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涼 州 詞 〔唐〕 王 之 渙
注釋
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白日:太陽,這里指夕陽。盡:消失。窮:窮盡,此指目力窮盡。
簡繁對照
題解和大意
本詩是作者為題詠山西永濟鸛雀樓(又名鸛鵲樓)而作的五言絕句。全詩寫的是登樓者的所見所感。頭兩句寫景,面對遠(yuǎn)處的中條山、近處的黃河水,詩人大筆勾勒了夕陽下壯觀雄渾的山水景色;后兩句抒情,表明要有登高望遠(yuǎn)的視野,必須有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追求;欲目窮千里,須要更上一層樓。
吟誦說明
《登鸛雀樓》由于曉鵬朗誦,蕭善薌吟誦,戴學(xué)忱、張本義吟唱。下面對吟誦、吟唱做分析說明。
蕭善薌的吟誦有家傳的底子,吟誦者又作了修飾。首句起調(diào)悠揚,描述了明亮的夕陽,依傍著青山緩慢下沉?!氨M”字雖是仄聲,但因此時的夕陽亮度不減,卻漸漸消失,故還是可以悠揚延長。第二句寫滔滔的黃河向著東海洶涌奔流,宜適當(dāng)加強音量。漸漸逝去的夕陽,與滾滾奔流的黃河,形成陰柔、陽剛的景色對比,迷人、壯闊的風(fēng)光令人心動。第三句旋律略微下行,第四句“一層樓”輕悠緩慢吐出,讓“樓”字由響亮逐漸減輕、盡情延長,把人帶入深思不盡的狀態(tài)之中。蕭善薌對這首詩的尾音的處理很有特色,“盡”和“目”是仄聲,“流”和“樓”是平聲,但是它處理成一種相近的調(diào)型。(撰稿:林鳳慧、彭世強)
戴學(xué)忱吟唱的特點是平緩舒展,除掉“山”、“窮”、“層”吟得更長以外,其余每個字的間隔大致相近。首句表現(xiàn)夕陽依山而盡的景象時,“盡”字很短,“山”字用顫音拉長,使人想見夕陽在崇山峻嶺中緩緩下沉的情景。二句“黃河入海流”吟得非常有力度,吟者在“流”字上下了功夫,用一個變化下行的尾音,表現(xiàn)出咆哮著的黃河奔向遙遠(yuǎn)的大海的動態(tài)感,氣勢非凡。后兩句的吟唱要體現(xiàn)這樣的哲理:只有站得越高,才能看得越遠(yuǎn),所以她吟得比較平緩自信。這兩句的尾音和前兩句一樣,“目”字短,“樓”字長,體現(xiàn)了平長仄短的規(guī)則。
張本義的吟唱采用的是“四二二四”的格式,即“山”、“河”、“窮”、“層”四字吟得比較長,同時兼顧了入聲字的表達(dá),把“白”、“日”、“入”、“欲”、“目”、“一”等入聲字吟得比較短促。他的吟唱最主要的特點是感情豐厚,吟者很想用聲音去抓住聽眾的注意力。第三句“欲窮千里目”的“目”是入聲字,他在延長時作了斷開處理,然后續(xù)加了一個襯字“呀”,使他的吟唱更加口語化。(撰稿: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