刂袊v軍第29軍發(fā)動進攻,第29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從此開始。8月13日,日軍又進攻上海,同樣遭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抗戰(zhàn)。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fā)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jié)目的排練,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謝晉元團長帶領八百名英勇孤軍死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掩護五十萬名中國軍隊撤退,上海保衛(wèi)戰(zhàn)一役,徹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迷夢。

1937年8月14日清晨,中國空軍主動對黃埔江上的日本海軍艦艇發(fā)動攻擊,日軍盛怒下立刻調(diào)動從臺灣飛來的木更津聯(lián)隊與鹿屋聯(lián)隊戰(zhàn)斗機,企圖一舉消滅南京、上海地區(qū)之所有中國空軍基地。不料當天入侵的日本機動群,遭到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長高志航率領的戰(zhàn)機反擊,結果,中國空軍以六比零擊落日機,首開中日空戰(zhàn)全勝紀錄,打破了“皇軍無敵”的神話。全國百姓從廣播里知道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氣。國民政府宣布8月14日為“中國空軍節(jié)”,高志航大隊長被譽為“空中戰(zhàn)神”。

1938年10月,抗聯(lián)五軍一師在西征返回途中在烏斯渾河畔被敵圍困,為掩護戰(zhàn)友,以婦女團指導員(政委)冷云為首的八名女戰(zhàn)士主動將一千余日偽軍吸引到自己方向,在子彈打光之后,攜槍投河,壯烈殉國。她們是:五軍婦女團指導員冷云(原名鄭志民)、班長楊貴芝、胡秀芝、原四軍被服廠廠長安福順、戰(zhàn)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

黃友,本是湯原縣的一個大地主。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不愿自己在家享福,拋棄土地財產(chǎn)參加了抗聯(lián)游擊隊??孤?lián)三路軍成立以后的一天,敵人發(fā)現(xiàn)了他并將他逮捕,要他帶路襲擊三路軍的后方,對此,他一口答應了。鬼子了解他是一個大地主,以為他回心轉(zhuǎn)意要給“皇軍”出力了呢,跟著他向湯旺河上游的小興安嶺里走去。黃友把鬼子人馬領進了迷宮似的山林后,就瞅個空子溜走了。黃友一走,鬼子們可就慘了,在風雪茫茫的小興安嶺,他們怎么也出不來了。沒幾天便不斷有人因缺糧斷炊凍餓而死,最后700多人只跑出來30多個。而黃友自己也把雙手雙腳都凍壞了,幸虧抗聯(lián)發(fā)現(xiàn)了他,才沒凍死。日寇對他恨之入骨,兩年后,他不幸落入敵手,他毫不屈服,破口大罵敵寇,最后被殘酷地殺害。

1939年3月,日軍進攻鄂西,進犯隨縣、棗陽,張自忠再次親自率領兩軍團渡海迎戰(zhàn),大破日軍,擊斃擊傷敵軍超過一萬三千人,再為抗戰(zhàn)史上寫下了“鄂北大捷”。

中日海軍敵強我弱戰(zhàn)力懸殊,長江決戰(zhàn)中多艘中國軍艦采取自沉淺江方式阻敵前進,極其悲壯;中山艦長不圖偷生,力戰(zhàn)不退與中山艦長埋江底。

中國遠征軍成員以響應政府“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的熱血青年為主干,官兵們征戰(zhàn)一千五百余公里,歷時半年,艱苦奮戰(zhàn),流血犧牲,受到了盟國的高度評價。1942年春夏,日軍進攻并占領緬甸北部,盟軍在緬甸戰(zhàn)役中遭受挫折。遠征軍主力二百師師長戴安瀾將軍一部在東瓜中伏,激戰(zhàn)一夜壯烈殉國。

香港淪陷,陳策帶領七十二名駐港英軍分乘五艘快艇,突破日軍封鎖線,重返內(nèi)地防區(qū),此役陳策英勇負傷,“獨腳將軍”稱號由此而來。

日軍占領徐州以后,集中重兵對武漢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進攻,企圖一舉攻占武漢,迫使中國屈服。中國軍民展開了驚天動地的“保衛(wèi)大武漢”的戰(zhàn)斗。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廣西軍隊開赴華東、華中抗日前線,參加了徐州會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等戰(zhàn)役。在廣西境內(nèi)參加了桂南會戰(zhàn)、桂柳會戰(zhàn)等抗擊入侵日軍的戰(zhàn)役。抗戰(zhàn)八年,廣西共征兵94萬多人,人數(shù)僅次于四川,按人口比例,出兵之多居全國第一。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唐村出了個爆炸英雄劉元憲,用地雷炸得鬼子鬼哭狼嚎,雖然鬼子到處掃蕩,但一直不敢進唐村一步。

爆炸英雄劉元憲機智勇敢。一次,他在鬼子來往的路上埋下地雷。考慮到鬼子狡猾,地雷埋下后,劉元憲輕輕地在上面坐了一下,留下一個屁股印跡,然后躲到遠處觀察。不久,當?shù)負?jù)點的一名鬼子小隊長領著一只狼狗趾高氣揚地走來。當走到地雷埋下的地方時,鬼子走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不過,被地雷嚇怕了的小日本非常小心,不敢隨意落坐。鬼子四處張望,猛地看到劉元憲留下的屁股印跡,不由大喜,心想終于找到可以安全坐下休息的地方了,趕上去,一屁股坐下去,就聽一聲巨響,鬼子被炸得飛上了天,連同他的狼狗也未能幸免。

抗戰(zhàn)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yǎng)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jīng)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zhí)行任務,表現(xiàn)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zhàn)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fā)給他使用。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fā)現(xiàn)上當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二小英勇犧牲。

王樸,也作王噗,幼名蘭貴,男,河北省完縣人,抗日兒童團長。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zhàn),王樸不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xié)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樸的家鄉(xiāng),王樸和鄉(xiāng)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樸和鄉(xiāng)親們。鬼子拿著漢奸提供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樸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樸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支和彈藥藏在哪里。王樸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奸。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起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樸,王樸的母親、弟弟和奶奶。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qū)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王樸“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

1941年底,蔣介石將稅警總團改編為新三十八師,由孫立人為首任師長,立即奉派趕抵緬甸八莫,解救被日軍包圍的英軍,經(jīng)過苦戰(zhàn),孫部以不滿1000的兵力,擊退數(shù)倍于己的敵軍,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軍,曾轟動全球,使孫立人舉世聞名。英皇特授予他帝國英雄勛章,美國政府也為他頒授了豐功勛章。

1941年參加上高會戰(zhàn),王耀武指揮預備隊先后發(fā)起7次沖鋒,與敵人進行7次肉搏,斃敵2000余人,為實施友軍對敵人的包圍,爭取了時間。此役殲敵16000人,繳獲駿馬2800匹,擊斃日軍中將、少將各一名,被譽為抗日鐵軍。何應欽稱之為“開戰(zhàn)以來最精彩之作戰(zhàn)”。

1942年初,中、美兩國政府協(xié)議,成立了包括中國大陸、印度支那、泰國和緬甸在內(nèi)的中國戰(zhàn)區(qū),以蔣介石委員長為戰(zhàn)區(qū)最高統(tǒng)帥。同時,為配合緬甸、印度地區(qū)的英、印軍作戰(zhàn),中國應英方要求,派出十萬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廬山一線中國軍隊奮勇抵抗,巧妙利用地形與日軍頑強周旋。日軍雖然裝備精良,無奈廬山是冰川運動形成的山峰,形狀雄奇,道路險峻,中國軍隊把迫擊炮搬上山頂,日軍形容中國軍的迫擊炮“如同雨點從天而降”。

1943年10月,中國駐印軍向緬北大舉反攻,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攻勢凌厲。歷時兩年的第二次緬戰(zhàn)中,共擊斃日軍3個聯(lián)隊長以下3萬3千余人,傷日軍7萬5千余人,孫立人命令參謀一律就地槍斃凡是到過中國的日軍俘虜,因迭克強敵屢建戰(zhàn)功,當時的國際輿論贊譽孫立人為“東方的隆美爾”。

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死亡的將領共115人。其中上將8人,中將42人,少將65人。在共產(chǎn)黨人中,犧牲的高級將領有左權將軍和彭雪楓將軍??谷諔?zhàn)爭中國民黨政府共投入約四億美金。在中國斃命的日寇將領共129名,其中大部分是被擊斃的。

抗日戰(zhàn)爭中,國民黨陸軍陣亡、負傷、失蹤3211419人,空軍陣亡4321人,毀機2468架,海軍艦艇損失殆盡。

抗戰(zhàn)時期盟軍中國戰(zhàn)區(qū)參謀長,美國將軍史迪威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從兩千多年前西甌國君譯吁宋帶領五萬嶺南土著士兵,令秦軍伏尸數(shù)十萬開始廣西兵一直是廣西軍隊戰(zhàn)斗力強悍的標志。廣西土著士兵的勇悍令其所有中外對手感嘆,一個地方出精兵的傳統(tǒng)歷經(jīng)數(shù)千年而不變實為中國所僅有。

抗日戰(zhàn)爭時,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官李宗仁率領軍隊在臺兒莊打敗日軍,取得了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上第一次勝利。日軍想進犯廣西,卻損失了4000人在昆侖關。直到1945年也未徹底地征服廣西。

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在正面戰(zhàn)場共對日寇進行了22次大規(guī)模的會戰(zhàn)。

淞滬會戰(zhàn):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滬會戰(zhàn)是抗戰(zhàn)爆發(fā)以來,中日雙方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會戰(zhàn)。3個月的戰(zhàn)役中,雙方都投入幾十萬兵力。由于國民革命軍戰(zhàn)略不當,武器裝備落后,在付出33萬多人的巨大損失后,最終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zhàn)的失利。此戰(zhàn)日軍傷亡5萬余人。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zhàn)后,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國民革命軍此時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后開始了長達數(shù)月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余萬人。

太原會戰(zhàn):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軍占領大同后向太原進攻,國民革命軍由于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zhàn)中國守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萬余人。但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戰(zhàn)場的正規(guī)戰(zhàn)爭宣告基本結束。

徐州會戰(zhàn):1938年1月~5月21日。

日軍打通了津浦線,擴大了占領區(qū),但未能消滅國民革命軍主力。國民革命軍的防御作戰(zhàn)和主動轉(zhuǎn)移為此后的武漢保衛(wèi)戰(zhàn)贏得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其中臺兒莊大捷消滅日軍1萬多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意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