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資平錯頁的書和錯頁的人生

花下喝茶為讀書:雨云讀書手記 作者:雨云


張資平錯頁的書和錯頁的人生

當當網(wǎng)活動購得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張資平代表作——小說集《苔莉》。張資平是20世紀30年代紅極一時的“戀愛小說家”,廣東梅縣人,早年曾官費留學日本。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文學活動,曾與郭沫若、郁達夫等發(fā)起籌建了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文學社之一——創(chuàng)造社。上海人曾以手捧張資平的情愛小說和張愛玲的反映市民生活的散文為時髦。

周末,我泡杯玫瑰花茶,一口氣讀完了《苔莉》??梢钥隙ǖ卣f,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樣認真地讀一本小說了?!短颉贩浅:米x,不僅僅是因為小說描寫的是多角情愛,更多的是小說中展示的人物矛盾的心理、多變的命運,才是這本書吸引我的根本原因。

讀張資平的小說,其中的小說中的主角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有著糾結(jié)的情愛。對的時間遇不上對的人,錯的時間卻遇上對的人,或是錯的時間遇上錯的人,于是人物的命運變得多舛。不得不說,張資平很善于描寫情愛中人物的糾結(jié)心理,能用非常通俗的語言展現(xiàn)人物真實的心理活動,打動讀者。

小說《苔莉》中的苔莉,她的命運在整本書人物中算不上最糟糕的。苔莉和克歐的表兄白國淳結(jié)婚,育有一個孩子霞兒。但苔莉沒想到,白國淳在鄉(xiāng)下有妻妾,還有別的女人,她只能算他的第三姨太太??藲W在表兄和苔莉之間糾結(jié),一方面不忍背叛表兄,將表兄的真實情況告訴苔莉,躲著苔莉;一方面又不忍苔莉受欺騙,可憐著苔莉,不知不覺愛上苔莉,想親近苔莉。苔莉漸漸地猜到國淳的真實情況,把精力投到撫養(yǎng)霞兒身上,還受克歐的影響,開始讀小說,還在克歐和幾個友人組織、研究的純文藝紫蘇社月刊《紫蘇》上發(fā)表小說,得到社會上多數(shù)人的認可。苔莉成了紫蘇社的新進女作家,她在小胡和克歐間選擇了克歐,托付終身。苔莉定了情,克歐卻因為苔莉和國淳的關系處在矛盾中,認為社會的理通不過,加上同鄉(xiāng)的說媒,悄悄地與家鄉(xiāng)的劉小姐訂婚,欲將苔莉母女送回鄉(xiāng)下送還國淳。最后,因為小胡寫信告密,他們的事情敗露,國淳告訴了克歐一些他不知道的私密,讓他放棄苔莉,不值得。第二天他們私奔了,在開往南洋的海上雙雙自殺。小說前面的描寫中,似是因為他們半年多的縱欲,使他們失了健康,得了癆病,沒有活下去的資本?,F(xiàn)在看來,實在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是想給兩個相愛但又被社會批評的兩個人一個結(jié)局。這個結(jié)局雖然殘酷,但終于他們是在一起了。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讀之,讓人潸然淚下。

張資平的小說,因多寫三角四角戀愛,魯迅曾譏諷性地概括張資平小說學的全部精華是一個“△”,非常形象。張資平的小說看著似乎很熱鬧,其實都是人生,飛蛾撲火般的青春欲望,原來有這么多無奈的辛酸。

小說集《苔莉》中另一篇印象深刻的中篇小說是《最后的幸?!罚@個戀愛角是大大超出了魯迅的概括。主人公美瑛一生糾結(jié)的男人先后有阿根、黃廣勛、表兄士雄、松卿,還不包括她從十六歲由害羞到二十三歲焦慮嫁不出去階段,由媒婆提到的南洋商人、中學教員、農(nóng)民等。她的一生在猶豫、徘徊中度過,總是找不對人。阿根是同村長大的,但比她小很多。黃廣勛小她一歲,是個中學生,但成為大學生后成了她的妹夫。她在年長的表兄和心儀自己的松卿間比較來比較去,最后還是母親做主,嫁了多金的表兄。結(jié)婚第一晚就受到了絕望的打擊:洞房里加設了一個鴉片煙炕,士雄的朋友在煙炕上擠成一堆輪流燒鴉片煙膏,后來又玩起了麻雀,而美瑛只能寂寞地坐在室隅的暗影里望著他們,被有錢人取笑,從此再無幸福可言。最后,孩子死了,她也死了。美瑛唯一的欣慰是阿根一直愛著她,從沒有改變。

《最后的幸福》看得我也跟著糾結(jié),美瑛想要的似乎總在錯過,或是所托非人,一誤再誤,就剩下悲慘的結(jié)局了。仿佛知道我的看法似的,我定購的這本小說集裝訂時竟然錯了頁,從第154頁一下跳到了第187頁,錯開了美瑛和廣勛纏綿的那一段。結(jié)局美瑛寫信要廣勛來接孩子,讓我一頭霧水。翻到前面也沒找到因果。后來讀小說《紅霧》,讀到麗君不聽父母的話,偷偷和梅苓同居,突然又從第218頁跳回到第155頁,跳回到小說《最后的幸?!罚a上美瑛和廣勛的那些情愛故事,我才明白美瑛的孩子是怎么來的。一個女人要經(jīng)歷多少苦,才能遇上她的真愛?而不是人們看到的那些性欲?怪不得我忽略了這本書的錯頁,因為中間的曲折是一而再再而三,一幕幕上演。最后,只有結(jié)局才是最主要的?!蹲詈蟮男腋!方Y(jié)束了,插曲也結(jié)束了,《紅霧》繼續(xù)。麗君開始了她的寂寞生活,最后走向的也是她的結(jié)局。離了婚的丈夫死了,三個孩兒死了,最后她也死了,后悔得自殺的。

讀張資平的小說,其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追求著性解放,她們想戀愛自由,想婚姻自由,卻又被陳腐的倫理道德和金錢勢力所束縛。人物的悲劇,有著這樣那樣時代的烙印。張資平對他們傾注了關心與同情,甚至悲憫。可嘆的是,張資平文學之路和他的一生,也像這本錯頁的書、書中的人物一樣,是跌宕的,最后以悲劇收場。

查閱有關張資平的資料,也許是從1930年魯迅著文《張資平的“小說學”》開始,張資平漸漸被左翼所鄙棄,到1933年《申報·自由談》中止刊登張資平的連載小說,出現(xiàn)“腰斬張資平”事件,張資平才淡出文壇。當時,張資平已經(jīng)出版有二十余部中長篇小說,還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和翻譯小說,是深有影響廣有聲譽的新小說家。

《申報·自由談》1933年4月22日欄中,以編輯室的名義刊出中止連載啟事:“本刊登載張資平先生之長篇創(chuàng)作《時代與愛的歧路》也已數(shù)月,近來時接讀者來信,表示倦意。本刊為尊重讀者意見起見,自明日起將《時代與愛的歧路》停止刊載。”對此事,上海的多家報刊都有報道,也引發(fā)一些爭議和猜測。尤其是5月9日出版的《社會新聞》,以《張資平擠出<自由談>》為題發(fā)表的文章,頗有意味。文章以頗帶情緒的口吻,涉及魯迅、郁達夫、曹聚仁等作者:

今日的《自由談》,是一塊有為而為的地盤,是“烏鴉”“阿Q”的播音臺,當然用不著“三角四角戀愛”的張資平混跡其間,以至不得不清一清。然而有人要問:為什么那個色欲狂的“迷羊”——郁達夫卻能例外?他不是與張資平一樣發(fā)源于創(chuàng)造嗎?一樣唱著“妹妹我愛你”嗎?我可以告訴你,這的確是例外。因為郁達夫雖則是個色欲狂,但他能流入“左聯(lián)”,認識“民權保障”的大人物,與今日《自由談》的后臺老板魯老夫子是同志,成為“烏鴉”“阿Q”的伙伴了。

原來文場也似戰(zhàn)場,硝煙彌漫。如今,我們是理不清那個年代的糾結(jié)了,但張資平的人生還在坎坷錯頁中。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文藝是為帝國主義者的,周作人、張資平這批人就是這樣,這叫做漢奸文藝?!睆拇?,“漢奸文人”的帽子就戴在了張資平頭上。1947年5月,張資平因“漢奸罪”被國民黨司法機關逮捕,后經(jīng)交保獲釋。

關于日偽時期的任職,1948年3月張資平曾兩次給胡適寫信,并附上他的辯明書,請求胡適為他辯白,請求胡適將他的《我之辯明》轉(zhuǎn)送給陳立夫。張資平的信和《我之辯明》的內(nèi)容,歸納有四點:一是申辯未曾擔任汪精衛(wèi)偽政府的地質(zhì)調(diào)查所所長,綁票式的掛名農(nóng)礦部的技正;二是擔任中央研究院博物委員會委員,是為了保存、整理巖礦標本;三是姚中仁蒙蔽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主任方治,以“漢奸”罪檢舉他,是圖謀霸占他在上海江蘇路的住房;四是請求胡適為他申辯,以解決多年失業(yè)的痛苦。

1948年4月國民黨上海法院判處張資平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張資平不服,提出上訴。1949年1月,國民黨上海最高法院特種刑事庭裁決:撤銷原判,發(fā)還上海高等法院更為審理。張資平不久出獄。1955年6月,張資平又因潘漢年的“反革命事件”,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審查他的“漢奸文人”罪行。1958年9月,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張資平有期徒刑二十年。1959年7月送安徽省公安廳,12月2日張資平病死于勞改農(nóng)場。張資平錯頁的人生有了結(jié)局。

關于張資平是不是“漢奸文人”,張資平有《我之辯明》,后學研究者也給予了一些較客觀的評議,辨析他的命運。并且張資平的小說除了撰寫大量的戀愛題材,還寫有一些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題材,是個有現(xiàn)實擔當?shù)淖骷摇?930年出版的《天孫之女》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蹂躪日本女性的罪行。此書1930年7月出版,9月再版。1931年2月三版,8月四版。1932年6月五版,總共印行11000冊,還被翻譯到日本。此后還有1933年的短篇小說《紅海棠》,描寫1932年12月8日上海閘北被日機轟炸的悲慘情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野蠻的罪行。1936年,張資平還曾就《東方雜志》關于中日問題發(fā)表意見,張資平對“中日有提攜的必要和可能嗎?”的觀點刊登在1937年1月1日出版的《東方雜志》三十四卷一號上,文中指出日本侵略中國會有三個階段:第一步,先略取“滿洲”以控制內(nèi)蒙古;第二步,略取內(nèi)蒙古以控制華北;第三步,占據(jù)華北,以黃河為境,俯窺長江流域。

曾有人造訪晚年落魄的張資平,詢問他早年“創(chuàng)造社”的種種,他以“年來記憶力衰退”為由,不作回答。對于他自己早年風靡一時的小說,他則以漠然的表情表示“已過去了”,作為回答。

我不是一個歷史研究者,在閱讀張資平的作品搜索他的資料的時候,感覺我們看人的角度總愛傾斜,向著一些設定的目標傾斜,然后打上想打的烙印。我只想說,當社會越來越進步,當歷史的濃霧一點點撥開時,給那些躺下的人一點點尊嚴、一點點憐憫和同情,就足夠了。張資平的小說對中國新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和發(fā)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才有后來的“中國現(xiàn)代言情小說開山祖師”之稱,這也算是給地下的張資平的一點點欣慰吧。

2013-12-17

  1. 張資平:《苔莉》,華夏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