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志摩:冥冥中自有牽引

陸小曼:絕世風華里的寂寞煙云 作者:陳瑯語,智杰軒,出品 著


1.浪漫詩人徐志摩

正當陸小曼和丈夫“話不投機半句多”,渴望沖出圍城獲得自由的時候,一個人出現(xiàn)了——民國大才子徐志摩。

徐志摩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他是金庸的表兄,浙江海寧市硤石鎮(zhèn)人。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金融學,三年之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遠赴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

徐志摩在《給新月》中談到發(fā)起新月社的原因時說道:“我們當初想望的是什么呢?當然只是書呆子們的夢想!我們想做戲,我們想集合幾個人的力量,自編自演戲,要得的請人來看,不要得的反正自己好玩。”就這樣,那個頗具盛名的文人社團因為“好玩”而成立了,住在北京石虎胡同的徐志摩是其中的精英,其中還包括很多日后有名的文豪:胡適、聞一多、梁實秋、余上沅、丁西林、林徽因等,吟詠嘯傲。

徐志摩家境富裕,曾就讀于國內家塾、硤石開智學堂、杭州府中學堂、上海浸信會學院暨神學院。在北大期間,徐志摩曾拜梁啟超為師,而且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大禮。在劍橋大學那兩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和歐美浪漫主義、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徐、梁雖然是師徒關系,但是二人的思想其實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已經(jīng)接受資產(chǎn)階級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不顧世俗的眼光,舍命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爭取戀愛、婚姻的自由。

其實在結識陸小曼之前,他曾有過兩段感情經(jīng)歷。第一段是奉父母之命和張幼儀結婚,深感和妻子之間缺乏感情。1920~1921年,徐志摩在倫敦認識了鐘靈毓秀、冰雪聰明的林徽因,他覺得這才是自己理想中的伴侶——美麗、純潔、天真、活潑。他們二人在英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回國后,他仍然無法忘記這個清新脫俗的“林家女孩”。

徐志摩的結發(fā)妻子張幼儀溫柔賢惠、會持家,可并不太適合浪漫詩人徐志摩。為了追求林徽因,1922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和張幼儀離婚。

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弟子,而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和林徽因已有婚約。梁啟超得知徐志摩為林徽因離婚而且為林徽因輾轉回國的事情后,曾以訓教弟子為由給徐志摩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希望徐志摩可以再三考慮這件事,不能因為一己之私樂而讓身邊的人痛苦,也不能沉迷于男女情愛的幻境之中而徒增煩惱和苦痛,應該懂得看開和放下。言辭懇切,讓人感動。

可徐志摩已然心意已決,所以沒有如梁啟超預料中的良好回應。徐志摩回信說:“我知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兇慘之苦痛,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xiàn)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者,夫豈得已而然哉?”他告訴自己的恩師,自己并非只顧自己私樂而讓他人痛苦,他只是想要跟著自己的內心走,想到靈魂驅使的地方尋找幸福。之后極灑然地寫了兩句話說:“我將于茫茫人海之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從巴黎回來的徐志摩立刻和林徽因表白了,可滿紙的情話卻嚇壞了年幼的林徽因:“也許,從現(xiàn)在起,愛、自由、美將會成為我終其一生的追求,但我以為,愛還是人生第一件偉大的事業(yè),生命中沒有愛的自由,也就不會有其他的自由了……當我的心為一個人燃燒的時候,我便是這天下最最幸運兒、又是最最痛苦的人了,你給予我從未經(jīng)過的一切,讓我知道生命真是上帝了不起的杰作。”

“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么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可以讓我匆忙行進的腳步停下來,讓我在你的身邊停留一小會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著我的靈魂……”

你說你要走的時候,我沒有挽留,因為我知道,從你蹙眉的那一刻起,你早已不屬于我了。我還是原來的我,可是你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的你了。

徐志摩的愛來得太兇猛,驚嚇了林徽因,而且她也因為他拋棄了張幼儀的行為而深深自責。她沒有想過徐志摩會為了她而離婚,甚至十六歲的她都不知道該對徐志摩抱有什么樣的情感。徐志摩的眼神是那樣的炙熱,像一團烈火,又像一把利刃,讓她無所適從。而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執(zhí)著傷害了任勞任怨的張幼儀,所以讓她不敢靠近他。

雖然不知道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但是林徽因明白,自己無法回饋他的這份感情,因為她一閉上眼就會感到害怕,那段時間,她時常想起自己的母親,之后由母親聯(lián)想到張幼儀,母親的痛苦為她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父親的無情讓母親變成了一個讓人難以靠近的刺猬,她豎起了全身的尖刺,卻只能將父親越推越遠。在和姨娘的較量中,母親早已喪失了自己的獨有的魅力,只剩下一副充滿幽怨的軀殼。沒有人知道從愛到不愛要經(jīng)歷多長的時間,也沒人知道海誓山盟最后是否會漸行漸遠成為路人,但是母親何雪媛成為林徽因面對這段感情時的枷鎖,深深地扼住了她的喉嚨。她無法因為自己而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女子,雖然那不怪她。

泰戈爾來華期間,徐志摩和林徽因再次接觸,但此時的林徽因已經(jīng)決定和梁思成同赴美國求學。徐志摩很是沮喪,正當他因為失戀而終日頹喪之際,他遇到了陸小曼。

泰戈爾64歲生日時,京城名流排演了詩劇《齊德拉》,在協(xié)和醫(yī)院的禮堂,林徽因扮演齊德拉公主,徐志摩扮演愛神,當時的徐志摩,眼中只有林徽因。那個時候,陸小曼站在禮堂門口發(fā)售演出說明書。

一位叫趙森的人事后回憶當晚:“在禮堂的外部,就數(shù)陸小曼一人最忙——進來一位遞上一冊說明書,同時收回一元大洋。看她手忙腳亂的情形,看她那瘦弱的身軀、苗條的腰肢,眉目若畫,梳一絲不亂的時式頭——彼時尚未剪發(fā),斜插一枝鮮紅的花,美艷的體態(tài),輕嫩的喉嚨,滿面春風地招待來賓,那一種風雅宜人的樣子,真無怪乎被稱為第一美人?!标懶÷托熘灸κ且粋€圈子的人,他們遲早會相遇的。

其實,王庚也是梁啟超的弟子,擅長交友的徐志摩沒過多久就和王庚打成了一片。當時新月社的活動很多,徐志摩、胡適、王庚夫婦經(jīng)常聚在一起。雖然同為梁啟超的弟子,但二人的思想觀念確實天差地別,王庚沉穩(wěn)踏實,徐志摩動蕩漂浮;王庚視工作如生命,徐志摩視愛情如生命。這也為后續(xù)陸小曼和徐志摩的相熟相傾埋下了伏筆。

王庚雖然是個武人,卻頗具文人氣質,和文化圈的人來往密切。1921年成立文學研究會,王庚是早期會員,編號34號,而徐志摩的編號是93號,可見王庚資歷之老。但文人氣重的王庚偏偏沒有文人的情懷,做事一板一眼,因此不招陸小曼喜歡。

2.胡適:可遇不可求

說起陸小曼和徐志摩的相識,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人物——胡適,小曼和志摩在一起可以說是胡適一手促成的。

胡適是北大教授,也是新月社的大哥,他是在徐志摩之前認識陸小曼的,而且被她的美麗動人所傾倒。他在畫家劉海粟來北平的時候對他說:“你到了北平,不見王太太,等于沒到過北平?!眲⒑K诤秃m等人去王家見“王太太”,底下人只是通報說“小姐就來”,海粟心里疑惑:我們要見的是位太太,就是還年輕,也不能稱之為“小姐”???

其實這其中還是有原因的,王庚家道中落,他和陸小曼的婚事是陸家一手操辦的,下人中很多都是陸家?guī)淼?,所以一直沒有改口,仍然稱呼陸小曼為“小姐”。日后她嫁給徐志摩,下人也跟著過去伺候,仍稱她為“小姐”。沒過多久,小曼就出來了。海粟眼前一亮,心中不禁感嘆:“這位女士真配叫陸小曼!”

胡適和陸小曼之間也曾有過一些曖昧情愫,只不過這段感情并未成型。

1925年5月3日,胡適把歌德的一首詩寫好后送給陸小曼:“要是天公換了卿和我,該把這糊涂世界一齊都打破,再鍛再煉再調和,好依著你我的安排,把世界重新改造過!”陸小曼回信也說:“我還有時恨你能愛我而不能原諒我的苦衷?!?/p>

1925年6月,陸小曼給胡適寫英文信,其中一封上寫道:“我最親親的朋友:這幾天我很擔心你。你真的不來了嗎?我希望不是,因為我知道我是不會依你的。熱得很,什么事都做不了。只希望你快點來看我。別太認真,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吧。最重要的,我求求你為了你自己,不要再喝了。就答應我這一件事,好嗎?你為什么不寫信給我呢?我還在等著呢!而且你也沒有給我電話。我今天不出去了,也許會接到你的電話。明天再給你寫信。——眉娘”信里的嬌嗔如同小女孩一般,任誰看了都似融化了心一般。

胡適應該是對小曼動了情的,只是他不敢主動承認。胡適是有家室的。在他十三歲那年,母親做主給他訂了一門親事,是個鄉(xiāng)下的小腳姑娘江冬秀。而后胡適赴美學習,兩人十四年未曾見面。1917年,胡適學成歸國,回國之后就和江冬秀完婚。

1923年,胡適和正在杭州師范讀書的同鄉(xiāng)、當年婚禮上的伴娘曹誠英發(fā)生戀情,江冬秀得知后,“操起一把菜刀,一手摟住只有兩歲的小兒子思杜(1921年生),一手拖住大兒子祖望(1918年生),頃間將刀勒向自己的脖子,對胡適聲淚俱下叫道:‘你好!你好!你要那個狐貍精,要和我離婚!好!好!我先殺掉你兩個兒子!再殺我自己!我們娘兒仨都死在你面前……’”胡適頓時嚇得夠嗆,從那之后收斂了許多。其實江冬秀是個非常賢惠的女子,不僅對胡適好,對婆婆和族中子弟也都很好。

既然不能和小曼有什么結果,時不時去看望一下也好嘛。于是,胡適開始屢屢?guī)е约旱呐笥讶バ÷抑邪菰L,其中就包括徐志摩。

3.知音難覓,日漸傾心

徐志摩回國后,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平民大學授課,而且主編《晨報·副刊》,發(fā)表詩歌作品,文采飛揚,又頗具演講天賦,惹人仰慕。此后他更作為泰戈爾訪華時的翻譯,陪同其在國內講演,在民眾面前的曝光率非常高,更加讓人仰望。

他和張幼儀離婚之后,成了眾多少女的偶像,被貼上了諸多標簽:帥哥、才子、海歸、教授、富二代、單身。據(jù)說,他演講的時候,臺下總有女學生的竊竊私語和仰慕者的尖叫,如同時下的明星出場一般。

頗具現(xiàn)代風格的詩人的演講行云流水,充滿流動的幻想,他的話語時而慷慨,時而溫柔,讓人不禁心波蕩漾。

蘇雪林回憶她見到徐志摩受邀到蘇州某女子中學講演時的情景,“記得那天天氣極冷,詩人穿了一件灰色綢子的棉袍,外罩一件深灰色外套,戴著闊邊眼鏡,風度翩翩,自有一種玉樹臨風之致……他那天演講的是什么題目,事隔多年,今已不憶,橫豎不出文學范圍。詩人宣讀講稿時,有一種特別音調,好像是一闋旋律非常優(yōu)美的音樂,不疾不徐,琮琤頓挫,有似風來林下,泉流石上,實在悅耳極了?!?/p>

對于初見徐志摩的情景,蘇雪林更是記憶猶新:“記得有一次,那些留英同學在某高級酒店宴會,座中有詩哲徐志摩,蘭子約我去瞻仰瞻仰。那一晚我才認識了欽羨已久詩人的‘廬山真面’。他的形貌大概很像梁實秋先生所形容:身軀是頎長的,臉兒也是長長的,額角則高而廣,皮膚白皙,鼻子頗大,嘴亦稍闊,但搭配在一起,卻異常的和諧。那雙炯炯發(fā)光的大眼,卻好像蒙著一層朦朧的輕霧,永遠帶著迷離恍惚的神情。這正是一雙詩人的眼睛。詩人雖生活于這個塵世里,他的靈魂卻棲息于我們永遠不知道的夢幻之鄉(xiāng),或什么華嚴世界,所以如此吧。”

可以說,單從外貌上看,陸小曼和徐志摩是很登對,再加上徐志摩的才情,以及和陸小曼精神上的共鳴——一個失戀,一個嫁錯了人……

其實,感情的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哪怕沒有徐志摩,也還會有別人出現(xiàn)在小曼的身邊,如胡適、張歆海。相對來說,樸實、賢惠的張幼儀似乎更適合勤懇忠厚的王庚,而他們卻成了浪漫詩人和交際皇后在愛情方面的犧牲品。

徐志摩是個多情的詩人,他的心如火一般熾熱。陸小曼呢?她在寂寞里苦怕了,就像她在《愛眉小札》序里說的:“在我們初次見面的時候(說來也十年多了),我是早已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別人結婚了,雖然當時也癡長了十幾歲的年齡,可是性靈的迷糊竟和稚童一般。婚后一年多才稍懂人事,明白兩性的結合不是可以隨便聽憑別人安排的,在性情與思想上不能相謀而勉強結合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一件事。當時因為家庭間不能得著安慰,我就改變了常態(tài),埋沒了自己的意志,葬身在熱鬧生活中去忘記我內心的痛苦。又因為我嬌蠻的天性不允許我吐露真情,于是直著脖子在人面前唱戲似的唱著,絕對不肯讓一個人知道我是一個失意者,是一個不快樂的人。這樣的生活一直到無意間認識了志摩,叫他那雙放射神輝的眼睛照徹了我內心的肺腑,認明了我的隱痛,更用真摯的感情勸我不要再在騙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毀滅前程,他那種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轉換了方向,而同時也就跌入了戀愛了。”

徐志摩參加京劇義演,扮演《春香鬧學》里的老學究,而陸小曼扮演戲中的丫鬟,陸小曼的風情透過一身古韻更是魅力十足,一下子吸引了徐志摩的注意。舞會上,徐志摩看到陸小曼的時候,兩人相談甚歡。當時的徐志摩正因為追求林徽因失敗而陰郁,陸小曼的出現(xiàn)再次激發(fā)了詩人的多情。

此后,徐志摩經(jīng)常拉著胡適用各種借口找陸小曼去看戲或趕舞會。王庚則專注于工作和仕途,陸小曼想出去玩,王庚就說:“我沒時間,讓志摩陪你玩吧?!倍熘灸碚彝醺臅r候,王庚就說:“我沒時間,讓小曼陪你玩吧?!敝皇撬麤]想到,自己的這種處理方法竟然導致了婚姻危機。

兩人常常在一起游天橋、逛長城,不是去雨軒喝茶,就是到西山看紅葉,朝夕相處,日漸傾心。那個時候,只要是陸小曼想去的地方,徐志摩都會陪她去,只要是她想做的事,徐志摩都會盡力去滿足她。一個是絕代佳人,一個是風流才子,木訥的王庚給兩人創(chuàng)造了機會,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況且兩人又都是隨性的人,把愛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也正是如此,二人墜入情網(wǎng)不可自拔。

陸小曼古文底子厚實,能填詞作詩,非常敬仰徐志摩的才情,在陸小曼的眼中,徐志摩是個真摯、純粹的人,他的真性情打動了陸小曼,和那些當官發(fā)財?shù)哪腥瞬煌?,他的內心純粹而美好,為了愛情而無所畏懼。徐志摩也對陸小曼感到癡迷,用他的話說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她那一瓢飲?!?/p>

結婚后,小曼一直都過著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自從志摩出現(xiàn),她的心開始泛起漣漪,暗暗地跳動著。她想壓制自己的情緒,但是無濟于事,越想控制越是那么肆無忌憚地思念。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總是盼著徐志摩的出現(xiàn),哪怕是他與王庚在交談,自己只是在一旁偷偷地看上幾眼。

她,自卑了,怯懦了。從小就嬌慣任性,自我感覺良好的女子第一次出現(xiàn)這種感覺。畢竟自己已是有夫之婦,是別人的妻子,如何能夠對別的男人動心,況且還是那么一位有魅力的男人。想起自己讀的書里的故事,突然覺得很真實,很凄美。以前總是覺得那些都是虛假的東西,別人杜撰的經(jīng)歷。此時的小曼真切地體會到書中女主人公的感受。志摩就是她夢里的那個男人,能夠溫暖她心靈的那個人。王庚是一個刻板、盡職、沉著、干練的年輕人,是一個工作狂,除了周末,平時絕沒有時間陪小曼玩?;蛘f話。這種婚姻已經(jīng)讓小曼厭倦,生活中出現(xiàn)像志摩這樣的男人,自然會讓小曼感受到柔情。已經(jīng)開始倒戈的心毫不猶豫地偏向了另一邊。

此時的王庚對此全然不知,當時他被調任為哈爾濱警察局局長,想讓妻子陪自己同去,陸小曼不好拒絕,只得和朋友依依惜別。由于陸小曼是京城社交界的名媛,她來到哈爾濱之后,冰城到處都張貼了陸小曼的海報。

冰城和京城是沒法比的,陸小曼很快就厭倦了這里,沒過多久就提出要回娘家,和王庚分居。王庚無奈,只好寫信托胡適和張歆海照顧小曼。

跟陸小曼在一起的日子里,徐志摩寫出過這樣的情話:“我的詩魂的滋養(yǎng)全得靠你,你得抱著我的詩魂像母親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給他穿,他餓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愛他就不愁餓不怕凍,有你的愛他就有命!”他毫無顧忌地向世人宣示自己對陸小曼的愛。

小曼的日記中也開始反思:“我現(xiàn)在才知道夫妻間沒有真愛情而還需日夜相纏,身體上受的那種苦刑是只能苦在心,不能為外人道的?!痹谕馊搜壑械拿利?、權勢的登對,是無法了解精神上空虛對夫妻感情才是致命的殤。

王庚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妻子,他總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會逾越,可此時陸小曼和徐志摩之間的戀情已經(jīng)鬧得滿城風雨了。

作為血氣方剛的軍人,據(jù)說王庚也曾對徐志摩起過殺心,但冷靜下來之后,他還是希望可以挽回妻子的心。

4.美麗的夢成了真

小曼本身就是個名媛,即便是結了婚,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她需要的是快樂、自在的生活,至少在這些時候,她可以活出真實的自我。志摩的出現(xiàn)仿佛改變了小曼的一切,讓她原本“認命”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劇烈的波動。

志摩開始經(jīng)常來王家串門,小曼總是隔三岔五就能看見他。王庚的工作非常忙,一直都是小曼陪著志摩。小曼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社交圈,她想多抽出些時間和志摩在一起。社交場上的歡樂不過是圖一時之快,和志摩在一起,她覺得自己的整個靈魂都放松。

見小曼出去的時間少了,王庚知道,志摩的開導起了作用。王庚知道志摩的性格和小曼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之間極易相處,而且志摩是個有思想、有知識的人,一定會帶領小曼走上賢妻良母的正途,逐漸遠離那些腐朽的氣氛。身體和精神都會一點點好起來,過上正常女人的生活。他十分贊成小曼和志摩單獨相處,希望一切都能朝著好的方面發(fā)展。

可人算終究不如天算,事情不是像王庚想得那么美好。志摩的確開導了小曼,小曼也的確遠離了娛樂場所,可她的心也離王庚越來越遠。小曼原本就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再加上志摩的指引,她變得更加不安分。

以前的她,心里不過是有個期盼,希望未來有個美麗的夢。志摩出現(xiàn)之后,她發(fā)現(xiàn)愛情并非小說里的劇情,也并非鏡花水月,它是能通過努力擁有的幸福。志摩就是她心中所想的男人,他不重名利,重情義。

志摩身上那股詩人特有的浪漫氣質深深地吸引了她,每次和志摩單獨相處都是一種享受。志摩每次都能讓小曼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她覺得志摩身上充滿了神奇之處,讓她忍不住窺探,忍不住靠近。女人對男人愛情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志摩的思想、談吐都是那么與眾不同,他博古通今,文采一流,而她,敬仰他、崇拜他。

小曼將心中的委屈告訴志摩。志摩也看出了小曼與王庚之間的問題。他讓小曼放寬心情,好好生活。小曼的痛苦卻愈演愈烈,時常在志摩面前流淚,她說自己就像是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每天看著主人的臉色度日。她就是一個被別人豢養(yǎng)的寵物,一刻都沒有為自己活過。愛情就是天上的月亮,只能遠遠地看著,絕對不可能擁有。小曼羨慕那些小說故事里的女人,雖然結局不一定完美,但是她們畢竟曾經(jīng)為自己活過,轟轟烈烈地愛過。而她知道自己沒有這樣的機遇。志摩寬慰小曼,若真是如此痛苦,不如反抗吧。為自己的幸福努力一把,不論成敗,此生也不會后悔。志摩對小曼說,你是一個絕世的好女子,美麗大方,多才多藝。你應該擁有自己的愛情,自己的生活。我支持你,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我相信,你終有一天會美夢成真,自由地生活在天地間,將你的才華揮灑,為世人留下美麗的篇章。小曼靜靜地思考志摩對自己鼓勵的話語,恍然大悟。是啊,還有時間,人生才剛剛開始,應該為自己爭取。想到如何去努力小曼便灰心了,自己一個人如何孤軍奮戰(zhàn),沒有目的地,如何出發(fā)?終究是一個女子,一個人終究沒有辦法踏出一條違背世俗的道路。這樣的想法也實屬正常,小曼畢竟是一個名門閨秀,知書達理。就算曾接受西式教育,她畢竟是炎黃子孫。中國女性身上的弱點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剔除。志摩知道了小曼的心思,他愿意與小曼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上抗爭。志摩對小曼說,自從看見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的與眾不同,你的不可多得。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你,你愿意成為我的女神嗎?小曼感動得落淚,她沒有想到竟與志摩有這樣的緣分。當你愛著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也深深地愛上了你,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小曼陶醉在志摩的柔情之中,這是她一直以來夢想的境況。小曼想這一定是上天給她的機會,讓她脫離苦海,成為幸福的女人。志摩告訴小曼,為了他們的愛情,他可以放棄一切,甚至生命。小曼是他愛情的終點,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在他最痛苦失落的時候,小曼就像天使一樣出現(xiàn)在自己的生命里,那么燦爛,光彩奪目,為自己的生活帶來陽光和希望。他一定會珍惜小曼,如同珍視自己的生命。遇上這樣的愛情是一輩子的幸運,一個詩人如果沒有愛情的澆灌,一定會變成一堆干骨,沒有血肉,沒有靈性。即使有堆積如山的文字,卻不能變成一首感人肺腑的詩句。作為詩人的志摩,需要小曼這樣的女人成就自己的柔情。她就這樣出現(xiàn)了,在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住進了他的心里。就算是落下奪人所愛的罵名,志摩也要將自己的真心付出,絕不后悔。小曼掉入混沌的深淵無法自拔,過著沒有自我的生活,這時候志摩出現(xiàn)了,將她拉進了現(xiàn)實的生活,并給了她希望和愛情。小曼想起志摩對自己的種種好,不禁羞答答地笑了起來。王庚從來沒有讓小曼有這樣忘我的情懷,只有志摩才是與小曼心靈契合的那個人。愛情是兩個人的世界,只有彼此傾注情感才能長久。一方的執(zhí)著只能維持一時,不能擁有一世。能夠拴住人心的東西唯有感情,任何事物都無法取代。小曼與志摩已經(jīng)深深地相愛,誰都沒有辦法阻止愛情的前進。知道彼此的心意后,小曼與志摩進入了甜蜜期,志摩與小曼單獨見面的機會更多了,他們談天說地,好不暢快。

5.愛情的“引導者”

愛情推動著人們執(zhí)著地前進,不計后果,不懼艱難險阻。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愛情始終是人們贊美的佳話。當一個人走進你心里時,他就掌控了你的情感,牽動了你的情愫,只等生根發(fā)芽,為那那繁花盛開的一刻。

小曼和志摩的愛情是那么強烈,那么不計后果。只為奔赴華麗的人生盛宴,只為一生能有這樣一次燦爛。

志摩為了小曼愿意放棄一切。違背自己的原則,背叛自己的朋友,不顧家人的反對,付出什么樣的代價都可以,只為擁有這個風華絕代的女子。似乎擁有小曼就擁有了全世界,一個只屬于志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沒有禮數(shù),沒有痛苦和掙扎,只有他與小曼的愛情。志摩覺得,有小曼的生活才是理想的生活,小曼就是自己國度的王后,沒人比小曼更高貴、更美麗。

戀愛中的人總是喜歡幻想,把自己腦海中的種種美好強加在愛人身上,當然了,夢幻也是愛情的一部分。脫離了現(xiàn)實,任何情感都純潔得如同水晶,沒有雜質,晶瑩剔透,似乎透過它看到的這個世界都可愛了許多。

當初他們相識的時候,志摩已和前妻離婚,是自由身,而小曼卻被婚姻所系絆,她的夫婿王庚是上流社會有地位、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如果沒有志摩對小曼的“引導”,“他那雙放射神輝的眼睛照徹了我內心的肺腑,認明了我的隱痛,更用真摯的感情勸我不要再在騙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毀滅前程,他那種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轉換了方向,而同時也就跌入了戀愛了?!笨峙玛懶÷遣粫x擇離婚的。

志摩對小曼的影響巨大,以前小曼雖然活在精神的孤寂和痛苦之中,卻沒有勇氣改變現(xiàn)狀。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命運并不僅僅掌握在自己手中,可她又不甘心這樣一直暗淡,暫時的看不到希望讓她絕望過一段時間。

正當她以為黎明前的黑暗會一直持續(xù)下去的時候,志摩出現(xiàn)了,慢慢地,她在志摩的引導下看清了自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她知道,志摩就是她的希望。

每次志摩和她談及西方的先進思想時,小曼總是托著腮認真地聆聽,仔細思考其中的道理。志摩如同一個精神導師一般,帶領著小曼一步步走出陰霾,突破自我,勇敢地追求內心的夙愿。

愛情并非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而是實實在在的感情,當幻想慢慢接近現(xiàn)實的時候,所有人都慌了,內心那股想要得到的沖動也開始沸騰起來。正是因為志摩對小曼的熱愛和志在必得,才讓小曼走出婚姻,成為當時社會認為的不道德的女人。

但事實上,小曼是先和王庚的不和,才和志摩相遇、相知的。她說:“婚后一年多才稍微懂人事,明白兩性的結合不是可以隨便聽憑別人安排的,在性情與思想上不能相謀而勉強結合是人世間最痛苦的一件事?!彼裕÷⒉皇莻€水性楊花、見異思遷的女人。她是個情感的覺醒者,比起那個年代的普通女人,她不愿逆來順受,她的個性和情感的覺醒幫助她走出婚姻,走向志摩。

她是個敢愛敢恨、活得很真實的女性。只是在當時的社會,普通人的思想中這樣的女人離經(jīng)叛道。封建禮教下的女人應該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靈魂,沒有思想,只為襯托男人而生。而小曼這樣的女人,注定要被世俗疑惑、消融。然而小曼從未懼怕過,她只是勇敢地前進,走向屬于自己的理想的春天。志摩就是小曼看到的希望,她終于明白自己的思想不是遙遠的夢想,是可以擁有的現(xiàn)實。

志摩曾對小曼說:“讓這偉大的靈魂的結合毀滅一切的阻礙,創(chuàng)造一切的價值,往前走吧,再也不必遲疑!”可事情并非志摩想象得那么容易,周圍所有的人都前來勸阻小曼,想讓她懸崖勒馬。

小曼心里清楚,前來勸阻自己的人都懷揣著一顆想要拯救她的心,她是感動的,只是她只能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志摩對小曼的影響巨大,小曼的內心贊同志摩,只是礙于強大的現(xiàn)實,讓她不知該如何自處,畢竟自己如今已是別人的妻子,總是比不得那些未婚的女子,尚有選擇的余地。壓力讓小曼喘不過氣來,殘酷的現(xiàn)實揪著她的心。

緣分來了,誰都不能逃避,只能面對。小曼深深地愛上了志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內心的吶喊。窗外的風景早就變得暗淡,社交場上的熱鬧早已無法引起小曼的關注。似乎只有和志摩在一起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她暗暗下定決心:給志摩一份完整、熱烈的愛情。

小曼知道,自己不能不給他整個的從來沒有給過人的愛!他們這樣情不自禁地抑制不住地相親相愛、難舍難分。志摩贊美小曼:她像一朵高爽的葵花,對著和暖的陽光一瓣瓣地展露她的秘密。小曼快樂得如同一個貪玩的小女孩,整天跟在志摩身后,臉上的笑容漸漸增多,滿足異常。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它能讓一個陷入痛苦的女人重新感受到幸福的滋味。一個懂得愛情真諦的人,可以在愛情中獲得極大的滿足。

在小曼的心里,擁有志摩的愛情是自己這一生的榮幸。小曼從未后悔過,愛上志摩是正確的選擇。女人的心事最堅強也最脆弱。當女人愛上一個人時,那個人如同蜜糖一般,滋潤、甜蜜著自己的生活。她崇拜他、愛慕他,懷揣敬意與柔情。但是當一個女人開始變心時,外界的任何誘惑都會成為致命一擊,此時的她們很容易受傷害,容易遍體鱗傷,消沉絕望。有時候,女人如同斗士一般,保護著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

此時的志摩是那么快樂,他在獻給小曼的詩中寫道:“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正當他們快樂得像神仙一樣時,他們的秘密被人發(fā)現(xiàn)了。家庭和社會都無法諒解她和志摩的愛。當然,這也是當時社會的常態(tài),沒人會贊同他們之間的愛情。沒有這樣的先例,即使有,也是寥寥無幾,被世人詬病,無立足之地。身邊的親人、朋友都反對他們,志摩頂著巨大的壓力??伤⑽赐丝s,為了小曼,他愿意付出一切。這就是志摩的堅定信念,也正是這顆堅強的心成為小曼和志摩愛情的催化劑,讓他們之間難舍難分,任何人都無法阻擋這兩顆熾熱的心交織在一起。

6.無獨有偶

小曼的母親說,小曼是因為接觸徐志摩這種人,又看了太多的小說才最終選擇離婚的,這確實也是當時新潮的名媛淑女們離婚的原因。小曼這一代,女子的生活已經(jīng)開始改變。各種歌頌愛情的書籍也傳進中國,加之接觸了開明的紳士,了解了一些西方思想,中國的名媛淑女們開始變化,追求愛情是她們變化的第一步。

火紅的朝霞渲染著整個老北京城,來來往往的人群夾雜著各種叫賣聲。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是這么熱鬧,紅墻綠瓦都散發(fā)著曖昧的氣息。院落里的樹顯得更加青翠,蝴蝶在花叢中忙碌,扇動著美麗的翅膀。豪門深閨顯得愈加幽靜,靜謐的氣氛中還有一絲絲的憂傷。小曼是一個任性、多情,喜歡玩又玩慣了的女人,一天不出去,就渾身難受,無聊至極。她厭惡這種無邊無盡的孤寂,沒有激情,沒有自由,無所事事。時間對于女人來說是寶貴的財富,如此這般的花樣年華,怎能就這樣在寂寞中漸漸逝去。

小曼喜歡讀小說,小說就是她的精神食糧,可以幫她打發(fā)一個又一個無聊的下午。她沉醉于那些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無論是驚世駭俗的癡戀還是沒有結果的暗戀,都深深地打動著她的心。她很想將自己的感受說給身邊的人聽,但是沒有一人理解她的心情和感受。她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孤軍奮戰(zhàn),卻連一個知心的人都沒有。

每當小曼想要和王庚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時,王庚總是漫不經(jīng)心地聽著,小曼知道他根本無法理解自己。而王庚卻以為小曼只是抱怨幾句,使點小性子,發(fā)個脾氣,并不會真有什么離經(jīng)叛道的想法。在他的心里,小曼就是個任性的孩子。可她并不是個孩子,而是一個成熟的、才華橫溢的女人,她有判斷力,會思考,是個獨立的個體。

他們夫妻間的性格差異太大了,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時間久了,自然會產(chǎn)生矛盾、摩擦,日積月累,夫妻變得疏遠、冷漠,甚至成為怨偶也在情理之中。當夫妻之間的感情只剩下抱怨之后,婚姻其實已經(jīng)名存實亡。小曼開始消極對待,不想為自己的婚姻再做出任何努力。疲倦在一段婚姻之中最為可怕,憎恨往往還表示存在著激情或心存期冀。當一切都變得無所謂時,婚姻也就走到了盡頭。不過是同住一個屋檐下、無關緊要的兩個人罷了,著實讓人寒心!

徐志摩說:“曼,我已經(jīng)決定了,跳入‘油鍋’,上‘火焰山’,我也得把我愛你潔凈的靈魂與潔凈的身子拉出來?!标懶÷f:“做人為什么不轟轟烈烈地做一番呢?我愿意從此跟你往高處飛,往明處走,永遠再不自暴自棄了?!?/p>

徐志摩對陸小曼也愛到極點:“今天早上的時刻,過得甜極了。我只要你;有你我就忘卻一切,我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要了,因為我什么都有了。與你在一起沒有第三人時,我最樂。坐著談也好,走道也好,上街買東西也好。廠甸我何嘗沒有去過,但哪有今天那樣的甜法;愛是甘草,這苦的世界有了它就好上口了。眉,你真玲瓏,你真活潑,你真像一條小龍?!薄拔覑勰銟闼?,不愛你奢華。你穿上一件藍布袍,你的眉目間就有一種特異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覺著不可名狀的歡喜。樸素是真的高貴。你穿戴齊整的時候當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尋常的,人人都認得的,素服時的眉,有我獨到的領略?!?/p>

徐志摩開始頻頻到陸家拜訪,一開始陸母對陸小曼嚴加防范,對徐志摩冷若冰霜,但還能保持禮貌,后來見徐志摩拜訪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便直接破口大罵。徐志摩雖然有些畏懼,不敢獨自上門拜訪,卻又多找了幾個人陪自己去小曼家。吳曼華雖然生氣,但還不至于把這些有頭有臉的人挨個罵一遍,只是無論如何都不肯妥協(xié),王庚是自己給女兒挑選的乘龍快婿,前程似錦,徐志摩不過就是個詩人、教書匠。

徐志摩對陸母這種軟硬不吃的態(tài)度很是苦惱,只好寫信給陸小曼發(fā)牢騷:“眉,娘真是何苦來。她是聰明,就該聰明到底;她既然看出我們倆都是癡情人容易鐘情,她就該得想法大處落墨,比如說禁止你與我往來,不許你我見面,也是一個辦法;否則就該承認我們的情分,給我們一條活路才是道理。像這樣小鶼鶼的溜著眼珠當著人前提防,多說一句話該,多看一眼該,多動一手該,這可不是真該,實際毫無干系,只叫人不舒服,強迫人裝假,真是何苦來?!焙髞黻懶÷母改敢姸苏绽锩紒硌廴ィ浾撚拄[得很兇,干脆直接把陸小曼關在家里。這樣一來,兩個人真的是沒法再見面了。

徐志摩和陸小曼之間的事鬧得滿城風雨,輿論一時間嘩然。但也有力挺他們的,郁達夫說:“志摩和小曼的一段濃情,若在進步的社會里,有理解的社會里,這一種事情,豈不是千古的美談?忠厚柔艷如小曼,熱烈誠摯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激發(fā)火花,燒成一片了,哪里還管得到綱常倫理?更哪里還顧得到宗法家風?當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際社會里成話柄的時候,自己就佩服志摩的純真和小曼的勇敢,到了無以復加?!彼€說:“記得有一次在來今雨軒吃飯的席上,曾有人問我對這事的意見,我就學了《三劍客》影片里的一句話回答他:‘假使我馬上要死的話,在我死的前頭,我就只想作一篇偉大的史詩,來頌美志摩與小曼?!?/p>

可是在那個年代,他們之間的愛情是被人所不恥的。用現(xiàn)代的眼光看小曼,她只是一個最具勇氣,毫不偽飾,敢于追求個人幸福的真女子,再平常不過。但是在當時,如果寬容些的話,她也只不過是拋頭露面的另類女子。世間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而這些變化都有一個過程,小曼就是那些走在變革前沿的女性。棒打出頭鳥,她注定會被世人看作不甘寂寞,行為放蕩的女人。

“新月社”從石虎胡同搬遷至松樹胡同七號,徐志摩借著慶祝的由頭讓胡適請來了同為“新月社”成員的陸小曼。兩人相見,竟無語凝噎。

7.彼此的夢中情人

志摩對女人是挑剔的,看女人的眼光比較高,女人就是他所謂愛、美、自由理念的體現(xiàn)。一個女人如果不漂亮,不活潑,沒有性靈,沒有知識,沒有天賦,他是肯定不會喜歡的。

林徽因集美貌、才華、自由的思想于一身,小曼也有這一切,他愛這類女人。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夠成就他的詩情畫意,也只有這樣的女人才能夠成為他的知己。

志摩喜歡有志向的女子,在他眼中,沒有才情、沒有知識的女人是那樣的乏味,當容顏漸漸老去時,什么都留不下,也什么都剩不下。只有內心的學識和自身的氣質能夠長久地保留下來。小曼在他心里就是這樣的女子,美麗大方、冰雪聰明,看見小曼志摩就明白了,她就是自己這一生苦苦尋找的人。他熱烈地愛上了眼前的女子,在他眼中,小曼是那么完美,無人能取代。愛情讓人變得盲目,無法看清真相,只能夠看到美好的一面,無視真實的世界?;蛟S志摩覺得經(jīng)過自己的熏陶,小曼一定可以成為自己心目中真正的淑女。

在小曼的心里,志摩是那么與眾不同。他是個詩人,視名利如無物,而且那么善解人意,知女人心。他是真地理解她、欣賞她。他的心是那么寬闊、柔軟。小曼喜歡這樣紳士、柔情的男人,她開始想象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她覺得他們在一起一定是幸福的。她在日記中寫道:“所幸現(xiàn)在已有幾個知己朋友知道我,明白我,最知我者當然是摩!他知道我,他簡直能真正地了解我,我也明白他,我也認識他是一個純潔天真的人,他給我的那一片純潔的愛,使我不能不還給他一個整個的圓滿的永沒有給過別人的愛?!?/p>

戀愛中的人總是把對方想得太好,或只想對方好的一面,甚至夸大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給對方戴上一圈光環(huán),在這光環(huán)的照耀下,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妙。

如同前世的約定,如同不能逃避的命運,兩個志同道合、同病相憐、相互欣賞的人注定會走到一起。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絕弦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風明月酒一樽。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伯牙絕弦,知音難覓。這是多少世人內心的吶喊。人這一生,相遇容易相知難。

茫茫人海之中,小曼和志摩相遇了,相知相惜。似乎彼此就是久尋不得的知音,兩顆心已經(jīng)默默貼近。小曼告訴志摩:從前,她只是為別人活,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她的生活早就被安排好了,也是別人認為好的生活,卻不是她想要的。王庚是父母看上的,是父母眼中的潛力股。父母認為王庚將來必定有一番作為,而她是陸家的獨生女,必須和這樣的男子結婚才能給家族帶來希望。她知道,即使自己有千般本領,也只不過是個女流之輩,無法像男人那樣拋頭露面,馳騁沙場。陸家的聲望需要一個男人去成就,父母需要王庚這樣的乘龍快婿。

所以,小曼妥協(xié)了,接受了父母的安排。當時的她還太年輕,沒有真正看透婚姻這件事情,沒有人讓她產(chǎn)生愛情的感覺,沒有人像志摩那樣走進她的心扉。她以為結婚以后愛情可以慢慢培養(yǎng)出來,結果,她失望了,到最后,甚至是絕望。這不是她想過的生活,而是牢籠,生活在銅墻鐵壁之中,被籠罩在陰暗的帷帳之下,她感到窒息,喘不上氣來,可仍然沒人理解她,沒人理睬她的感受,大家都以為她很幸福。

她需要一個傾聽她心聲的人、一個真心疼愛她的人。多少次午夜夢回,她看見的那個人,親切地注視著自己,雖然只是模糊臉龐,但是她知道,夢里的人就是懂自己的那個人。

那股執(zhí)著的等待支撐著小曼,她知道,這樣痛苦的生活不會持續(xù)一輩子,她不要像那些郁郁而終的女子,葬送自己的終身幸福,只為個賢良淑德的虛名。她要為自己活一次,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生命的真正意義,這些在當時人的眼中看似不正常的想法才是小曼的真心。

一世情緣,半生等待。伸手便可觸及,那是幸運。時間在指縫中靜靜流淌,等待亦是一件美事。茫茫人海,川流不息,每個人都在等待,機遇和緣分,在時間里成長著。一個回眸,一場細雨,就能完美地呈現(xiàn)。緊緊地抓在手里,綻放在心間。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相見便是電光火石般熱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