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翻譯與跨學科學術研究叢書”總序

視界的融合:朱湘譯詩新探(修訂版) 作者:張旭


“翻譯與跨學科學術研究叢書”
總序

翻譯活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已是學界之共識。僅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為例,翻譯活動直接影響到中國現(xiàn)代性的形成。近代一些思想家,如嚴復、林紓、梁啟超、魯迅等,無不以翻譯為利器,改造社會、改造國民、改造文學、改造語言。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中國的翻譯研究大多還停留在語言分析層面,在國際上相對滯后。20世紀90年代前,有關翻譯研究的論文主要探討翻譯技巧,而從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更寬闊的視野來研究翻譯的學術論文寥若晨星。曾經(jīng)一時,人們談中國譯論,必言“信、達、雅”;談論西方譯論,離不開奈達與功能對等理論。而到20世紀90年代后,大量西方的翻譯理論傳播到中國,如語言學派、功能學派、詮釋學派、結構學派、文化學派等,這些理論大大推動了中國翻譯研究與國際接軌。21世紀初,全球化給中國翻譯研究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全國翻譯研究方向博士、碩士研究生數(shù)以千計,一批翻譯系、所或翻譯研究中心在高校成立,西方翻譯學術名著得到大量引進,翻譯研究著作得到大量出版,兩岸四地的翻譯學刊增至十種之多,有關翻譯的國際學術交流日益昌盛。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決定選編《翻譯與跨學科學術研究叢書》,旨在結集出版近年來海內(nèi)外有關翻譯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入選作品均具有開闊的學術視野,有較強的原創(chuàng)性和鮮明的特色,有翔實的史料或語料,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在更深更廣的層面上揭示翻譯的本質(zhì)。本叢書所收著作須經(jīng)叢書編委會評審通過。我們期望本叢書的編選和出版能夠為打造學術精品、推動我國翻譯與跨學科研究的發(fā)展起到積極和實際的作用。

清華大學翻譯與跨學科研究中心
《翻譯與跨學科學術研究叢書》編委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