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江上泛舟
中國西部的竹筏很長,由厚厚的竹片連在一起,形成類似于雪橇的形狀。前端的空間比較大,用木桿對整個竹筏進行加固。為了應對水流毫無規(guī)律的作用力,這些竹筏被綁在了一起,而且擁有較大的靈活性。撐筏者需要時時刻刻關注竹筏的情況,并進行必要的修補。為了載物不被從縫隙里進來的浪水損壞,它們被捆綁在離木筏有10英尺的木塊和竹板上。在吃水深且水面平靜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撐筏??梢钥吹揭粋€倒扣的竹籃,形似篩子,它是用來淘米的。蓋著籃子的木桶是吃飯的時候用來盛米飯的。
指揮者站在水流之中的高橋(晚上用來當床鋪)上,在船頭操縱著掌舵的櫓。竹筏必須要在水流中央平穩(wěn)行進,這時它就成了河水的一部分,流速快時極速前進,接近岸邊的巖石灘時,船速則極為緩慢。
竹筏不能冒險通過這片水域的水流。因此,撐筏者會選擇一個吃水淺又狹窄的河道來穿過左邊的石岸。在穿行過程中,他們一個個離開竹筏跳到淺灘中。圖片的背景中,我們能看到直徑為25英尺的水車,它們在水流的驅動下轉動。水輪轉動的時候,小竹管中的水就會流到遠處上方的槽中,這水被用來澆灌農田。
發(fā)生事故、車輛碰撞在滇緬公路上絕不少見。這個事故中,一輛拖車打滑撞到了坡上,導致超過50輛車滯留。
從緬甸來的印度司機等待著有人來解決交通擁堵。前景中的卡車在運送汽油??梢钥吹綀D片背景中的車排起了一條長龍。
當竹筏進入到河流交匯的T區(qū)時,嫻熟的撐筏者就會采取一個復雜的策略來幫助竹筏前行。河水沿著T區(qū)的干流奔騰著,流向右側,支流從左側與之相交匯。這樣的話,竹筏在湍急的水流中央行進就會是個問題。船員用極大的力氣拖著竹筏逆流而上,到達T區(qū)的干流處,筏子搖晃著進入河水中,以驚人的速度漂浮著。與此同時,撐筏者猛地一劃,這樣竹筏就可以在河水中前進一段距離,以避免河水回流導致船駛入T區(qū)的左側,或者碰到轉彎處底部的峭壁。通過這種方式,問題得以解決。一旦進入右側的河道,就沒什么可擔心的了。
由于行船技術的小失誤,導致船隊最后面的筏子尾部被刮壞。放置玉米的平臺被扭得錯了位,玉米也被打濕了。修復破損的船體致使行程短暫延誤,之后竹筏會繼續(xù)前行。